学术投稿

米非司酮在绝经后妇女取环中的应用体会

狄丽努尔·热孜木

关键词:绝经后妇女, 取环, 米非司酮
摘要:目的:分析米非司酮在绝经后妇女取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绝经后妇女取环8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甲、乙两组,各40例。甲组接受常规取环术;乙组先应用米非司酮,后实施取环术。观察两组效果,分析比较。结果与甲组比较,乙组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疼痛程度较轻,取环成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妇女取环时应用米非司酮,作用显著,值得推广。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中晚期妇女查体检验结果评价

    目的:通过对妊娠中晚期妇女查体检验结果的分析,获得妊娠中晚期妇女常出现的病症,为相关预防措施的采取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10月所进行查体检验的120名妊娠晚后期孕妇,分别对其进行血常规检测、甲状腺检测以及血生化指标等项目的检测,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120名中晚期妊娠妇女的检测可以发现在120名孕妇中血压、血脂、血糖存在异常的65名(54.2%),在120名孕妇中甲状腺功能出现异常的32名(26.7%)。在120名孕妇中出现微量元素缺乏的92名(79.2%)。另外经过对120名孕妇的查体检验发现肝肾功能出现异常8名(6.7%)。结论在妇女妊娠中后期所可能产生的疾病类型还是有很多,相关的医疗机构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及时的采取措施对其进行预防,为孕妇以及胎儿的安全作出保证。

    作者:张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患者中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中实施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手术的子宫肌瘤患者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7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7例实施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健康知识达标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健康知识达标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中实施护理路径可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健康知识达标率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心理疏导对初产妇分娩时的临床干预价值

    目的:探讨心理疏导对初产妇分娩时的临床干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12月收治的初产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疏导,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结果观察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疏导对初产妇分娩时的临床干预价值较大,有利于缩短产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秦红;孙惠;艳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乙肝母婴传播阻断的健康教育干预分析

    目的:分析乙肝母婴传播阻断的健康教育干预。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乙肝孕妇临床资料120例,根据不同护理模式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研究组辅以健康教育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婴儿不同月龄HBsAg、抗-HBs阳性率、孕妇疾病知晓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新生儿于0月龄与6月龄时HBsAg阳性率1.67%、1.67%,均显著低于照组16.67%、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乙肝母婴传播阻断知识知晓率均比对照组高,且护理满意率研究组91.67%比对照组的61.6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干预应用于乙肝母婴传播阻断的效果良好。

    作者:徐莎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循证护理在2型糖尿病产妇社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2型糖尿病产妇社区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6月在我院分娩后出院的糖尿病产妇16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循证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80例。护理后观察两组产妇的血糖控制水平、护理满意程度、信任程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的血糖控制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和信任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产妇中应用循证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护理满意度、信任度,更利于控制产妇的血糖水平,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崔秀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人工流产术后即刻放置宫内节育器的效果

    目的:探讨早期妊娠人工流产术后即刻放置宫内节育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1月非洲喀麦隆吉德大区医院放置宫内节育器的育龄妇女80例,根据置环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为人工流产术后即刻放置宫内节育器,对照组为下次月经干净后3~7天放置宫内节育器,并于置环后1月、3月和6月月经干净后3~7天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放置宫内节育器的脱落取出、带宫内节育器妊娠、子宫穿孔、不规则阴道出血、术后感染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后即刻放置宫内节育器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冯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腹部与阴道B超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分析

    目的:比较阴道B超和腹部B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异位妊娠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腹部B超检查,观察组采用阴道B超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检查结果。结果经用腹部B超诊断异位妊娠的符合率为82.5%(33/40),阴道B超的符合率为95.00%(2/4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比较分析两组检查数据,可以看出阴道B超具有相对较高的准确率且在异位妊娠中具有更高的临床诊断价值,不仅具有可重复多次检查、操作简便、大病灶成像清晰、费用低、无创等B超本有的优点,还独具图像分辨率高、无需充盈膀胱、诊断时间短等特点,且结果也更加让人信服,有助于医务人员及早确定治疗方案,对保留生育功能女性有重要意义,阴道B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晓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不同分娩方式的母婴结局,探讨瘢痕子宫妊娠的佳分娩方式。方法经产前评估且与产妇及家属充分沟通,讲明利弊并征得产妇及家属同意后,将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200例,分为观察组82例(经阴道分娩)和对照组118例(剖宫产),比较分析两组产妇的年龄、身高、产前体重、孕次、产次、孕周、产程、胎盘粘连或植入、出血量、产后出血、围产儿体重及结局,住院天数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出血量和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各项指标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等恶性医疗事件发生。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在具体评价后,选择合适的产妇,经严密的观察及规范操作,选择阴道分娩是可行的。

    作者:崔淑萍;郭峰;魏宣宣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如何提高妇科医学检验质量分析

    目的:对不同的妇科医学检验方法的有效性进行分析,从而为相关医疗机构检验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在本次研究中所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进行妇科医学检验的患者120例,利用随机原理将患者进行分组,各60例。为了便于研究结果的记录,所分的组别分别命名为1组和2组。每组患者中在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1组患者所采用的取样工具为木质刮板,与其相对应的对照组所采取的取样工具为棉签,检测方法为盐水镜检法。对于2组患者同样分别采用木质刮板以及棉签对样品进行取样,检测方法为革兰氏染色法。结果通过相关验证性措施的采取,可以发现利用棉签作为取样工具的感染检出率高于以木质刮板作为取样工具的组别。其中利用棉签作为取样工具的综合检出率为84%,以木质刮板为取样工具的综合检出率为75%。利用革兰氏染色法比利用盐水镜检法的检出率要高,其中利用革兰氏染色法的综合检出率为93%,利用盐水镜检法的综合检出率为81%。结论对于妇科疾病患者进行医学检验是确定患者所患疾病种类的重要依据,其准确性的大小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因此在对妇科疾病患者进行医学检验时要尽可能的采用检出率较高的检验方法,为患者的康复创造条件。

    作者:孔祥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青少年女性生殖状况分析

    目的:回顾了解女性青少年意外妊娠的现状,生殖状况及避孕措施。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策略和建议。方法对2007年2月~2014年8月来我院做孕前生殖健康检查的新婚青年(年龄<24岁)的资料和孕前生殖健康知识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信息,既往史,妊娠史,月经史,避孕史,妇检体检B超及化验等资料进行总结回顾。结果婚前性行为90.2%,婚前性伙伴2个以上50.2%,一次流产史的38.9%,二次流产史43.8%,三次12.9%。初次性生活14~16岁(49.5%),17~19岁(43.3%),20岁以上(9.3%)。月经不调11.3%,痛经12.6%。妇科疾病40.1%。避孕知识知晓率达60%。不愿意采取避孕措施的性行为70.4%。结论我国青少年生殖健康差,知识水平一般,性观念开放,性行为缺乏保护,意外妊娠率较高。普及生殖健康及避孕知识迫在眉睫。

    作者:孙云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分析妇科盆腔包块的CT诊断价值

    目的:在对妇科盆腔包块进行诊断时采用CT诊断的方法。并对其临床诊断的价值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诊断并治疗的盆腔包块患者共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后,对其进行临床诊断与分析。结果根据临床以及术后病理结果的对照表明,共110例患者采用CT检查获得了准确的定位,检测的诊断率达91.7%,良性包块诊断正确的患者共有76例,诊断的准确率为92.7%,恶性包块诊断准确的患者共有34例,准确率达89.5%。结论在对患者的盆腔包块进行诊断时应用CT诊断的方法能够十分准确的对包块的位置进行定位,且能够十分清晰地将包块内部的特点及其周围的组织进行显示,这对于临床中对患者的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焦德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探析套扎法在腹腔镜下大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套扎法在腹腔镜下大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月我院行大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患者资料100份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按使用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腹腔镜缝合进行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腹腔镜套扎法,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整个过程中需要的时间、术中出血量情况和住院的天数,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方面,对照组患者13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26%;观察组患者1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2%,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套扎法应用于腹腔镜下大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具有良好的疗效,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推广价值较高,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高清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阻断母婴传播中应用的效果评价。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0例确诊为艾滋病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在尊重、保密的前提下对所有产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并严密观察孕妇的身体状况和各项生理指标,监测新生儿的基本情况。通过对所有新生儿HIV抗体检测得出的结果与以往患有艾滋病的产妇母婴传播情况进行对比。结果10例确诊为艾滋病的产妇中选择终止妊娠3例,选择继续妊娠7例,选择终止妊娠的3例产妇手术过程顺利,无术后并发症,选择继续妊娠的7例产妇所生新生儿一年后检测HIV抗体均为阴性。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中降低了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概率,提高了新生儿的存活率,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吴彩花;姜树勤;严秀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综合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保妇康栓联合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慢性宫颈炎患者120例,均于月经干净后第3~7天进行微波治疗一次,第7~10天开始保妇康栓阴道塞栓,1次/d,连续8天为1个疗程。结果120例患者治疗3个月后,治愈75例,好转4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6.7%。结论针对慢性宫颈炎使用保妇康栓加微波联合治疗,可增强疗效,减少复发,从而可以成为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一种治疗方式。

    作者:阿依米拉·艾山江;米日古丽·阿克木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在子宫切口疤痕妊娠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在子宫切口疤痕妊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12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子宫切口疤痕妊娠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甲氨蝶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成功率与子宫切除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血HCG转阴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在子宫切口疤痕妊娠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周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女性生殖器结核治疗引起肝损害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女性生殖器结核引起肝脏损害的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齐齐哈尔市2004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女性生殖器结核患者1835例中抗结核药物引起药物性肝损害1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835例女性生殖器结核患者中,132例(7.2%)发生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结论抗结核药物在不同年龄的女性生殖器结核患者和全程治疗期间,均可引起药物性肝损害,掌握肝损害的类型、时间、程度、高危因素及防治措施,可以保证抗结核治疗的顺利进行,有利于提高女性生殖器结核的治愈率。

    作者:张达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孕期体重增加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孕期体重增加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进行围产期保健并分娩的54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孕期体重的增加程度分为体重增加较轻组、体重增加正常组和体重增加超重组,比较三组间妊娠结局(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糖代谢异常或糖尿病、产后出血和剖宫产比例)和新生儿情况(包括低体重儿、巨大儿和胎儿窘迫)的差异。结果 A组和B组产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糖代谢异常或糖尿病、产后出血和剖宫产比例均明显小于C组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出现巨大儿和胎儿窘迫比例均明显小于C组产妇,而B组和C组出现低体重儿明显小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体重增加过少和过多均会引起不良的妊娠结局,将孕期体重增加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对产妇和新生儿均有益处。

    作者:张惠珍;高曼丽;李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探讨正确规避妇产科急诊接诊过程的护理风险与危机管理

    目的:探讨在妇产科急诊接诊的护理过程中,通过危机管理正确规避护理风险,减少医疗纠纷与医疗事故的发生。方法使危机管理始终贯穿于急诊接诊、问诊、分诊、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护理过程的各个环节中,确保护理过程安全无缝隙。结果在妇产科急诊接诊的护理过程中加强了危机管理,对存在的护理风险,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以有效规避护理风险,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危机管理在妇产科急诊接诊的护理过程中可以降低风险、化解危机。要提高妇产科的整体水平,需要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护理人员,并且要提高护理过程中的危机管理意识,才能有效地规避护理风险。

    作者:许爱玲;钟琼;张文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优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的缓解效果

    目的:探究实行优质护理干预对产妇剖宫产术后疼痛缓解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在我院产科接受剖宫产的9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给予对照组产妇常规的妇产科护理,而研究组基于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实施更优质的护理:给予及时、准确的疼痛评估,给予心理干预护理、缓解疼痛方法指导、使用药物止痛、转移其注意力等;比较两组产妇在术后72 h内疼痛的缓解状况及产妇对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研究组产妇在手术后72 h内疼痛缓解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产妇对服务的满意满意程度达98%。结论通过优质护理可以明显减轻剖宫产产妇的疼痛级别,提升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蒲钧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片用于疤痕子宫合并早孕终止方法的比较

    目的:探讨疤痕子宫合并早孕终止方法。方法将疤痕子宫合并早孕且要求终止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第1组吸宫术前2 h空腹顿服米非司酮片75 mg,第2组吸宫术前2 h空腹顿服米索前列醇片600μg,两组均在B超引导下吸宫,观察服药及吸宫期间腹痛、出血量、宫颈扩张程度、人工流产综合征及妊娠物残留等情况。结果第1组服用米非局酮片组腹痛、宫颈扩张困难、人工流产综合征,出血量发生率明显低于第2组米索前列腺组。结论服用米非司酮后在B超引导下吸宫对于终止疤痕子宫合并早孕是比较安全、可靠的方法。

    作者:陈惠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