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红;高连如;沈童童;朱智明
目的 研究消渴丸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性质和临床表现,评价消渴丸临床合理用药情况.方法 通过注册登记式研究的方法对3 229例使用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的病例进行观察,真实记录入组病例的一般情况、药物使用情况、血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 229例患者中发生不良事件4例,研究者判定为不良反应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9‰,主要表现为低血糖以及腰酸;12.76%的患者在服用消渴丸的同时使用了磺脲类降糖药物.结论 消渴丸不良反应发生率属于国际医学科学组织委员会(CIOMS)推荐的不良反应分级标准的罕见范畴,低血糖是其主要不良反应,临床上消渴丸不合理使用的情况仍然存在.
作者:吴燕梅;周杰;杨忠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经侧路椎间孔与经椎板间隙两种不同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将103例行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的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两组,TF组52例采用经侧路椎间孔入路,IL组51例经后方椎板间隙入路.记录术前、术后1d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和JOA评分,同时记录手术时间、置管过程中透视次数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103例中,获得有效随访100例,其中TF组50例,IL组50例,随访时间3~12个月.术后1d及末次随访时两组腰痛及下肢痛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而两组间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IL组透视次数明显少于TF组(P<0.01).所有患者无硬脊膜撕裂和永久性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无一例患者需要再次手术.结论 经皮内窥镜下两种入路技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的效果确切,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技术,各有优缺点,严格掌握适应证能减少手术并发症和失败率.
作者:李永津;陈博来;王羽丰;杜炎鑫;林涌鹏;刘伟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抗血管内皮细胞抗体(AECA)在吸烟诱导的肺气肿大鼠肺泡隔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干预的效果.方法 39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吸烟肺气肿模型组、甲泼尼龙干预组.正常对照组在室内环境下自由进食饮水;吸烟肺气肿模型组及甲泼尼龙干预组进行被动吸烟,当烟雾暴露1个月时,对甲泼尼龙干预组腹腔内注射甲泼尼龙,药物经生理盐水溶解,1次/d,10 mg/kg,每周6d;正常对照组、吸烟肺气肿模型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次/d,1 mL/次,每周6d.烟雾暴露90 d后,处死大鼠,抽取下腔静脉血,检测各组大鼠血清AECA,制作肺组织切片、检测肺泡细胞凋亡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利用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技术对肺泡隔凋亡细胞进行检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中VEGF及其受体(VEGFR-2)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甲泼尼龙干预组比较,吸烟肺气肿模型组血清AE-CA、肺泡隔细胞凋亡指数(AI)均升高(P<0.05),肺组织中VEGF、VEGFR-2均明显降低(P<0.05);AECA与肺泡隔细胞AI呈正相关(r=0.98,P<0.05);大鼠肺组织肺泡隔细胞AI与VEGF、VEGFR-2呈负相关(r=-0.98、-0.99,P<0.05).结论 AECA与吸烟诱导肺气肿大鼠肺泡隔细胞凋亡相关,甲泼尼龙通过降低AECA表达及增强VEGF、VEGFR-2表达,抑制肺泡隔细胞凋亡而影响肺气肿形成.
作者:马丽;张璐;张程;叶贤伟;万自芬;姚红梅;张湘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提高器官捐献成功率的途径.方法 回顾分析有器官捐献意愿的105例患者的捐献失败及器官维护不力原因.结果 (1)61例因严重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不能捐献,其中因维护不力在器官获取组织(OPO)到达前心跳停止38例,因肝肾功能衰竭未能捐献23例;(2)未达脑死亡标准24例,其中植物状态19例,高位截瘫并缺氧性脑病未达脑死亡标准2例,肌无力致严重呼吸衰竭3例;(3)其他原因20例,其中家中老人反对12例,要求有偿4例,家属要求捐献后与受者见面2例,百草枯中毒1例,中介介入1例.(4)61例严重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者中,严重低血容量58例,严重内环境紊乱35例,应用大剂量升压药61例,无一例应用T4.结论 相关人员对脑死亡的判定和脑死亡后器官功能维护等知识的不足是终捐献失败的主要原因.
作者:杨春华;陈雪霞;郑东华;陈丽;丁玉伟;谢文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MRI检查对直肠癌术前肠壁外血管侵犯(EMVI)判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58例经纤维结肠镜活检并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直肠癌患者,术前行盆腔MRI检查,检查后1周内按TME原则行直肠癌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有脉管瘤栓的患者再行免疫组化以区分是血管瘤栓还是淋巴管瘤栓.以病理学为“金标准”,进行影像学和病理学对肠壁外血管的评估的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结果 MRI正确评估51例,假阳性5例,假阴性2例.统计分析显示MRI和病理学对肠壁EMVI的评估具有中度一致性(Kappa =0.644,P=0.000).结论 MR1对直肠癌肠壁EMVI能够提供较好的评估,有助于临床上挑选出能够受益于术前新辅助治疗的患者.
作者:陈勇;王爱军;郑宝军;张志勇;王海平;马梦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趋化因子受体CXCR4和环氧化酶-2(COX-2)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在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食管癌患者病理组织标本9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食管癌组织中VEGF-C、CXCR4和COX-2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食管癌组织VEGF-C、CXCR4与COX-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2%、57.3%与83.3%,而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3.8%、10.3%、10.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C及COX-2的表达与食管癌TNM分期及淋巴结有无转移相关(均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有无纤维膜浸润及肿瘤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CXCR4的表达与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有无纤维膜浸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均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等无相关性(均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组织中,VEGF-C、CXCR4与COX-2表达两两均呈正相关.结论 VEGF-C、CXCR4和COX-2在食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且其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可作为判断食管癌侵袭、转移以及预后的指标.
作者:毛广显;谢远财;牟志民;彭旭兴;乌达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CyclinD1、CDC25B和p27与胃腺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42例胃腺癌组织,42例癌旁组织及42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CyclinD1、CDC25B和p27的表达,分析各蛋白与临床病理学指标之间的关系及各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CyclinD1在正常黏膜、癌旁及胃腺癌组织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C25B在胃腺癌组织表达与正常黏膜、癌旁组织表达比较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27在胃腺癌组织中表达与正常黏膜、癌旁组织表达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clinD1及CDC25B在胃癌组织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27在胃癌组织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均相关,CyclinD1、CDC25B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r=0.392,P<0.05),CyclinD1与p27表达无显著相关性(r=-0.062,P>0.05).结论 联合检测CyclinD1、CDC25B和p27基因蛋白表达有望作为评估胃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新的参考指标.
作者:王军;赵醒;赵宇阳;赵杨;刘成一;申兴斌;李春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诱导人宫颈上皮(HCE)细胞上调细胞的自噬活性和表达水平的作用.方法 实验分为HSV-2感染组、HSV-2瞬转组及不加病毒处理的对照组,通过Western blot分析、直接免疫荧光、间接免疫荧光、质粒DNA的转染等方法研究HCE细胞在正常培养条件下的自噬活性、HSV-2感染HCE细胞的自噬活性水平及激活自噬则使HCE对HSV-2感染诱导的白细胞介素-6(IL-6)和β干扰素(IFN-β)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HeLa和HEK293T细胞相比,HCE细胞具有高基础水平的自噬;HSV-2感染HCE后进一步诱导上调细胞的自噬活性和表达水平(P<0.05),并且呈时间依赖性的变化.自噬特异性抑制剂显著降低HSV-2感染所诱导的IL-6和IFN-β的表达(P<0.05),自噬激活剂则促进HSV-2感染诱导的IL-6和IFN-β的表达(P<0.05).结论 HCE细胞有着高基础水平的自噬;HSV-2感染HCE细胞早期进一步上调自噬活性水平;HSV-2感染HCE细胞诱导的自噬存在时间依赖性的变化规律;自噬参与了HSV-2感染HCE细胞的天然免疫应答.
作者:李明远;马豫焕;王新荣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应用量子点荧光探针检测临床颈部淋巴结阴性(cN0)舌鳞癌组织中肿瘤转移相关因子1(MTA1)蛋白的表达强度,探讨MTA1的表达与舌鳞癌组织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 量子点荧光探针及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48例舌鳞癌标本MTA1在鳞癌组织及癌周围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同时按照组织病理分级分组比较各组间MTA1蛋白表达强度的差异.结果 量子点荧光探针检测MTA1蛋白在高分化(Ⅰ级)、中分化(Ⅱ级)及低分化(Ⅲ级)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2.1%、73.3%、85.7%,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染色检测MTA1蛋白在3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8%、66.7%、78.6%,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分化程度越低,其阳性表达率越高.结论 MTA1蛋白表达强度与cN0舌鳞癌病理分化程度关系密切,MTA1蛋白可能在cN0舌鳞癌的局部浸润生长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张铁柱;姜颖;陈坤;周昊;张宇;黄文荣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伊立替康(CPT-11)化疗后所引起的裸鼠迟发性腹泻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途径.方法 18只BALB/C-nu裸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姜黄素治疗组3个组(n=6).模型组和姜黄素治疗组腹腔注射CPT-11 75 mg/kg,连续4d,正常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姜黄素治疗组在CPT-11注射前1d予姜黄素100 mg/kg灌胃,连续8d,其余两组同时予等体积的姜黄素溶媒5 g/L羧甲基纤维素钠.观察裸鼠一般情况和迟发性腹泻情况;HE染色法观察肠组织损伤情况;检测肠道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检测方法,比较3组间脯氨酸4-羟化酶β亚基(P4HB)、过氧化物酶4(PRDX4)表达差异.结果 模型组裸鼠连续4d注射CPT-11后,出现明显的迟发性腹泻;HE染色可见姜黄素治疗组肠组织损伤较模型组轻.姜黄素治疗组的SOD含量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而MDA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姜黄素治疗组的P4HB和PRDX4表达量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 姜黄素对CPT-11所致的迟发性腹泻起到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上调SOD、P4HB和PRDX4等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因子水平,从而减轻CPT-11对肠道黏膜的损伤.
作者:罗振涛;陈小伍;朱达坚;王国新;刘长春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基于MLPA的检测结果探讨GTF2H2基因的两个变异体与脊髓性肌萎缩症(SMA)的关系.方法 利用MLPA技术对317例连续样本进行SMA的决定基因SMN1、修饰基因NAIP与SMN2以及位置相邻基因RAD17、SERF1B及GTF2H2拷贝数检测.根据有无基因转换,对纳入的数据利用相关与回归分析的统计方法进行探讨分析.结果 Spearman's相关性分析显示,纳入分析的223例连续样本的T-GTF2H2与NAIP基因的相关系数为0.694;线性回归显示,GTF2 H2基因对NAIP基因的决定系数(R2)为0.554,调整R2为0.549,T-GTF2H2变异体的标准回归系数(β)为0.768,而C-GTF2H2变异体的β为-0.052.结论 T-GTF2H2变异体与NAIP基因呈正相关,进而说明T-GTF2H2变异体在SMA致病的分子机制过程中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方萍;钟泽艳;李亮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有限元分析的方法比较蝶形板枕颈内固定系统与SUMMIT系统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 设计并研制了一种蝶形枕骨板的新型枕颈内固定系统,将该系统中枕骨部3、7、11枚螺钉的固定方式与传统DEPUY SUMMIT系统作对照,建立两套枕颈固定方式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术后枕颈活动,分别在屈伸、侧屈及旋转6种工况下施加40N垂直载荷及1.5N·M力矩的预载荷,观察两套内固定系统中枕骨的螺钉应力及位移分布.结果 在前屈后伸、侧屈、旋转6种工况下,两套系统的大应力均出现在后伸状态,且低于钛合金的屈服强度.其中,蝶形枕颈系统3枚、7枚螺钉组螺钉的大应力值分别较SUMMIT系统增加16.5%、15.0%,11枚螺钉组螺钉的大应力值较SUMMIT系统减少15.6%,随着蝶形钢板枕骨螺钉固定数量的增加,螺钉的大应力值逐渐减少,并低于SUMMIT系统大应力值;枕骨的大位移值同样出现在后伸状态,蝶形枕颈固定系统不同螺钉组枕骨的大位移值均小于SUMMIT系统组,分别减少10.0%、11.4%、11.8%,随着蝶形钢板螺钉数目的增加,枕骨的大位移值呈减少趋势.结论 SUMMIT系统与蝶形枕颈系统在枕颈内固定术中均能提供足够的强度与即刻稳定性,对于儿童、老年骨质疏松的枕颈疾患,蝶形枕颈系统可提供自由选择的螺钉铆定点,为临床医生提供多一种参考和选择方案.
作者:廖穗祥;郑勇强;郑冠;韦葛锦;夏虹;肖立军;王建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下子宫恶性肿瘤手术患者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子宫恶性肿瘤切除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组):静脉输注生理盐水20 mL;低、中、高剂量右美托咪定组(D1组、D2组、D3组):分别静脉输注负荷剂量的右美托咪定0.25、0.50和1.00 μg/kg(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0 mL),输注时间为15 min,然后再按0.25、0.5和1.0 μg/(kg·h)持续泵入,直至手术结束.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手术开始2h(T2)、术毕(T3)和术后24 h(T4)时取外周静脉血样2 mL,均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中的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浓度.结果 T2、T3、T4时,4组组内的sIL-2R、TNF-o、IL-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sIL-2R、TNF-α、IL-6明显高于D1、D2、D3组(P<0.05);D1组的sIL-2R、TNF-α、IL-6明显高于D2、D3组(P<0.05);D2和D3组的sIL-2R、TNF-α、IL-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减轻腹腔镜下子宫恶性肿瘤手术患者的炎症反应,0.5 μg/(kg·h)的右美托咪定较0.25 μg/(kg·h)的效果好,1.0 μg/(kg·h)的右美托咪定的消炎作用与0.5 μg/(kg·h)相当.
作者:邓爱琴;邓智连;徐林;徐倩;周群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干预护理法对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48例外科住院行永久性结肠造口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为期3个月的自我效能干预,对两组患者在术后10 d及术后1、3个月进行中文版造口相关自我效能问卷调查及EORTC QLQ-30中文版(V3.0)比较;术后3个月进行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问卷调查,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患者造口相关自我效能、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自我效能干预护理法对提高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有一定的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姝娟;张志云;汪爱梅;朱红筠;汤宏芝;朱小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高原地区藏、汉族H型高血压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Hcy)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青海玉树市(海拔3800m)藏族H型高血压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按照相关条件选取移居青海玉树市汉族H型高血压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均测定IMT、叶酸、维生素B12、Hcy,并分析Hcy、叶酸、维生素B12与IMT之间的关系.结果 藏、汉族H型高血压患者Hcy值越高,IMT越厚,两者呈正相关(r =0.367,P<0.01),叶酸水平与IMT值呈负相关(r=-0.581,P<0.01);维生素B12与IMT无显著相关性(r=1.688,P>0.05).藏族H型高血压比汉族IMT增厚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海高原藏、汉两民族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Hcy、叶酸均是IMT增加的影响因素;高原藏族H型高血压患者IMT增厚高于汉族H型高血压人群.
作者:钟欣;李英兰;李鸿娟;孙海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近年来,颌面部肿瘤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据美国癌症协会2013年统计结果显示[1],罹患口腔和眼部恶性肿瘤的人数约占癌症总人数的2.49%,且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增加,其病死率为1.26%.目前治疗措施中仍以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手段,外科医生在评估手术范围时常使用X线检查、MRI检查、CT影像以及超声检查.但此类成像技术因自身的局限性往往导致了切除范围的不准确.比如颌面部肿瘤尤其是舌癌,术后缺损所致的颌面外观畸形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咀嚼、吞咽和语言功能,对患者造成了生理和心理上的沉重打击,使患者在生活中备感痛苦和不便,严重降低了生活质量,致使外科医生在手术时对于切除范围往往手下留情.不仅如此,患处的术后增生及炎症细胞,多为有限性增生,受机体控制,不具有侵袭性和转移能力,仅利用传统影像系统,常难与肿瘤细胞相鉴别,而病理检查结果具有其片面性,无法全面预估肿瘤的残留量,往往因此误导下一步治疗.
作者:刘雪莹;黄旋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患者,男,55岁,因突发胸痛9h,于2015年7月17日入院.患者9h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前胸部疼痛,性质为压榨性,向后背部放射,持续约30min,伴恶心、呕吐,为求进一步诊治入住我院.既往史:患者5个月前因头晕1d、视物不清9h曾入住我院,诊断为脑梗死.吸烟史30余年,20支/d,未戒.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辅助检查:肌红蛋白253.0 ng/mL,肌酸激酶同工酶16.0 ng/mL,肌钙蛋白Ⅰ 2.23 ng/mL.入院心电图(图1A)较患者5个月前心电图(图1B)有明显变化.
作者:付超;张鑫;马建飞;孙丽娟;佟倩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在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并发肝肾综合征(HR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ACLF患者共806例,根据有无并发HRS分为两组(HRS组、无HRS组),分析两组间的血清Cys-C、β2微球蛋白(β2-MG)、肌酐(SCr)及尿素氮(BUN)水平,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约登指数分析上述指标在判断ACLF并发HRS的应用价值.结果 HRS组Cys-C、β2-MG、SCr、BUN水平均高于无HRS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个指标间两两均呈正相关(P<0.01),上述指标用于判断HRS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3、0.880、0.926、0.924,其中Cys-C对预测HRS发生的敏感度为86.7%,高于其他3个指标.结论 Cys-C在预测ACLF患者并发HRS中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艳芳;杨补;梁彩倩;张永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双极电凝结合鼻腔填塞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难治性鼻出血患者145例,分为对照组45例、观察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凡士林纱条鼻腔填塞治疗,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双极电凝结合鼻腔填塞治疗,对比两组一次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鼻腔恢复通气时间、出血量、鼻腔黏膜恢复时间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一次治愈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鼻腔恢复通气时间、出血量、鼻腔黏膜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下双极电凝结合鼻腔填塞治疗难治性鼻出血可明显提高一次治愈率,减少出血量和疼痛感,缩短鼻腔恢复通气时间和鼻腔黏膜恢复时间,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林欣润;麦锦生;方忠泓;陈锦贤;陈声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血液透析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442例成人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研究.RDW取值为各次检测结果平均值.活动性出血期及出血后4个月内的RDW被排除.脑卒中经CT或MR证实,分为脑梗死和脑出血.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50个月,442例血透患者中62例(14.0%)发生脑卒中,包括41例(9.3%)脑梗死和21例(4.8%)脑出血.脑卒中以及脑卒中中的脑梗死患者的RDW比非脑卒中更高[16.5(15.5,18.0)vs 16.0(15.0,17.0)和16.5(15.5,18.0)vs 16.0(15.0,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脑出血与非脑卒中组间RD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变量校正后,与第一分位比较,RDW第四分位发生脑梗死的HR值为3.55(95% CI 1.33~9.51),而RDW并非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RDW升高是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莫立仪;陈源汉;李志莲;徐丽霞;董伟;梁华般;李锐钊;史伟;梁馨苓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