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鹏亮;陈泽荣;徐颖;苏英;陈壮飞;杜跃军
患者,女,41岁,因停经64d,下腹痛21余小时于2015年12月16日急诊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则,14岁3/30 ~ 37 d,量中,无痛经史.末次月经2015年10月12日,如期,量如常.于2015年12月15日23:00无诱因出现下腹持续性胀痛,阵发性加剧,伴头晕,恶心呕吐数次,解稀烂便1次,无肛门坠胀感,无阴道出血,无晕厥,曾自服止痛药物(具体不详),疼痛可稍缓解,但症状反复,伴发热,少许阴道血性分泌物,到我院急诊,门诊查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阳性,急诊入院.生育史:G2P0A1,10余年前自然流产1次,流产后未避孕一直未孕,其丈夫有“贫血”病史(具体不详).入院体格1检查:体温37.7℃,脉搏138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80/50 mmHg,贫血貌,睑结膜、口唇、甲床苍白,心率138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双肺听诊无异常,腹胀,腹肌稍紧,下腹压痛及反跳痛.
作者:黄惠莹;戴玉兰;何嫦敏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评价仙草胶囊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胰岛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对单药二甲双胍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的6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予二甲双胍联合仙草胶囊,对照组予二甲双胍联合伏格列波糖,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脂、肝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FBG、2hPG、HbA1c、HOMA-IR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2hPG、HbA1c降幅观察组大于对照组;治疗前后两组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 仙草胶囊不仅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状态,而且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具有良好的应用开发前景.
作者:叶萌;胡敏灵;李双喜;程彦臻;杨力;张桦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运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技术评价邓老冠心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痰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方法,纳入患者90例.观察组45例,采用邓老冠心方+西医基础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消心痛+西医基础治疗,疗程12周.通过DTI技术测量治疗前后LVDd、LVDs、EF、FS、IVRT、室壁运动积分,记录中医证候积分、临床有效率的变化,评价其安全性.结果 共纳入患者90例,脱落10例,两组后各纳入40例,LVDd、LVDs IVRT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F、FS、室壁运动积分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中医证候积分、临床有效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尚不能证明邓老冠心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痰瘀证能够改善心脏结构,但可以改善心脏的收缩、舒张功能,提高心肌收缩力,增强泵血功能,改善临床症状,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的研究以及推广.
作者:林勇;胡绚;王侠;陈小光;李晓庆;孙鹏涛;吴焕林;宋光辉;吕渭辉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成年人高尿酸血症与颈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择在健康体检中心接受全面体检的837例受测人员,根据是否有颈动脉病变分为颈动脉病变组(352例)和无颈动脉病变组(485例),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颈动脉病变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在调整年龄、性别、饮酒情况、收缩压、舒张压、体质指数、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混杂因素后,高尿酸血症是颈动脉病变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OR=1.132,95% CI=1.104 ~3.006),两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回归系数=0.394,P=0.005).结论 高尿酸血症能够促进颈动脉病变的发生,控制血尿酸水平对预防颈动脉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秦晓东;孙立明 刊期: 2016年第19期
患者,男,49岁,因反复头痛伴发热1个月,意识模糊2d,伴有恶心呕吐,于2015年6月17日入院.行头颅MR检查未见异常,胸部DR未见异常.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8℃左右波动,心率9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0/70 mmHg,神志清晰,言语流利,查体配合.颈强,颌下4横指,Kerning、Brudzinski征阳性.心肺腹无明显异常体征.右眼外展受限,无视物重影,临床考虑颅内感染.对患者进行腰椎穿刺,测得腰穿检查压力400 mmH20,留取脑脊液5 mL送检.脑脊液常规结果:标本外观无色轻微混浊,蛋白定性阳性(+),细胞总数300×106·L-1,白细胞计数300×106·L-1.脑脊液生化结果:TP0.73 g/L,CL 109.1 mmol/L,GLU 2.02 mmol/L.细胞学检查淋巴细胞22%,激活淋巴细胞4%,浆细胞2%,单核细胞4%,嗜酸性粒细胞66%,嗜碱性粒细胞2%,细胞学呈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混合细胞反应型(图1),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高,淋巴细胞可见激活现象,从细胞学检查结果考虑寄生虫感染可能性大.加做血液及脑脊液寄生虫抗体检查结果均为阴性.
作者:陈玲玲;程莎莎;许绍强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带状疱疹后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表现,提高对带状疱疹后脑卒中临床特征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 663例带状疱疹患者中发生带状疱疹后脑卒中的21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包括发病率、性别、年龄、疱疹部位、脑卒中类型、与带状疱疹发生的时间关系、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以及其他脑卒中高危因素等资料.结果 1 663例住院带状疱疹患者中发生21例(1.3%)带状疱疹后脑卒中.其中男11例,女10例,年龄59 ~88(73.90±8.39)岁.头面部发病率为2.08%(9/432),非头面部发病率为0.97%(12/1231).其中缺血性脑卒中15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例,出血性脑卒中2例.脑卒中发生于带状疱疹后2 ~50(11.95±10.89)d.结论 中老年带状疱疹发病后1个月需注意脑卒中的筛查.其中头面部带状疱疹更易引起脑卒中,以缺血性脑卒中常见.
作者:钟婷婷;罗茂;许飏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吡格列酮对脂肪细胞早期分化中PPARγ2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影响及分子调控机制.方法 荧光素酶双报告基因法分别检测吡格列酮对MID诱导的3T3-L1分化细胞中含全长、C/EBP串联重复串联重复串联重复串联重复串联重复串联重复串联重复串联重复序列及AP-1结合区的PPARγ2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影响;染色体免疫共沉淀(ChIP)法检测GILZ蛋白与PPARγ2启动子区DNA的结合.结果 吡格列酮处理组各PPAR.γ2启动子区转录活性比对应的无吡格列酮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P<0.01),C/EBP区的转录活性显著性高于AP-1区(P<0.01).ChIP检测显示,吡格列酮处理组GILZ蛋白结合的PPARγ2启动子DN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吡格列酮可能降低GILZ蛋白与PPARγ2启动子DNA结合,增加PPARγ2启动子转录,从而增强脂肪细胞分化.C/EBP串联重复序列在吡格列酮增强PPARγ2启动子转录活性作用中起了主要作用.
作者:王毅飞;伊娜;吴琳英;黄晓淳;梁思虹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放疗)期间创伤后成长的特点及创伤后成长与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关系,为开展鼻咽癌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创伤后成长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医学应对问卷,对96例鼻咽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创伤后成长总分为(59.05±8.22)分,领悟社会支持总分为(57.93±7.70)分;创伤后成长与面对、回避呈正相关(r=0.536,r=0.347),与屈服呈负相关(r=-0.344),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r=0.605);回归分析显示,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对创伤后成长有一定的预测作用(R2 =0.487,F=29.091,P<0.001).结论 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创伤后成长处于中等水平.护理人员应加强对鼻咽癌患者的心理疏导,指导其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提高社会支持水平,以促进鼻咽癌患者的创伤后成长.
作者:张春琦;杨丽;卢佳美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撤机困难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及短期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ICU收治有创机械通气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撤机情况分为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困难组,采用单因素分析筛查出相关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各因素对撤机困难的影响.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平均年龄、体质指数、28 d内死亡例数、神经肌肉疾病、恶性肿瘤、重症急性胰腺炎、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精神心理疾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前24 h内生理生化指标血清前白蛋白、血肌酐、氧合指数、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前白蛋白、APACHEⅡ评分、心功能不全进入回归模型(P<0.05),是ICU撤机困难患者的影响因素.结论 对患者的综合评估是顺利撤机的关键,临床医师的经验也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曲茂兴;于健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胃内容物鼻咽部反流患儿的腺样体组织内PCNA、BCL-2细胞的分布,探讨鼻咽部反流与腺样体免疫状态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腺样体肥大患儿,采用酶联免疫反应法检测鼻咽部分泌物中胃蛋白酶的表达,进而分为腺样体肥大伴胃内容物鼻咽反流组(A组)和腺样体肥大不伴胃内容物鼻咽反流组(B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腺样体组织中PCNA、BCL-2阳性细胞的分布,并分析鼻咽部分泌物中胃蛋白酶浓度与PCNA、BCL-2的相关性.结果 腺样体肥大患儿鼻咽部分泌物中胃蛋白酶阳性率为55.8%(24/43),A组和B组PCNA和BCL-2的表达分别为56.43±2.44、37.12±2.42和44.59±2.34、27.83±3.61,A组均高于B组(P<0.001),胃蛋白酶与PCNA和BCL-2表达呈正相关(P <0.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66、0.64.结论 胃内容物鼻咽部反流的腺样体肥大患儿的腺样体组织中存在较活跃的免疫反应,胃蛋白酶浓度与BCL-2、PCNA表达呈正相关,胃内容物鼻咽部反流可能是腺样体肥大的病因.
作者:张春林;林小燕;李春雷;饶澄;王科;刘兆辉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乳腺癌NFAT对跨膜型肿瘤坏死因子α(tmTNF-α)基因转录的调节作用.方法 构建质粒,FACS检测内源性tmTNF-α的表达,Westemblot检测内源性NFAT的活化;采用ChIP法对人的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和MCF-7分析NFAT1对tmTNF-α启动子的结合;给予低表达tmTNF-α的乳腺癌细胞系MCF-7 NFAT的刺激剂PMA/iono以促进其入核活化;给予高表达tmTNF-α的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NFAT的抑制剂VIVIT以阻止其入核.结果 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高表达tmTNF-α(89.2%),而MCF-7几乎不表达tmTNF-α(1.0%);高表达tmTNF-α的MDA-MB-231细胞中不仅存在细胞浆中表达的非活化蛋白pNFAT1,在细胞核中也检测到其活化形式蛋白NFAT1;而在MCF-7中没有检测到NFAT1活化蛋白的表达;根据特异性启动子引物,MDA-MB-231的染色质样品可检测到相应的目的片段,说明该细胞系中存在NFAT1对tmTNF-α启动子的结合.而在MCF-7中没有出现可看到的目的片段.Western blot检测到tmTNF-α的表达显著增加,提示在乳腺癌细胞MCF-7,PMA/iono可促进NFAT活化,通过对转录活性的调节促进tmTNF--α的表达;给予高表达tmTNF-α的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NFAT的抑制剂VIVIT以阻止其入核,West-ern blot检测到tmTNF-α的表达明显减少.结论 可通过抑制NFAT1来影响tmTNF-α的表达.
作者:刘广寅;刘琳;张志勇;王平;崔永兴;吴晨鹏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通过比较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骨髓的白血病干细胞(LSC)和健康人骨髓正常造血干细胞(HSC)的microRNA (miRNA)表达谱,鉴定在CML LSC表达异常的miRNAs.方法 通过磁珠法分选获得分子表型为CD34+ CD38-的CML LSC和正常HSC.使用Exiqon人miRNA芯片检测miRNA的表达情况.选取差异表达的miRNAs进行qRT-PCR验证.结果 利用Exiqon人miRNA芯片一共检测了1 900个人源miRNAs的表达情况.其中1个miRNA在CML LSC中发生显著的表达上调,46个miRNAs发生显著的表达下调.基于KEGG的pathway显著性分析显示,CML LSC表达下调的miRNAs参与的显著性信号转导通路是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qRT-PCR检测miR-584-5p、miR-675-3p和miR-431-5p的表达情况与miRNA芯片检测结果一致.结论 鉴定了在人CML LSC中表达异常的miRNAs,为miRNA在CML LSC中的潜在应用奠定基础.
作者:廖芬芳;吴清清;陈永恒;程琳;李力;王伟章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和分析XH-1000型一次性使用自体血液回收器在心脏外科手术后应用的效果.方法 65例心脏外科术后患者使用XH-1000型血液回收器行非洗涤式自体血回输,观察术后引流量、回输血量,术后输血量,术毕及术后6h、术后24 h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结果 65例患者中共回输自体血33 408 mL,平均(514.0±105.3)mL,平均每例患者术后输库血(175 ±58.4)mL,未出现输血后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该方法对术后患者携氧能力及凝血功能无不良影响.结论 非洗涤性自体血液回收能即刻提供完全相容的、常温的、自体血型的新鲜红细胞,不丢失凝血因子,不破坏血小板,安全有效、节约血源,并能够提高急性失血的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
作者:王侃;林冬群;黄心洁;郑远;李俊哲;黄伯湘;林宇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不同放射敏感性喉癌细胞株中TPP1的表达情况,了解TPP1表达与其放射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在对放射线相对敏感的喉鳞癌细胞株Hep-2和放射抗拒的Hep-2R细胞中,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TPP1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TPP1蛋白表达.结果 在Hep-2和Hep-2R喉鳞癌细胞中均有TPP1表达;Hep-2R中的TPP1 mRNA水平是Hep-2的2.38倍(P <0.05);Hep-2R中TPP1的蛋白表达是Hep-2的2.41倍(P<0.05).结论 TPP1在放射抗拒的喉鳞癌Hep-2R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亲本株放射较敏感的Hep-2细胞,进一步表明端粒长度越长的肿瘤细胞其放射敏感性越低.
作者:曾瑶;彭俊红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通过对11 ~16岁维、汉民族骨性Ⅱ类不同垂直骨面型切牙区牙槽骨结构的头颅侧位研究,了解其差异性,为临床维、汉骨性Ⅱ类错颌畸形矫治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 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择年龄为11 ~16岁的骨性Ⅱ类错颌患者,维吾尔族、汉族各60例,其中维吾尔族男32例,女28例,年龄(13.5±2.3)岁;汉族男29例,女31例,年龄(13.7±2.1)岁.按照标准进行分类,拍摄头颅侧位片,通过AdobePhotoshop cs7图像处理软件测定相关变量.结果 低角型:上颌切牙根唇侧牙槽骨厚度(UBP)、上颌切牙根尖腭侧牙槽骨厚度(ULP)、UBP+ ULP、下颌切牙根尖舌侧牙槽骨厚度(LLP)、下颌切牙根尖唇侧牙槽骨厚度(LBP)、LBP+ LLP在两民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角型:UBP、ULP、LLP、LBP+ LLP在两民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角型:ULP、下颌切牙根中唇侧牙槽骨厚度(LBM)、LLP在两民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性Ⅱ类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切牙区牙槽骨厚度在维、汉两民族内均表现为低角型牙槽骨厚、高角型牙槽骨薄,在相同垂直骨面型错颌中有一定的差异性,维吾尔族牙槽骨总体比汉族薄.
作者:阮晓慧;颜莉;吴佩玲;米丛波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氢溴酸槟榔碱对大鼠离体胃不同部位纵行和环行肌条收缩活动的影响,并探讨其对胃平滑肌动力协调性的作用.方法 将胃不同部位平滑肌条置于盛有Krebs灌流浴槽中,在37℃恒温、通95% O2和5% CO2混合气条件下,记录给予氢溴酸槟榔碱、阿托品和河豚毒素前后肌条的收缩活动.结果 氢溴酸槟榔碱对胃底纵行与环行肌和胃窦纵行肌条的振幅没有明显作用(P>0.05),但能显著增加胃体纵行与环行肌条、胃窦环行肌条和幽门环形肌条的振幅(P<0.05,P<0.01).氢溴酸槟榔碱能显著提高各部位胃平滑肌条的张力(P<0.05,P<0.01).一定浓度的氢溴酸槟榔碱能显著加快胃底肌条的收缩频率(P <0.05,P<0.01),但对其他部位肌条的收缩频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阿托品和河豚毒素对肌条的自发收缩都没有影响,阿托品可阻断氢溴酸槟榔碱诱导的收缩作用,但河豚毒素对氢溴酸槟榔碱诱导的收缩作用没有影响.结论 氢溴酸槟榔碱可兴奋大鼠胃各部位肌条的收缩活动,它的这一作用是通过平滑肌中的胆碱能M型受体实现的.
作者:张骏鸿;曹立幸;邓时贵;陈其城;蒋志;陈志强;周吕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建立基于1H-MRS影像学特征的抑郁症判别函数模型,并分析该模型在抑郁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使用MRI和1H-MRS检测33例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和20例正常对照人群(对照组)的大脑特定部位,同时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抑郁程度的评估.采用Fisher逐步判别法建立判别诊断模型并验证模型的判别效果.结果 抑郁症组MRI检测结果未见结构异常,1H-MRS结果显示其右前额叶Cr值,两侧海马NAA值、Cr值和Cho值以及两侧基底节NAA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sher逐步判别分析得到含有左海马Cr值和左基底节NAA值两个变量的判别函数模型.回顾性误判法和交叉核实法对该模型进行验证,正确率均为83%;ROC曲线下面积达0.834.结论 基于1H-MRS影像学特征的抑郁症判别函数模型对抑郁症的临床辅助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作者:邓慧怡;徐伊;史长征;郑周丽;吴赤蓬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lncRNA HOTAIR基因多态位点rs7958904G>C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群大肠癌发病及预后关系.方法 采用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样本,并对病例进行随访,TaqMan探针检测rs7958904G>C基因型分布,logistic回归模型及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其与大肠癌发病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相加模型下rs7958904G>C显著降低大肠癌发病风险(OR=0.72,95% CI:0.57 ~0.90).携带CC、GC、GG基因型的大肠癌患者生存时间分别为(60.93±4.93)、(52.56±2.59)和(46.23 ±2.13)个月,log Rank检验其分布存在统计差异(F=6.44,P=0.040);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rs7958904G>C(HR =0.79,95% CI:0.64 ~0.98)显著延长大肠癌患者生存时间.结论 rs7958904G>C与汉族人群大肠癌发病及预后显著关联,其为大肠癌防治提供线索和依据.
作者:朱州;倪秉强;陈日新;甘涛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患者红细胞内外铁的分布情况.方法 83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8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红细胞内铁、红细胞外铁(血清铁、铁蛋白)、转铁蛋白及铁调素的含量.比较两组红细胞内外铁的差异,分析转铁蛋白、铁调素等调节铁分布指标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红细胞内铁含量、转铁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而红细胞外铁(血清铁、铁蛋白)、铁调素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乙肝肝硬化患者铁分布在红细胞内外发生失衡.红细胞内铁流失于细胞外,血清铁、铁蛋白、铁调素增高,转铁蛋白降低从而调节铁分布,避免铁中毒.
作者:李春芸;钟文洲;陈夏明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糖尿病肾病(DN)是成人终末肾病的主要原因,在糖尿病患者中发生率为20%~ 40%.早期临床上可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的降低,后出现微量蛋白尿、动脉血压升高、蛋白尿,终导致肾功能衰竭.其病理改变包括肾单位细胞肥大、系膜细胞损伤、细胞外基质增生、基底膜增厚以及足细胞功能紊乱,终导致肾小球硬化症以及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其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认为与高血糖引起的氧化应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细胞因子的激活、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的堆积、多元醇通路的激活等因素有关.其中,氧化应激是多种糖尿病并发症始动和发展的重要病理因素.其产物活性氧(ROS)的升高常常发生于糖尿病患者的肾脏、视网膜、心脏、大血管以及微血管等靶器官中[1].而吞噬细胞样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家族(NOX)是ROS在许多细胞组织中的主要来源.本文主要就NOX家族及NOX各亚型在糖尿病患者肾脏病理解剖部位的分布及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刘紫庭;李雨捷;赵伟;徐世元 刊期: 2016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