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腔镜诊治幼女阴道疾病59例临床分析

王一斌;黄燕清;叶明;黄峥;黄柳

关键词:宫腔镜, 幼女, 外阴, 阴道疾病
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在幼女阴道疾病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对因外阴、阴道疾病行阴道宫腔镜检查术的59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外阴、阴道炎25例,阴道异物18例,外阴、阴道裂伤6例,外阴、阴道肿瘤5例,性早熟1例,无异常发现4例。结论应用宫腔镜行幼女阴道检查,可明确诊断,为临床诊治幼女外阴、阴道疾病提供了一种简便、安全可靠的方法,值得临床广泛开展。
广东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治疗前 HBsAg/HBV -DNA 比值预测恩替卡韦初始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长期应答反应的效能

    目的:评估治疗前HBsAg/HBV-DNA比值预测恩替卡韦初始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CHB)长期应答反应( VR)的效能。方法选择76例接受恩替卡韦初始治疗的CHB患者,每3个月检测1次血清ALT、HBV-DNA、HBsAg、HBeAg水平,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ROC曲线分析HBsAg/HBV-DNA比值预测VR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76例患者治疗随访中位时间为30个月(11~48个月),66例患者获得VR,全部患者在3、6、12和24个月累积VR率分别为41.3%、75.6%、81.2%和86.8%。 VR(+)者的基线HBV-DNA水平明显低于VR(-)者,而两者间HBsA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显示HBeAg(-)和HBsAg/HBV-DNA>0.58的患者具有较高的VR,而多因素分析显示只有HBsAg/HBV-DNA>0.58是VR的独立预测因素( P=0.003)。 ROC曲线分析提示HBsAg/HBV-DNA>0.58预测VR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3.8%和100%。结论治疗前HBsAg/HBV-DNA比值可以预测恩替卡韦初始治疗CHB的长期VR。

    作者:赵楚生;吴令杰;郭耿龙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不同晶胶比液体治疗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血管外肺水指数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晶胶比液体治疗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血管外肺水指数( EVLWI)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30例,分为A组(晶体液∶胶体液=1∶1,n=15)和B组(晶体液∶胶体液=1∶2,n=15),晶体用乳酸钠林格液,胶体用6%羟乙基淀粉。按基础需要量+禁食丧失量+术中丢失量+第三间隙损失量补液。应用脉搏指示剂连续心排出量记录麻醉诱导前( T0)、气管插管后5 min ( T1)、侧卧位双肺通气15 min (T2)、单肺通气15 min(T3)、肺复张双肺通气15 min(T4)和手术结束(T5)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脏指数(CI)、EVLWI、胸内血容量指数(ITBVI)及全心舒张末期容量指数(GEDVI)等指标。结果两组间在T0时间点HR、MAP、CVP、CI、EVLWI、ITBVI、GEDVI基础值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T1、T2时间点的MAP均比同组T0时间点显著降低(P<0.05)。 A组在T3、T4和T5时间点的CVP比同组T0时间点显著升高( P<0.05)。 B组在T4、T5时间点的CVP比同组T0时间点显著升高( P<0.05)。两组在T1时间点的CI比同组T0时间点显著降低(P<0.05)。 B组在T5时间点的CI、ITBVI、GEDVI比同组T0时间点显著升高(P<0.05)。 B组在T5时间点的CI显著高于A组同一时间点(P<0.05)。两组间及组内不同时间点的EVLWI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应用晶体液与胶体液比为1∶1的补液方案进行液体治疗,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增加心输出量,且不增加肺水肿的风险。

    作者:刘娜;徐悦利;姜峰;杨宝英;苏锐;张洋洋;李汝泓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血必净对新生儿脓毒血症的疗效及对C 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必净对新生儿脓毒血症的疗效及对C反应蛋白( CRP )、降钙素原( PCT )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脓毒血症新生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传统的西医方法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方法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记录两组的死亡情况与死亡患儿的生存时间;观察所有患者第1、3、7、10天静脉血中CRP与PCT含量。结果在进行治疗的10 d内,观察组病死率为3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6.0%(χ2=4.89,P<0.05);观察组死亡患儿的生存时间也明显长于对照组( t=7.72,P<0.001)。观察组经过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后,从第3天开始,CRP水平下降明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 PCT水平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使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新生儿脓毒血症能取得显著的效果,能使新生儿病情迅速好转,大幅度提高患儿的生存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高树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汉族儿童肿瘤坏死因子多态性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易感性的关系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 TNF)βNcoⅠ位点及TNFα-308位点多态性在花都地区汉族儿童中的分布特征,以及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择481例花都地区汉族健康儿童(对照组)及230例SIRS患儿(病例组),分别采用PCR-RFLP及PCR-AMRS对TNFβNcoⅠ位点及TNFα-308位点进行基因水平多态性分析。结果花都地区汉族健康儿童群体TNFβNcoⅠ位点有3种基因型:TNFB1*1、TNFB1*2、TNFB2*2,频率分别为24.7%、49.7%和25.6%,TNFB1等位基因频率较欧美白种人高(P<0.05);病例组TNFβNcoⅠ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NFB1等位基因不是SIRS的危险因子(OR=0.76,95%CI 0.43~1.32)。 TNFα-308位点有3种基因型:GG、GA、AA,健康儿童群体频率分别为65.6%、33.6%、0.8%,G、A 2种等位基因的频率与美国白人和亚欧人群相似;病例组TNFα-308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等位基因不是SIRS的危险因子(OR=1.13,95%CI 0.71~1.26)。两群体样本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结论花都地区汉族人群TNFβNcoⅠ位点多态性普遍存在,其基因型分布特征与白种人存在差异;TNFα-308位点多态性以G等位基因为主,分布特征与美国白人、亚欧人群相似, AA基因型少见。样本为Hardy-Weinberg平衡群体,两等位基因多态位点均不是SIRS的危险因子,与SIRS的易感性无关。

    作者:韦艳丹;黄日平;毕凤妍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新诊断2型糖尿病听力损害的特点及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听力损害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63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及32例正常人(对照组)进行纯音听力测试,比较两组相关的临床指标。应用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高频听力损害的影响因素。进一步通过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测试比较糖尿病组纯音测听正常患者与对照组的听力学改变。结果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听力损害检出率为27%,对照组为9%(P=0.047)。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纯音测听在高频听力范围(4000和8000 Hz)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P<0.01)。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发现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是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听力损害的影响因素(OR=1.541, P=0.019)。纯音测听正常患者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测试显示糖尿病组患者幅值与对照组比较,低频率段(750~2000 Hz)的幅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诊断2型糖尿病存在较高比例的高频听力损害。 HbA1C是新诊断2型糖尿病听力损害的影响因素。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测试能在纯音测听检测出现异常之前更早地发现听力学改变。

    作者:陈雄;林碧;龚小花;邓慧慧;吴文俊;沈飞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全胸腔镜与后外侧开胸手术对肺癌患者C 反应蛋白影响的比较

    目的:比较胸腔镜手术( VATS )与后外侧开胸手术( PLT )行肺叶切除对肺癌患者C 反应蛋白( CRP)的影响。方法按手术方法不同将69例肺癌患者分为VATS组及PLT组,分别采用VATS及PLT行肺叶切除,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胸引量、胸管带管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CRP水平的变化。结果 VATS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胸引量、胸管带管时间均较PLT组明显减少(P<0.05)。治疗前两组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CRP水平显著升高,术后24 h高,之后均下降,但VATS组CRP水平显著低于PLT组(P<0.05)。结论与PLT比较,VATS切除肺叶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可以降低患者术后急性期反应。

    作者:朱胜;随志辉;王鸿;高涛涛;刘磊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磁共振 T2弛豫时间定量评估腰椎间盘退变的价值

    目的:探讨磁共振T2弛豫时间在定量评估腰椎间盘退变中的价值。方法对行椎间盘MRI检查的40例患者共200个腰椎间盘进行Pfirrmann分级,并测量相应椎间盘的3个不同区域的T2弛豫时间值( T2值)。结果有195个椎间盘成功测量了T2值。随Pfirrmann分级升高,髓核的T2值呈下降趋势( P=0.000),除Ⅳ级与Ⅴ级间T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级间T2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不同Pfirrmann分级间纤维环前部和纤维环后部T2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髓核T2值与Pfirrmann分级呈高度负相关(rs=-0.79,P<0.01),纤维环前部T2值与Pfirrmann分级呈弱负相关(rs =-0.12,P<0.01),纤维环后部T2值与Pfirrmann分级无显著相关性(rs =0.07,P>0.05)。结论磁共振T2弛豫时间定量评估腰椎间盘髓核退变是可行的,尤其在评价早期椎间盘退变方面具有更高价值。

    作者:赵晓梅;黄耀渠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全麻诱导期间两次发生严重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女,53岁。因反复头痛3年,加重7 d于2014年10月14日入院,诊断:右侧大脑镰旁脑膜瘤,拟在全麻下行开颅肿瘤切除术。患者既往无过敏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均无异常,头孢呋辛钠皮试阴性。入室后开放静脉,行股静脉及桡动脉穿刺置管,监测 BP 126/73 mmHg, HR 81次/min, SpO299%, RR 12次/min。麻醉诱导:依次静脉注射丙泊酚80 mg,维库溴铵6 mg,面罩加压辅助呼吸,3 min后肌松完善行气管插管。听诊两肺呼吸音清。行IPPV, VT 10 mL/kg, RR 12次/min,气道压力12 cmH2 O,PET CO232 mmHg。1%丙泊酚3μg/kg+0.001%瑞芬太尼3 ng/kg持续靶控输注维持麻醉。插管后5 min开始静脉滴注头孢呋辛钠1.5 g(溶于0.9%生理盐水100 mL中),5 min后HR由82次/min上升至128次/min,BP由121/91 mmHg下降至90/57 mmHg,予羟乙基淀粉6%HES130/0.4氯化钠注射液500 mL扩容,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肾上腺素0.1 mg,BP持续下降至50/23 mmHg, HR 上升至147次/min,气道压力由12 cmH2 O 逐渐升至23 cmH2 O,PET CO2为24 mmHg并逐渐下降。体格检查发现患者全身皮肤潮红,呈象皮样水肿,眼结膜充血水肿,听诊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哮鸣音和湿啰音,诊断过敏性休克。立即加速输液,肾上腺素0.2 mg静脉注射,共6次,甲强龙80 mg静脉注射,15 min后气道压降至12 cmH2 O, BP升至72/38 mmHg,静脉注射异丙嗪25 mg,葡萄糖酸钙1 g,5 min 后 BP 维持在105/66 mmHg,HR降至110次/min。血气分析提示呼吸性酸中毒、低钾和低钙,予对症处理。15 min 后皮肤过敏症状减轻, BP、HR维持在正常范围。放弃手术,转恢复室治疗,24 h后回访未见不良反应。

    作者:江帆;蓝雨雁;刘敬臣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临床完全缓解的处理策略

    由于存在环切缘阳性的风险,因此目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标准治疗是先进行长程新辅助放化疗( neoad juvant ra-diochemotherapy,neoCRT),放疗结束后8~12周再进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大部分肿瘤在8~12周的间隔期中发生充分的退缩,但部分对放化疗抗拒的肿瘤也可能出现进展。该间隔期主要是从许多的临床经验教训中的总结出来,缺乏高质量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的数据支持。 NeoCRT后肿瘤退缩越明显,则生存改善也越明显[1]。其中,一部分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经neoCRT后肿瘤完全消失,局部直肠黏膜仅存纤维瘢痕,即临床完全缓解( clinical complete re-sponse,cCR)。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经 neoCRT 后即使达到cCR,大部分外科专家仍选择施行根治性切除术。根治性外科手术切除仍被认为是一个较为安全的选择[2],主要原因有:(1) cCR并不等于病理完缓解( 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pCR必须依据组织病理学检查;(2)复发后挽救治疗可能达不到初程根治手术的效果;(3)缺乏非手术观察处理策略结果的临床数据。然而,根治手术也会带来一定的死亡风险,同时发生手术并发症及后遗症的风险也相对较高。临床工作者期望了解在cCR的直肠癌患者中放弃手术治疗是否安全。为此,巴西圣保罗大学的Angelita Habr-Ga-ma等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观察了可切除局部进展期直肠癌在neoCRT达到cCR患者的长期疗效,为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治疗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作者:李绮雯;高远红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全身照射螺旋断层放疗剂量验证与分析

    目的:初步探讨Arc check调强剂量验证系统在全身照射( TBI)螺旋断层放射治疗剂量验证中的意义。方法将9例TBI患者的螺旋断层放疗计划移植到Arc check调强剂量验证系统和螺旋断层放疗系统标配的Cheese Phantom二维剂量验证系统上进行点剂量及γ通过率的剂量验证。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检验两个验证系统点剂量与γ通过率的相关性,并用配对t检验方法检验其优劣性。结果 Arc check剂量验证系统和Cheese Phantom二维剂量验证系统的点剂量测量值与计算结果的平均误差分别为1.5%和1.7%。采用3%/3 mm标准的平均γ通过率分别为97.7%和95.2%。两个验证系统点剂量的R2值为0.896(P<0.01),γ通过率的R2值为0.832( P<0.01),且两个验证系统的验证结果呈正相关。但两个验证系统的验证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132,P=0.085)。结论 Arc check能很好地用于TBI螺旋断层放疗剂量验证工作,为以后的TBI剂量验证提供准确的临床质量保证。

    作者:文婷;黎静;张晋建;叶柳清;李志强;侯友贤;贾峻嵩;陈静;王彦;钟毓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网络期刊及网络公告的著录格式

    网络文献在论文中出现频率逐年增加,著录存在的问题也较多。本刊网络文献的著录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执行,现举例如下。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

    结直肠癌( colorectal cancer)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统计,2012年全球结直肠癌新发病例136万,居男性恶性肿瘤第3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第2位;同年死亡病例69.4万,占所有恶性肿瘤死亡的8.5%。结直肠癌肝转移极为常见,在初次确诊时已有20%~25%患者伴有肝转移;在原发灶根治性切除后,异时性肝转移发生率高达30%左右,亦即结直肠癌疾病过程中约50%患者终发生肝转移。结直肠癌肝转移的预后较差,其自然生存期在6个月左右。近30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对肝外科解剖的认识提高、新的外科器械技术的应用、对肿瘤生物学认识的加深、术前肝功能储备的评估、残肝的准确测量以及识别预后因素,加上其他学科(肿瘤内科、放疗科和介入科等)的配合,使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效果大大提高。通过多学科综合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切除的病死率<3%,5年生存率达33%~58%,10年生存率达22%~28%。

    作者:潘志忠;王志强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七叶皂苷钠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七叶皂苷钠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七叶皂苷钠(15 mg/支),予30 mg加入50 g/L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静脉滴注,1次/d,用药持续至肠道功能恢复正常;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制剂醋酸奥曲肽注射液(0.1 mg/支),予1.2 mg加入50 g/L葡萄糖注射液500 mL,维持24 h,用药持续至肠道功能恢复正常。比较两组患者治疗7d后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降低血清C反应蛋白、磷酸肌酸激酶水平及用药费用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而在总体治疗效果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七叶皂苷钠可应用于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经济、安全、有效。

    作者:许衍挺;黄勇;包华东;梁俊斌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医学论文中常见的对照形式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PKG Ⅱ基因缺陷对成年小鼠胫骨形态和结构的影响

    目的:探讨cGMP依赖性蛋白激酶GⅡ( PKGⅡ)基因缺陷对成年小鼠胫骨骨形态和结构的影响。方法 PKGⅡ基因缺陷[ PKGⅡ(-/-)组]与正常[ PKGⅡ(+/+)组]雄性小鼠各5只,正常饲养至15周龄时处死并分取胫骨,骨形态计量学分析胫骨上段、中段的骨量与骨结构情况。结果 PKG Ⅱ(-/-)组小鼠胫骨明显比PKGⅡ(+/+)组小鼠的细、短、小。骨形态计量学测量结果表明,PKGⅡ(-/-)组小鼠胫骨上段松质骨骨量显著丢失,骨小梁数目明显减少,宽度显著减少,且分离度显著增大,单位成骨细胞数量及其贴壁周长显著减少,而单位破骨细胞数量及其贴壁周长明显增加;胫骨中段骨组织总面积、皮质骨骨量和皮质骨厚度均显著减少,而骨髓腔面积百分比显著增大。结论 PKGⅡ基因缺陷小鼠的胫骨骨量较低且形态结构破坏明显,提示PKG Ⅱ基因影响骨的重建和代谢,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成骨细胞的骨形成,而破骨细胞功能亢进有关。

    作者:陈珺;陈怡婷;卢丽;杨国柱;陆幸妍;吉宏龙;李青南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2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 CO)中毒后发生迟发性脑病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9例急性CO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入选者划分成观察组(迟发性脑病)21例和对照组(非迟发性脑病)7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既往病史、临床特征以及检查、治疗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CO接触时间、昏迷时间、合并贫血比例、C反应蛋白( CRP)水平以及心肌酶异常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两组性别分布、体质指数、饮酒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使用脱水降颅内压比例、高压氧的治疗时间以及头颅CT、MRI检查出的正常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结论引发急性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相关因素较为复杂,针对上述这些影响因子,应给予高度地关注,采取积极有效的相应措施预防该病的发生。

    作者:张显红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糖尿病足感染病原菌分布、药敏及 Silverloy 抗菌效果

    目的:了解糖尿病足患者足部溃疡处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为抗感染治疗提供临床依据,同时了解Silverloy织物对糖尿病足患者常见病原菌的抗菌效果。方法对50例糖尿病足感染患者足部分泌物进行常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用振荡法检查Silverloy织物对糖尿病足患者排前3位病原菌的抗菌效果。结果50例患者分泌物标本中44例培养出病原菌53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1株,革兰阴性菌20株,真菌2株;混合菌感染9例,占18%。感染的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变形杆菌为主。药敏结果显示,各种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各不相同,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吡肟较为敏感。 Silverloy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奇异变形杆菌的抑菌率大于98.7%。结论糖尿病足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广泛,耐药率高,早期选择敏感抗菌药物治疗是糖尿病足感染治疗的关键。 Silverloy织物早期预防运用有望改善糖尿病足预后。

    作者:张洪;张文广;蔡文智;郭红卫;王位琼;许振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海口市6~8岁儿童第二性征早发育调查

    目的:调查海口市6~8岁儿童第二性征发育情况,了解海口市儿童青春发育的现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海口市4个区16所小学共2223名6~8岁儿童进行体格检查,采用现况法(乳房触诊、阴毛视诊、睾丸测量)获取第二性征发育数据,按Tanner分期标准进行评价;发放调查表,由家长协助填写问卷调查表。结果2223名儿童中正常发育2029例,第二性征发育194例,两者年龄、身高、体重及性别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相关暴露因素,如饮食、睡眠、运动、电视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及身高、体重4个因素为第二性征早发育的影响因素。结论性早熟存在明显性别差异,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营养状况是影响性发育的重要因素。性的早发育直接影响到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社会心理健康,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更多的关注及干预。

    作者:任翼;石霖;陆桂香;谭志团;周旋;陈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乳腺癌肾上腺转移1例

    患者,女,69岁,因右乳癌术后2年,发现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10 d于2014年8月15日入院。患者因发现右乳肿块19 d至外院诊治,行胸部CT提示肺部小结节,临床诊断考虑乳腺癌肺部转移可能,于2012年6月21日行右乳肿块切除术,术后石蜡病理结果示:右乳腺浸润性癌,考虑基底细胞样乳腺癌;免疫组化示:ER、PR、CerbB -2、CK5/6、p53均阴性, Ki6760%, EGFR (+)20%。术后至我院进一步治疗,请胸外科会诊示肺部结节不能定性,故给以GT方案新辅助化疗4次。4个疗程结束后,复查胸部CT,肺部结节无明显改变,于2012年9月18日在全麻下行右乳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提示淋巴结转移为2/9。术后完成2个疗程的GT方案化疗。化疗结束后,患者拒绝行放疗。术后患者定期复查。2013年10月10日行上、中腹部MRI平扫结果提示左侧肾上腺内见类圆形结节,前后径约2.5 cm,左右径2.2 cm,上下径4.4 cm,结合病史,考虑肾上腺转移,见图1。请泌尿外科会诊后建议暂不予特殊处理。2014年8月15日来我院复查,行胸部CT提示左侧锁骨上见肿大淋巴结,拟为转移瘤;左侧肾上腺区见一直径约6.6 cm肿块影,拟为转移瘤。见图2。入院后于8月19日在全麻下行左锁骨上淋巴结活检术,术后石蜡病理结果示:(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性低分化腺癌,结合病史,倾向来源于乳腺癌。为排除其他来源的恶性肿瘤,予完善全腹CT及电子胃镜检查。胃镜未见明显异常,全腹部CT扫描示:左肾上腺区见类圆形软组织影,大小约6.7cm ×7.0 cm,边界尚清,密度不均,周围结构受压推移改变,腹膜后见多发增大、肿大淋巴结,大者短径约1.3 cm。结合患者检查结果及病史,考虑乳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及肾上腺转移,患者拒绝静脉化疗,给以卡培他滨口服化疗。

    作者:何龙波;金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 Hcy)检测对诊断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血肌酐(Scr)将1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4组:单纯糖尿病组(DM组)3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34例、临床糖尿病肾病组(DN组)36例和糖尿病肾功能衰竭组(CRF组)38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4例设为对照组。用循环酶法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同时检测空腹血糖、Scr、Hcy。用免疫比浊法检测UAER。结果 EDN组UAER、Hcy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及DM组( P<0.05)。在并发糖尿病肾病各组中Hcy水平随UAER、Scr升高而逐渐升高,三者间呈正相关,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cy检测有助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甄卓丽;陈晓铭;周飞;李小漫;支李金;刘付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广东医学杂志

广东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