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胜;随志辉;王鸿;高涛涛;刘磊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传统的放射治疗基于CT图像上组织密度的差异和大小进行肿瘤靶区( gross tumor target, GTV)的勾画,但这种解剖影像并不能真实地反映肿瘤的大小和范围,特别是有炎症、瘢痕时,因此如何更精确定义GTV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正电子断层扫描(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显像通过不同的核素示踪剂显示肿瘤细胞生物标志物在细胞代谢、增殖、乏氧等微环境方面的变化,这种功能显像为肿瘤诊断、分期、疗效评价、生物异质性和优化靶区方面提供关键信息。所以基于PET-CT的定位弥补了常规CT定位时GTV勾画的缺陷,为精准放疗带来新的契机。
作者:潘燚;陈志勇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肺炎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确诊为RSV肺炎的365例患儿进行临床分析。结果3年期间每年一、二季度为主要发病季节,占全年发病75%以上;发病年龄1岁以下多见,为308例(84.3%),<3个月重症患儿38例(占重症患儿55.9%);胸片检查提示肺气肿为多见,为332例(91.5%),发现斑片状影289例(78.2%)。重症组氧合指数、白蛋白、谷丙转氨酶、心肌酶、电解质、白细胞、C反应蛋白异常比例显著高于轻症组(P<0.01)。胸部影像学表现为双肺受累为主,而重症组肺气肿、斑点状密影的比例显著高于轻症组(P<0.05),磨玻璃样改变、肺门增大、肺不张的比例亦显著高于轻症组( P<0.01)。结论 RSV肺炎多见于1岁以内婴儿,临床症状多为发热、咳嗽、喘息和呼吸困难;重症病例多见于3个月内的小婴儿,尚可造成多系统损害,临床上发热、合并细菌感染、合并多系统脏器功能损害、辅助检查指标异常、机械通气比例更高;胸部X线较其他任何病毒感染有更多异常表现,但主要以肺气肿和斑片状影为典型表现。
作者:骆盈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结直肠癌( colorectal cancer)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统计,2012年全球结直肠癌新发病例136万,居男性恶性肿瘤第3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第2位;同年死亡病例69.4万,占所有恶性肿瘤死亡的8.5%。结直肠癌肝转移极为常见,在初次确诊时已有20%~25%患者伴有肝转移;在原发灶根治性切除后,异时性肝转移发生率高达30%左右,亦即结直肠癌疾病过程中约50%患者终发生肝转移。结直肠癌肝转移的预后较差,其自然生存期在6个月左右。近30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对肝外科解剖的认识提高、新的外科器械技术的应用、对肿瘤生物学认识的加深、术前肝功能储备的评估、残肝的准确测量以及识别预后因素,加上其他学科(肿瘤内科、放疗科和介入科等)的配合,使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效果大大提高。通过多学科综合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切除的病死率<3%,5年生存率达33%~58%,10年生存率达22%~28%。
作者:潘志忠;王志强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患者,男,22岁,因右腕背刀砍伤2h于2015年1月17日入院。体格检查:右腕背桡侧斜行约3.5 cm左右伤口,边缘整齐,轻度污染,肌腱断端外露。拇指掌指关节活动稍受限,指间关节伸屈功能无异常,外展功能稍限。手背桡侧和桡侧2个半手指背侧指间关节近端的皮肤感觉麻木。桡动脉搏动良好,其余各指运动及感觉功能无异常。各指末梢血运充盈良好。
作者:苗立帅;付强;傅小宽;谭周永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结直肠癌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直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很高,但直肠癌的治疗仍然面临很多问题,如何能够提高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局部复发率,提高生存率仍然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放化疗在直肠癌的应用已经有20余年的历史了,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如何能够进一步优化放化疗,还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结直肠癌是世界男性发病第3位、女性第2位的高发恶性肿瘤。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呈上升趋势[1]。近年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我国72个肿瘤登记处报告资料显示为第3和第5位,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且呈上升趋势[2-5]。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以直肠癌为主,上海市区1973—2007年结直肠癌分析发现,发病率上升快的是远端结肠癌,而直肠癌的上升趋势却是慢的[6]。直肠癌的治疗已经进入以手术为主,放疗、化疗为辅的综合治疗模式。近年来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在临床实践中正受到大家广泛认同,但如何能够进一步优化新辅助治疗来达到佳的治疗效果,目前仍未有定论。本文将回顾直肠癌放化疗的演变以及优化的过程,以期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
作者:张荣欣;伍小军;万德森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长链非编码RNA( 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在肿瘤学中的作用越来越来备受关注[1-2]。 LncRNA是一类转录本长度超过200 bp的不具有蛋白质编码功能的RNA分子总称,其转录过程与mRNA类似,大多由RNA聚合酶Ⅱ转录后经加帽、剪接及多聚腺苷酸化等修饰而成[3]。 LncRNA可通过表观遗传学、转录和转录后调控等多种层面调控基因的表达水平,调节机体的生长发育等生理过程,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和预后等病理过程[4-5]。其中,H19基因是Ln-cRNA中研究较多且与肿瘤关系密切的基因[6],与食管癌[7]、胃癌[8]、结直肠癌[9]、肝癌[10]、胰腺癌[11]等消化系统肿瘤的病理过程有关。因此,本文主要对LncRNA H19与消化系统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邓颖;郭灿璨;叶华;朱宇珍;郑学宝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对前列腺癌纤维束的显示能力。方法对32例手术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的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4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作对照。结果前列腺癌的纤维束走形紊乱,癌区可见纤维束中断、消失;前列腺癌的ADC值为(0.974±0.195)×10-3 mm2/s,显著低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1.418±0.358)×10-3 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前列腺癌的FA值为0.298±0.051,显著性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0.233±0.057(P<0.05)。结论扩散张量成像能够敏感地显示前列腺癌纤维束改变的特点,ADC值及FA值能够提供前列腺癌微观结构的定量信息,有助于前列腺癌的诊断。
作者:郝金钢;张宏江;王家平;袁曙光;刘建兴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登革热患者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数量及形态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45例登革热患者(观察组)治疗前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及治疗前、治愈后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的变化,以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对照。结果观察组治疗前,两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与治愈后血涂片中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t=8.081, P<0.05);观察组治疗前和治愈后异型淋巴细胞阳性检出率为73.3%(33/45)、4.4%(2/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外周血涂片异型淋巴细胞检测可作为登革热患者早期诊断及治愈与否的重要筛查手段。
作者:许秀妆;章金灿;陈小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性别、年龄、基因缺陷类型3个因素对β地中海贫血杂合子患者平均红细胞体积( 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 MCH)的影响,分析在制定MCV和MCH的佳截断值时是否应结合考虑这些因素。方法以基因诊断为金标准,运用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134例β地中海贫血杂合子患者,根据性别分为男、女两大组,再根据年龄各为4个小组。采用比较各组MCV和MCH的差异。结果控制年龄和基因缺陷类型相同,0~20岁和>20岁,基因缺陷类型同为CD41-42(-CTTT)的男、女比较中,MC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控制性别和基因缺陷类型相同,基因型为CD41-42(-CTTT)和IVS-2nt654(C→T)的男性中,0~20岁与>20岁比较,MCV和MC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虽然性别和年龄对β地中海贫血杂合子患者的血液学指标MCV和MCH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但是在制定MCV和MCH的佳截断值时还应进一步扩大样本,并综合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
作者:梁玉全;周远青;刘巧媛;梁瑞莲;刘绮婷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幼女阴道疾病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对因外阴、阴道疾病行阴道宫腔镜检查术的59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外阴、阴道炎25例,阴道异物18例,外阴、阴道裂伤6例,外阴、阴道肿瘤5例,性早熟1例,无异常发现4例。结论应用宫腔镜行幼女阴道检查,可明确诊断,为临床诊治幼女外阴、阴道疾病提供了一种简便、安全可靠的方法,值得临床广泛开展。
作者:王一斌;黄燕清;叶明;黄峥;黄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肺癌放疗患者癌因性疲乏( CRF)的疗效。方法选择住院确诊为肺癌或肺癌复发,行根治性或姑息性放疗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化护理,每天评估CRF,制定CRF干预计划实施干预,评价干预效果。系统化护理主要包括健康教育、社会心理干预、行为干预、睡眠干预、饮食干预。观察干预前后患者疲乏程度。结果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前后的疲乏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在接受系统性干预前后疲乏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经常规护理后生活质量无差异,干预组经系统性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 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放疗中肺癌患者的CRF,有助于提高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罗苑玲;程锡芳;余玲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cGMP依赖性蛋白激酶GⅡ( PKGⅡ)基因缺陷对成年小鼠胫骨骨形态和结构的影响。方法 PKGⅡ基因缺陷[ PKGⅡ(-/-)组]与正常[ PKGⅡ(+/+)组]雄性小鼠各5只,正常饲养至15周龄时处死并分取胫骨,骨形态计量学分析胫骨上段、中段的骨量与骨结构情况。结果 PKG Ⅱ(-/-)组小鼠胫骨明显比PKGⅡ(+/+)组小鼠的细、短、小。骨形态计量学测量结果表明,PKGⅡ(-/-)组小鼠胫骨上段松质骨骨量显著丢失,骨小梁数目明显减少,宽度显著减少,且分离度显著增大,单位成骨细胞数量及其贴壁周长显著减少,而单位破骨细胞数量及其贴壁周长明显增加;胫骨中段骨组织总面积、皮质骨骨量和皮质骨厚度均显著减少,而骨髓腔面积百分比显著增大。结论 PKGⅡ基因缺陷小鼠的胫骨骨量较低且形态结构破坏明显,提示PKG Ⅱ基因影响骨的重建和代谢,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成骨细胞的骨形成,而破骨细胞功能亢进有关。
作者:陈珺;陈怡婷;卢丽;杨国柱;陆幸妍;吉宏龙;李青南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调查海口市6~8岁儿童第二性征发育情况,了解海口市儿童青春发育的现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海口市4个区16所小学共2223名6~8岁儿童进行体格检查,采用现况法(乳房触诊、阴毛视诊、睾丸测量)获取第二性征发育数据,按Tanner分期标准进行评价;发放调查表,由家长协助填写问卷调查表。结果2223名儿童中正常发育2029例,第二性征发育194例,两者年龄、身高、体重及性别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相关暴露因素,如饮食、睡眠、运动、电视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及身高、体重4个因素为第二性征早发育的影响因素。结论性早熟存在明显性别差异,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营养状况是影响性发育的重要因素。性的早发育直接影响到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社会心理健康,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更多的关注及干预。
作者:任翼;石霖;陆桂香;谭志团;周旋;陈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通过比较腭裂患儿修补术前与术后血红蛋白( Hb)含量、红细胞( RBC)数量,探讨腭裂修补手术对这2个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腭裂患儿82例,选择腭裂修补术前和术后4个月抽取静脉血,采用EDTA-K2抗凝,分别检测Hb和RBC,同时收集正常儿童上述2个指标作为对照。结果与正常儿童相比,腭裂修补术前患儿Hb、RBC均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患儿术后4个月,Hb、RBC与正常儿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修补术后4个月,患儿的Hb、RBC均已接近正常儿童,说明手术在功能性的修补方面对改善患儿的贫血起到比较好的效果。
作者:谢远宗;陈珊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 Hcy)检测对诊断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血肌酐(Scr)将1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4组:单纯糖尿病组(DM组)3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34例、临床糖尿病肾病组(DN组)36例和糖尿病肾功能衰竭组(CRF组)38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4例设为对照组。用循环酶法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同时检测空腹血糖、Scr、Hcy。用免疫比浊法检测UAER。结果 EDN组UAER、Hcy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及DM组( P<0.05)。在并发糖尿病肾病各组中Hcy水平随UAER、Scr升高而逐渐升高,三者间呈正相关,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cy检测有助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甄卓丽;陈晓铭;周飞;李小漫;支李金;刘付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前期患者尿液足细胞数及nephrin蛋白的变化及与各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对120例试受者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根据结果分为空腹血糖受损( IFG)组、糖耐量减低( IGT)组、糖调节受损( IGR)组、正常对照组( CON组),每组各30例,比较各组生化指标及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尿足细胞数、nephrin蛋白水平。结果 IFG、IGT、IGR组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三酰甘油( TG)、总胆固醇( TC)、β2微球蛋白(β2MG)、UAER较CON组显著升高(P<0.05);IGT、IGR组餐后2 h血糖(2hPG)、HbA1C、UAER较IFG组显著升高( P<0.05)。 CON组尿液中未检出足细胞及nephrin蛋白,IGT组尿足细胞数、nephrin蛋白较IFG组显著升高(P<0.05);IGR组尿足细胞数较IFG组显著升高(P<0.05),nephrin蛋白较IFG、IGT组显著升高(P<0.05)。尿nephrin蛋白、足细胞数与UAER、β2MG、空腹血糖、2hPG、HbA1C、TG、TC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尿素氮、肌酐无显著相关性( P>0.05)。结论糖尿病前期患者存在肾损伤,糖尿病前期患者尿液足细胞数及nephrin蛋白显著升高,检测尿液足细胞数及nephrin蛋白可对糖尿病肾病起预警作用,利于早期发现肾损伤,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作者:刘雪芳;吕美光;夏碧文;周丰华;黄凳鹏;李书剑;石国辉;张小文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放疗过程中靶区体积、位置的改变。方法选择20例行宫颈癌放疗的患者,比较放疗前与放疗中期GTV、膀胱和直肠体积,以及三者边界在左、右、腹、背、头和脚6个方向上的位置变化。结果与放疗前相比,放疗中期20例患者GTV体积均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膀胱和直肠体积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中与放疗前GTV、膀胱、直肠的体积比≥70%,三者的空间重复体积比≤50%。GTV在左、右、头侧位移大,膀胱在头、脚、腹侧位移大,直肠在头、脚、背侧位移大;放疗前与放疗中三者在6个方向上的位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放疗过程中膀胱、直肠体积均有变化,但无规律可言,加之靶区及正常组织的移动,放疗中期重新计划或自适应放疗是必要的。
作者:雷怀宇;张书旭;张国前;彭莹莹;王锐濠;蒋绍惠;周祥 刊期: 201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