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荣欣;伍小军;万德森
结直肠癌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直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很高,但直肠癌的治疗仍然面临很多问题,如何能够提高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局部复发率,提高生存率仍然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放化疗在直肠癌的应用已经有20余年的历史了,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如何能够进一步优化放化疗,还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结直肠癌是世界男性发病第3位、女性第2位的高发恶性肿瘤。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呈上升趋势[1]。近年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我国72个肿瘤登记处报告资料显示为第3和第5位,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且呈上升趋势[2-5]。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以直肠癌为主,上海市区1973—2007年结直肠癌分析发现,发病率上升快的是远端结肠癌,而直肠癌的上升趋势却是慢的[6]。直肠癌的治疗已经进入以手术为主,放疗、化疗为辅的综合治疗模式。近年来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在临床实践中正受到大家广泛认同,但如何能够进一步优化新辅助治疗来达到佳的治疗效果,目前仍未有定论。本文将回顾直肠癌放化疗的演变以及优化的过程,以期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
作者:张荣欣;伍小军;万德森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调查海口市6~8岁儿童第二性征发育情况,了解海口市儿童青春发育的现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海口市4个区16所小学共2223名6~8岁儿童进行体格检查,采用现况法(乳房触诊、阴毛视诊、睾丸测量)获取第二性征发育数据,按Tanner分期标准进行评价;发放调查表,由家长协助填写问卷调查表。结果2223名儿童中正常发育2029例,第二性征发育194例,两者年龄、身高、体重及性别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相关暴露因素,如饮食、睡眠、运动、电视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及身高、体重4个因素为第二性征早发育的影响因素。结论性早熟存在明显性别差异,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营养状况是影响性发育的重要因素。性的早发育直接影响到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社会心理健康,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更多的关注及干预。
作者:任翼;石霖;陆桂香;谭志团;周旋;陈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研究S100A9是否参与食管鳞癌细胞顺铂耐药过程。方法建立食管鳞癌及其耐药株( KYSE140细胞)。分为Control vector组、vector+cisplatin、S100A9 vector组、S100A9 vector+cisplatin组。 Control vector组为细胞转染空白质粒对照,vector+cisplatin组为细胞转染空白质粒对照并加入顺铂处理,S100A9 vector组为细胞转染S100A9质粒, S100A9 vector+cisplatin组为细胞转染S100A9质粒并加入顺铂处理。 MTT观察顺铂的细胞毒性。 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单纯的食管鳞癌细胞株相比,S100A9在食管鳞癌耐药细胞中的表达显著增加。 MTT结果显示,与顺铂治疗组相比,过表达S100A9可显著降低顺铂的细胞毒性作用( P<0.01);与过表达S100A9组相比,沉默经典的S100A9受体-RAGE受体对过表达S100A9所引起的顺铂细胞毒性降低的效应没有作用(P>0.05)。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KYSE140细胞中主要表达的NOX亚型是NOX5,此外还有NOX2表达。 MTT结果显示,与过表达S100A9的KYSE140细胞相比,NOX抑制剂DPI可显著逆转过表达S100A9所引起的顺铂细胞毒性降低效应( P<0.01)。结论 S100A9可能通过激活NOX通路,介导食管鳞癌细胞顺铂耐药机制。
作者:陈晓兰;丁颖;秦鑫;田南南;兰天;刘冰;王希成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比较胸腔镜手术( VATS )与后外侧开胸手术( PLT )行肺叶切除对肺癌患者C 反应蛋白( CRP)的影响。方法按手术方法不同将69例肺癌患者分为VATS组及PLT组,分别采用VATS及PLT行肺叶切除,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胸引量、胸管带管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CRP水平的变化。结果 VATS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胸引量、胸管带管时间均较PLT组明显减少(P<0.05)。治疗前两组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CRP水平显著升高,术后24 h高,之后均下降,但VATS组CRP水平显著低于PLT组(P<0.05)。结论与PLT比较,VATS切除肺叶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可以降低患者术后急性期反应。
作者:朱胜;随志辉;王鸿;高涛涛;刘磊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骨骼肌萎缩程度的影响。方法以94例病情稳定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患者按原有的习惯进行运动,并给予适当的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每周3次的放松训练,干预时间为3个月。采用MRC肌力水平分级标准评估患者的骨骼肌萎缩程度。结果干预后,对照组肌力Lovett分级≥3级所占比例65.96%低于观察组(7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5,P=0.016)。观察组总体满意度93.62%优于对照组(7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96,P=0.012)。结论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减轻骨骼肌萎缩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徐曼;吴伟英;周琼荣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患者,男,80岁,因反复皮肤瘀点瘀斑1年,加重伴口腔出血2 d,于2014年5月31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规律服用降压药(具体药物不详),血压控制在110~130/60~80 mmHg,维持服用阿司匹林,之后改为氯吡格雷,1年前始反复出现双下肢皮肤瘀点、瘀斑及牙龈出血,9个月前起未再服用。2d 前患者出现口腔黏膜出血,就诊于我院口腔科门诊,行左舌下黏膜缝合术后出血不止,遂收入我科。体格检查:体温36.7℃,脉搏78次/min,呼吸14次/min,血压141/73 mmHg,神志清楚,中度贫血貌,四肢皮肤可见散在瘀斑瘀点,舌下黏膜见活动性出血及局部血肿;心、肺体查(-),腹饱满,腹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触诊不满意,双下肢轻度浮肿。辅助检查:血常规:Hb:65 g/L、Plt:140×109· L-1、WBC:6×109· L-1, Ret:4.16%;尿常规:潜血:50 RBC/μL、尿蛋白:0.1 g/L、红细胞:34.60·μL-1;大便潜血阴性;地贫基因检测到α珠蛋白基因-SEA型基因缺失DNA 序列;凝血功能(表1);蛋白S活性:69.3%,蛋白C活性:90.0%;生化:ALB:37.5 g/L、CREA:122μmol/L、BUN:7.42 mmol/L、GLU:9.29 mmol/L;贫血四项:EPN:104 mIU/mL、FERRITIN:350.37 ng/mL;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正常、κ-轻链:3.85 g/L、λ-轻链:1.66 g/L、κ/λ:2.32;血清免疫固定电泳:IgG阳性、κ-轻链阳性;β2-微球蛋白:4.43 mg/L;血沉:9 mm/h;尿本周蛋白阴性;风湿血清学、骨髓细胞学检查、肿瘤标志物、病毒检查均未见异常;X线检查:(1)肺气肿,双下肺炎症;(2)心影稍增大,主动脉硬化,(3)头颅、骨盆骨质均未见异常。腹部CT(图1):(1)胸主动脉(平T10-11椎间隙水平面)-双侧髂总动脉夹层(大达5.7 cm ×5.5 cm),伴附壁血栓形成,主动脉粥样硬化;(2)肝肾多发囊肿;(3)脾脏多发性小低密灶;(4)考虑腔隙性脾梗塞。心脏彩超:主动脉稍宽,左室舒张功能降低。
作者:黄盛玲;卢育红;管保章;黄德绪;闫冰;罗丽花;邱创业;吴琼;刘璠娜;尹良红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患者,女,53岁。因反复头痛3年,加重7 d于2014年10月14日入院,诊断:右侧大脑镰旁脑膜瘤,拟在全麻下行开颅肿瘤切除术。患者既往无过敏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均无异常,头孢呋辛钠皮试阴性。入室后开放静脉,行股静脉及桡动脉穿刺置管,监测 BP 126/73 mmHg, HR 81次/min, SpO299%, RR 12次/min。麻醉诱导:依次静脉注射丙泊酚80 mg,维库溴铵6 mg,面罩加压辅助呼吸,3 min后肌松完善行气管插管。听诊两肺呼吸音清。行IPPV, VT 10 mL/kg, RR 12次/min,气道压力12 cmH2 O,PET CO232 mmHg。1%丙泊酚3μg/kg+0.001%瑞芬太尼3 ng/kg持续靶控输注维持麻醉。插管后5 min开始静脉滴注头孢呋辛钠1.5 g(溶于0.9%生理盐水100 mL中),5 min后HR由82次/min上升至128次/min,BP由121/91 mmHg下降至90/57 mmHg,予羟乙基淀粉6%HES130/0.4氯化钠注射液500 mL扩容,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肾上腺素0.1 mg,BP持续下降至50/23 mmHg, HR 上升至147次/min,气道压力由12 cmH2 O 逐渐升至23 cmH2 O,PET CO2为24 mmHg并逐渐下降。体格检查发现患者全身皮肤潮红,呈象皮样水肿,眼结膜充血水肿,听诊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哮鸣音和湿啰音,诊断过敏性休克。立即加速输液,肾上腺素0.2 mg静脉注射,共6次,甲强龙80 mg静脉注射,15 min后气道压降至12 cmH2 O, BP升至72/38 mmHg,静脉注射异丙嗪25 mg,葡萄糖酸钙1 g,5 min 后 BP 维持在105/66 mmHg,HR降至110次/min。血气分析提示呼吸性酸中毒、低钾和低钙,予对症处理。15 min 后皮肤过敏症状减轻, BP、HR维持在正常范围。放弃手术,转恢复室治疗,24 h后回访未见不良反应。
作者:江帆;蓝雨雁;刘敬臣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肺炎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确诊为RSV肺炎的365例患儿进行临床分析。结果3年期间每年一、二季度为主要发病季节,占全年发病75%以上;发病年龄1岁以下多见,为308例(84.3%),<3个月重症患儿38例(占重症患儿55.9%);胸片检查提示肺气肿为多见,为332例(91.5%),发现斑片状影289例(78.2%)。重症组氧合指数、白蛋白、谷丙转氨酶、心肌酶、电解质、白细胞、C反应蛋白异常比例显著高于轻症组(P<0.01)。胸部影像学表现为双肺受累为主,而重症组肺气肿、斑点状密影的比例显著高于轻症组(P<0.05),磨玻璃样改变、肺门增大、肺不张的比例亦显著高于轻症组( P<0.01)。结论 RSV肺炎多见于1岁以内婴儿,临床症状多为发热、咳嗽、喘息和呼吸困难;重症病例多见于3个月内的小婴儿,尚可造成多系统损害,临床上发热、合并细菌感染、合并多系统脏器功能损害、辅助检查指标异常、机械通气比例更高;胸部X线较其他任何病毒感染有更多异常表现,但主要以肺气肿和斑片状影为典型表现。
作者:骆盈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1发病率发病率( incidence rate)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观察时间单位可根据所研究的疾病病种及研究问题的特点决定,通常以年表示。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调强适形放疗( IMRT)联合同步化疗及内生场热疗治疗复发和局部晚期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均为经病理证实的复发或局部晚期直肠癌随机分为同步放化疗联合热疗治疗的A组(n=30)和同步放化疗治疗的B组(n=30)。两组放疗方式和化疗方法均相同,A组于放疗后1 h内加用NRL-004型内生场肿瘤热疗系统热疗。治疗结束后3个月评估近期疗效和近期不良反应,随访评估远期疗效。结果A组总有效率(90.0%)高于B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2,P<0.05)。两组疾病控制率均为100%。 KPS评分、局部疼痛缓解率及各类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IMRT同步Ca-peOX化疗联合内生场热疗治疗复发和局部晚期直肠癌可有效提高近期疗效、改善生活质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莫凯岚;陈斯泽;钟毓平;王希成;丁颖;商谊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细胞毒T细胞抗原4(又称CD152)基因第一外显子+49A/G(rs231775)多态性与广西汉族人群中原发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AAV)的关系。方法 PCR-RFLP鉴定81例患者( AAV组)基因型,与16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汉族健康成人(对照组)作对照,行病例-对照研究、临床及病理分析。结果(1) AAV 组 CTLA-4+49A/G 单核苷酸多态性的3种基因型 AA(14.1%)、GG(43.5%)、AG (37.6%)及等位基因A(35%)、G(65%)与对照组(AA 12.5%、GG 40.6%、AG 46.9%、A 35.9%、G 64.1%)相比,在分布频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AV组的血总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AV组的血三酰甘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3种基因型患者,白细胞、血肌酐、C反应蛋白水平,关节痛、咳血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压、舒张压、24 h尿蛋白定量、类风湿因子、尿素氮、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等临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伯明翰血管炎活动评分、发热、消瘦、肌肉痛、咳嗽、皮疹、血尿及蛋白尿发生率等临床症状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4)在肾脏病理的评分中,GG及AG基因型患者的肾脏病理活动指数明显高于携带AA基因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患者肾脏病理慢性指数中3种基因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西汉族人群中,CTLA-4+49A/G基因多态性可能与AAV患者血白细胞、血肌酐、血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及关节痛、咳血的发生率相关,可能与AAV的易感性无关,高脂血症很可能在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者:卜昆鹏;薛超;李必迅;任爽;巫丽丽;覃秀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由于存在环切缘阳性的风险,因此目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标准治疗是先进行长程新辅助放化疗( neoad juvant ra-diochemotherapy,neoCRT),放疗结束后8~12周再进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大部分肿瘤在8~12周的间隔期中发生充分的退缩,但部分对放化疗抗拒的肿瘤也可能出现进展。该间隔期主要是从许多的临床经验教训中的总结出来,缺乏高质量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的数据支持。 NeoCRT后肿瘤退缩越明显,则生存改善也越明显[1]。其中,一部分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经neoCRT后肿瘤完全消失,局部直肠黏膜仅存纤维瘢痕,即临床完全缓解( clinical complete re-sponse,cCR)。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经 neoCRT 后即使达到cCR,大部分外科专家仍选择施行根治性切除术。根治性外科手术切除仍被认为是一个较为安全的选择[2],主要原因有:(1) cCR并不等于病理完缓解( 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pCR必须依据组织病理学检查;(2)复发后挽救治疗可能达不到初程根治手术的效果;(3)缺乏非手术观察处理策略结果的临床数据。然而,根治手术也会带来一定的死亡风险,同时发生手术并发症及后遗症的风险也相对较高。临床工作者期望了解在cCR的直肠癌患者中放弃手术治疗是否安全。为此,巴西圣保罗大学的Angelita Habr-Ga-ma等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观察了可切除局部进展期直肠癌在neoCRT达到cCR患者的长期疗效,为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治疗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作者:李绮雯;高远红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研究电针对异氟醚诱使的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 AD小鼠)海马区caspase-3、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及β淀粉样蛋白( amyloidβ-protein,Aβ)的异常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6月龄阿尔茨海默病小鼠及同龄野生小鼠随机分为野生小鼠对照组(W-Con)、AD小鼠对照组(T-Con)、AD小鼠异氟醚组(T-Iso)和AD小鼠电针组(T-EA),每组8只。T-EA组进行连续3 d的电针处理;随后T-Iso组和T-EA组采用1.2%的异氟醚麻醉4 h。异氟醚处理后2 h取材,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区APP及caspase-3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区Aβ的表达情况。结果 T-EA组caspase-3的表达低于T-Iso组达137.44%( P<0.05);T-EA组膜结合蛋白C83( APP-C83)的表达高于T-Iso组达23.53%(P<0.05);T-EA组APP-C99的表达低于T-Iso组达27.29%(P<0.05)。结论电针可通过减少异氟醚诱使的AD小鼠海马区caspase-3及APP-C99的异常表达,进而减轻神经元凋亡及老年斑的形成和积聚,延缓AD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李向宇;徐乐;柳垂亮;卢昌碒;廖敏 刊期: 2015年第16期
血管内皮钙粘蛋白作为血管内皮细胞间的主要连接蛋白,介导内皮细胞连接的稳定并进行相关信号传递,参与调控血管重塑及维持血管完整性。内皮细胞间的相互连接主要有两种方式:黏附连接和紧密连接。这种连接结构由同种抗原的跨膜黏附蛋白构成,以此再与细胞内的特异性分子相结合,调节细胞肌动蛋白骨架,形成稳定的内皮细胞连接结构[1];且在不同的血管内环境下,内皮细胞的连接功能表现也不一样。本文对血管内皮细胞钙粘连蛋白( VE-cadher-in)相关信号及其调控进行综述,同时探讨该信号通路与脑血管疾病、特别是颅内动脉瘤形成的相关性。
作者:肖志朋;李美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前期患者尿液足细胞数及nephrin蛋白的变化及与各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对120例试受者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根据结果分为空腹血糖受损( IFG)组、糖耐量减低( IGT)组、糖调节受损( IGR)组、正常对照组( CON组),每组各30例,比较各组生化指标及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尿足细胞数、nephrin蛋白水平。结果 IFG、IGT、IGR组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三酰甘油( TG)、总胆固醇( TC)、β2微球蛋白(β2MG)、UAER较CON组显著升高(P<0.05);IGT、IGR组餐后2 h血糖(2hPG)、HbA1C、UAER较IFG组显著升高( P<0.05)。 CON组尿液中未检出足细胞及nephrin蛋白,IGT组尿足细胞数、nephrin蛋白较IFG组显著升高(P<0.05);IGR组尿足细胞数较IFG组显著升高(P<0.05),nephrin蛋白较IFG、IGT组显著升高(P<0.05)。尿nephrin蛋白、足细胞数与UAER、β2MG、空腹血糖、2hPG、HbA1C、TG、TC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尿素氮、肌酐无显著相关性( P>0.05)。结论糖尿病前期患者存在肾损伤,糖尿病前期患者尿液足细胞数及nephrin蛋白显著升高,检测尿液足细胞数及nephrin蛋白可对糖尿病肾病起预警作用,利于早期发现肾损伤,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作者:刘雪芳;吕美光;夏碧文;周丰华;黄凳鹏;李书剑;石国辉;张小文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在俯卧位下不同剂量重比重罗哌卡因腰麻用于肛肠手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择期行肛肠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A、B、C 3组,每组20例。均选取L3-4棘突间隙行腰硬联合阻滞,蛛网膜下腔穿刺成功后分别注入0.5%罗哌卡因8 mg(A组)、0.5%罗哌卡因10 mg(B组)、0.5%罗哌卡因12 mg(C组),观察注药后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情况、循环呼吸功能监测,评价麻醉效果并记录麻醉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和C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短于A组( P<0.05),B组和C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也明显短于A组(P<0.05),B组和C组运动阻滞维持时间明显长于A组(P<0.05);C组注药后15、20、25和30 min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C组注药后20、25 min和术毕心率明显快于A组和B组(P<0.05);3组麻醉效果和围术期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0.5%罗哌卡因10 mg腰麻麻醉效果满意,对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影响小,不良反应较少,更适宜应用于肛肠手术。
作者:王淼;许晓莉;佘守章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不同取材方式对胸内结节病诊断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组织病理学确诊的76例胸内结节病患者的诊断方法,分析经支气管镜不同取材方式的阳性率。结果(1)采用经支气管镜检查56例(56/76,73.7%),支气管镜总的诊断阳性率为89.3%(50/56),其中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阳性率为95.7%。(2)镜下气道黏膜有病变者,经支气管镜黏膜活检阳性率为60%,正常者为18.2%。(3)对于Ⅰ、Ⅱ期结节病患者,EBUS-TBNA的阳性率为95.7%(22/23),EBUS-TBNA联合经支气管镜肺活检( TBLB)检查对阳性率无影响。所有经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均未出现需要特别处理的并发症。结论经支气管镜活检是诊断胸内结节病重要的手段,阳性率高,安全性好。其中 EBUS-TBNA单独应用对Ⅰ、Ⅱ期结节病就可获得较高的阳性率,联合TBLB不能进一步提高阳性率。
作者:李玉华;郭文亮;李时悦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了解糖尿病足患者足部溃疡处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为抗感染治疗提供临床依据,同时了解Silverloy织物对糖尿病足患者常见病原菌的抗菌效果。方法对50例糖尿病足感染患者足部分泌物进行常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用振荡法检查Silverloy织物对糖尿病足患者排前3位病原菌的抗菌效果。结果50例患者分泌物标本中44例培养出病原菌53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1株,革兰阴性菌20株,真菌2株;混合菌感染9例,占18%。感染的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变形杆菌为主。药敏结果显示,各种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各不相同,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吡肟较为敏感。 Silverloy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奇异变形杆菌的抑菌率大于98.7%。结论糖尿病足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广泛,耐药率高,早期选择敏感抗菌药物治疗是糖尿病足感染治疗的关键。 Silverloy织物早期预防运用有望改善糖尿病足预后。
作者:张洪;张文广;蔡文智;郭红卫;王位琼;许振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