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
目的 分析和探讨58例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从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5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29)和对照组(n=29).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产后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结果 治疗后的两组的盆底静息压力、盆底收缩压力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盆底压力达到Ⅲ级的比率为65.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盆底肌静息及收缩压力,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汪冬梅;黄崇梅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对行子宫肌瘤电切术患者应用舒芬太尼、七氟烷联合麻醉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观察,分为参照组、联合组,各40例.分别给予七氟烷单纯麻醉、舒芬太尼联合七氟烷麻醉.观察两组麻醉效果、VAS疼痛评分.结果 联合组麻醉起效时间、清醒时间均早于参照组且VAS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联合组麻醉效果(95.00%)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舒芬太尼、七氟烷联合麻醉的镇痛、麻醉效果突出,能减轻患者疼痛感,利于术后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祁辅友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44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医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45%和80.95%,观察组明显更高.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疗效显著,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梁建英 刊期: 2017年第19期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其中白色念珠菌为致病菌,在阴道内正常寄生,当假丝酵母菌大量繁殖时出现VVC.临床上,患者以外阴阴道瘙痒居多,同时伴有性交痛,白色豆腐渣样白带,宫颈阴道潮红,充血,显微镜下见菌丝可确诊VVC.VVC在治疗上以抗真菌感染为主,同时辅以乳酸菌微生态制剂恢复阴道的酸性环境,减少VVC复发.
作者:鄢雯影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62例,采用动态化随机单双号的方式进行分组,共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31例,采用常规护理配合治疗,观察组患者3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配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S与SDS评分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SAS评分与SDS评分对比没有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评分与SD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消除患者焦虑、烦躁、抑郁等情绪,从而提高治疗效率,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贾英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TCT与HPVE6/E7mRNA定量检测应用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我院2016年1~12月TCT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的7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再予以HPVE6/E7mRNA拷贝数定量检测,对比分析检测结果,探究临床诊断应用价值.结果 >ASC-H组阳性率明显高于≤ASC-H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ASC-H组患者HPVE6/E7mRNA拷贝数明显高于≤ASC-H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宫颈上皮内瘤变与HPVE6/E7mRNA密切相关,阳性率及拷贝数能够反应病情进展情况,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科学指导.
作者:班婷;李建湘;潘琦文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究子宫肌瘤病人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后的效能.方法 对86例子宫肌瘤病人进行分组研究,43例采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护理作为观察组,另43例采用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人实施不同护理对护理效果影响.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观察组发生护理差错、护患纠纷、院内感染几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值得在子宫肌瘤护理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姚菲;沈黎;张翼;苟雪;巫玉兰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对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 80例绝经期的功能性的子宫出血疾病患者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片进行口服治疗,研究组中的给药剂量是12.5毫克/次,一天一次;对照组中的给药剂量是6.25毫克/次,一天一次,观察疗效及血清中相关指标变化.结果 ①研究组总有效率是97.5%,较对照组的高出约22.5%;②研究组中雌二醇、促黄体酮、黄体酮分别较对照组的低出约57 pmol/L、3 IU/L、1 nmol/L,上述经数据分析,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剂量是12.5毫克/天时,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鲍春梅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对先兆流产的患者给予硫酸镁联合间苯三酚与地屈孕酮联合孕康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治疗的先兆流产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硫酸镁联合间苯三酚治疗,对照组给予地屈孕酮联合孕康治疗,分析治疗后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给予硫酸镁联合间苯三酚治疗的效果明显好于地屈孕酮联合孕康治疗的效果,能够快速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曲琳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析甲状腺素治疗对妊娠合并甲减患者妊娠结局及子代的影响.方法 选取130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患者,采用随机掷骰子的方式,分为对照组(n=65)和实验组(n=65),实验组给予规范的左甲状腺素钠片进行替代治疗,对照组患者尚未给予甲状腺素替代治疗,观察干预治疗后各组产妇妊娠结局及子代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患者妊娠结局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早产儿、宫内窘迫及窒息死亡患儿发生情况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妊娠合并甲减疾病要及早的筛查并给予药物进行替代治疗,采用甲状腺素治疗后,对改善妊娠结局、降低各项妊娠合并症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
作者:张艳艳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米非司酮和妈富隆在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的效果差异.方法 于2014年9月~2017年4月妇科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中选出12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米非司酮组和妈富隆组,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妈富隆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米非司酮组,且治疗3个月后的子宫内膜厚度相对更薄,P<0.05;两组的完全止血时间、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大,P>0.05.结论 妈富隆在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治疗中效果确切,而且用药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尉桂芳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腹腔镜下行保留生育功能的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96例异位妊娠患者,均于腹腔镜下行保留生育功能的异位妊娠保守治疗,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均保留了生育功能,平均手术时间(32.3±5.3)min,术后排气时间(10.9±2.0)h,住院时间(5.4±0.9)d,术后血β-HCG水平恢复正常时间为(9.8±3.3)d,无持续性异位妊娠、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6个月,患者输卵管通畅83例,通而不畅10例,完全不通3例,输卵管通畅率为86.5%,再次宫内妊娠率为85.4%.结论 腹腔镜下行保留生育功能的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效果肯定,术后并发症少,再次妊娠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贾晓玲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无痛中期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医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诊治的中期妊娠引产产妇中抽取152例作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抽签法分组,对照组(n=76)在发动规律宫缩自然分娩,镇痛组(n=76)出现规律宫缩时首先予以镇痛处理,就2组产妇的手术指标和疼痛程度进行分析.结果 镇痛组产妇的缩宫素使用量、产后出血量、尿潴留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镇痛组规律宫缩至分娩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在宫口扩张2 cm时的疼痛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镇痛组产妇在宫口扩张2 cm后40 min时及胎盘娩出时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采用无痛分娩可明显减轻产妇痛苦,促进产程的顺利进行,使产妇在无任何痛苦下结束分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邹芝兰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前,临床上针对卵巢早衰的研究很多,尤其是对坤泰胶囊的应用研究更加频繁.坤泰胶囊的应用,有利于改善卵巢早衰患者的卵巢功能.基于此,本研究针对坤泰胶囊治疗卵巢早衰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内容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参考意义.
作者:许立君;徐慧军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在治疗子宫肌瘤中采取不同剂量米非司酮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笔者通过计算机表法对本院从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48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包括参照组(n=24例)与实验组(n=24例),将实行大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患者作为参照组,将采取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患者作为实验组,观察两组子宫肌瘤患者的子宫肌瘤体积、P、E2、LH、FSH以及有效率.结果 实验组子宫肌瘤患者的子宫肌瘤体积(30.21±2.21)、P(6.21±0.54)、E2(152.54±12.22)、LH(8.97±0.69)、FSH(10.32±0.65)、治疗有效率95.83%等显著优于参照组子宫肌瘤患者的子宫肌瘤体积(46.32±3.54)、P(9.87±0.42)、E2(189.65±11.57)、LH(16.54±3.69)、FSH(16.57±0.37)、治疗有效率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应用于治疗子宫肌瘤患者中效果均较为显著,但是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效果更好,可改善激素水平,提升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杨洪波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经阴道彩超检查不孕女性卵巢储备功能评价的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74例不孕症患者为观察对象(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根据患者的性激素检查结果将患者分成卵巢储备功能正常组(对照组40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组(实验组34例),针对两组患者实施阴道彩超检查,观察两组不孕患者的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两组不孕症患者的E2、EDV、PSV、RI等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 针对不孕女性实施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检测患者的卵巢储备功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刘伟杰;徐慧军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究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及宫外孕Ⅱ号在宫外孕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00例宫外孕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工作;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单一使用甲氨蝶呤治疗,给予研究组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及宫外孕Ⅱ号治疗;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94.00%、78.00%,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β—HCG值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1周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周两组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及宫外孕Ⅱ号在宫外孕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黄丽菊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PDCA循环护理模式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手术治疗患者1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PDAC循环护理,观察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疾病知晓率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进食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初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术后并发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护理模式能明显改善子宫肌瘤手术治疗患者临床表现,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经济负担,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冯彩凤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和分析腹腔镜下微创治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复发率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共1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75例.对比组患者实施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实施腹腔镜下微创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及妊娠率等方面情况观察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都要比对比组患者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复发率5.23%明显比对比组12.83%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妊娠率为53.86%,对比组为46.13%,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加以治疗时,使用腹腔镜下微创治疗方式,治疗效果显著,其具有手术创伤小,患者手术后的恢复快以及患者手术治疗之后又并发症的发生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敏;潘月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总结低分子肝素预防妇科肿瘤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80例妇科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参照组).参照组40例患者接受10 d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抗凝治疗,参照组则不采取抗凝剂类药物,对比两组妇科肿瘤患者治疗期间血清学指标(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 治疗前组间相关指标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相同指标结果对比,实验组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在改善妇科肿瘤患者血流状态的基础上达到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
作者:张翠华;王荧 刊期: 2017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