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姚菲;沈黎;张翼;苟雪;巫玉兰

关键词:护理质量, 子宫肌瘤, 护理效果, 满意度
摘要:目的 探究子宫肌瘤病人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后的效能.方法 对86例子宫肌瘤病人进行分组研究,43例采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护理作为观察组,另43例采用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人实施不同护理对护理效果影响.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观察组发生护理差错、护患纠纷、院内感染几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值得在子宫肌瘤护理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双球囊和缩宫素用于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对比研究

    目的 双球囊和缩宫素促宫颈成熟方法对足月妊娠产妇引产结局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收并诊治的足月妊娠产妇120例,按随机原则将产妇分为球囊组和缩宫素组,各60例.比较两组孕妇宫颈成熟及引产效果.结果 球囊组促宫颈成熟效果及引产成功率明显优于缩宫素组(P<0.05).结论 应用球囊促宫颈成熟临床效果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解路欣;温晓静;李藏芬;张亚静;张敏妍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2006~2015年常州市新北区婚前保健与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新北区婚前保健对出生缺陷发生的影响,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6~2015年上报江苏省省报的婚前保健报表和出生缺陷个案报表进行整理、汇总、分析.结果 2006年婚检率1.47%,2007年新北区开始实施免费婚检,婚检率逐年提高,2011年婚检率已增至94.81%,2015年达96.73%;10年来婚前保健检出各类疾病共计1682例;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下降,从2007的8.93‰,到2011年的2.32‰,2015年的2.48‰.结论 免费婚前保健可以明显提高婚检率,婚前保健对出生缺陷的发生有很大的影响.

    作者:聂春雨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不孕女性卵巢储备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经阴道彩超检查不孕女性卵巢储备功能评价的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74例不孕症患者为观察对象(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根据患者的性激素检查结果将患者分成卵巢储备功能正常组(对照组40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组(实验组34例),针对两组患者实施阴道彩超检查,观察两组不孕患者的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两组不孕症患者的E2、EDV、PSV、RI等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 针对不孕女性实施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检测患者的卵巢储备功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刘伟杰;徐慧军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坤泰胶囊治疗卵巢早衰的新研究进展

    目前,临床上针对卵巢早衰的研究很多,尤其是对坤泰胶囊的应用研究更加频繁.坤泰胶囊的应用,有利于改善卵巢早衰患者的卵巢功能.基于此,本研究针对坤泰胶囊治疗卵巢早衰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内容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参考意义.

    作者:许立君;徐慧军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脱氢表雄酮联合高脂饮食诱导建立的小鼠多囊卵巢综合征模型

    目的 通过脱氢表雄酮(DHEA)联合60%高脂饮食诱导30天龄的雌性C57BL/6J小鼠,造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模型,研究其动情周期、卵巢形态、葡萄糖耐量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变化,并探讨脱氢表雄酮联合高脂饮食诱导小鼠PCOS的意义.方法 采用DHEA(7 mg/100 g克)对30天龄的C57BL/6J雌鼠连续颈背部皮下注射20天,同时给予小鼠60%的高脂饮食,观察卵巢形态的变化,监测血糖、胰岛素值及动情周期.结果 脱氢表雄酮联合高脂饮食组处理组小鼠的卵巢重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卵巢单侧或双侧呈现多囊性扩张,卵泡闭锁增多及颗粒细胞数减少,动情周期紊乱,无排卵;与对照组比较,脱氢表雄酮联合高脂饮食组小鼠空腹血糖值明显升高(P<0.001),空腹血胰岛素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脱氢表雄酮联合高脂饮食组诱导小鼠PCOS模型,在卵巢局部形态学上的改变与临床患者表现相似,且存在胰岛素抵抗现象.

    作者:王玉阁;隋晓宇;沈云虹;文丽波;赵红晔;赵堃;李雪;齐晓娟;王滨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TCT与HPVE6/E7mRNA定量检测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价值分析

    目的 TCT与HPVE6/E7mRNA定量检测应用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我院2016年1~12月TCT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的7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再予以HPVE6/E7mRNA拷贝数定量检测,对比分析检测结果,探究临床诊断应用价值.结果 >ASC-H组阳性率明显高于≤ASC-H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ASC-H组患者HPVE6/E7mRNA拷贝数明显高于≤ASC-H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宫颈上皮内瘤变与HPVE6/E7mRNA密切相关,阳性率及拷贝数能够反应病情进展情况,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科学指导.

    作者:班婷;李建湘;潘琦文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阴道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阴道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36例异位妊娠患者,在2016年01月~2017年01月间入我院并接受腹部超声诊断的同时,进行阴道超声诊断.比较两种不同诊断方法的确诊率.结果 经腹部超声诊断,高达80.56%的确诊率;经阴道超声诊断,高达91.67%的确诊率,组间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异位妊娠者,利用阴道超声检查有利于提升确诊率,值得临床重视并建议将其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张兰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25G腰麻针改良穿刺法在外阴囊肿切除术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 对25G腰麻针改良穿刺法与针内针技术腰硬联合穿刺法在外阴囊肿切除术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中的应用进行比较观察.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临床收治的外阴囊肿切除术患者80例,分成观察组(改良法)和对照组(针内针腰硬联合穿刺法),每组患儿40例.观察比较两组麻醉一次穿刺成功例数、麻醉成功例数、麻醉操作时间、麻醉完善时间、下肢运动阻滞恢复时间、麻醉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例数.结果 观察组麻醉操作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麻醉完善时间、下肢运动阻滞恢复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麻醉成功率观察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两组麻醉麻醉后低血压、恶心呕吐、尿潴留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麻醉穿刺点渗血、术后腰背腿疼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穿刺点渗血发生率观察者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5 G腰麻针改良穿刺法用于外阴囊肿切除术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具有操作时间短,麻醉效果确切,麻醉后穿刺并发症更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巍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子宫肌瘤病人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后的效能.方法 对86例子宫肌瘤病人进行分组研究,43例采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护理作为观察组,另43例采用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人实施不同护理对护理效果影响.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观察组发生护理差错、护患纠纷、院内感染几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值得在子宫肌瘤护理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姚菲;沈黎;张翼;苟雪;巫玉兰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瘢痕子宫妊娠晚期自发性破裂1例病例分析

    本文主要对1例瘢痕子宫妊娠晚期自发性破裂的诊治进行分析探讨.

    作者:乌兰图雅;倪丽霞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PDCA循环护理模式对子宫肌瘤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PDCA循环护理模式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手术治疗患者1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PDAC循环护理,观察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疾病知晓率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进食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初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术后并发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护理模式能明显改善子宫肌瘤手术治疗患者临床表现,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经济负担,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冯彩凤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心理护理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62例,采用动态化随机单双号的方式进行分组,共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31例,采用常规护理配合治疗,观察组患者3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配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S与SDS评分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SAS评分与SDS评分对比没有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评分与SD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消除患者焦虑、烦躁、抑郁等情绪,从而提高治疗效率,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贾英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甲状腺素治疗对妊娠合并甲减患者妊娠结局及子代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析甲状腺素治疗对妊娠合并甲减患者妊娠结局及子代的影响.方法 选取130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患者,采用随机掷骰子的方式,分为对照组(n=65)和实验组(n=65),实验组给予规范的左甲状腺素钠片进行替代治疗,对照组患者尚未给予甲状腺素替代治疗,观察干预治疗后各组产妇妊娠结局及子代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患者妊娠结局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早产儿、宫内窘迫及窒息死亡患儿发生情况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妊娠合并甲减疾病要及早的筛查并给予药物进行替代治疗,采用甲状腺素治疗后,对改善妊娠结局、降低各项妊娠合并症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

    作者:张艳艳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中医周期疗法对乳腺增生伴乳痛患者内分泌激素及症状的改善观察

    目的 探究中医周期疗法给乳腺增生伴乳痛患者症状及内分泌激素带来的改善效果.方法 择取2012年8月到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乳腺增生伴乳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分别采取西医疗法及中医周期疗法,对比症状缓解效果及内分泌激素水平.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其雌二醇水平高于对照组,孕酮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乳腺增生伴乳痛患者采用中医周期疗法可以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恢复其正常的内分泌激素水平.

    作者:张颖哲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单纯子宫动脉栓塞与联合MTX灌注治疗瘢痕妊娠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子宫瘢痕妊娠病例资料,探讨单纯子宫动脉栓塞(UAE)与子宫动脉栓塞联合甲氨蝶呤(MTX)灌注治疗疤痕妊娠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 收集2011年01月至2016年01月我院诊治的疤痕妊娠患者病例共56例,分为UAE+MTX组32例和UAE组24例,UAE+MTX组动脉灌注MTX100 mg,UAE组动脉灌注生理盐水50 mL,观察比较两组患者UAE后清宫术中出血量、清宫术后第1天及第8天血HCG变化、HCG转阴及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清宫术中出血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清宫术后第1天及第8天血HCG值、HCG转阴及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AE是否联合MTX灌注治疗瘢痕妊娠同样有效,但联合组HCG下降速度更快且转阴时间更短,相应减少了住院时间.

    作者:胡惠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探究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及宫外孕Ⅱ号在宫外孕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究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及宫外孕Ⅱ号在宫外孕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00例宫外孕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工作;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单一使用甲氨蝶呤治疗,给予研究组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及宫外孕Ⅱ号治疗;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94.00%、78.00%,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β—HCG值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1周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周两组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及宫外孕Ⅱ号在宫外孕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黄丽菊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标准预防在产房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标准预防在产房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择41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均加强产房内标准预防措施,另选我院收治的未实施标准预防产房管理的41例孕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产房感染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组产妇的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将标准预防应用于产房管理有助于提升产妇的分娩质量,降低感染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母婴的健康水平,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王波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VVC相关阴道微生态研究进展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其中白色念珠菌为致病菌,在阴道内正常寄生,当假丝酵母菌大量繁殖时出现VVC.临床上,患者以外阴阴道瘙痒居多,同时伴有性交痛,白色豆腐渣样白带,宫颈阴道潮红,充血,显微镜下见菌丝可确诊VVC.VVC在治疗上以抗真菌感染为主,同时辅以乳酸菌微生态制剂恢复阴道的酸性环境,减少VVC复发.

    作者:鄢雯影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宫腔镜治疗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妊娠的临床价值观察

    目的 研究和观察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妊娠采用宫腔镜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妊娠患者12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有63例),分别以传统手术方法和宫腔镜手术方法,并就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 临床统计显示,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两组(93.65%,98.41%)的对比差异不大(P>0.05),但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血清β-hCG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总发生率(4.76%)方面,观察组均同对照组(20.63%)的差异明显(P<0.05),比较均存在一定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妊娠患者采用宫腔镜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且手术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西平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58例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和探讨58例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从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5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29)和对照组(n=29).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产后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结果 治疗后的两组的盆底静息压力、盆底收缩压力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盆底压力达到Ⅲ级的比率为65.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盆底肌静息及收缩压力,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汪冬梅;黄崇梅 刊期: 2017年第19期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