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英
目的 探究临床护理心理护理干预对重复人工流产妇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重复人工流产妇女16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80例,常规组80例,常规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手段,实验组基于常规护理上实行心理护理干预手段.对比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情况.结论对照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价值.结果 实行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值得深入推广.
作者:王红梅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阴道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36例异位妊娠患者,在2016年01月~2017年01月间入我院并接受腹部超声诊断的同时,进行阴道超声诊断.比较两种不同诊断方法的确诊率.结果 经腹部超声诊断,高达80.56%的确诊率;经阴道超声诊断,高达91.67%的确诊率,组间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异位妊娠者,利用阴道超声检查有利于提升确诊率,值得临床重视并建议将其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张兰 刊期: 2017年第19期
本文主要对1例瘢痕子宫妊娠晚期自发性破裂的诊治进行分析探讨.
作者:乌兰图雅;倪丽霞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对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 80例绝经期的功能性的子宫出血疾病患者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片进行口服治疗,研究组中的给药剂量是12.5毫克/次,一天一次;对照组中的给药剂量是6.25毫克/次,一天一次,观察疗效及血清中相关指标变化.结果 ①研究组总有效率是97.5%,较对照组的高出约22.5%;②研究组中雌二醇、促黄体酮、黄体酮分别较对照组的低出约57 pmol/L、3 IU/L、1 nmol/L,上述经数据分析,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剂量是12.5毫克/天时,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鲍春梅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分析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使用数字表法将本院收治的7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与实验组(35例)两组,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二甲双胍治疗,实验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性激素[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雌二醇(E2)、雄烯二酮(A2)]水平.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FSH、LH、T、E2、A2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其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可改善性激素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姬美兰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究子宫肌瘤病人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后的效能.方法 对86例子宫肌瘤病人进行分组研究,43例采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护理作为观察组,另43例采用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人实施不同护理对护理效果影响.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观察组发生护理差错、护患纠纷、院内感染几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值得在子宫肌瘤护理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姚菲;沈黎;张翼;苟雪;巫玉兰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舒适性护理对初产妇母乳喂养与新生儿皮肤护理认知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自然分娩初产妇2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行妇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母乳喂养情况和对新生儿皮肤护理知识知晓率.结果 观察组母乳喂养知识知晓率和母乳喂养技能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和3 d母乳分泌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对新生儿皮肤护理认知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性护理能明显提高初产妇母乳喂养和新生儿皮肤护理认知水平,促进产后乳汁分泌量,提高纯母乳喂养率,降低新生儿皮肤感染率.
作者:冯锋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标准预防在产房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择41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均加强产房内标准预防措施,另选我院收治的未实施标准预防产房管理的41例孕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产房感染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组产妇的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将标准预防应用于产房管理有助于提升产妇的分娩质量,降低感染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母婴的健康水平,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王波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究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及宫外孕Ⅱ号在宫外孕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00例宫外孕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工作;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单一使用甲氨蝶呤治疗,给予研究组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及宫外孕Ⅱ号治疗;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94.00%、78.00%,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β—HCG值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1周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周两组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及宫外孕Ⅱ号在宫外孕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黄丽菊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析甲状腺素治疗对妊娠合并甲减患者妊娠结局及子代的影响.方法 选取130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患者,采用随机掷骰子的方式,分为对照组(n=65)和实验组(n=65),实验组给予规范的左甲状腺素钠片进行替代治疗,对照组患者尚未给予甲状腺素替代治疗,观察干预治疗后各组产妇妊娠结局及子代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患者妊娠结局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早产儿、宫内窘迫及窒息死亡患儿发生情况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妊娠合并甲减疾病要及早的筛查并给予药物进行替代治疗,采用甲状腺素治疗后,对改善妊娠结局、降低各项妊娠合并症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
作者:张艳艳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62例,采用动态化随机单双号的方式进行分组,共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31例,采用常规护理配合治疗,观察组患者3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配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S与SDS评分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SAS评分与SDS评分对比没有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评分与SD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消除患者焦虑、烦躁、抑郁等情绪,从而提高治疗效率,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贾英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腹式大子宫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7年4月在本院行大子宫切除术的22例病例资料.22例均采用个性化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术前进行个性化的全面评估,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宣教及心理干预,充分细致的术前全面准备,深呼吸、咳痰、排尿、盆底功能等训练;术后重点做好疼痛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膀胱及盆底功能康复训练及出院前指导.结果 所有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患者对护理结果的满意度较高.结论 对腹式大子宫切除术患者实施个性化的综合护理干预,可获得较为满意的护理效果.
作者:于秀琴;丁长青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和观察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妊娠采用宫腔镜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妊娠患者12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有63例),分别以传统手术方法和宫腔镜手术方法,并就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 临床统计显示,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两组(93.65%,98.41%)的对比差异不大(P>0.05),但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血清β-hCG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总发生率(4.76%)方面,观察组均同对照组(20.63%)的差异明显(P<0.05),比较均存在一定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妊娠患者采用宫腔镜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且手术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西平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究人工流产术后予以即时上环联合人工同期治疗宫腔粘连的预防效果.方法 分析本院2015年8月~2016年9月进行人工流产术的194例患者,根据患者知情选择权分为观察组(n=97例)、对比1组(n=48例)、对比2组(n=49例),分别在人工流产术后实施即时上环联合克龄蒙治疗、术后采用妈富隆治疗、术后抗感染治疗.并对比三组患者术后宫腔粘连、月经以及月经量情况.结果 与对比1组、对比2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宫腔粘连率较低,术后月经恢复时间与术后阴道出血时间较短,术后月经正常率较高(P<0.05).结论 人工流产术后予以即时上环联合人工同期治疗宫腔粘连的预防效果较好,可使避孕效果显著提高,使术后月经周期紊乱情况明显改善.
作者:朱晓庆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子宫瘢痕妊娠病例资料,探讨单纯子宫动脉栓塞(UAE)与子宫动脉栓塞联合甲氨蝶呤(MTX)灌注治疗疤痕妊娠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 收集2011年01月至2016年01月我院诊治的疤痕妊娠患者病例共56例,分为UAE+MTX组32例和UAE组24例,UAE+MTX组动脉灌注MTX100 mg,UAE组动脉灌注生理盐水50 mL,观察比较两组患者UAE后清宫术中出血量、清宫术后第1天及第8天血HCG变化、HCG转阴及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清宫术中出血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清宫术后第1天及第8天血HCG值、HCG转阴及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AE是否联合MTX灌注治疗瘢痕妊娠同样有效,但联合组HCG下降速度更快且转阴时间更短,相应减少了住院时间.
作者:胡惠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究中医周期疗法给乳腺增生伴乳痛患者症状及内分泌激素带来的改善效果.方法 择取2012年8月到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乳腺增生伴乳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分别采取西医疗法及中医周期疗法,对比症状缓解效果及内分泌激素水平.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其雌二醇水平高于对照组,孕酮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乳腺增生伴乳痛患者采用中医周期疗法可以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恢复其正常的内分泌激素水平.
作者:张颖哲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米非司酮和妈富隆在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的效果差异.方法 于2014年9月~2017年4月妇科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中选出12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米非司酮组和妈富隆组,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妈富隆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米非司酮组,且治疗3个月后的子宫内膜厚度相对更薄,P<0.05;两组的完全止血时间、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大,P>0.05.结论 妈富隆在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治疗中效果确切,而且用药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尉桂芳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44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医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45%和80.95%,观察组明显更高.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疗效显著,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梁建英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全子宫切除手术对盆底功能的影响,总结有效康复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行全子宫切除术的30例患者的一般资料,于手术后2个月进行妇科检查,评价全子宫切除术前、术后盆底肌肉收缩力变化,分析全子宫切除术对盆底功能的影响.结果 患者在行子宫切除术前,肛提肌肌力等级评分(2.5±0.4),手术后2个月复查为(3.5±0.2);手术前测定盆底肌肉张力平均(24.4±0.3)cmH2O,术后2个月复查为(26.3±0.1)cmH2O.讨论通过对全子宫切除手术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分析发现,手术后会出现一定盆底功能障碍,做好术后盆底功能障碍预防,实施盆底康复治疗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燕;吴晓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对25G腰麻针改良穿刺法与针内针技术腰硬联合穿刺法在外阴囊肿切除术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中的应用进行比较观察.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临床收治的外阴囊肿切除术患者80例,分成观察组(改良法)和对照组(针内针腰硬联合穿刺法),每组患儿40例.观察比较两组麻醉一次穿刺成功例数、麻醉成功例数、麻醉操作时间、麻醉完善时间、下肢运动阻滞恢复时间、麻醉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例数.结果 观察组麻醉操作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麻醉完善时间、下肢运动阻滞恢复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麻醉成功率观察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两组麻醉麻醉后低血压、恶心呕吐、尿潴留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麻醉穿刺点渗血、术后腰背腿疼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穿刺点渗血发生率观察者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5 G腰麻针改良穿刺法用于外阴囊肿切除术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具有操作时间短,麻醉效果确切,麻醉后穿刺并发症更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巍 刊期: 2017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