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宫肌瘤电切术中应用舒芬太尼联合七氟烷麻醉的镇痛效果

祁辅友

关键词:子宫肌瘤电切术, 舒芬太尼, 七氟烷, 镇痛效果
摘要:目的 分析对行子宫肌瘤电切术患者应用舒芬太尼、七氟烷联合麻醉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观察,分为参照组、联合组,各40例.分别给予七氟烷单纯麻醉、舒芬太尼联合七氟烷麻醉.观察两组麻醉效果、VAS疼痛评分.结果 联合组麻醉起效时间、清醒时间均早于参照组且VAS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联合组麻醉效果(95.00%)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舒芬太尼、七氟烷联合麻醉的镇痛、麻醉效果突出,能减轻患者疼痛感,利于术后恢复,值得推广.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阴道B超与腹部B超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对比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阴道B超与腹部B超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方法 在本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间接诊的异位妊娠患者中随机选取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60例采用腹部B超诊断的为A组,60例采用阴道B超诊断的为B组.比较两组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B组患者诊断符合率为98.33%,明显高于A组的86.67%;B组患者的误诊率为1.67%,明显低于A组的13.33%;B组在心管搏动、胚芽、附件包块、假孕囊、盆腔积液等B超诊断图像呈现上明显优于A组.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腹部B超诊断相比较阴道B超诊断异位妊娠受外界干扰较少,诊断符合率更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海燕;曹森杨;毕红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VVC相关阴道微生态研究进展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其中白色念珠菌为致病菌,在阴道内正常寄生,当假丝酵母菌大量繁殖时出现VVC.临床上,患者以外阴阴道瘙痒居多,同时伴有性交痛,白色豆腐渣样白带,宫颈阴道潮红,充血,显微镜下见菌丝可确诊VVC.VVC在治疗上以抗真菌感染为主,同时辅以乳酸菌微生态制剂恢复阴道的酸性环境,减少VVC复发.

    作者:鄢雯影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单纯子宫动脉栓塞与联合MTX灌注治疗瘢痕妊娠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子宫瘢痕妊娠病例资料,探讨单纯子宫动脉栓塞(UAE)与子宫动脉栓塞联合甲氨蝶呤(MTX)灌注治疗疤痕妊娠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 收集2011年01月至2016年01月我院诊治的疤痕妊娠患者病例共56例,分为UAE+MTX组32例和UAE组24例,UAE+MTX组动脉灌注MTX100 mg,UAE组动脉灌注生理盐水50 mL,观察比较两组患者UAE后清宫术中出血量、清宫术后第1天及第8天血HCG变化、HCG转阴及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清宫术中出血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清宫术后第1天及第8天血HCG值、HCG转阴及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AE是否联合MTX灌注治疗瘢痕妊娠同样有效,但联合组HCG下降速度更快且转阴时间更短,相应减少了住院时间.

    作者:胡惠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宫腔镜治疗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妊娠的临床价值观察

    目的 研究和观察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妊娠采用宫腔镜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妊娠患者12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有63例),分别以传统手术方法和宫腔镜手术方法,并就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 临床统计显示,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两组(93.65%,98.41%)的对比差异不大(P>0.05),但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血清β-hCG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总发生率(4.76%)方面,观察组均同对照组(20.63%)的差异明显(P<0.05),比较均存在一定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妊娠患者采用宫腔镜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且手术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西平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子宫肌瘤病人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后的效能.方法 对86例子宫肌瘤病人进行分组研究,43例采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护理作为观察组,另43例采用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人实施不同护理对护理效果影响.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观察组发生护理差错、护患纠纷、院内感染几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值得在子宫肌瘤护理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姚菲;沈黎;张翼;苟雪;巫玉兰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舒适性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与新生儿皮肤护理认知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舒适性护理对初产妇母乳喂养与新生儿皮肤护理认知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自然分娩初产妇2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行妇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母乳喂养情况和对新生儿皮肤护理知识知晓率.结果 观察组母乳喂养知识知晓率和母乳喂养技能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和3 d母乳分泌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对新生儿皮肤护理认知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性护理能明显提高初产妇母乳喂养和新生儿皮肤护理认知水平,促进产后乳汁分泌量,提高纯母乳喂养率,降低新生儿皮肤感染率.

    作者:冯锋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硫酸镁联合间苯三酚与地屈孕酮联合孕康对先兆流产的效果对比

    目的 对先兆流产的患者给予硫酸镁联合间苯三酚与地屈孕酮联合孕康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治疗的先兆流产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硫酸镁联合间苯三酚治疗,对照组给予地屈孕酮联合孕康治疗,分析治疗后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给予硫酸镁联合间苯三酚治疗的效果明显好于地屈孕酮联合孕康治疗的效果,能够快速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曲琳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无痛中期引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无痛中期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医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诊治的中期妊娠引产产妇中抽取152例作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抽签法分组,对照组(n=76)在发动规律宫缩自然分娩,镇痛组(n=76)出现规律宫缩时首先予以镇痛处理,就2组产妇的手术指标和疼痛程度进行分析.结果 镇痛组产妇的缩宫素使用量、产后出血量、尿潴留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镇痛组规律宫缩至分娩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在宫口扩张2 cm时的疼痛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镇痛组产妇在宫口扩张2 cm后40 min时及胎盘娩出时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采用无痛分娩可明显减轻产妇痛苦,促进产程的顺利进行,使产妇在无任何痛苦下结束分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邹芝兰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瘢痕子宫妊娠晚期自发性破裂1例病例分析

    本文主要对1例瘢痕子宫妊娠晚期自发性破裂的诊治进行分析探讨.

    作者:乌兰图雅;倪丽霞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坤泰胶囊治疗卵巢早衰的新研究进展

    目前,临床上针对卵巢早衰的研究很多,尤其是对坤泰胶囊的应用研究更加频繁.坤泰胶囊的应用,有利于改善卵巢早衰患者的卵巢功能.基于此,本研究针对坤泰胶囊治疗卵巢早衰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内容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参考意义.

    作者:许立君;徐慧军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临床护理心理护理干预对重复人工流产妇女的影响

    目的 探究临床护理心理护理干预对重复人工流产妇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重复人工流产妇女16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80例,常规组80例,常规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手段,实验组基于常规护理上实行心理护理干预手段.对比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情况.结论对照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价值.结果 实行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值得深入推广.

    作者:王红梅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探究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及宫外孕Ⅱ号在宫外孕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究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及宫外孕Ⅱ号在宫外孕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00例宫外孕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工作;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单一使用甲氨蝶呤治疗,给予研究组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及宫外孕Ⅱ号治疗;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94.00%、78.00%,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β—HCG值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1周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周两组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及宫外孕Ⅱ号在宫外孕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黄丽菊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的冶疗方法及临床研究进展

    不孕症属妇科临床中的常见的病症之一,此病症的发病率近年来一直居高不下,并有上升的发展趋势,而输卵管梗阻是其常见的病因,尤其以近端阻塞为常见.常规的治疗方法很难对患者的疾病进行评估和治疗,而宫腹腔镜与导丝手术联合治疗此类疾病能够弥补常规疗法的不足,并凭借微创、可视、输卵管通畅率高以及并发症较少的优点深受医生及患者欢迎,现将此病症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研究的主要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陈同芳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阴道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阴道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36例异位妊娠患者,在2016年01月~2017年01月间入我院并接受腹部超声诊断的同时,进行阴道超声诊断.比较两种不同诊断方法的确诊率.结果 经腹部超声诊断,高达80.56%的确诊率;经阴道超声诊断,高达91.67%的确诊率,组间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异位妊娠者,利用阴道超声检查有利于提升确诊率,值得临床重视并建议将其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张兰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腹式大子宫切除术的个性化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腹式大子宫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7年4月在本院行大子宫切除术的22例病例资料.22例均采用个性化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术前进行个性化的全面评估,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宣教及心理干预,充分细致的术前全面准备,深呼吸、咳痰、排尿、盆底功能等训练;术后重点做好疼痛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膀胱及盆底功能康复训练及出院前指导.结果 所有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患者对护理结果的满意度较高.结论 对腹式大子宫切除术患者实施个性化的综合护理干预,可获得较为满意的护理效果.

    作者:于秀琴;丁长青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甲状腺素治疗对妊娠合并甲减患者妊娠结局及子代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析甲状腺素治疗对妊娠合并甲减患者妊娠结局及子代的影响.方法 选取130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患者,采用随机掷骰子的方式,分为对照组(n=65)和实验组(n=65),实验组给予规范的左甲状腺素钠片进行替代治疗,对照组患者尚未给予甲状腺素替代治疗,观察干预治疗后各组产妇妊娠结局及子代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患者妊娠结局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早产儿、宫内窘迫及窒息死亡患儿发生情况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妊娠合并甲减疾病要及早的筛查并给予药物进行替代治疗,采用甲状腺素治疗后,对改善妊娠结局、降低各项妊娠合并症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

    作者:张艳艳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58例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和探讨58例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从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5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29)和对照组(n=29).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产后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结果 治疗后的两组的盆底静息压力、盆底收缩压力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盆底压力达到Ⅲ级的比率为65.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盆底肌静息及收缩压力,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汪冬梅;黄崇梅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中医周期疗法对乳腺增生伴乳痛患者内分泌激素及症状的改善观察

    目的 探究中医周期疗法给乳腺增生伴乳痛患者症状及内分泌激素带来的改善效果.方法 择取2012年8月到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乳腺增生伴乳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分别采取西医疗法及中医周期疗法,对比症状缓解效果及内分泌激素水平.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其雌二醇水平高于对照组,孕酮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乳腺增生伴乳痛患者采用中医周期疗法可以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恢复其正常的内分泌激素水平.

    作者:张颖哲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不孕女性卵巢储备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经阴道彩超检查不孕女性卵巢储备功能评价的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74例不孕症患者为观察对象(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根据患者的性激素检查结果将患者分成卵巢储备功能正常组(对照组40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组(实验组34例),针对两组患者实施阴道彩超检查,观察两组不孕患者的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两组不孕症患者的E2、EDV、PSV、RI等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 针对不孕女性实施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检测患者的卵巢储备功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刘伟杰;徐慧军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腹腔镜下微创治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复发率及妊娠率的影响

    目的 研究和分析腹腔镜下微创治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复发率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共1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75例.对比组患者实施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实施腹腔镜下微创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及妊娠率等方面情况观察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都要比对比组患者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复发率5.23%明显比对比组12.83%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妊娠率为53.86%,对比组为46.13%,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加以治疗时,使用腹腔镜下微创治疗方式,治疗效果显著,其具有手术创伤小,患者手术后的恢复快以及患者手术治疗之后又并发症的发生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敏;潘月 刊期: 2017年第19期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