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动态心电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罗阿素

关键词:
摘要:随着动态心电图的开展,非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的检出率明显增高,其临床意义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作者对49例非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的动态心电图和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中华临床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静脉输氧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静脉输氧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64例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及应用静脉输氧仪辅助静输氧治疗组,记录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心率(HR)及心功能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和血气分析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应用静脉输氧组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静脉输氧治疗COPD合并呼衰可绕过肺的通气和弥散功能障碍,提高pH,PaO2,降低PaCO2,改善机体低氧及高碳酸血症.

    作者:韩元岭;王戍;徐丽娜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糖尿病足的护理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者出现足部的病变包括感染、溃疡和坏疽,病情严重的患者将截趾、截足或截肢.糖尿病患者面临着很多问题,比如生活质量的下降、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家庭负担,有的甚至面临着生命危险.因此做好糖尿病足的护理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2002年10月至2005年4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2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闫俊英;王文华;张福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手术前后患者的健康指导

    在临床工作中,有必要对手术前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1制定健康指导计划为了妥善安排好指导时间,保证指导工作切实落实,提高指导质量,将指导的时间、项目和内容制定出标准的指导计划.

    作者:张学玲;牟淑善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护理程序在冠心病行介入诊疗中的运用

    心脏介入诊疗是用来诊断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一种新手段,对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降低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有重大意义.我科自2002~2004年共对42例患者行介入诊断治疗,并将护理程序这一科学运用于心脏病介入诊断治疗的护理工作中,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章玉;伍梦勰;许耀玲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我院门诊抗感染药物应用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我院门诊抗感染药物使用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抽取2004年1~12月门诊西药房全部处方124760张,以抗感染药物(包括抗细菌、真菌、病毒)处方为依据,调查门诊抗感染药物使用率,各专科使用抗感染药物处方的比率,高频次使用的抗感染药种类及金额,抗感染药物联用情况等.结果我院门诊使用抗感染药物从宏观来讲基本合理,但使用比率偏高.结论我院门诊在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方面还有待改进.

    作者:沈龙;贾凤斌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急性后极部多发性鳞状色素上皮病变1例

    急性后极部多发性鳞状色素上皮病变(APMPPE),又名急性多灶性缺血性脉络膜病变(AMIC),1968年Gass首次报告,临床少见,今将我院经FFA证实确诊1例,报告如下.

    作者:蒋胜波;李云英;姚越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吸烟对气道压力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吸烟对气道压力的影响.方法将90例胆囊炎患者分为三组:对照组(30例),轻中度吸烟组(30例),重度吸烟组(30例),用Drager-Fabius麻醉机监测术中患者的气道压力.结果对照组和轻中度吸烟组的气道压力分别为(12.4±2.8)kPa和(14.5±3.2)kPa,重度吸烟组的气道压力为(19.1±4.4)kPa,重度吸烟组的气道压力值明显高于轻中度吸烟组和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轻中度吸烟组和对照组的气道压力值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长期大量吸烟将导致气道压力升高.

    作者:牟虹;王光辉;殷雁斌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在胰岛素强化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已确诊为2型糖尿病(T2DM)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G1、G2),G1组单纯胰岛素强化治疗,G2组二甲双胍加胰岛素强化治疗,分别记录两组血糖达标时间、日胰岛素用量及治疗前后的体重和糖化血红蛋白(GHbA1c).结果G2组与G1组相比血糖达标时间、日胰岛素用量均有显著差异(P<0.01),体重改变和GHbA1c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减少日胰岛素用量及胰岛素治疗所致体重增加,平稳控制血糖.

    作者:孙艳荪;邓远飞;张帆;乔珊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以腹部外伤为主的多发性损伤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以腹部外伤为主的多发性损伤的诊治,提高腹部外伤的诊治水平.方法对88例以腹部外伤为主的多发性损伤的诊治进行分析.结果诊断性腹腔穿刺、CT和B超的阳性率分别为86.4%、84%、93.3%.80例手术治疗,术后10例死亡,8例保守治疗,6例痊愈出院,2例死亡.死亡者均为3处以上多脏器损伤,其中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5例,ISS评分61~75分的2例均死亡.结论仔细体格检查,诊断性腹腔穿刺、CT和B超是腹部外伤有效的诊断措施;腹部创伤的死亡与多发伤及多处合并伤有密切关系,ISS值越高,病死率越高.

    作者:曾文;宋明东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延迟病例观察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延迟(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emptying,FDGE)的发生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000年2月至2004年2月218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出现FDGE 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本组FDGE发生率4.13%,一般发生于术后6~12d,9例均经非手术治愈,15d恢复1例,16d恢复1例、18d恢复2例、21d恢复3例、27d恢复2例.结论FDGE由多种因素诱发,上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FDGE的可靠方法,采用非手术疗法包括心理治疗、营养支持、适当应用胃动力药物及激素等,避免手术治疗.

    作者:李国强;高继军;刘海峰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对淄博地区护士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与干预

    目的了解淄博地区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淄博地区5所综合性医院436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本地区护士的总分和绝大多数因子得分高于常模,除人际关系和偏执外,其他各因子得分与常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性医院护士心理问题突出,应及时给予干预.

    作者:扈爱华;韩梅玲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辨证取穴治疗尿潴留

    目的探讨经中医临床辨证取穴治疗尿潴留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通过收集临床自1994年7月至2004年10月共诊治各种原因所致的尿潴留137例,其中男28例、女109例.通过临床辨证分型治疗,辨证取穴,一病一方,随症加减针灸治疗.结果经观察95%以上的患者经中医临床辨证分型,施以辨经取穴针灸诊治,能收到比较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针灸术对治疗尿潴有立竿见影之功效,尤其对神经性、功能性以及外科术后之尿潴留效果尤著.

    作者:徐力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上唇黏膜瓣修复唇裂术后红唇缺损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唇裂术后继发红唇缺损畸形的修复方法.方法本组共19例,单侧唇裂术后8例,双侧唇裂术后11例,采用上唇黏膜瓣翻转填充修复红唇缺损,术后6个月门诊随访观察效果.结果9例黏膜瓣生长良好形成唇珠的外观形态逼真比普通皮瓣修复效果好.结论采用上唇黏膜瓣修复唇裂术后红唇缺损的畸形,成活率高,外观形态好,比传统皮瓣方法或者不作唇珠重建的术后外观形态好.

    作者:曹海峰;黄金龙;李昌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中专卫校护生专业思想教育效果调查分析

    护生专业思想教育是加深学生对护理专业的进一步了解和认识,牢固树立专业信念,决心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努力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服务,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针对当前护理专业部分新生对护理专业认识不清、专业思想不稳定的现象,学校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增加一系列专业思想教育活动,使广大护生对护理专业有了重新的认识,坚定了专业信念,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张志友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MRTA在三叉神经痛病因学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患者血管压迫的MRTA(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表现及其病因诊断价值.方法对216例临床上诊断为三叉神经痛的患者术前行MRTA检查,均行微血管减压术,MRTA表现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216例三叉神经痛患者MRTA显示有208例在患侧有血管接触后压迫:小脑上动脉80例(37.04%),小脑前下动脉36例(16.67%),小脑后下动脉17例(7.87%),基底动脉39例(18.05%),多根血管32例(14.81%),未发现血管12例(5.56%);手术所见216例均有血管接触或压迫:小脑上动脉75例(34.72%),小脑前下动脉33例(15.28%),小脑后下动脉15例(6.95%),基底动脉38例(17.59%),多根血管34例(15.74%),动脉+静脉14例(6.48%),静脉7例(3.24%).结论MRTA能清晰显示三叉神经脑池段与毗邻血管之间的关系,对三叉神经痛患者是否有血管接触或压迫的判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准确度,为手术医生提供术前评估和指导术中治疗有重要价值.

    作者:种衍军;齐先龙;段德义;陈剑;程启龙;朱广廷;居传珍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中药治疗气滞血瘀型乳腺增生病118例

    2001~2004年,笔者用我院自制乳核速消Ⅴ号胶囊治疗118例经中医辨证明确为气滞血瘀型乳腺增生病的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凤香;王淑斌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溃疡性结肠炎保留灌肠时常见的问题及处理

    保留灌肠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常用的一种方法.自1999年1月至2005年2月我们应用此法共治疗溃疡性结肠炎89例,其中男51例,女38例,年龄19~76岁.病程3个月~30 a.灌肠中发生插管困难者20例,灌肠液流入不畅者13例,灌肠液外溢者15例,出血者5例,虚脱者3例,灌肠液未进入深部结肠者2例.现将有关问题发生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做了回顾性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牟琳;牟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布比卡因心脏毒性的临床特点及防治

    布比卡因如果意外误入静脉、注射剂量过大或即使使用常规安全剂量,也可导致严重的心血管反应,且抢救成功的难度相对较其他局麻药要大.因此布比卡因心脏毒性是区域麻醉时的难治性并发症.

    作者:黄昌林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纳络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纳络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纳络酮治疗,比较两组间在原发性呼吸暂停发生的时间、频率以及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差异性.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呼吸暂停发生时间明显缩短(P<0.001);呼吸暂停发生频率明显减少(P<0.001);呼吸暂停时心率下降程度明显减少(P<0.05);呼吸暂停时SPO2下降程度明显减少(P<0.001).结论纳络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吸吸暂停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捷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

    静脉血栓的形成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尤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在逐年增多.血栓形成有时可威胁患者的生命,而其后遗症则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及生活能力,甚至致残.统计表明:美国每年因本病而并发肺动脉栓塞者达15万人.英国患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者占人口的0.5%,其中大部分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后遗症.在我国发病率虽较西方国家低,但也并非少见.现将作者在临床中对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芹;顾婵娟;李金花;孙艳玲;张向伟;刘云霞;马继先 刊期: 2005年第09期

中华临床新医学杂志

中华临床新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药文化研究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