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柏林;魏新安
急性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可使患者病情加重,病死率增高.我科自1996年8月~1998年6月将收治的急性脑出血93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用奥美拉唑,对照组不使用任何预防消化道出血药物,对比两组结果发现奥美拉唑能预防消化道出血的发生,从而降低急性脑出血的全组病死率,且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永东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急腹症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 48例新生儿急腹症以19%复方泛影葡胺作消化道造影检查,与15 a间未经造影检查并急诊手术治疗的92例新生儿急腹症对比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结果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4.2%和63.0%(P<0.025).结论 19%复方泛影葡胺消化道造影检查安全、快捷,能提高新生儿急腹症的早期诊断水平.
作者:姜月平;罗德源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了解脑损伤后早期神经细胞外液谷氨酸含量的变化规律以及与脑水肿的关系.方法按谷氨酸含量测定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测量伤侧皮质谷氨酸含量,用干湿法测量脑损伤后伤侧皮质水含量.结果创伤性脑损伤后15 min神经细胞外液谷氨酸含量明显升高,伤后30 min达高峰,伤后6 h已开始降低,伤后24 h降至低值;脑损伤后伤侧皮质水含量于伤后30 min开始出现,6~24 h明显.结论脑损伤后谷氨酸迅速释放是引起和加重继发性脑水肿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罗成义;徐如祥 刊期: 1999年第02期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下呼吸道念珠菌感染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我院自1992年6月~1998年6月共收治下呼吸道念珠菌感染159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翁育清;郭欣然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为解除小儿急性喉炎的呼吸困难提出一套快速有效的治疗模式.方法 201例患儿确诊为急性喉炎后,即予足量抗生素、激素静滴,咽喉部直接喷雾或超声雾化吸入药物,并给予适当的吸氧、镇静、钙剂及利尿剂.喉阻塞性呼吸困难Ⅲ度者严密观察,做好随时手术的准备.Ⅳ度者立即进行气管切开手术.结果经以上综合性内科治疗,Ⅲ度以下患儿绝大部分在短期内解除喉阻塞,避免了气管切开.结论小儿急性喉炎一旦确诊,首先争取时间解决呼吸通畅问题.及时、足量抗生素,突击、大剂量激素是首要措施;吸入疗法为治疗呼吸困难赢得时间;吸氧、镇静、钙剂及利尿剂有助于短时间内喉阻塞缓解;气管切开是急救手段.
作者:黄敏齐;袁旭平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异位妊娠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357例异位妊娠患者从四个方面共16个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盆腔炎史、产褥感染、卵巢肿瘤、置节育环、经产妇、不孕史、子宫肌瘤、异位妊娠史、人流史、附件炎史、绝育术后、输卵管过长、子宫内膜异位症对异位妊娠发生有明显的影响作用.其中盆腔炎史、产褥感染、卵巢肿瘤、置节育器、经产妇、不孕史、子宫肌瘤的相对危险度较高(OR>3).结论盆腔炎史、产褥感染、卵巢肿瘤、置节育器、经产妇、不孕史、子宫肌瘤是影响异位妊娠发生的高度危险因素.
作者:翁芬;倪少凯;冯雪萍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相关性.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反应和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技术(PCR-SSO)对30例汉族PCOS患者和106例汉族无亲缘关系健康个体的HLA-DQA基因进行研究.结果 PCOS组HLA-DQA1.2基因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数比(OR)值提示该基因为PCOS的抵抗(不易感)基因;PCOS组HLA-DQA1.1及3基因频率分布高于对照组,HLA-DQA1.3基因频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PCOS的发病有遗传物质基础,HLA-DQA基因分布可能对预测或诊断PCOS具有意义.
作者:杨冬梓;周俊宜;陈忠良;邝健全;罗超权;姚书忠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探索糖尿病患者的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对68例(82眼)糖尿病患者白内障和68例(78眼)老年性白内障行晶体囊外摘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从术后视力、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术前没有或仅有轻微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术后视力恢复与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无明显差别(P>0.05);糖尿病患者术后眼前节炎症性反应明显增高(P<0.01);术后发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进展者皆为血糖控制不良,血糖波动较大者,提示二者密切相关.结论仅术前血糖高于正常水平并非是手术禁忌证,只要使术前空腹血糖稳定在与糖尿病病情相适宜的水平3个月以上,对糖尿病患者施行白内障人工晶体手术是有效且安全可靠的.
作者:张少斌;徐珊琪 刊期: 1999年第02期
脐带绕颈是引起围产期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生率为20%~25%[1],严重时可使胎儿猝死宫内或导致新生儿窒息甚至死亡.因此,脐带绕颈受到临床广泛的重视.B超对产前检出脐带绕颈并及时处理,对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价值.本院1997年3月~1998年7月应用B超诊断脐带绕颈74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梁晓 刊期: 1999年第02期
随着免疫学的不断发展,高度特异性的自身抗体已作为疾病的血清标记抗体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产生大量的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为特征.我们采用免疫印迹技术对SLE患者血清中ENA多肽抗体和抗dsDNA抗体进行了检测.
作者:彭学标;许良杰;朱晓亮 刊期: 1999年第02期
随着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工业职业性铅中毒已逐渐少见.但临床慢性酒精性肝、肾损害病例仍时有发现.为总结临床经验,现将我院1994~1998年收治的资料较完整的45例报道如下.
作者:黄继茂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微型气管切开术治疗呼吸道痰潴留.方法微型气管切开术.结果 22例23次微型气管切开术治疗呼吸道痰潴留取得了理想的临床效果.结论微型气管切开术是一项简单、安全、疗效确切的清除痰潴留方法.
作者:温浙盛;张铁坚;伍建华;李志强;杨衿记 刊期: 1999年第02期
患者,男,65岁.因持续上腹疼痛伴恶心、呕吐、胸闷、心悸、气促、出冷汗10 h于1996年1月3日入院.患者3 a前有脑血栓右偏瘫史,住我院治愈.体检:T 36℃,P 57次/min,R 22次/ min,BP 15/9 kPa,神清,心界无扩大,HR 57次/ min,律整,心尖部第一心音减弱,无杂音.双肺无异常.
作者:林烈民;彭刚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雌孕激素复合制剂妇复春胶囊对绝经后妇女高胆固醇血症的调脂作用.方法将87例绝经后高胆固醇血症妇女随机分为两组.妇复春治疗组45例,每日早餐后口服妇复春胶囊2粒;舒降之治疗组42例,每晚口服舒降之5 mg,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药对血TC、TG、LDL-C、HDL-C的影响.结果妇复春治疗组与舒降之治疗组血TC、TG、LDL-C分别降低3%、2.2%、14.7%和20%、19%、24.2%,血HDL-C分别升高23.1%和3.6%(P<0.05).结论国产雌孕激素复合制剂妇复春胶囊可显著降低血TC、TG、LDL-C及升高HDL-C水平,其升高HDL-C的作用大于小剂量舒降之治疗.
作者:雷继敏;张爱华 刊期: 1999年第02期
我科于1996年1月~1997年1月应用人胎盘免疫调节因子治疗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恶性肿瘤3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妙儿 刊期: 1999年第02期
1997年6月~1998年10月,我们采用国产ZULS超声去脂减肥仪施行腹部减肥手术15例,均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宇 刊期: 1999年第02期
1 病例介绍例1.女性,32岁.1997年9月上旬,因觉左侧乳房胀痛而到医院就诊.经使用大量广谱抗生素治疗2周,病情仍未见好转,而且局部症状和全身症状有加重的趋势,即行局部切开引流,并送乳腺组织活检.检查结果,确诊乳腺结核.开始口服异烟肼、利福平、肌注链霉素(注:因肌注链霉素1周后出现耳鸣而停用).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5周后,病情稳定,转来我所门诊治疗.局部检查:病变侵及整个乳腺组织,三处切开引流,瘘道深达3~4cm,且有大量渗液和干酪样分泌物.经12周换药,口服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乳腺结核痊愈.3个月后随访,未见复发.
作者:黄焕爱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免疫双相调节治疗法对成人复发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2例于缓解期的该病患者加用左旋咪唑、转移因子及中药玉屏风蜜丸作为免疫增强剂,并设常规疗法44例作对照组.经过2 a的临床观察,测定各期的血、尿生化指标.结果免疫双相调节治疗对延长成人复发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缓解期,减少复发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激发与重建机体免疫功能可有效地控制感染、减少复发.
作者:李政;朱来柏 刊期: 1999年第02期
患者,男,26岁.1996年12月21日,因安装变压器被万伏高压电烧伤左手及左胸壁,伤后不省人事,经当地卫生院急救后清醒,于伤后6 h送入院.入院时神智清、烦躁、呼吸促、鼻翼扇动,R 28次/ min,P 98次/ min,BP 17/10kPa.左手4、5指及手掌Ⅲ度烧伤,左胸第7肋处皮肤有20 cm×3 cm烧伤呈焦黑色,靠腋前线第7肋间见5 cm×4 cm皮肤软组织缺损,胸部X线检查左侧气胸左肺压缩50%.
作者:程怀正;黄广恩;刘潮波;王瑾;陈劲 刊期: 1999年第02期
患者,男,56岁.因眩晕伴左侧肢体轻度无力3天,经头部CT检查为腔隙性脑梗塞,于1997年10月5月入院.体检:T 36.5℃,HR 88次/min,BP 18/10 kPa,颅神经正常,左侧肢体肌力Ⅳ度,肌张力正常,未引出病理神经反射,心肺听诊正常.入院按缺血性脑血管意外治疗,先给予能量合剂静滴,病人无不适感,接着低分子右旋糖酐250 mL静滴,当静滴半分钟后病人突然胸闷、呼吸困难、面色紫绀伴恶心呕吐出胃内容物,即查BP 10/6 kPa,面色紫绀加重,四肢冰冷出汗,HR 136次/ min,考虑为过敏性休克,立即予以吸氧,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4 mg,然这时病人出现心跳骤停、全身紫绀,大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消失、血压测不到、神志不清,立即给予胸外心脏按摩及人工呼吸,心内注射肾上腺素1 mg,及静注地塞米松15 mg及10%葡萄糖酸钙10 mL,此时心跳及自主呼吸恢复,心电监护为窦性心律,HR 58次/ min神志恢复,经反复二次应用地塞米松及10%葡萄糖酸钙,并再次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5 mg,抢救20 min后病人紫绀及呼吸困难消失,HR 82次/ min,有力,BP 16/9 kPa,继续按心肺复苏后处理而愈.
作者:林祥轩 刊期: 199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