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异位妊娠病因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翁芬;倪少凯;冯雪萍

关键词:异位妊娠,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
摘要:目的了解异位妊娠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357例异位妊娠患者从四个方面共16个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盆腔炎史、产褥感染、卵巢肿瘤、置节育环、经产妇、不孕史、子宫肌瘤、异位妊娠史、人流史、附件炎史、绝育术后、输卵管过长、子宫内膜异位症对异位妊娠发生有明显的影响作用.其中盆腔炎史、产褥感染、卵巢肿瘤、置节育器、经产妇、不孕史、子宫肌瘤的相对危险度较高(OR>3).结论盆腔炎史、产褥感染、卵巢肿瘤、置节育器、经产妇、不孕史、子宫肌瘤是影响异位妊娠发生的高度危险因素.
广东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皮下超量灌注超声碎脂塑形术

    1997年6月~1998年10月,我们采用国产ZULS超声去脂减肥仪施行腹部减肥手术15例,均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宇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15%硝酸银局部应用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

    变应性鼻炎是临床的多发病,近年来在珠江三角洲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治疗方法虽多,但因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疗效常不甚理想,影响病人的生活和工作.笔者应用15%硝酸银烧灼双侧下鼻甲前端和相对应的鼻中隔前部粘膜,治疗变应性鼻炎138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殷永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胆肠桥式吻合治疗晚期肝门胆管癌

    至今,肝门胆管癌仍是一种极具挑战性的腹部恶性肿瘤.虽根治性切除可使患者获长期生存希望,然而在我国的切除率仅在10%~20%.内、外引流减黄术仍为晚期患者主要的治疗手段.自1992年1月~1998年1月我们通过胆肠桥式吻合治疗晚期肝门胆管癌22例.结果显示此术式简单、实用,减黄效果满意,能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和改善生活质量,是目前治疗晚期肝门胆管癌的理想术式.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东;钱以德;李汝权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人胎盘免疫调节因子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降低30例疗效分析

    我科于1996年1月~1997年1月应用人胎盘免疫调节因子治疗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恶性肿瘤3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妙儿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惠州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了解惠州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资料.方法对惠州沿海和非沿海地区的六个乡镇2377名各年龄组自然人群进行前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血清学调查.结果幽门螺杆菌总感染率为45.6%,感染率明显与年龄、居住地、饮水习惯、居住密度、饲养家禽、使用抗生素等因素相关.结论惠州地区属幽门螺杆菌感染低发区,幽门螺杆菌既可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又可通过粪-口等多种途径传播.

    作者:刘集鸿;许岸高;谭潇莹;温素莲;钟志强;黄志辉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血清与肝素抗凝的全血标本电解质、葡萄糖测定结果比较

    目的探讨血清与肝素抗凝的全血标本电解质、葡萄糖测定结果是否存在差异.方法用多功能自动血气分析仪对30例患者血清及肝素抗凝的全血标本电解质中的钾、钠、氯、钙及葡萄糖进行测定.结果除钠外,两种标本的其余各项测定结果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有二:一是开发生产对电解质和血气分析结果基本无影响的肝素锂,二是建立肝素抗凝全血标本的电解质、葡萄糖正常参考值.

    作者:冯怿霞;揭素铭;李志平;曾勉;谢灿茂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胸壁及肺严重穿透性电烧伤1例

    患者,男,26岁.1996年12月21日,因安装变压器被万伏高压电烧伤左手及左胸壁,伤后不省人事,经当地卫生院急救后清醒,于伤后6 h送入院.入院时神智清、烦躁、呼吸促、鼻翼扇动,R 28次/ min,P 98次/ min,BP 17/10kPa.左手4、5指及手掌Ⅲ度烧伤,左胸第7肋处皮肤有20 cm×3 cm烧伤呈焦黑色,靠腋前线第7肋间见5 cm×4 cm皮肤软组织缺损,胸部X线检查左侧气胸左肺压缩50%.

    作者:程怀正;黄广恩;刘潮波;王瑾;陈劲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新生儿窒息伴肾功能损害时血浆内皮素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伴肾功能损害时血浆内皮素(ET)的变化.方法以放射免疫法测定17例新生儿窒息伴肾功能损害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浆ET-1水平,并与正常新生儿ET-1水平对照.结果发现新生儿窒息组以及伴肾功能损害组ET-1均明显高于正常组;新生儿窒息以及伴肾功能损害组两组恢复期比急性期ET-1明显下降,而且,新生儿窒息伴肾功能损害组下降更为明显.结论 ET-1参与新生儿窒息后肾功能损害的病理过程.

    作者:钟巧;肖钢明;徐位仁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环磷腺苷和多巴酚丁胺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比较

    注射用环磷腺苷(cAMP)是一种新型的非洋地黄类环核苷酸依赖性正性肌力药.新近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证明其具有潜在药效作用.本研究从心功能和临床两角度评价其疗效,并与多巴酚丁胺(Dob)进行对比.

    作者:赖忠民;林剑峰;范文伟;邹容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安体舒通治疗高雄激素血症性月经病136例分析

    安体舒通是拮抗醛固酮的利尿剂,同时也是雄激素抑制剂,我们用安体舒通和克罗米酚联合治疗高雄激素血症性月经病,帮助患者建立自然有排卵月经周期,经临床观察,效果良好,兹报道如下.

    作者:杨桂艳;王庆一;杨嫦玉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胃镜诊断青年人胃癌68例分析

    胃癌是消化道常见肿瘤,它占消化道癌肿的一半,是中老年人易患的癌肿,发病高峰年龄为50~70岁.但青年人胃癌也不少见,本院在1991年4月~1998年8月期间经纤维胃镜并行组织病理检查(病理检查为汕头大学医学院及其附属一院指导本院病理室检查结果),检出胃癌748例,其中35岁以下胃癌患者68例,占9.1%,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伟涛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西沙必利治疗脑梗塞合并便秘的临床疗效初步观察

    脑梗塞患者常因年老,长期卧床而出现便秘,给病情恢复及护理带来不利影响,本文采用西沙必利治疗,取得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唯;龚飞跃;孙达春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儿童单纯性血尿和尿结石与特发性高钙尿症的关系

    目的探讨儿童单纯性血尿和尿结石与特发性高钙尿症的关系.方法对58例单纯性血尿患儿进行24小时尿钙定量,并测定午餐后2 h尿钙/尿肌酐比;确诊为特发性高钙尿症患儿作临床分型,以及IVP,腹部平片,家族尿结石调查.结果 58例单纯性血尿中,发现16例24 h尿钙定量大于0.1 mmol/kg,尿Ca/Cr比值大于0.2;临床分型,11例为肠吸收型,5例为肾漏型;16例中2例已有结石发生,5例有尿结石家族史.结论特发性高钙尿症主要表现为单纯性血尿,引发尿结石,并可能有家族遗传性.

    作者:余林泉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恙虫病性浆膜腔积液8例

    恙虫病可引起多器官损害,临床表现多样,而恙虫病浆膜腔积液的报道极少,我院从1995~1997年收治的47例恙虫病中有8例出现浆膜腔积液,现将其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作者:何柏林;魏新安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培哚普利与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新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培哚普利对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120例高血压病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培哚普利2~4 mg/d和卡托普利12.5~25 mg/d进行治疗,运用偶测血压(CBP)及24 h动态血压监测(ABPM)来评价疗效.结果 CBP监测培哚普利组显效率53.3%,总有效率90.0%,卡托普利组的显效率51.7%,总有效率81.7%,两组疗效相近.但ABPM培哚普利组显效率31.3%及总有效93.3%均显著高于卡托普利组(16.7%、68.2%).且降压效果持续24 h.结论培哚普利每日服用一次,能有效控制24 h血压.

    作者:冯新武;陆愚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同时检测抗ENA抗体与抗dsDNA抗体的临床意义探讨

    随着免疫学的不断发展,高度特异性的自身抗体已作为疾病的血清标记抗体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产生大量的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为特征.我们采用免疫印迹技术对SLE患者血清中ENA多肽抗体和抗dsDNA抗体进行了检测.

    作者:彭学标;许良杰;朱晓亮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肝脏畸形1例

    患者,女,57岁.因反复右上腹痛50 a收住院.病史:患者自8岁始反复出现右上腹痛,呈阵发性隐痛,无放射痛,疼痛加剧时伴恶心、呕吐、尿赤,偶伴发热,无伴黄疸,腹胀腹泻,反酸嗳气等不适.自幼厌油腻,吃油腻食物或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后,腹痛即出现.

    作者:邹升帆;刘汉云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HBsAg阴性乙型肝炎临床与发生机理

    乙型病毒性肝炎以HBsAg阳性而诊断.近年发现由于宿主免疫应答亢进或乙肝病毒(HBV)变异等原因形成HBsAg阴性乙型肝炎,现将其临床与发生机理概述如下.

    作者:温帆渊;李韶光;李福山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血清Ⅳ型胶原肽在肝纤维化诊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Ⅳ型胶原肽对肝纤维化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64例各种病毒性肝炎患者及30例健康献血者血清Ⅳ型胶原肽水平,其中有66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做了肝穿刺活检.通过比较各组病毒性肝炎之间及健康献血者血清Ⅳ型胶原水平差异,并结合病理结果分析.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Ⅳ型胶原肽水平明显高于其它病毒性肝炎患者及健康对照组,相互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轻、中度组及健康对照组之间血清Ⅳ型胶原水平没有差异.血清Ⅳ型胶原肽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明显相关,在S4阶段水平高,但与肝内炎症、坏死程度无明显关系.结论动态测定血清Ⅳ型胶原肽可以作为反映肝纤维化一项有意义的指标.

    作者:谢仕斌;张宇峰;陈幼明;崇雨田;高志良;姚集鲁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肠麻痹1例

    患者,男,65岁.因持续上腹疼痛伴恶心、呕吐、胸闷、心悸、气促、出冷汗10 h于1996年1月3日入院.患者3 a前有脑血栓右偏瘫史,住我院治愈.体检:T 36℃,P 57次/min,R 22次/ min,BP 15/9 kPa,神清,心界无扩大,HR 57次/ min,律整,心尖部第一心音减弱,无杂音.双肺无异常.

    作者:林烈民;彭刚 刊期: 1999年第02期

广东医学杂志

广东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