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胆肠桥式吻合治疗晚期肝门胆管癌

刘东;钱以德;李汝权

关键词:胆肠桥式吻合, 治疗手段, 晚期肝门胆管癌, 晚期患者, 改善生活质量, 腹部恶性肿瘤, 现报道如下, 根治性切除, 效果满意, 术式, 外引流, 生存期, 切除率, 减黄术, 显示, 理想
摘要:至今,肝门胆管癌仍是一种极具挑战性的腹部恶性肿瘤.虽根治性切除可使患者获长期生存希望,然而在我国的切除率仅在10%~20%.内、外引流减黄术仍为晚期患者主要的治疗手段.自1992年1月~1998年1月我们通过胆肠桥式吻合治疗晚期肝门胆管癌22例.结果显示此术式简单、实用,减黄效果满意,能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和改善生活质量,是目前治疗晚期肝门胆管癌的理想术式.现报道如下.
广东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小切口单纯摘除甲状腺腺瘤15例

    自1993年2月~1995年10月,参加了15例甲状腺腺瘤手术,均采用小切口法行甲状腺腺瘤单纯摘除,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刘辉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B型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绕颈

    脐带绕颈是引起围产期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生率为20%~25%[1],严重时可使胎儿猝死宫内或导致新生儿窒息甚至死亡.因此,脐带绕颈受到临床广泛的重视.B超对产前检出脐带绕颈并及时处理,对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价值.本院1997年3月~1998年7月应用B超诊断脐带绕颈74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梁晓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与人类白细胞抗原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相关性.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反应和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技术(PCR-SSO)对30例汉族PCOS患者和106例汉族无亲缘关系健康个体的HLA-DQA基因进行研究.结果 PCOS组HLA-DQA1.2基因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数比(OR)值提示该基因为PCOS的抵抗(不易感)基因;PCOS组HLA-DQA1.1及3基因频率分布高于对照组,HLA-DQA1.3基因频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PCOS的发病有遗传物质基础,HLA-DQA基因分布可能对预测或诊断PCOS具有意义.

    作者:杨冬梓;周俊宜;陈忠良;邝健全;罗超权;姚书忠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微型气管切开术治疗呼吸道痰潴留(附22例报告)

    目的研究微型气管切开术治疗呼吸道痰潴留.方法微型气管切开术.结果 22例23次微型气管切开术治疗呼吸道痰潴留取得了理想的临床效果.结论微型气管切开术是一项简单、安全、疗效确切的清除痰潴留方法.

    作者:温浙盛;张铁坚;伍建华;李志强;杨衿记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2例乳腺结核病患者的护理

    1 病例介绍例1.女性,32岁.1997年9月上旬,因觉左侧乳房胀痛而到医院就诊.经使用大量广谱抗生素治疗2周,病情仍未见好转,而且局部症状和全身症状有加重的趋势,即行局部切开引流,并送乳腺组织活检.检查结果,确诊乳腺结核.开始口服异烟肼、利福平、肌注链霉素(注:因肌注链霉素1周后出现耳鸣而停用).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5周后,病情稳定,转来我所门诊治疗.局部检查:病变侵及整个乳腺组织,三处切开引流,瘘道深达3~4cm,且有大量渗液和干酪样分泌物.经12周换药,口服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乳腺结核痊愈.3个月后随访,未见复发.

    作者:黄焕爱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小儿急性喉炎的急救处理

    目的为解除小儿急性喉炎的呼吸困难提出一套快速有效的治疗模式.方法 201例患儿确诊为急性喉炎后,即予足量抗生素、激素静滴,咽喉部直接喷雾或超声雾化吸入药物,并给予适当的吸氧、镇静、钙剂及利尿剂.喉阻塞性呼吸困难Ⅲ度者严密观察,做好随时手术的准备.Ⅳ度者立即进行气管切开手术.结果经以上综合性内科治疗,Ⅲ度以下患儿绝大部分在短期内解除喉阻塞,避免了气管切开.结论小儿急性喉炎一旦确诊,首先争取时间解决呼吸通畅问题.及时、足量抗生素,突击、大剂量激素是首要措施;吸入疗法为治疗呼吸困难赢得时间;吸氧、镇静、钙剂及利尿剂有助于短时间内喉阻塞缓解;气管切开是急救手段.

    作者:黄敏齐;袁旭平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密钙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密钙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应用密钙息治疗63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半年,并设立对照组66例,观察治疗前后腰背痛症状改善,前臂骨密度及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密钙息治疗有效率95.2%.治疗后腰背疼痛积分显著性下降(P<0.05),BMC、BC显著性升高(P<0.05).尿钙/肌酐、尿羟脯氨酸/肌酐比值显著性下降(P<0.05).结论密钙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较好效果.

    作者:邓伟民;贺扬淑;韦蒿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黄参冲剂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

    目的了解中药制剂黄参冲剂联合化疗对胃癌的疗效,并探讨该组方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将62例胃癌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化疗均采用改良FEM方案,另治疗组用黄参冲剂每日1剂,连服3个月以上,对照组单纯给予化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缓解率分别为56.2%和33.3%,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1 a和3 a生存率分别为53.1%和3.1%,而对照组分别为26.7%和0%.两组间1 a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3 a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前两组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5.7±3.6)%,和(5.1±3.7)%,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30.8±11.9)%,和(12.4±6.3)%,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黄参冲剂可提高化疗胃癌病人的总缓解率和1 a生存率,并可诱导胃癌细胞凋亡.

    作者:许岸高;刘集鸿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肠麻痹1例

    患者,男,65岁.因持续上腹疼痛伴恶心、呕吐、胸闷、心悸、气促、出冷汗10 h于1996年1月3日入院.患者3 a前有脑血栓右偏瘫史,住我院治愈.体检:T 36℃,P 57次/min,R 22次/ min,BP 15/9 kPa,神清,心界无扩大,HR 57次/ min,律整,心尖部第一心音减弱,无杂音.双肺无异常.

    作者:林烈民;彭刚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同时检测抗ENA抗体与抗dsDNA抗体的临床意义探讨

    随着免疫学的不断发展,高度特异性的自身抗体已作为疾病的血清标记抗体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产生大量的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为特征.我们采用免疫印迹技术对SLE患者血清中ENA多肽抗体和抗dsDNA抗体进行了检测.

    作者:彭学标;许良杰;朱晓亮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功能性与无功能性胰岛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功能性与无功能性胰岛细胞肿瘤在临床病理特征方面存在的差异.方法将44例胰岛细胞肿瘤分为功能组和无功能组,对其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功能组36例,无功能组8例.无功能组病程短,定位诊断阳性率高,肿瘤体积大,多位于全胰或胰头部,可合并浸润或转移,手术操作复杂,切除率较低,治愈率较低,生存期较短.两组镜下细胞形态相似.结论无功能性胰岛细胞肿瘤治疗较困难,预后较差.

    作者:王洪涛;吕永添;董功航;张百萌;区庆嘉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胆肠桥式吻合治疗晚期肝门胆管癌

    至今,肝门胆管癌仍是一种极具挑战性的腹部恶性肿瘤.虽根治性切除可使患者获长期生存希望,然而在我国的切除率仅在10%~20%.内、外引流减黄术仍为晚期患者主要的治疗手段.自1992年1月~1998年1月我们通过胆肠桥式吻合治疗晚期肝门胆管癌22例.结果显示此术式简单、实用,减黄效果满意,能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和改善生活质量,是目前治疗晚期肝门胆管癌的理想术式.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东;钱以德;李汝权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期间血清一氧化氮水平的动态观察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尿激酶(UK)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期间血清一氧化氮(NO)的动态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0例AMI患者行溶栓治疗(UK 100~150万u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静滴),在溶栓前和溶栓后第2、4、6天分别取静脉血检测血清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并同步检测血气分析.结果治疗组溶栓前NO、SOD、TAO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MD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溶栓第2天后NO、SOD、TAOC水平逐渐升高,MDA水平逐渐降低,至第6天均恢复到对照组水平,与溶栓前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01);血气分析示AMI患者入院时低氧血症严重,经溶栓后氧分压(PaO2)明显升高(P<0.001),NO水平与PaO2呈正相关(r=0.278,P<0.05).结论 AMI患者心肌在缺血缺氧时血清NO生成减少,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UK溶栓治疗AMI能明显改善这一病理生理过程.

    作者:莫振兆;王立毅;彭晓东;孙杰;吴金波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西沙必利治疗脑梗塞合并便秘的临床疗效初步观察

    脑梗塞患者常因年老,长期卧床而出现便秘,给病情恢复及护理带来不利影响,本文采用西沙必利治疗,取得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唯;龚飞跃;孙达春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加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45例

    目的探讨加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疗效.方法加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13例,转子间骨折32例,其中稳定型22例,非稳定型10例,共47侧髋.结果平均术后第9 d下床,第6周开始负重行走,40例得到随访5~18个月,39例存活,34例骨折愈合,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术后无并发股骨干骨折,无下肢短缩和髋内翻畸形发生.结论加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出血少,固定可靠,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和负重行走,有效地降低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志祥;王焕荣;刘仕乐;胡伯红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原发性痛风临床误诊原因分析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的疾病,在临床诊断方面易与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相混淆,本文收集我院确诊的原发性痛风2 2例资料,对其误诊原因作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诊断率.

    作者:于荣秀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光量子血疗辅助治疗金葡菌肺炎合并中毒性心肌炎1例

    患儿,女,8岁.因发热,咳嗽4 d,心慌2 d于1998年6月17日入院.体检:T 39.5℃,高热面容,全身皮肤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右侧胸廓饱满,叩诊浊音,右肺呼吸音减弱,两肺未闻及罗音.HR 140次/ min,律不齐,心音低钝,未闻及杂音.

    作者:刘志刚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惠州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了解惠州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资料.方法对惠州沿海和非沿海地区的六个乡镇2377名各年龄组自然人群进行前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血清学调查.结果幽门螺杆菌总感染率为45.6%,感染率明显与年龄、居住地、饮水习惯、居住密度、饲养家禽、使用抗生素等因素相关.结论惠州地区属幽门螺杆菌感染低发区,幽门螺杆菌既可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又可通过粪-口等多种途径传播.

    作者:刘集鸿;许岸高;谭潇莹;温素莲;钟志强;黄志辉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低分子右旋糖酐致心跳骤停1例

    患者,男,56岁.因眩晕伴左侧肢体轻度无力3天,经头部CT检查为腔隙性脑梗塞,于1997年10月5月入院.体检:T 36.5℃,HR 88次/min,BP 18/10 kPa,颅神经正常,左侧肢体肌力Ⅳ度,肌张力正常,未引出病理神经反射,心肺听诊正常.入院按缺血性脑血管意外治疗,先给予能量合剂静滴,病人无不适感,接着低分子右旋糖酐250 mL静滴,当静滴半分钟后病人突然胸闷、呼吸困难、面色紫绀伴恶心呕吐出胃内容物,即查BP 10/6 kPa,面色紫绀加重,四肢冰冷出汗,HR 136次/ min,考虑为过敏性休克,立即予以吸氧,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4 mg,然这时病人出现心跳骤停、全身紫绀,大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消失、血压测不到、神志不清,立即给予胸外心脏按摩及人工呼吸,心内注射肾上腺素1 mg,及静注地塞米松15 mg及10%葡萄糖酸钙10 mL,此时心跳及自主呼吸恢复,心电监护为窦性心律,HR 58次/ min神志恢复,经反复二次应用地塞米松及10%葡萄糖酸钙,并再次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5 mg,抢救20 min后病人紫绀及呼吸困难消失,HR 82次/ min,有力,BP 16/9 kPa,继续按心肺复苏后处理而愈.

    作者:林祥轩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血清Ⅳ型胶原肽在肝纤维化诊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Ⅳ型胶原肽对肝纤维化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64例各种病毒性肝炎患者及30例健康献血者血清Ⅳ型胶原肽水平,其中有66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做了肝穿刺活检.通过比较各组病毒性肝炎之间及健康献血者血清Ⅳ型胶原水平差异,并结合病理结果分析.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Ⅳ型胶原肽水平明显高于其它病毒性肝炎患者及健康对照组,相互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轻、中度组及健康对照组之间血清Ⅳ型胶原水平没有差异.血清Ⅳ型胶原肽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明显相关,在S4阶段水平高,但与肝内炎症、坏死程度无明显关系.结论动态测定血清Ⅳ型胶原肽可以作为反映肝纤维化一项有意义的指标.

    作者:谢仕斌;张宇峰;陈幼明;崇雨田;高志良;姚集鲁 刊期: 1999年第02期

广东医学杂志

广东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