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锦银;江悦华;王捷;张宏斌;李明
目的建立表达重组人血管生长素(recombinant human angiogenin, rhANG)的简便纯化工艺,为扩大生产及临床应用打下基础.方法工程菌经超声破碎,离心洗涤后,变性萃取rhANG的包涵体,通过Sephacryl S-200柱层析分离,再经CuCl2复性,得到rhANG纯品.结果所获取rhANG的纯度达96%以上,蛋白回收率为80%,活性测定经鸡胚绒毛尿囊膜(chorioallantoic membrane, CAM)测试法显示,该rhANG具有明显的促血管生长作用.结论建立了一套较为简捷的rhANG纯化技术.
作者:吴锦银;江悦华;王捷;张宏斌;李明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清Ⅳ型胶原肽对肝纤维化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64例各种病毒性肝炎患者及30例健康献血者血清Ⅳ型胶原肽水平,其中有66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做了肝穿刺活检.通过比较各组病毒性肝炎之间及健康献血者血清Ⅳ型胶原水平差异,并结合病理结果分析.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Ⅳ型胶原肽水平明显高于其它病毒性肝炎患者及健康对照组,相互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轻、中度组及健康对照组之间血清Ⅳ型胶原水平没有差异.血清Ⅳ型胶原肽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明显相关,在S4阶段水平高,但与肝内炎症、坏死程度无明显关系.结论动态测定血清Ⅳ型胶原肽可以作为反映肝纤维化一项有意义的指标.
作者:谢仕斌;张宇峰;陈幼明;崇雨田;高志良;姚集鲁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了解中药制剂黄参冲剂联合化疗对胃癌的疗效,并探讨该组方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将62例胃癌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化疗均采用改良FEM方案,另治疗组用黄参冲剂每日1剂,连服3个月以上,对照组单纯给予化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缓解率分别为56.2%和33.3%,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1 a和3 a生存率分别为53.1%和3.1%,而对照组分别为26.7%和0%.两组间1 a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3 a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前两组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5.7±3.6)%,和(5.1±3.7)%,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30.8±11.9)%,和(12.4±6.3)%,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黄参冲剂可提高化疗胃癌病人的总缓解率和1 a生存率,并可诱导胃癌细胞凋亡.
作者:许岸高;刘集鸿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对不同时期脊髓蛛网膜炎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阐述脊髓网膜炎的诊断要点,以期提高早期确诊率和治愈率.方法对18例脊髓蛛网膜炎患者的发病、诊断、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周以内早期患者3例保守治疗痊愈;2周以上12例保守治疗和3例手术治疗者好转9例,无好转6例.结论提高诊断水平和及早确诊是治愈本病的关键.
作者:褚峰;曾白云 刊期: 1999年第02期
安体舒通是拮抗醛固酮的利尿剂,同时也是雄激素抑制剂,我们用安体舒通和克罗米酚联合治疗高雄激素血症性月经病,帮助患者建立自然有排卵月经周期,经临床观察,效果良好,兹报道如下.
作者:杨桂艳;王庆一;杨嫦玉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新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培哚普利对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120例高血压病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培哚普利2~4 mg/d和卡托普利12.5~25 mg/d进行治疗,运用偶测血压(CBP)及24 h动态血压监测(ABPM)来评价疗效.结果 CBP监测培哚普利组显效率53.3%,总有效率90.0%,卡托普利组的显效率51.7%,总有效率81.7%,两组疗效相近.但ABPM培哚普利组显效率31.3%及总有效93.3%均显著高于卡托普利组(16.7%、68.2%).且降压效果持续24 h.结论培哚普利每日服用一次,能有效控制24 h血压.
作者:冯新武;陆愚 刊期: 1999年第02期
急性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可使患者病情加重,病死率增高.我科自1996年8月~1998年6月将收治的急性脑出血93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用奥美拉唑,对照组不使用任何预防消化道出血药物,对比两组结果发现奥美拉唑能预防消化道出血的发生,从而降低急性脑出血的全组病死率,且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永东 刊期: 1999年第02期
肺结核是全球严重的健康问题.而肺结核合并妊娠,其治疗的复杂性和难度远大于肺结核的治疗.本文总结1992年1月~1997年12月5年来我院收治的30例肺结核合并妊娠的治疗经验,参阅近年文献作初步探讨.
作者:黄玉娟;肖芄 刊期: 1999年第02期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下呼吸道念珠菌感染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我院自1992年6月~1998年6月共收治下呼吸道念珠菌感染159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翁育清;郭欣然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探索糖尿病患者的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对68例(82眼)糖尿病患者白内障和68例(78眼)老年性白内障行晶体囊外摘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从术后视力、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术前没有或仅有轻微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术后视力恢复与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无明显差别(P>0.05);糖尿病患者术后眼前节炎症性反应明显增高(P<0.01);术后发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进展者皆为血糖控制不良,血糖波动较大者,提示二者密切相关.结论仅术前血糖高于正常水平并非是手术禁忌证,只要使术前空腹血糖稳定在与糖尿病病情相适宜的水平3个月以上,对糖尿病患者施行白内障人工晶体手术是有效且安全可靠的.
作者:张少斌;徐珊琪 刊期: 1999年第02期
患者,男,56岁.因眩晕伴左侧肢体轻度无力3天,经头部CT检查为腔隙性脑梗塞,于1997年10月5月入院.体检:T 36.5℃,HR 88次/min,BP 18/10 kPa,颅神经正常,左侧肢体肌力Ⅳ度,肌张力正常,未引出病理神经反射,心肺听诊正常.入院按缺血性脑血管意外治疗,先给予能量合剂静滴,病人无不适感,接着低分子右旋糖酐250 mL静滴,当静滴半分钟后病人突然胸闷、呼吸困难、面色紫绀伴恶心呕吐出胃内容物,即查BP 10/6 kPa,面色紫绀加重,四肢冰冷出汗,HR 136次/ min,考虑为过敏性休克,立即予以吸氧,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4 mg,然这时病人出现心跳骤停、全身紫绀,大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消失、血压测不到、神志不清,立即给予胸外心脏按摩及人工呼吸,心内注射肾上腺素1 mg,及静注地塞米松15 mg及10%葡萄糖酸钙10 mL,此时心跳及自主呼吸恢复,心电监护为窦性心律,HR 58次/ min神志恢复,经反复二次应用地塞米松及10%葡萄糖酸钙,并再次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5 mg,抢救20 min后病人紫绀及呼吸困难消失,HR 82次/ min,有力,BP 16/9 kPa,继续按心肺复苏后处理而愈.
作者:林祥轩 刊期: 1999年第02期
变应性鼻炎是临床的多发病,近年来在珠江三角洲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治疗方法虽多,但因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疗效常不甚理想,影响病人的生活和工作.笔者应用15%硝酸银烧灼双侧下鼻甲前端和相对应的鼻中隔前部粘膜,治疗变应性鼻炎138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殷永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惠州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资料.方法对惠州沿海和非沿海地区的六个乡镇2377名各年龄组自然人群进行前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血清学调查.结果幽门螺杆菌总感染率为45.6%,感染率明显与年龄、居住地、饮水习惯、居住密度、饲养家禽、使用抗生素等因素相关.结论惠州地区属幽门螺杆菌感染低发区,幽门螺杆菌既可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又可通过粪-口等多种途径传播.
作者:刘集鸿;许岸高;谭潇莹;温素莲;钟志强;黄志辉 刊期: 1999年第02期
切口感染是阑尾切除术常见的并发症,特别是在阑尾化脓、坏疽及穿孔的患者,其发生率可达20%以上[1].我院自1994年1月~1997年1月对122例化脓性、坏疽及穿孔性阑尾炎患者行阑尾切除术,在传统操作的基础上增加切口清创处理,能有效地减少切口感染.现报告如下.
作者:钟景灿;周东怀 刊期: 1999年第02期
患者,女,57岁.因反复右上腹痛50 a收住院.病史:患者自8岁始反复出现右上腹痛,呈阵发性隐痛,无放射痛,疼痛加剧时伴恶心、呕吐、尿赤,偶伴发热,无伴黄疸,腹胀腹泻,反酸嗳气等不适.自幼厌油腻,吃油腻食物或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后,腹痛即出现.
作者:邹升帆;刘汉云 刊期: 1999年第02期
患者,男,17岁.右手被机器压伤致严重碎裂畸形:右侧腕掌部桡侧包括拇指、大鱼际及第1掌骨缺损,第2掌骨呈粉碎性骨折部分缺损,食指伸肌腱离断、舟月骨粉碎移位外露.急诊行清创、前臂逆行筋膜皮瓣修复手部创面,前臂供皮瓣创面全厚皮片修复.清洗创面3次,修剪失活组织、清创后创面为14 cm×12 cm,拇指第1掌骨缺如,大鱼际肌缺损,第2掌骨外露,舟月骨外露,整复第2掌骨后粗线固定、修复腕关节囊.
作者:李进波;陈运祥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的疾病,在临床诊断方面易与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相混淆,本文收集我院确诊的原发性痛风2 2例资料,对其误诊原因作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诊断率.
作者:于荣秀 刊期: 1999年第02期
患儿,女,8岁.因发热,咳嗽4 d,心慌2 d于1998年6月17日入院.体检:T 39.5℃,高热面容,全身皮肤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右侧胸廓饱满,叩诊浊音,右肺呼吸音减弱,两肺未闻及罗音.HR 140次/ min,律不齐,心音低钝,未闻及杂音.
作者:刘志刚 刊期: 1999年第02期
患者,男性,48岁.因发热、消瘦、乏力1个多月于1998年6月18日入院.1个多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多波动于37.6~38.4℃,偶高达40℃,发热常于午后开始,持续至第2天上午渐退,无盗汗,无咳血丝痰,无咯血,体重减轻10余斤.
作者:陈芾珩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的免疫学特征是B淋巴细胞多克隆活化,T细胞活化增加.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2 receptor, SIL-2R)是活化淋巴细胞膜IL-2R α链的成份,由细胞膜释放入血液循环或细胞培养上清中,检测血清中SIL-2R浓度可以反映淋巴细胞激活程度.本文应用单克隆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了治疗前后SLE患者血清SLE-2R浓度,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盛文婷;李其林;陈阳述 刊期: 199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