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教育的错误打开方式

常怡勇

关键词:
摘要:希望把孩子培养成“神童”相关调查表明,超常和低智力的儿童所占的比例都非常少,九成以上的儿童都是普通孩子.然而,希望孩子“正常发展”的家长却只占到三成,大多数家长希望孩子是“超常”的,好是神童.一些教育机构针对家长的这种不正确心理投其所好,打出类似“培养超常儿童”的口号吸引家长,结果是花了不少冤枉钱,干的却是拔苗助长的蠢事.
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比起婚姻,孩子更能让女人成长

    这几日,我的孩子生病了.起初是因为——我们希望孩子生活更加规律、养成良好的作息、有一个小小的社交环境,让他克服内向、更加开朗,让他懂得诸如分享、规则、合作,而这些,在家庭宠溺的环境里,我们都很难给他提供,再考虑到一些家庭现实的因素,因此我们给他提前报了个幼儿园的小小班(在小班之前的托班).

    作者:姚晓恬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盲人哪都能去

    在日本,盲人可以在户外“自由”行走,而这种“自由”是靠日本完善的助残设施.日本所有道路都有盲道区,任何人不得占用.当盲人沿着盲道来到车站后,检票口外的自动售票机右侧有盲文票价表,帮他们确定车票价格.按下售票机上的红色圆按钮,就会出现语音导航,很快就能买好车票.进站后,搭乘按键上刻着盲文的直梯即可安全抵达月台.车站广播会提醒乘客列车停靠的详细时间和月台位置.列车到站,在通往各个出口的楼梯扶手上也刻有盲文,帮助识别方位.

    作者:林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流行搭伙养老

    近年来,为了排遣寂寞,很多德国人流行“搭伙养老”,在一起分摊生活开支,并互相照顾.从本世纪开始,德国逐渐出现了一种新的养老模式,一些志趣相投的老人,特别是那些已经丧偶的独居老人,三五人一起,开始了“搭伙”生活.起初,这些老人的搭伙生活仅限于私下里,他们一起做饭、买东西等,可以减少生活开支.现在,德国的房产机构看准商机,为这些老人提供适合的老人公寓,里面有防滑地板、扶手及专用马桶等,生活十分便利.

    作者:青木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痴呆患者健康提示

    痴呆是一种以认知功能缺损为核心症状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其损害的程度严重到足以影响社会职业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认知损害可涉及记忆、理解、定向、推理、判断、计算、抽象思维、语言、阅读、书写、执行等功能减退,可伴有幻觉、妄想、情绪行为紊乱和人格改变,意识一般无异常.通常具有慢性进行性的特征.常见的以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AD)为多,是原因尚不明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大多数还没有找到有效的治愈办法.

    作者:北京老年医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别让孩子为你表演

    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有些家长,家里一有客人来,便会习惯性让孩子表演个节目,孩子如果不表演,家长就会当众训斥孩子不懂礼貌或者不大方,等等.经常在人前批评孩子,孩子的自尊心会受到打击,久而久之,孩子对此就不那么在意了,甚至可能会破罐子破摔,干脆不再维护自己的自尊心了.

    作者:陈晓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男人也该经常梳头

    年近7旬的王老汉尽管头上没有几根头发,但是喜欢用木梳经常梳头.6岁的小孙子看到爷爷梳头就会哈哈大笑,说:“爷爷头发这么少,还要梳头?”在小孙子看来,只有留着很长头发的女人才该梳头.其实不然,中医出身的王老汉梳头不为梳妆打扮,为的是起到保健作用.中医认为,头为一身之主宰,诸阳所会,百脉相通.发为血之余、肾之华.人体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都汇聚于头部.

    作者:裘影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8个改变让大脑重返年轻

    “超级老人”为什么能保持年轻活力近,美国西北大学范伯格医学院的研究者发现,有一类人的大脑在年老以后也能保持年轻和敏锐.他们的大脑状态比同龄的普通老人要年轻30岁,皮质层更厚,明显的混乱更少,拥有更充沛的神经元.研究者们称这类老人为“超级老人”.

    作者:杨昆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网上被骗钱款如何报警?

    1 拍卖诈骗拍卖诈骗在网上诈骗数量中名列榜首,这跟网上交易的模式有关.在网上拍卖,买主和卖主不用直接见面,拍卖的东西也是“虚拟”的,人们主要通过在网上竞价的方式来达成交易.这就给那些心怀叵测的人以可趁之机.他们以虚拟的身份注册,并在网上极低的价格拍卖一些贵重物品,受骗者往往中标后付了款却收不到商品.

    作者:曾悦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戒烟随感

    吸烟,当你看见这个词的时候,会想起什么?是希望,还是灾难?我要说的是,吸烟带来的灾难远远大过希望!我是一个拥有20多年烟龄的老烟民.我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吸烟了,具体是哪一年记不清了,只依稀记得我父亲吸烟,我也就偷偷地跟着学了.总之,我是很“自然”地开始了吸烟.周围的不少小伙伴也吸烟,也许那个年代的环境就是这样吧.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我的烟龄也超过了20年.

    作者:张云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刺激”训练有助健脑防呆

    大脑衰退是人衰老的明显标志之一.老年人脑功能衰退的主要表现有智力衰退、思维紊乱、记忆力下降、性格改变、行动迟缓、失眠、头痛等.这些改变与脑细胞减少、脑血管硬化等有关.研究表明,老年人多做一些“刺激性训练”有助减缓脑功能衰退,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蒲昭和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音乐处方益健康

    听音乐不但可以陶冶情操,起到放松的作用,而且还可以治病.音乐具有多种不同的节奏,其艺术感染力作用于感情,以情导理,使人的心理保持愉悦,人自然就放松下来.另一方面,音乐以特定的频率作用于人体的器官,既可以增强人的抗病能力,又有利于治疗某些疾病.因为音乐节奏的变化可以带动并调节人的生理节奏.所以有些医术高明的医生,精心挑选各种不同节奏的乐曲,以供不同病人做治疗之用.

    作者:胡献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发了芽的土豆不能吃,才怪!

    土豆是一种很特别的食物,它的淀粉含量高,维生素丰富,既可以作为主食,也可以做成菜.但如果你问100个人,“发芽的土豆能不能吃”,估计100个人都会告诉你,不能!原因大家都知道了,发芽的土豆有毒.虽然一般都建议发芽土豆要扔掉,但一些老年人勤俭节约惯了,让他们把发芽土豆扔掉还真舍不得呢.

    作者:钟凯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家用制氧机≠家庭医生

    家用制氧机不是家庭医生88岁的张老伯身体尚可,但由于年纪大腿脚不方便,无法下楼外出呼吸新鲜空气,因此孙子小张给他买了一台制氧机.小张在卖家那里看到“室内头晕难受、四肢酸痛请用某某品牌制氧机”的广告宣传语,经销商还介绍,家用制氧机是老年人尤其是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人的必备品,能够有病治病、无病健体,于是就把制氧机当做礼物送给年迈的爷爷.为此,张老伯满心欢喜,经常在家里吸氧,把它誉为“家庭医生”,说有了制氧机,就等于置身天然氧吧.

    作者:邬时民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保健食品:馅饼还是陷阱?

    前不久,李先生回家探望80岁的老父亲,没想到家中床上、桌上堆满了五花八门的保健食品.李先生问父亲是怎么回事,父亲回答说,这是他近一个月买来的保健食品,总共花了 3万多元.

    作者:邬时民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男友只恋爱不结婚,我该放弃还是继续?

    主人公小倩的口述爱上“学霸”理工男我和男友阿君是相亲认识的.他比我大两岁,有1.8米的个头,斯文帅气,毕业于名校,现在是公务员.记得第一次见面,他坐在我对面,我的打量让他的耳朵都红了.这年头,还有这么纯真的人.我的心里泛起了涟漪.

    作者:李艳鸣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念高三的孩子倔强不好管,该怎么办呢?

    Q 我今年43岁,结婚十多年了,有一个男孩今年上高三.我和孩子爸爸感情一般,当初结婚也是到年纪了,父母一直催,没有充分了解和相处就急急忙忙地结了婚,有了娃.结婚这么多年,我们经常争吵,他脾气很暴躁,沾火就着,婆婆还夹在中间时不时煽风点火.为了孩子我一直忍耐,现在家里三口人一人睡一个房间.孩子今年上高三了,他学习很一般,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差.他喜欢玩电脑游戏,爱看美国大片,为此我和他爸经常说他,他脾气倔强,不听话,和他爸爸经常针尖对麦芒地吵起来.

    作者:叶子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家里要安烟雾报警器

    虽然现在大家对房间中的烟雾报警器并不陌生,但是它只是出现在宾馆房间、教室、医院等地,很少有人在家中安装烟雾报警器.而在加拿大,烟雾报警器却是人们的“老朋友”,因为加拿大人的家中,每一个房间都必须有报警器.

    作者:文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国式喂饭”的4大问题

    “吃饭,影响人的一生”——这个观点,越来越得到现代父母的认同.关于孩子吃饭的问题,常有人会拿中国父母和美国父母进行比较.中国人重视吃饭,家长对孩子的爱,尤其体现在吃饭上.首先是让孩子多吃,不分青红皂白,使劲喂,只要孩子多吃就好,经常可见爷爷奶奶端着碗,四处追赶孙儿喊叫着喂一口饭.

    作者:游川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别以为妇科病和青春期女孩无关

    1 月经不调 月经周期和血量不规律,是许多青春期少女存在的问题.不少女生在月经刚开始的1~2年内,会出现月经周期紊乱.在初潮后1~2年内,月经周期间隔在2~3个月,都属于正常,因为这与身体调节月经的内分泌未发育完善有关,不必担忧.随着内分泌调节发育完善,这种情况会好转.但是,如果初潮后2年以上,月经周期仍然过长,或经期长短不一、出血量时多时少,就要引起注意了.

    作者:张正修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英国并非美食荒漠

    早午餐,主次搭配各显其味在英国,每当人们想要美美地享用一顿早餐的时候,第一选择绝对是英式的早午餐.早午餐可谓英国人拿得出手的美食之一.一百多年前的英国人,越有钱吃早餐的时间就会越晚.在清晨英姿飒爽地猎狐后,回到庄园里,一边享受“迟到”的早餐,一边读书、聊天、调情,分享打猎的收获,直到中午.为了表示吃这顿饭的尊贵性,当时上流社会的杂志还专门创造了这个词语—Brunch(早午餐),即将Breakfast(早餐)和Lunch(午餐)合在一起.

    作者:李芭乐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健康杂志

健康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局

主办: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