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奕;焦光辉;李绵超
目的 探讨针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进行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TGF-β 1、CRP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3组,各30例,A组采用沙丁胺醇治疗,B组采用布地奈德治疗,联合组采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3组患者共治疗2周.观察临床疗效、TGF-β1、CRP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前3组患者的TGF-β1、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的TGF-β 1、CRP水平较治疗前均出现下降(P<0.05),联合组的TGF-β1、CRP水平较A组和B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经检验表明,联合组的临床疗效(93.33%)优于A组(73.33%)和B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和B组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出现下降,且联合组下降程度较A组和B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临床疗效较佳,显著改善了患者的TGF-β 1、CRP水平及生活质量.
作者:李喆;朱应群;何龙培;刘金华;王欣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对结直肠癌造口术后患者的相关知识认知状况及知识需求的调查,为实施针对性的延续性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在2017年6月1日至2017年8月30日,采用自行设计的自填式问卷对本院普外科因结直肠癌行造口术或术后再次就诊的门诊或住院患者108例,进行个人资料、肠造口相关知识的认知状况和知识需求调查,结果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对肠造口相关知识总认知度得分仅有57.23分,属于低水平状态(<60分).六大条目评分排序为:造口清洗、造口袋更换、造口袋购买、造口周围皮肤观察、造口扩张、造口并发症的判断.不同个体对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比较,年轻者优于年老者,脑力劳动者优于体力劳动者(均P< 0.01).护理需求以造口护理、合理饮食、性知识三项内容需求率在90%以上.患者喜欢微信互动,人数占86.11%.结论 患者肠造口相关知识认知属于低水平状态,以年老者、文化水平低者尤甚,应实施针对性的延续性护理,按需求教育,扩展网络教育平台传授相关的疾病知识以改善患者的认知状况,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许晓洁;张贞丽;邓冬梅;庞振红;洪仁华;张维燕;李文强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分期综合康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明确牵引、针刺、整脊等中医治疗方法干预的时间窗,优化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且同意参加本临床试验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的住院患者200名,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3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1组:牵引治疗;对照2组,针刺治疗;对照3组,整脊治疗;治疗组:第1周牵引治疗,第2周针刺治疗,第3周整脊治疗.治疗3周后,做JOA(日本骨科协会)下腰痛疾患疗效评定及总有效率评价.结果 治疗后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3组和治疗组JOA改善率分别为59.38%、61.35%、58.60%和76.31%;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78.00%、76.00%、92.00%,提示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且优于对照1、2、3组.结论 牵引、针刺、整脊分期综合康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牵引、针刺、整脊等疗法的分期干预能优化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治疗方案.
作者:何广云;侯可强;丁宁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牵引结合关节松动术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观察及对膝关节影响.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化将2015年5月至2017年7月本院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9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行臭氧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行牵引结合关节松动术联合臭氧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Lysholm)评分、骨性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及关节液中炎症因子水平,对比两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较治疗前Lysholm评分均升高,WOMAC评分均降低,观察组Lysholm评分(85.61±6.42)升高及WOMAC评分(27.12±4.54)降低较对照组[(73.77±5.81)、(37.47±6.03)]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炎症因子IL-1、MMP-3、TNF-α较治疗前均降低,但观察组IL-1 (61.11±6.45)、MMP-3(121.33±10.67)、TNF-α(19.61±3.49)水平降低较对照组[(69.91±7.38)、(135.24±12.93)、(25.52±4.27)]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7.83%比8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牵引结合关节松动术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显著临床效果,能明显减少炎症反应,改善膝关节功能.
作者:李洪彪;景雷;翟喜成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肝胆外科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126例肝胆疾病患者临床资料,按干预方案不同分两组,各组63例.对照组行围术期常规营养干预,观察组在ERAS理念下行肠内营养支持,两组临床时间指标及营养状态指标、不良反应比较.结果 观察组术后排气、排便及住院时间[(3.71±1.02)d、(4.23±1.31)d、(9.21±1.84)d]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体重下降(1.25±0.41)kg比对照组少,ALB(38.17±3.06)g/L、TRF(219.56±45.63)mg/dl、PALB(190.33±20.36)mg/L含量均比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胆外科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肠内营养支持能加快胃肠功能恢复,提升机体营养状态,减少胃肠道不适,预后良好.
作者:黄育英;欧国英;孙玥;郑新金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检查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胆道系统结石患者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5月本院就诊的78例胆道系统结石患者,均行MRCP、CT检查.统计对比两种检查方式诊断准确率、不同直径结石诊断准确率及影像学表现.结果 MRCP诊断准确率(93.58%)高于CT(7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CP在结石直径< 0.8 cm所占比例(93.47%)高于CT(6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CP在结石直径≥0.8 cm所占比例(100.00%)与CT(93.7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CT比较,MRCP检查在胆道系统结石患者诊断准确度较高,特别是在结石直径<0.8 cm的患者中具有明显优势,可为病情评估、确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宋朝晖 刊期: 2018年第11期
本文从PICC维护网络的构建模式“以省/市级医院为中心、以县级医院为中心以及以医院-社区-家庭为中心建立维护网”与覆盖范围以及所取得的成效“提高了患者维护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降低了非计划拔管和PICC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和基层医院的服务能力、促进了PICC服务技术同质化和医疗资源的共建互享”等进行了综述,认为确保PICC技术安全使用需要全程化无缝隙的优质服务,展望未来能借助经济、便捷、快速、高效的网络技术进一步健全PICC技术服务网络,使PICC技术下沉至基层惠及更多的患者.
作者:蒙美好;黄石群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接种冻干人用狂犬疫苗后的不良反应及护理效果观察.方法 随机选取本门急诊部2016年4月至2016年10月间接受的400例狂犬病暴露(1~2级)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5针法接种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对照组患者采用5针法接种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统计患者每次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计护理后康复状况.结果 局部不良反应监测中,实验组局部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红晕(1.0%)、疼痛(3.5%)、硬结(2.5%)、红肿(1.0%)、和瘙痒(1.0%).对照组局部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红晕(2.5%)、疼痛(5.5%)、硬结(2.0%)、红肿(2.5%)、和瘙痒(3.0%);全身不良反应监测中,实验组全身反应表现为食欲不振(0.5%)、乏力(2.5%)、体温异常(1.5%)和头痛头晕(0.5%),无其他不适症状.对照组全身反应表现为食欲不振(2.0%)、乏力(13.0%)、体温异常(12.5%)、肌肉疼痛(0.5%)、头痛头晕(3.0%)和皮疹(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全部不良反应124例患者经过针对性护理后,1日内康复有64例,3日内有57例,其余3例在5日内康复.结论 (1)接种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相对于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能减少接种者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2)给予接种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患者针对性护理措施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反应,护理效果满意,保证患者完成疫苗接种的疗程和药效,预防狂犬病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雪莲;吕翠婷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分析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和胸部X线表现,指导临床早期诊断.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156例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X线和各项临床资料,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56例儿童支原体肺炎均有X线改变,但肺部阳性体征少97例(62.2%),以小叶性肺炎改变为主,伴肺门影增浓51例(32.7%),少数可有大叶性肺炎表现.结论 支原体肺炎X线影像表现出现早,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可为临床医生提供早期诊断的依据.
作者:罗武;孟翠萍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铅门固定技术(SJT)和铅门跟随技术(JTT)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调强放疗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对30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分别制定SJT和JTT计划.在95%体积的计划靶区(PTV)满足处方剂量的前提下,比较两组计划的靶区适形指数(CI)和靶区均匀性指数(HI)、危及器管剂量分布以及机器总跳数.分别利用Mapcheck2对两组计划进行剂量验证.结果 两组计划靶区剂量分布均达到临床要求,JTT的靶区HI和CI与SJT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JTT双肺V5、V10、V20和Dmean明显低于SJT(P<0.05),JTT双肺V30和V40与SJT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JTT心脏V5、V10和Dmean明显低于SJT(P<0.05),JTT心脏V20、V30和V40与SJT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JTT脊髓Dmax和Deann均明显低于SJT (P<0.05);JTT机器跳数明显高于SJT(P<0.05).结论 基于SJT与JTT两种铅门技术的NSCLC调强放疗靶区及危及器官剂量分布均能满足临床要求,但JTT可以更好地降低危及器官的低剂量分布.
作者:谢家存;裴运通;梁恒坡;李亚琼;王志斌;雒建超;李良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在高龄首发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20例首发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常规内科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医情志护理支持,住院期间及出院后6个月均持续进行,住院期间由责任护士执行,出院后家属跟进和亲情干预,护士每周电话或上门随访1次,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及生存质量,落实情志护理的实际应用效果,及时心理辅导、方法改进、更新五行音乐等.每月定时召开病友会,鼓励患者及时参加.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第8、1 2周,HAMD量表评定抑郁程度;MMSE量表评定认知功能;NIHSS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Barthel指数(MBI)评定生活自理能力,并记录临床疗效.生存质量评价使用SS-QOL量表.结果 干预12周后,研究组HAMD、NIHSS评分为(5.6±0.9)、(11.5±3.1),低于对照组的(7.9±1.8)、(22.6±1.9),MMSE、MBI评分为(25.9±4.1)、(67.2±8.7),高于对照组的(21.8±3.7)、(36.8±6.5)(均P< 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6.7%,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3.3% (P<0.05).干预后12周研究组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活力强度、整体健康评分分别为(53.2±3.8)、(86.9±3.9)、(60.7±3.7)、(63.5±2.6)、(56.8±1.3)、(54.2±2.1)、(46.0±3.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5.5±2.6)、(81.6±2.1)、(52.9±1.8)、(58.3±2.7)、(48.7±1.1)、(45.6±1.2)、(38.1±0.7),生存质量更具有优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对高龄首发PSD患者实施情志护理,可达疏通气机、平衡体内阴阳、濡养五脏六腑、调和气血、解郁安神之功效,同时激活内心潜在积极因素,更好地发挥自我控制力,改善预后事半功倍.建议起居规律,恬淡虚无,自得为功,保持阴平阳秘之心态,以防病情反复.
作者:刘丹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对去氨加压素(弥凝)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小儿难治性遗尿症的临床观察,评价其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72例难治性夜遗尿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弥凝联合阿米替林组38例和弥凝增量组34例,所有患儿给予干床训练.观察治疗3个月和治疗结束停药3个月时患儿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3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估:弥凝联合阿米替林组在完全反应率(89.5%比61.8%)、有效率(97.4%比82.4%)上均明显高于弥凝增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3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估:弥凝联合阿米替林组在完全反应率(81.6%比52.9%)、有效率(92.1%比73.5%)上均明显高于弥凝增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内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弥凝联合阿米替林治疗难治性夜遗尿临床疗效好,依从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翁维维;于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艾灸按摩和颈部功能训练相结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来院就诊的7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颈部艾灸、颈部肌肉按摩、镇痛和颈部活动训练知识宣教,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指导患者坚持自我的规范化颈部功能活动训练,6周后评价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颈椎功能改善和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6周后实验组患者的NDI和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1.43%比71.43%,P<0.05).结论 艾灸按摩与颈部活动训练相结合治疗,明显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功能和临床症状,缓解疼痛,提高颈椎病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卢彬;邝秋群;杨佳生;曾秀芳;吴佳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联合护理路径应用于股骨骨折患者康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8月至2017年3月在本院治疗的股骨骨折患者5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中西医联合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肿胀周径、肌力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肢体肿胀周径为(38.14±1.23)cm,少于对照组的(39.79±1.19)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肌力等级恢复情况明显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00%(2/25),低于对照组的32.00%(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100%(25/25),高于对照组的76.00%(1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联合护理路径干预于股骨骨折患者康复期,可有效缓解其肢体肿胀情况,提高机体肌力,降低并发症,从而改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作者:吴俊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电极置入患者视频脑电图监测的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100例在机械臂辅助手术系统辅助下置入立体定向电极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对电极置入术后护理过程特殊问题的分析,总结专科护理经验.结果 100例患者中5例(5%)出现并发症,其中2例出现一根电极松动,3例术后出现少量出血,其余95例(95%)患者未出现电极移位、颅内感染、出血等临床意外事件,均顺利完成SEEG监测,并经多学科讨论根据手术计划成功进行了致痫灶切除手术;平均监测时程14.2天.结论 在视频脑电图监测期间,对颅内电极置入癫痫患者实施相关特殊护理干预,不但可预防立体定向电极置入并发症的发生,保证监测质量,也为精确的癫痫定位诊断、外科手术和术后康复提供安全保障.
作者:伍新颜;林秀娟;岑海燕;张玮;郭强;胡玮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发生母婴同室新生儿皮肤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新生儿皮肤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母婴同室新生儿共10 823例的临床资料,通过比较皮肤感染者与健康者,筛选发生皮肤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发生新生儿皮肤感染271例,感染率为2.5%,其中感染类型以脓疱疮为主,占94.8%.单因素分析发现剖宫产(P=0.001)、产程延长(P=0.015)、胎膜早破(P=0.030)、羊水异常(P=0.043)、出生时窒息(P=0.036)是发生新生儿皮肤感染的危险因素,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新生儿皮肤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产程延长(OR=2.96)、胎膜早破(OR=1.71)、羊水异常(OR=2.16)、出生时窒息(OR=1.45).结论 母婴同室新生儿皮肤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是产程延长、胎膜早破、羊水异常及出生时窒息,应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减少新生儿皮肤感染的发生.
作者:徐霞;唐显华;杜佩英;黄茂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医护应急情景模拟相互配合对提高手术室低年资护士急救能力的影响.方法 对本院15名低年资护士进行情景模拟医护联合应急演练培训,培训前后,15名护士理论、模拟应急能力以及实际应急效应比较.结果 培训后,15名护士理论平均成绩为(88.63±7.26)分(t=8.28,P<0.01),模拟应急能力平均成绩为(89.23±7.26)分(t=7.26,P<0.01),实际应急效应考试得分为(90.65±4.53)分(t=8.61,P<0.01),均显著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培训后统计数据表明,手术医生与麻醉医生对低年资护士应急处理的满意度由85.5%上升至95.54%,低年资护士自身对培训满意度由88.3%上升至98.36%.结论 情景模拟医护联合应急演练能显著提高低年资护士急救技术水平、培养观察力和分析判断能力,提高团队意识和应急配合能力、交流沟通能力.
作者:陈玉兰;李秀玉;邱慧玉;黄飘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T2DM)合并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者血清血脂、丙二醛(MDA)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观察Hp感染对血脂水平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临床确诊的住院和门诊T2DM患者210例及对照组60例,检测血清Hp-IgG抗体(胶体金法)和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采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AU6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及血清SOD活性(比色法),采用上海现科752可见分光光度计(532 nm)检测血清MDA(TBA法)水平.结果 T2DM组Hp感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0.5%比36.7%,x2=10.697,P<0.01).Hp感染组与Hp非感染组比较,血清TC[(6.31±0.96) mmol/L比(5.19±0.82) mmol/L]、TG[(3.14±0.85) mmol/L比(2.28±0.74)mmol/L]、LDL-C[(3.87±0.98)mmol/L比(2.77±0.93)mmol/L]及HDL-C[(1.07±0.32)mmol/L比(1.86±0.41)mmol/L]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对照组、Hp非感染组及Hp感染组血清MDA水平和SOD活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Hp感染组与Hp菲感染组比较血清MDA水平和SOD活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Hp非感染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机体内血脂代谢紊乱加剧及氧化应激反应增强,此可能是加剧2型糖尿病发生并发疾病的原因之一.
作者:杨燕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意外发现合并肝硬化的手术方法.方法 10例胆囊结石的患者,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探查发现合并结节性肝硬化,改行胆囊切开取石术,缝合胆囊切口.观察术中、手术后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和患者恢复情况.结果 10例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60~90min,患者术中、手术后围手术期未发生出血、胆漏、腹腔积液等并发症,手术后6~10d顺利出院.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意外发现合并结节性肝硬化,为减少术中、术后大出血的严重并发症,可采用胆囊切开取石、一期缝合胆囊切口的手术方法,避免术中和手术后的大出血,降低医疗风险,保证患者安全.
作者:蔡刁龙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医联体内,三级医院省临床重点专科妇科和产科直接管理受托管的二级医院对口学科下,病区紧密型护理管理模式的运用成效.方法 为促进托管医院学科建设,2016年12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全面接管托管医院妇产科,并派驻医护团队,医联体内学科直管,形成病区紧密型护理管理模式.在该模式下,通过建章立制、安全管理、质量管理、团队建设、环境改造等改革全面推动护理管理工作.结果 该模式运作一年后,病区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结论 医联体内学科直管下病区紧密型护理管理模式提升护理管理质量,促进医联体建设.
作者:李媛媛;张秀娟;魏侍萍;陈戈婷;李敏华 刊期: 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