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型基因检测系统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胡玉华

关键词:基因检测, 新型基因检测系统, 生物医学, 研究领域, 应用分析
摘要:在当今的生物医学领域中,传统的身体检测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而基因芯片的价格又居高不下,当前医学界迫切需要新型基因检测系统来改善这种状况.本文主要对以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技术为基础研发的新型基因检测系统为中心,进一步针对该新型基因检测系统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无创气道咳痰机与叩背排痰用于老年肺结核患者的排痰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无创气道咳痰机与叩背排痰对肺结核患者排痰效果观察.方法 将8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无创气道咳痰机排痰,对照组采用常规叩背方法排痰.比较两组患者的排痰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排痰治疗耐受程度、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与排痰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咳痰机用于老年肺结核患者较叩背排痰效果好,且患者耐受程度高.

    作者:罗晓莉;杨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新生儿输血策略与前期检验探究

    目的 探讨和分析新生儿的输血策略和输血前期的检验.方法 此次抽取我医院治疗的新生儿ABO溶血症患儿(60例)为分析的对象,收集患儿标本的血清和放散液,并选取5份ABO同型的红细胞制剂进行主侧交叉配血,分别为凝聚胺法与微柱凝胶卡法,对比分析不同检测方法的血清和放散液的不合格次数.结果 采用微柱凝胶卡法检验的不合格率明显高于采用凝聚胺法(P<0.05),且凝聚胺法检测阳性的患儿微柱凝胶卡法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而微柱凝胶卡法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患儿凝聚胺法检测则部分为阴性,两种技术交叉配血结果一致性较差.结论 微柱凝胶技术是较为适用于新生儿溶血病患儿输血前检验的方法,根据检验结果选择与患儿相容性高或者同血型血样进行输血,从而保证输血的安全性.

    作者:张保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抗CD137L单抗对再生障碍性贫血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诱生水平的影响及意义

    目的 探讨抗CD137L单克隆抗体阻断CD137/CD137L信号通路对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T淋巴细胞亚群及单个核细胞体外诱生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及其在AA免疫治疗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及ELISA方法,分析AA患者经抗CD137L单抗刺激前后骨髓T淋巴细胞亚群及单个核细胞诱生细胞因子IL-2、IFN-γ、IL-10的变化.结果 AA患者经抗CD137L单抗诱导后骨髓CD3+、CD4+、CD8+、CD25+T细胞比值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T细胞亚群几无影响.抗CD137L使再障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IL-2、IFN-γ水平降低,但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使IL-10水平升高,但较正常对照组仍显著降低(P<0.05).结论 抗CD137L单抗可使AA患者T细胞亚群恢复或接近正常,使免疫状态得到改善,亦可使体外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中IL-2、IFN-γ水平下降,IL-10水平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志敏;潘学霞;李尊昌;王雨存;王立盼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环孢素A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大量蛋白尿免疫球蛋白A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分析探究在大量蛋白尿免疫球蛋白A肾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环孢素A联合糖皮质激素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大量蛋白尿免疫球蛋白A肾病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在对照组患者中采用甲泼尼龙进行治疗,而在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对照组药物的同时采用环孢素A,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在进行为期24周的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病情完全缓解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两周后,观察组患者的尿蛋白含量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面,对照组与观察组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大量蛋白尿免疫球蛋白A肾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环孢素A联合糖皮质激素,不仅治疗效果显著,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图木勒巴根;宝山;白玉山;于勒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骨外科患者感染伤口细菌检验结果分析

    目的 探究骨外科患者感染伤口的细菌检查结果,并分析其耐药情况.方法 随机收集我院2016年8月-2017年9月期间接收的骨外科感染伤口患者262例标本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结合检验结果和问卷调查等回顾性整合.结果 在262例骨外科患者伤口感染标本中,共筛出136株病原菌,阳性率为51.91%,筛出的病原菌多成较高的耐药性,并且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占22.79%,大肠埃希菌占25.00%,鲍曼不动杆菌占15.44%,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13.24%.结论 通过对骨外科患者感染伤口标本的回顾性调查显示出其病原菌耐药菌株问题的严重性,临床应加强对骨外科伤口的护理,科学使用抗菌药物,在保障患者疾病恢复的同时,也要提高对病原菌、耐药菌株监控工作,以更好治疗感染性疾病,值得推广.

    作者:孙志艳;张兰兰;郑喜灿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采用免疫阴阳平衡抗风疗法的治疗效果

    目的 研究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采用免疫阴阳平衡抗风疗法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5月1日-2016年4月30日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将64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其中,一组患者采用别嘌醇治疗(对照组),另一组采用免疫阴阳平衡抗风疗法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中医症候评分以及血尿酸水平.结果 观察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后的中医症候评分和血尿酸水平均比对照组患者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免疫阴阳平衡抗风疗法应用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治疗中的效果优越.

    作者:祁冬冬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医院检验信息系统(LIS)的应用研究

    医院检验信息系统(LIS)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促进医院的现代化的建设.本文就对医院检验信息系统(LIS)进行了简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医院检验信息系统(LTS)在门诊流程中和住院流程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以期为进一步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作者:孙福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常规输血与少白细胞技术输血对输血不良反应的降低作用分析

    目的 比较少白细胞技术与常规输血技术对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0例输血患者,根据输注成分进行分组,即为参照组(n=40)与实验组(n=40),以常规输血患者选为研究参照组,以少白细胞技术输血患者选为研究实验组,观察两组输血患者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输血前后发热情况.结果 实验组输血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输血前后发热情况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少白细胞技术与常规输血技术应用在输血患者中均存在一定效果,但少白细胞技术输血更具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李青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3月17日-2017年3月17日我中心收治的200例乙型肝炎患者,分为重症组、一般组,各100例,再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50例),对比3组观察对象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3组数据存在高度的差异性(P<0.05).结论 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能够直接反映乙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推广.

    作者:祁冬冬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超敏C反应蛋白在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在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诊断为肺炎支原体呼吸道感染的120例患儿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测量,为观察组,对同期健康体检的120例患儿抽取静脉血分离血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患儿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明显(P<0.05).结论 采用超敏C反应蛋白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意义较高.

    作者:龚萍;龚莲;黄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UF-5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在尿液有形成分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UF-5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在尿液有形成分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8月于我院门诊就诊的300例患者的尿液标本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每例患者的尿液标本分成均等的2份,全自动组运用UF-5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进行检测,而显微镜组则运用显微镜进行检测.本次研究检测工作均由同一位主管检验师完成,观察两种检测方法,并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取得的WBC、类酵母菌、RBC、EC、CAST、结晶及等指标的阳性符合率.结果两种方法对类酵母菌及结晶的阳性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自动组RBC、WBC、EC及CAST检出率显著高于显微镜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UF-5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在尿液有形成分检测中具有操作简便、敏感度高及准确率好等优势,检测视野广阔,是显微镜检测视野的10倍左右,用于尿液有形成分检测具有突出的高效性及准确性.

    作者:蔡德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拓展高校结核病健康教育形式效果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拓展高校结核病健康教育形式的具体效果,构建无结核病的校园环境.方法 选取某学校2015年6月-2016年9月的1,260名高校学生,根据不同的结核病健康教育形式将其分为四组(课堂教育组、媒介传播组、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组和面对面访谈组),每组均为315名.统计分析四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结核病基础知识知晓率.结果 干预前,课堂教育组、媒介传播组、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组和面对面访谈组学生的结核病基础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课堂教育组、媒介传播组、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组和面对面访谈组学生的结核病基础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媒介传播组学生的结核病基础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课堂教育组、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组和面对面访谈组(P<0.05).结论 在高校学生中开展防结核病基础知识能够显著受到学生欢迎,尤其是采取媒介传播宣传教育形式能够提高学生的结核病基础知识知晓率.

    作者:沈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脑卒中患者主要家庭照顾者负荷水平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和对策分析

    目的 探讨脑卒中疾病患者的主要家庭照顾者接受针对性降负荷干预的临床效果,并总结对该类人群负荷水平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方法 选取以往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疾病患者的主要家庭照顾者100例,随机分组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平均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减压干预;研究组实施针对性降负荷干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对临床减压干预模式的满意度、在干预前后负荷评分的改善幅度.结果 研究组研究对象对临床减压干预模式的满意度达到94.0%,高于对照组的82.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前后负荷评分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数据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疾病患者的主要家庭照顾者接受针对性降负荷干预,可以在短时间内降低其负荷程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同时,提高满意度.

    作者:傅煜;胡国庆;郭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医学实验室急诊检验项目与报告时限设置和应用

    临床医学管理人员需要加大临床医学重要环节的检验力度,对其检验质量进行严格的把关,确保临床医学重要环节检验的结果符合国家制定的相关要求标准.本文通过对临床医学检验环节的质量控制问题进行简要分析,以期提高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的准确性,促进我国医疗事业的全面发展.

    作者:马文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血培养与降钙素原联合检测的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检测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249例疑似菌血症的发热患者,分别进行血液细菌培养检测和外周血中PCT的检测,根据PCT结果与血培养的检测进行比较分析,观察PCT检测对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PCT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9.5%和65.4%,PCT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31.8%和97.2%.结论 临床可参照PCT检测结果,结合细菌学培养,早期诊断血流感染,及时治疗.

    作者:吕守彦;张庆;刘广锋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结核杆菌实验室检测技术与临床应用进展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本文就结核杆菌实验室检测技术与其临床实际应用做如下综述.

    作者:严芝光;周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金水宝联合奥美沙坦酯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应用金水宝、奥美沙坦酯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入我院就诊的10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每组患者50例.参照组接受奥美沙坦酯治疗,试验组接受金水宝、奥美沙坦酯联合治疗,对比疗效差异.结果 治疗前,试验组与参照组患者的UTP、mAb/Cr、NAG对比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参照组患者的UTP、mAb/Cr、NAG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应用金水宝、奥美沙坦酯联合治疗,有助于降低蛋白尿,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值得推广.

    作者:蔡文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评价及卵巢功能和血皮质醇水平的变化研究

    目的 在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治疗期间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研究其对患者疗效以及卵巢功能、血皮质醇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愿参与原则在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所收治的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选取54例作为样本人群,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54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27例.参照组患者应用口服和达那唑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将两组患者实行不同治疗后得到的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出统计学分析结果的相关数值.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血清E2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停药恢复月经时间、血清皮质醇水平均显著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血皮质醇水平,对显著改善患者的卵巢功能也存在一定的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段丽丽;尹红;韩会来;秘嘉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妇科门诊对宫颈疾病的防治措施及效果

    目的 探讨妇科门诊加强宫颈疾病防治的具体措施及成效.方法 选择宫颈疾病患者100例,均为我院妇科门诊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常规管理(对照组,n=50)与依据病情制定针对性防范措施及科学、合理的健康宣教等管理(观察组,n=5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 观察组所选择的宫颈疾病患者痊愈率为68%,明显高于对照组4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全身治疗、阴道塞药、阴道冲洗、物理治疗等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临床收治的宫颈疾病患者,依据病情制定针对性的防范对策,并行全面的健康宣教,可提高治愈率,增强知识知晓率,降低复发风险,对维护整体健康水平意义重大.

    作者:黄华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在糖尿病肾病诊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在糖尿病肾病诊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2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Hcy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水平会随着糖尿病肾病的病情发展逐步上升,可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蒙桂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