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荧光PCR技术在ICU抗菌药物使用患者中检测真菌感染的临床意义

刘东育;赵洪伟;马庆庆

关键词:聚合酶链式反应, 假丝酵母菌属, 真菌
摘要:目的 分析比较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法与传统培养法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抗菌药物使用患者中检测真菌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 我院使用多种抗菌药物的患者,取痰液60份,血液30份.将每例标本采集两份,一份真菌培养,另一份冻箱保存,到一定数量后用PCR方法检测真菌.结果 在90份临床标本中,二种方法均检测出白色念珠菌、 热带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以白色念珠菌为多.二种方法对念珠菌所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PCR检测疑似菌感染临床标本具有快速简便,稳定性好、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理想的特点,值得临床实验室推广使用.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接收治疗的86例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匹多莫德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3.02%,与对照组的72.09%相比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发热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指标上,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的过程中,给予匹多莫德治疗的效果良好,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有助于患儿机体恢复.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胡虹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尿微量白蛋白(mALB)检测对妊高症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妊高症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接诊的妊娠高血压患者32例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接受健康产检的孕妇35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孕妇的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清胱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结果 实验组孕妇的mALB、CysC、β2-M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将实验组孕妇根据症状分为轻度组、中度组以及重度组,三组mALB、CysC、β2-MG的水平对比结果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P<0.05).结论 妊高症早期肾功能损害孕妇的mALB、CysC、β2-MG水平明显升高,三项指标可作为妊高症孕妇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

    作者:杨汉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高血压治疗中采用不同剂型硝苯地平的效果对比

    目的 比较不同剂型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5月-2017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共9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A组给予硝苯地平普通片治疗、B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C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对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科学的比较.结果 A组、B组和C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3.33%、90.00%和93.33%,其中C组的总有效率高,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的SDANN、PNN50和RMSSD明显要比A组高,且C组比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和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00%、10.00%和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的治疗成本明显高于A组,其中C组的治疗成本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高血压时,硝苯地平控释片更能够促进临床治疗效果的显著增强,降压效果十分明显,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但是治疗成本较高,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结合自身的病情与经济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药物.

    作者:魏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小儿急性细菌性脑膜炎及病毒性脑炎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小儿急性细菌性脑膜炎及病毒性脑膜炎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细菌性脑膜炎组(60例)和病毒性脑膜炎组(60例),分别对其血清和脑脊液中的降钙素原水平进行测定,比较其检测结果.结果 细菌性脑膜炎组患儿的血清、脑脊液降钙素原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病毒性脑膜炎组患儿,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血清降钙素原的比较差异更为显著(P<0.01).结论 降钙素原检测是鉴别小儿急性细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的理想指标,且血清中降钙素原水平得检测有更好的灵敏度,操作简便,有利于患儿的治疗.

    作者:杨秀贤;许琴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高危型HPV分型对子宫颈癌前病变初筛应用

    目的 探究宫颈癌前病变(CIN)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病毒载量检测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汇总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因宫颈疾病前来我院检查的3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宫颈细胞学和病理学检查结果以及HR-HPV病毒载量检测结果,通过统计学方法判断HR-HPV病毒载量与宫颈癌前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宫颈病变各组的高危型HPV阳性率(50.00%、70.00%、88.46%、93.33%)多于炎症组(12.67%),不同病变程度组间病毒载量差异明显,病毒载量越高,CIN程度越高;随着子宫颈暴露HR-HPV病毒载量的增加,发生各级CIN的危险性均增加,两者间存在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结论 HR-HPV病毒载量的高低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高危型HPV病毒载量越高,恶性病变的可能性越大.

    作者:储玲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流式细胞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发展,国家加大了医学方面的研究力度,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具有广阔前景的细胞分析技术,其具有很多优势,不仅具有很高的分辨率,同时细胞数量大且参数多,准确度高,因此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其及时不断的发展,其应用也在不断的拓展,在未来都会成为临床医学发展非常重要的部分,因此需要重点加强对其的研究.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流式细胞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

    作者:狄敏;王聪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及缓解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效果探究

    目的 探讨和分析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及缓解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间在我院行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入院顺序分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而研究组患者加用针对性护理,总结两组患者膀胱痉挛的发生情况,并进一步总结膀胱痉挛患者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以及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膀胱痉挛的发生率(16.67%)少于对照组(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63,P=0.022).研究组患者膀胱痉挛的发作频率[(2.07±1.03)次/d]少于对照组膀胱痉挛患者[(5.37±1.41)次/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87,P<0.001.研究组膀胱痉挛患者膀胱痉挛的持续时间[(7.58±1.67)d]少于对照组膀胱痉挛患者[(11.42±2.3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88,P<0.001).研究组膀胱痉挛患者的膀胱痉挛缓解率(90.00%)高于对照组膀胱痉挛患者(52.38%),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88,P=0.041).结论 在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患者中,针对性护理可降低膀胱痉挛发生的风险,并降低膀胱痉挛患者的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且有效缓解了膀胱痉挛,应推广使用.

    作者:潘玉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剖腹产孕妇血流动力学及麻醉质量的影响

    目的 在剖腹产孕妇麻醉过程中采用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探究对剖腹产孕妇血流动力学以及麻醉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44例孕妇参与本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22例.参照组孕妇:在麻醉过程中应用2 mL浓度为0.75%的罗哌卡因,实验组孕妇:在麻醉过程中应用1 mL浓度为0.75%的罗哌卡因,将两组孕妇经过不同麻醉后得出的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孕妇自主排尿时间、苏醒时间、胎儿娩出后心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更佳,对比参照组孕妇而言,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孕妇肌松满意度对比参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剖腹产孕妇麻醉过程中采用小剂量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可减少对剖腹产孕妇血流动力学影响,麻醉质量较为理想,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祁晓燕;何全在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不同术式治疗剖宫产子宫切口憩室的再次妊娠结局对比

    目的 探讨剖宫产子宫切口憩室(PCSD)患者再次妊娠时实施不同术式的效果.方法 选取64例患有PCSD于2012年3月-2015年6月来本院治疗的患者,以不同术式作依据分组:A组31例施予腹式手术疗法,B组33例施予阴式手术疗法,对其妊娠结局作统计分析.结果 B组19例宫内妊娠,A组有10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产科对PCSD病例进行治疗时,施予阴式手术更具可靠性.

    作者:周朝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枸杞多糖对甲醛致小鼠睾丸组织氧化损伤和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 观察枸杞多糖(LBP)对甲醛(FA)致雄性小鼠睾丸组织氧化损伤和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昆明种小鼠96只,随机分为8组,FA低、中、高[0.2 mg/(kg.d)、2.0 mg/(kg.d)、20 mg/(kg.d)]剂量组,LBP低、中、高[50 mg/(kg.d)、100 mg/(kg.d)、200 mg/(kg.d)]剂量拮抗组,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50 mg/(kg.d)]和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FA染毒组和阴性对照组腹腔注射,每天1次,连续14 d,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隔天1次,共14 d.LBP拮抗组腹腔注射高剂量FA,同时灌胃LBP溶液,每天1次,连续14 d.给药结束后,处死小鼠,测定小鼠睾丸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和山梨醇脱氢酶(SDH)活性.结果 FA染毒组睾丸组织SOD下降,MDA含量增高,LBP组较FA染毒组SOD升高,MDA含量下降;FA染毒组睾丸组织G-6-PD、SDH活性降低,LBP中、高剂量组均明显增高.结论 FA染毒雄性小鼠致睾丸组织氧化损伤和标志酶活性下降,LBP可能通过抗氧化作用减轻睾丸组织氧化损伤,提高标志酶活性.

    作者:孙晶;常会忠;张立群;张小蕾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荧光PCR技术在ICU抗菌药物使用患者中检测真菌感染的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比较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法与传统培养法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抗菌药物使用患者中检测真菌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 我院使用多种抗菌药物的患者,取痰液60份,血液30份.将每例标本采集两份,一份真菌培养,另一份冻箱保存,到一定数量后用PCR方法检测真菌.结果 在90份临床标本中,二种方法均检测出白色念珠菌、 热带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以白色念珠菌为多.二种方法对念珠菌所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PCR检测疑似菌感染临床标本具有快速简便,稳定性好、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理想的特点,值得临床实验室推广使用.

    作者:刘东育;赵洪伟;马庆庆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不同GnRH-a降调节方案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者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研究

    目的 探讨分析两种不同GnRH-a降调节方案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者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临床结局.方法 将60例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胚胎移植周期的临床效果.结果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ET的胚胎数、流产率、异位妊娠率等进行比较,实验组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受精率都高于对照组,但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可移植胚胎率、优质胚胎率、卵泡数、获卵数都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超长方案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的患者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助孕治疗中可以帮助改善胚胎的质量,有效提高妊娠率、种植率以及受精率.

    作者:戴玲;陈林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坏疽性脓皮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

    目的探究坏疽性脓皮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式、并发症预防方式.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4例坏疽性脓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数据资料,了解患者疾病临床特征、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预后情况.结果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皮损问题,包括足部、小腿等,且患者通常合并相关疾病.给予患者针对性药物治疗后,治愈例数达7例,治疗效果较为突出.结论坏疽性脓皮病患者大多合并相关疾病,需要对患者进行肺部、血液等方面的系统检查,为提升患者临床疗效,可采取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刘崔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社区规范化管理的分析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实施社区规范化管理取得的效果,并对具体实施措施进行分析.方法 以6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社区规范化管理,对比实施管理前后患者病情变化.结果 实施管理后,患者血压值、空腹血糖、血浆总胆固醇、血浆甘油三酯水平明显改善,与实施管理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规范化管理在三高症防治工作中的运用,效果良好,有助于改善患者病情,提升生活质量.

    作者:蔡伯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血液透析治疗狼疮性肾炎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血液透析治疗狼疮性肾炎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掷色子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8例,观察组采取血液透析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非血液透析治疗,治疗并分析患者的心率、平均血压、病发率和存活率.结果 治疗一段时间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生化指标得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进行血液透析,一方面有利于患者肾炎肾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另一方面可促进患者的肾功能恢复,对患者的肾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江茂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从社区选取老年高血压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实验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比较经过两种方式护理后,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结果 经过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实验组平均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应用护理干预的方式对老年高血压护理的效果较好,能够使患者更多地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更好的控制血压,并且使护理的工作质量提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军贺;赵淑惠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妇科炎症应用微生物检验的临床效果及价值

    目的 探讨和分析妇科炎症应用微生物检验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7年5月间在我院治疗的51例妇科炎症患者当做研究对象,按照检验方法设三组,甲组通过培养法进行检验,乙组通过镜检法进行检验,丙组通过凝集法进行检验,评价三组的检验结果.结果 甲组检验结果呈阳性的患者为41例,其阳性率是80.39%;乙组检验结果呈阳性的患者为39例,其阳性率是76.47%;丙组检验结果呈阳性的患者为38例,其阳性率是74.51%.三组检验的阳性率差异对比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炎症的诊断中,微生物检验的应用效果确切,诊断价值很高,应推广使用.

    作者:吴德芬;张秀琴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探讨纵切面与横切面超声引导在乳腺微创旋切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纵切面与横切面超声引导在乳腺微创旋切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4年5月-2017年5月来我院进行乳腺微创旋切术的14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7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纵切面引导,而观察组患者采用纵切面与横切面联合引导,比较两组患者路线微创切术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病灶旋切时间以及旋切次数(6.23±1.03)min、(8.36±1.26次)均低于对照组患者(9.37±1.18)min、(12.55±1.20次).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几率(5例,7.1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15例,21.43%),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与单纯纵切面相比较,在乳腺微创旋切术中应用纵切面与横切面超声引导方式的优势更加明显,临床值得应用于推广.

    作者:邵海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探讨手术室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

    目的 研究行手术治疗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月在我院开展手术治疗并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100例患者,将其设置为观察组,然后随机选取在该阶段没有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治疗患者200例,将其设置为对照组,收集全部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与手术状况,比较并分析影响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因素.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年龄超过60岁的比例、参观者人数超过3例的比例、急诊手术的比例、III级切口的比例、手术用时超过3 h的比例以及安置引流管的比例均比对照组的明显增加(P<0.05).经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超过60岁、急诊手术、III级切口、手术用时超过3 h以及安置引流管均属于影响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 年龄超过60岁、急诊手术、III级切口、手术用时超过3 h以及安置引流管均属于影响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在临床手术期间应尽量降低手术用时,选取佳的切口,术后应综合评估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并给予早期预防干预.

    作者:张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对不同的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研究,为后期进行血常规检验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6年1月1日-2016年10月31日期间,在我院进行体检的24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末梢血,而干预组患者则采取静脉血,对两组患者的血常规检验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比容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小板、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平均体积以及平均血红细胞蛋白量比较无差异学差异(P>0.05).结论 在临床上对于患者进行血常规检验时,采取患者的静脉血比末梢血更加稳定且对于患者的临床治疗意义更大.

    作者:赵佃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