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霞
目的 分析呼吸道感染病原性细菌的临床检验.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6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562例呼吸道感染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1)和对照组(n=31),主要以自然咳痰为主,使用常规方式对患者实施痰液的留取,使用不同类型的培养基,对患者痰液进行培养和分离.结果 不同病原性细菌在不同培养基条件下所分离的结果也存在差异,观察组中,有5株为革兰阳性菌,28株为阴性菌群,4株为真菌.还有铜绿假单细胞菌和肺炎克雷伯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 针对患者痰液当中的病原性细菌进行培养,可以将其当做药物敏感研究对象,从而帮助患者科学选择敏感抗菌药物,终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一定依据.
作者:田发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枸杞多糖(LBP)对甲醛(FA)致雄性小鼠睾丸组织氧化损伤和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昆明种小鼠96只,随机分为8组,FA低、中、高[0.2 mg/(kg.d)、2.0 mg/(kg.d)、20 mg/(kg.d)]剂量组,LBP低、中、高[50 mg/(kg.d)、100 mg/(kg.d)、200 mg/(kg.d)]剂量拮抗组,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50 mg/(kg.d)]和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FA染毒组和阴性对照组腹腔注射,每天1次,连续14 d,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隔天1次,共14 d.LBP拮抗组腹腔注射高剂量FA,同时灌胃LBP溶液,每天1次,连续14 d.给药结束后,处死小鼠,测定小鼠睾丸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和山梨醇脱氢酶(SDH)活性.结果 FA染毒组睾丸组织SOD下降,MDA含量增高,LBP组较FA染毒组SOD升高,MDA含量下降;FA染毒组睾丸组织G-6-PD、SDH活性降低,LBP中、高剂量组均明显增高.结论 FA染毒雄性小鼠致睾丸组织氧化损伤和标志酶活性下降,LBP可能通过抗氧化作用减轻睾丸组织氧化损伤,提高标志酶活性.
作者:孙晶;常会忠;张立群;张小蕾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探究针对性护理对标本采集质量的影响.方法 抽选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集的检验标本100份作为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另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的检验标本100份作为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问题发生几率.结果 观察组当中标本量不足占比、标本留取不规范占比、患者准备不充分占比以及送检不及时占比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不明显(P>0.05);观察组护理问题发生总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在标本采集中可以提升采集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黎肖琴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我院2010年-2015年传染病流行病学分布特点,为传染病防控措施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2010年-2015年传染病上报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传染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2015年全院报告传染病18种,3,979例,其中甲类传染病0报告,乙类传染病1,478例,丙类传染病2,030例,其他传染病471例;上报传染病前5位的病种是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细菌性痢疾、结核、水痘;各年龄组上报前五位传染病分别为:0-岁组:手足口、感染性腹泻、细菌性痢疾、水痘、流行性腮腺炎;3-岁组:手足口、水痘、感染性腹泻、猩红热和流行性腮腺炎;6-岁组:水痘、感染性腹泻、细菌性痢疾、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19-岁组:感染性腹泻、细菌性痢疾、TB、其他和梅毒.结论 2010年-2015年我院上报的传染病病种相对稳定;报告的主要传染病是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病,儿科门诊是本院传染病防控的重点监控科室;成人结核病发病有上升趋势,应引起重视;成人性安全教育应加强.
作者:许翠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随着社会发展,国家加大了医学方面的研究力度,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具有广阔前景的细胞分析技术,其具有很多优势,不仅具有很高的分辨率,同时细胞数量大且参数多,准确度高,因此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其及时不断的发展,其应用也在不断的拓展,在未来都会成为临床医学发展非常重要的部分,因此需要重点加强对其的研究.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流式细胞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
作者:狄敏;王聪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小切口与传统开放术式单节段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PLIF)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对比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采用PLIF术治疗邻近节段退变进行小切口PLIF术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将我院2010年前采取传统开放式PLIF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身体质量指数(BMI)变化以及上、下邻近节段降低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邻近节段退变采用小切口PLIF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使用传统开放式PLIF治疗,建议在临床手术中使用.
作者:顾玉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评估酒石酸布托啡诺联合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来我院行人工流产术的92例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基本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术前给予用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酒石酸布托啡诺镇痛,对比两组女性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及术中出血量.结果 经过手术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酒石酸布托啡诺联合米索前列醇应用在人工流产术中,能够有效提升镇痛效果,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可推广应用.
作者:罗箐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贫血鉴别诊断中红细胞参数检验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先后就诊我院的120例贫血患者与60名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设置A、B、C三个小组,每组60例,纳入A组的所有病例均为临床确诊的地中海患者,纳入B组的所有病例均为缺铁性贫血患者,纳入C组的所有对象均为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群.将3组实验对象的红细胞(RB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压积(HCT)作比较.结果 A组的RBC、HCT、RDW均明显高于C组,MCH、MCV低于C组(P<0.05).B组RBC、MCH、MCV、HCT均低于C组,RDW高于C组(P<0.05).结论 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有助于鉴别诊断地中海贫血与缺铁性贫血,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王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对支原体肺炎患者与正常儿童的血常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42例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一时间段在我院进行体检的正常儿童42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与比较两组血常规检查结果.结果 研究组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中粒细胞绝对值与单极细胞绝对值皆高于对照组,而研究组的淋巴细胞绝对值与红细胞计数则比对照组的低(P<0.05);研究组的IgG、IgA、IgM、IgE各项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与正常参考值(P<0.05).结论 血常规检查可作为支原体肺炎患儿早期的诊断依据,不仅操作便捷且确诊率高.
作者:陈士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采用氯吡格雷治疗后残余血小板高反应性的影响因素.方法 依不同病症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诊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91例)(非高发应性)和观察组(29例)(高反应性);详细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总结氯吡格雷治疗后残余血小板高反应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合并糖尿病、冠心病类型、高脂血症等为患者发生残余血小板高反应性的影响因素.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小板高反应性与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情况相关.
作者:王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从五脏剖析突发性耳聋的中医病因病机及中医治法,认为突发性耳聋病位在耳,其发病与五脏密切相关.总结归纳临床上关于突发性耳聋的辨证治疗经验,可为临证时灵活运用提供思路,以助临床治疗突发性耳聋提高疗效.
作者:王明星;朱芸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对急性左心衰患者不同院前急救模式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比较.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5年11月收治的68例急性左心衰患者,按照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为34例,对照组采用边转运边治疗的模式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先治疗后转运的模式进行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效果及不同时段的血氧饱和度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2.3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55.88%,对照组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先抢救后转运的抢救方式对急性左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具有很好的效果,能明显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有效提高患者的预后情况.
作者:吴艳朋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锥束CT(CBCT)在牙体牙髓病诊断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110例接受CBCT检查患者,使用CBCT对患者进行口腔检查,分析110例患者CBCT图像,分析其成像特点,判断在根折评价方面CBCT与X线的有效性,对患者CBCT治疗情况进行随访.结果 在CBCT检查与X线检查结果方面,两种检查结果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BCT检查与X线检查根折评价灵敏度方面,0级和2级对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在CBCT治疗结果方面,在之后的半年随访时间内,患者并不存在严重并发症情况出现,治疗结果理想.结论 CBCT在牙体牙髓病诊断方面有着非常高的应用价值,能够为临床医师提供患者全方位的口腔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金闯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析胆结石接受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88例,根据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联合组和传统组,其中联合组利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传统组利用开腹手术取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联合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传统组为79.55%;联合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用时均优于传统组;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5%、复发率为6.82%,传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91%、复发率为22.73%.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可以减小手术创伤,减少手术出血,降低术后切口感染发生可能,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陈志永;孙海慧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阿莫西林、大蒜素、呋喃唑酮、埃索美拉唑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9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有45例.观察组患者口服阿莫西林、大蒜素胶囊、呋喃唑酮、埃索美拉唑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埃索美拉唑治疗.7天后患者单独服用埃索美拉,维持服用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及溃疡愈合率和HP根除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HP根除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HP根除率为84.44%,观察组患者HP根除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溃疡愈合率为97.78%,对照组溃疡愈合率为86.67%,观察组的溃疡愈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照组患者的不良感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莫西林、大蒜素、呋喃唑酮、埃索美拉唑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溃疡愈合率和HP根除率,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之一.
作者:关艾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地佐辛辅佐下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早期疼痛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16年12月于该院就诊的56例行腹部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后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n=45,采用瑞芬太尼)及观察组(n=45,采用地佐辛复合瑞芬太尼),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各时点VA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生命体征正常,均达到满意效果.观察组患者在每个时间点VA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手术结束四个时间点恶心、呕吐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患者采用地佐辛复合瑞芬太尼的镇痛效果良好,镇痛又快又稳,且不良反应轻,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术后镇痛方案.
作者:陈梦瑶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不同维持剂量右美托咪定对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PCNL)患者围手术期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择期PCNL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各20例,分别设为对照组(C组)、右美托咪定低浓度组(D1组)、右美托咪定高浓度组(D2组).D1、D2组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0.5μg/kg;D1组右美托咪定维持剂量0.2μg/kg/h;D2组右美托咪定维持剂量0.4μg/kg/h;C组不使用右美托咪定.三组其他用药相同,麻醉维持选择全凭静脉麻醉.分别于麻醉诱导后(T1)、手术结束后(T2)、手术结束后4 h(T3)、手术结束后24 h(T4)取静脉血标本4 mL,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TNF-α的浓度.结果 组内比较,TNF-α浓度在T2-T4均升高;D2组TNF-α峰值出现在T4时,与C组比较,D2组在T2-T4时TNF-α浓度显著降低.结论 术中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能够抑制PCNL后炎性介质TNF-α的释放,这一作用存在剂量相关性.
作者:王桂祥;曹宁;王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兰索拉唑应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采取兰索拉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8.5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兰索拉唑应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好,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阮才志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在总结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临床疗效的基础上分析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疼痛的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 以2015年3月-2016年3月于我院骨科接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美国HSS评分标准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膝关节情况,评价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分别于患者入院时、术后一周内以及出院时三个时间节点评价患者的疼痛感,并总结疼痛原因.结果 经统计学对比可知,经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HSS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膝关节活动度大于治疗前(P<0.05).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导致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为手术创伤,手术创伤52例(65.00%),患膝功能锻炼21例(26.25%),膝关节术后感染6例(7.50%),不良心理状况1例(1.25%).手术创伤发生率明显高于患膝功能锻炼、膝关节术后感染以及其他类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可明显提高HSS评分,增大膝关节活动度.但由于护理操作不当易造成不同程度的关节疼痛,因此掌握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疼痛原因,于术前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可有效减少或避免疼痛感的产生.
作者:周红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比较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法与传统培养法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抗菌药物使用患者中检测真菌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 我院使用多种抗菌药物的患者,取痰液60份,血液30份.将每例标本采集两份,一份真菌培养,另一份冻箱保存,到一定数量后用PCR方法检测真菌.结果 在90份临床标本中,二种方法均检测出白色念珠菌、 热带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以白色念珠菌为多.二种方法对念珠菌所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PCR检测疑似菌感染临床标本具有快速简便,稳定性好、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理想的特点,值得临床实验室推广使用.
作者:刘东育;赵洪伟;马庆庆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