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琴
目的 分析在临床输血中应用不规则抗体筛查的价值.方法 我院于2016年4月-2018年4月选取189例临床输血治疗患者,作为本研究的对象,在患者接受输血治疗前的3天内,对其筛查不规则抗体.结果 分析数据,共189例临床输血治疗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中,共有17例患者不规则抗体检出阳性,阳性检出率为8.99%(17/189).其中男性患者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率为5.26%(5/95),女性患者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率为12.77%(12/94),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具有妊娠史的患者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率为12.69%(8/63),无妊娠史患者的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率为12.90%(4/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输血史的患者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率为20.41%(10/49),无输血史患者的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率为5.00% (7/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7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中,筛查出抗-M的检出率高7,占比41.18%(7/17),其次为抗-E、抗-D以及抗-s的患者,均为2例,占比11.76%(2/17),后为抗-K、抗-Mur、抗-c以及抗-Fya的患者,均为1例,占比5.88%(1/17).结论 在临床输血中予以不规则抗体筛查,应用价值十分优异,值得推广.
作者:衣志杰;邵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生化检验在糖尿病疾病中的诊断准确性,并分析其临床使用价值.方法 挑选在我院进行诊断的糖尿病疾病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挑选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100例作为观察组,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均进行生化检验诊断,观察两组研究对象身体指标的区别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研究对象在空腹时的血糖值分别为(10.17± 0.97)和(6.01±0.89),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研究对象在餐后2 h所测量的血糖值分别为(12.51±1.17)和(6.99±0.92),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研究对象的甘油三酯数值分别为(3.04±0.18)和(1.46±0.08),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研究对象的总胆固醇数值分别为(8.52±0.64)和(4.92±0.29),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研究对象的葡萄糖耐量数值分别为(13.87±0.95)和(9.02±0.76).观察组和对照组在5个指标上均存在差异,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糖尿病疾病的检验上,生化检验具有很好的效果,该手段的准确率很高,值得临床推广,对医生能够起到很好的辅助诊断作用.
作者:肖利;王坤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本实验将采用对照实验的方式,对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对比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7月于本院诊治的糖尿病患者为讨论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尿糖检验)和观察组(血糖检验)进行不同检测方式的分析,并对检出率进行对照.结果 观察组检出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结论 血糖检验能明显提高检出率,更具优势,可信度高,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高晓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解脲支原体在健康检查者、泌尿生殖系统感染、试管婴儿男女就诊者、不育不孕患者及习惯性流产患者的感染情况.方法 用实时荧光PCR法对2018年1月1日-2018年6月26日在我院就诊的不同人群就诊者的分泌物进行解脲支原体DNA检测.结果 男性健康检查者212人次,有84人阳性,阳性率39.62%,女性69人次,有42人阳性,阳性率60.87%;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男性505人次,有142人阳性,阳性率28.12%,女性324人次,有210人阳性,阳性率64.81%;试管婴儿男性187人次,有88人阳性,阳性率47.06%,女性321人次,有193人阳性,阳性率60.12%;不育不孕男患者105人次,有53人阳性,阳性率50.48%,女患者115人次,有76人阳性,阳性率66.09%;习惯性流产患者86人次,有42人阳性,阳性率48.84%.结论 解脲支原体在男性健康检查者感染率为39.62%,女性为60.87%;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男性感染率为28.12%,女性为64.81%;试管婴儿男性感染率为47.06%,女性感染率为60.12%;不育不孕男患者感染率为50.48%,女患者感染率为66.09%;习惯性流产患者感染率为48.84%.由此可见,解脲支原体在不同人群中的感染率非常高,低的为28.12%,高的达到了66.09%.实时荧光PCR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省时等特点,从标本处理到报告的签发只需2 h-3 h,解脲支原体核酸检测有助于解脲支原体感染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为广大患者节省了宝贵治疗的时间.
作者:罗振元;李媛媛;徐晓婧;余姝妮;王茹蕾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血常规检验对糖尿病肾病早期的鉴别诊断效果及准确率.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日-2018年1月20日至我院就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50例,设置为实验组,另同期选择至我院治疗并康复的肾病患者50例,设置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者均给予血常规检验,对其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血小板(PLT)、白细胞(WB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比容(HCT)、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水平相比对照组均明显更低,比较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给予血常规检验的意义重大,相比治疗并康复的肾病患者具有较低的血常规水平,依据检验结果可对疾病进行判断,辅助疾病的诊疗.
作者:金晔;张佳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孕妇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在新生儿溶血病预防中的指导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接收的1,35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均接受ABO及Rh(D)血型及相应血型抗体检测,统计不规则抗体检出率,并总结不规则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的关系.结果 1,350例受检孕妇,抗-A(B)IgG效价异常率为51.63%,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率为6.22%;18例Rh(D)呈阴性的孕妇抗-DIgM阳性率为66.67%.不规则抗体阳性孕妇<1/64组、=1/64组、=1/128组、1/256组发病率依次为10.71%、43.75%、91.67%、100.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孕妇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具有准确度高、特异性强等特点,应用于产前血清不规则抗体及效价测定中,可及时发现母婴血型不合事实,降低新生儿溶血病发病风险,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作者:王志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微生物检验结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策略.方法 取4株念珠菌,沙保式固体培养基培养,选择不同的PH、接种密度、葡萄糖浓度和温度,探究检验结果影响因素及控制策略.结果 pH在5-6时,念珠菌生长情况佳,接种密度方面,在3.3×108生长状况佳,在3.5 mg/L以内的环境下,葡萄糖浓度对念珠菌的生长并无影响.高温可以促进白色念珠菌向着菌丝方向发展,而较低的温度则向着酵母的形态发展.结论 微生物检验结果影响因素主要包括pH、接种密度以及温度.且人员因素、操作规范性因素及标本因素对结果具有直接的影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质量控制策略.
作者:周永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人文关怀联合、常规护理应用在重症监护室患者护理之中所取得的效果,探究舒适护理+人文关怀联合、常规护理治疗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进行治疗的重症监护室患者中200作为纳入研究范围之内,实验组100例患者接受舒适护理+人文关怀联合干预,常规组100例接受常规护理,对常规组和实验组心理状况和护理满意度展开分析.结果 实验组在本研究之中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在本研究之中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重症监护室患者的护理之中行舒适护理+人文关怀联合干预,可保障患者能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状态,值得推广.
作者:周育芬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抗苗勒管激素(AMH)及促黄体生成激素(LH)/促卵泡生成激素(FSH) (LH/FSH)的水平变化及两者相关性分析.方法 采用罗氏601E检测模块,用电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49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和51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的AMH、FSH、LH、睾酮(T)指标,并进行数据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两组中AMH、LH、LH/FSH和T指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FSH差异不明显.PCOS患者的AMH及LH/FSH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COS患者血清AMH与各指标相关性分析中,AMH与LH/FSH呈显著正相关(r=0.415, P<0.01).结论 PCOS患者血清AMH与LH/FSH水平,二者高度相关,同时联合检测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治疗及远期并发症的防治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张旭帆;郝玲;黄睿臻;李盛;蒋琴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剂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2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31例;参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实验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剂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价值.结果 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3.55%)明显高于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4.19%),两组患儿疱疹消失时间与退热时间比较,组间数据行t检验,t值分别为3.985、6.564,可见实验组比参照组治疗方法更具有优势,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剂可有效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程春华;董春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舒适护理在肝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入选本研究中的60例肝癌患者入院时间为2017年4月-2018年5月,60例患者依据护理模式的差异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予以基础护理,观察组予以舒适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模式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模式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选择舒适护理效果良好.
作者:李启莲;刘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耐碳氢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临床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收集2017年4月-2018年3月临床分离的CRE,对CRE实施药物敏感性试验,然后根据FDA标准判定药敏结果,统计分析数据结果.结果 收集CRE共270株,病原菌主要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构成比为40.74%(110/270),其次为大肠埃希菌和褪色沙雷菌等;呼吸道是CRE的主要标本来源,占比33.33%(90/270);CRE仅对替加环素耐药率较低,对其他抗菌药物均有较高的耐药率,耐药率在30%以上.结论 CRE对大多数抗菌药物均有较高的耐药率,临床应对CRE的耐药性监测加强,并有效防控耐药菌传播.
作者:司大;谢航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分析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和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辅助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7年12月于我院精神检验科诊治的分裂症住院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和前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士45例作为对照组,治疗3个月前后利用酶联免疫法对血清细胞因子和神经营养因子水平进行测量,对比分析两组相关性.结果 在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较对照组偏高,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较对照组偏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有所下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都有所升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细胞因子和神经营养因子均能反应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对于辅助诊断精神分裂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值得应用.
作者:杨园园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丙戊酸钠联合三氧化二砷对K562细胞增殖的抑制及表达影响,以及联合丙戊酸钠(VPA)后作用是否增强.方法 细胞传代培养,WST-1检测药物作用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找出佳作用浓度及时间;RT-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SHP-1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不同浓度As2O3对K562细胞的增殖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并且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VPA组蛋白表达弱,As2O3组及As2O3+VPA组作用后蛋白表达明显.结论 As2O3对K562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使SHP-1基因表达增强,且As2O3与VPA联合后较同浓度的单药作用明显增强.
作者:李荣芳;任京婷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循环酶法在测定高血压、冠心病和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患者各20例作为实验组,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借助于全自动生化仪使用循环酶法,对其血清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检测,对比各组数据差异.结果 三组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大幅高于对照组,且冠心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大幅高于脑梗死患者(P>0.05).结论 循环酶法可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及脑梗死的临床诊断.
作者:何宏正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在临床药学教学中应用团队情景模拟教学模式的效果.方法 选取临床药学专业的80名学生作为本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法将80名学生分为两组,分别为A组(传统教学模式)和B组(团队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对比两组效果.结果两组学生测试成绩对比,B组测试分数(78.5±16.5)明显高于A组(65.8±15.5);两组学生对教学模式满意度对比,B组对教学模式满意度为95.0%明显高于A组满意度77.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药学教学中应用团队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成绩,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及效率.
作者:朱斌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分析对比传统涂片及细胞蜡块+免疫组化两种方法在诊断渗出性胸腔积液中有无差异,进而探讨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44例渗出性胸腔积液标本,采用传统涂片及细胞蜡块+免疫组化两种检查方法,通过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及染色情况对渗出性胸腔积液加以诊断,统计分析两种方法在胸腔积液中的统计学差异,推断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结果 传统涂片及细胞蜡块+免疫组化两种方法对于渗出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中,在恶性胸腔积液中的检出率分别为26例(18.1%)、57例(39.6%),炎性积液检出率分别为103例(71.5%)、87例(60.4%),在可疑恶性中检出率分别为15例(10.4%)、0例(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细胞蜡块+免疫组化检查法较传统涂片法在渗出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中更有优势,尤其在可疑恶性积液中价值更高,不仅可以确定积液性质而且可以判定组织来源,但传统涂片法方法简便、价格优惠,虽有一定的漏诊率但误诊率较低以及实验室要求相对不高更适合临床病人初期的筛查,两种方法联合检查既可提高检出率又可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很高的价值.
作者:景学芬;王翠峰;文荣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PDCA持续改进,找出静脉穿刺后局部皮肤瘀斑的主要原因、规律以及如何降低静脉穿刺后局部皮肤瘀斑率的方法,解决肝炎内科临床常见护理问题.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日-30日在本科室住院的241例患者观察其静脉穿刺点局部皮肤情况,进行8人小组分析讨论,找出问题要因进行PDCA持续改进,观察2015年7月8日-30日住院的134例静脉穿刺患者局部皮肤情况.结果 达到降低穿刺后瘀斑率20%的预期目标.结论 PDCA持续改进模式能有效且有针对性地解决该临床护理问题,同时有利于科室成员的团结协作,增强了凝聚力,值得推广.
作者:史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子宫颈癌围术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入选本研究48例子宫颈癌患者均为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入组后利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取快速康复护理,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2.5%)低于对照组(37.4%),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快速康复护理在宫颈癌围术期患者护理应用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有效地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了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黄玉珠;柳宝贝;张小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重型胰腺炎患者急性反应期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204例重型胰腺炎急性反应期患者设置为重型组,并选择同期就诊的208例轻型胰腺炎患者与206例健康体检人群,分别设置为轻型组及对照组,检测三组人群的血清CRP及T淋巴亚群水平.结果 ①血清CRP水平:轻、重型组的血清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重型组的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轻型组(P<0.05);②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轻型组的CD4+、CD4+/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CD3+、CD8+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重型组的CD3+、CD4+、CD4+/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重型组的CD3+、CD4+、CD4+/CD8+水平明显低于轻型组,CD8+水平明显高于轻型组(P<0.05).结论 血清CRP与T淋巴细胞亚群可作为重型胰腺炎患者急性反应期病情评估的有效参考指标,对选择治疗方案与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少麟;陈方鸣;李维星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