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型号希森美康血常规分析仪的临床检验结果对比评价

付强

关键词:不同型号, 希森美康血常规分析仪, 临床检验结果, 对比
摘要:目的 评价不同型号希森美康血常规分析仪的临床检验结果对比.方法 门诊患者新鲜全血60份参照EP9-A2文件,选择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圃院区提供的文件,使用希森美康Xs800i血细胞分析仪当做对比仪器,实施系统检测,并和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 Xs800i以及XT1800i精密度在仪器厂商设定的范围内,可接受性和偏倚具有合理性(P<0.05).结论 Xs800i以及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在HCT、MCV、Hb、WBC、PLT检测结果中具有可比性,根据白细胞分类的结果,应注意之间的对比.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淀粉酶、脂肪酶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对急性胰腺炎采取血清淀粉酶、脂肪酶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的效果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5年2月-2016年1月期间)为急性胰腺炎组,另选取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并将2组患者经检测的血清淀粉酶、脂肪酶与C反应蛋白浓度进行对比.结果 急性胰腺炎组的血清淀粉酶为(622.19±45.97)U/L,脂肪酶为(1,240.58±223.48)U/L,C反应蛋白为(27.22±4.99)mg/L,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重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清淀粉酶为(685.11±55.17)U/L,脂肪酶为(1,522.18±323.08)U/L及C反应蛋白为(32.97±6.22)mg/L,亦与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等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淀粉酶、脂肪酶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实施.

    作者:蔡早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协定方外敷辅以TDP照射干预肺癌化疗后纳差

    目的 探讨协定方外敷辅以TDP照射临床应用于干预肺癌化疗后纳差症状的效果.方法 选取江苏省中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肺癌住院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使用协定方外敷辅以TDP照射为干预措施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观察各组的术后纳差及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组40例研究对象经过治疗,纳差情况好转者23例,显效者10例,无效者7例,出现对照组患者纳差好转者7例,显效者13例,无效者20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血清总蛋白与血清白蛋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贴敷联合TDP使用对于肺癌患者化疗后纳差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道莉;杨丽华;候庆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间的心理干预与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间的心理干预与护理.方法 选取2008年4月-2010年6月我院治疗的16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心理干预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80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DS评分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够够让患者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消除其负面情绪.结论 护理干预影响较为显著,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间,如施行干预,患者的心理状态较为稳定,对护理的进行也较为满意,投诉率明显下降,这对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具有重大的意义.

    作者:谢利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对比分析尿常规检验中尿分析仪和常规化学法的检验结果

    目的 对比分析尿常规检验中尿分析仪和常规化学法的检验结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200名来院进行体检包括尿常规检验受检者,评价两种检测方法价值.结果 尿分析仪法与化学法白细胞、红细胞、尿蛋白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尿分析仪检测结果作为诊断标准.结论 尿常规检验中尿分析仪和常规化学法检验一致性较好,在严格质控水平下,尿分析仪可信度较高,可满足检验需求.

    作者:王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体检工作中护理干预对临床检验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临床检验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某单位来院体检人员140人,对其检验前护理干预工作进行观察和记录,并统计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结果 临床检验前护理干预工作中样本的核对、采集和保存会影响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结论 规范的临床检验前护理干预工作是保证临床检验质量的关键.

    作者:王淑贞;王茜;刘爱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40例胆囊胆固醇性息肉的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分析胆囊胆固醇性息肉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抽取我院2012年7月-2017年12月收治的40例胆囊胆固醇性息肉患者,均经过手术切除治疗,切除后标本经过相关处理,显微镜和巨检观察样本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经过B超检查40例患者中胆囊体19例、胆囊底14例、胆囊体底部7例;巨检结果:40例标本中13例显示胆囊增厚、10显示表面小的黄色突起.27例显示蒂黄色突起,20例合并有胆囊结石;显微镜显示含有大量的泡沫细胞,且显示蒂由血管结缔组织构成,25例样本显示慢性胆囊炎改变,34例样本具有不同程度的弥漫性胆固醇沉积.结论 经过巨检和显微镜检查可以明显显示胆囊胆固醇性息肉临床病理特征,供临床参考.

    作者:轩辕柳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血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在妊娠糖尿病辅助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分析探讨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用于妊娠糖尿病患者辅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分为A组(n=50)和B组(n=54),另选取同期在我院分娩的5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检测三组孕妇的Hcy水平.结果 B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分别显著高于A组和对照组(P<0.05);且B组患者Hcy水平分别显著高于A组和对照组(P<0.05);A组和对照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和Hcy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血清Hcy水平和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发展程度及妊娠结局存在密切的联系,临床上通过检测血清Hcy水平有助于妊娠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

    作者:谢茂鸿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CIN临床分级与HPV分型感染的相关性

    目的 探究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的临床分级与HPV分型感染的关系与特征.方法 本次研究的分析对象是从2015年4月-2017年5月我院接收并治疗的18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并按照CIN分级可以分为I组(CIN I级-I级)、II组(CIN I级-II级)与III组(CIN I级-III级),每组例数分别为59例、62例59例,并针对三组对象应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分析技术来进行分型,分析CIN患者跟HPV感染的相关特性等.结果 三组CIN患者中I组、II组、III组HPV阳性分别为38例(64.41%)、55例(88.71%)与49例(79.03%),且II组、III组的阳性感染率明显比I组高,II组、III组双重感染比I组高.其他多重感染、三重感染、双重感染与单一感染不存在较大的差异性(P>0.05).且HPV58与HPV31感染率较高.结论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不同临床分级与HPV分型感染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CIN I级-II级、CIN I级-III级阳性感染率高于CIN I级-I级患者,且HPV58与HPV31感染率较高可以作为研究患者病情的重要指标.

    作者:杜芳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血清HCY水平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预后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预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医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50例,根据患者Hcy水平分为3组,Hcy低水平的15例患者分为A组,Hcy中等水平的18例患者分为B组,Hcy高水平的17例患者分为C组,比较各组患者1年内预后情况.结果 C组肝癌、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上消化道出血及腹水发生率均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Hcy水平越高,预后能力越差,具有较高的预后诊断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司大;谢航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药敏情况及用药分析

    目的 探析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药敏情况及用药表现.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疑似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100例设为研究对象,均予以分期长时间治疗,结合患者临床尿路细菌培养表现、敏感试验等给予抗生素干预,总结本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患者尿路细菌检验表现阳性者34.0%(34/100),其中大肠埃希菌感染者26例(76.47%),粪肠球菌感染者6例(17.65%),肺炎克雷伯菌感染者2例(5.88%),经抗生素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12%(32/34).结论 复发性尿路感染单用尿路细菌检验存在一定局限性,临床需结合药敏试验与抗生素干预,以分期、长时间治疗为宜,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徐守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尿道炎后慢性前列腺炎病原体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对尿道炎后慢性前列腺炎病原体进行检测的结果.方法 选取我院性病门诊2014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226例男性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按摩提取前列腺液培养分离鉴定的各种病原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检验后发现,检出病原体阳性率为82.7%,解尿支原体感染率(41.6%)和金葡萄球菌感染率(12.8%)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前列腺液进行病原体检测分析,可以更好了解性病相关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病原体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

    作者:梁绍治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汕尾市2017年8例胎传梅毒报病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本地区医疗机构诊断胎传梅毒的准确性.方法 选取2017年度全市有报告胎传梅毒的4家医疗机构为调查对象,通过实地查阅病案和传染病报告卡,观察是否按照确诊病例的标准报告胎传梅毒.结果 8例胎传梅毒的病案资料显示:(1)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查梅毒特异性抗体):7例婴儿阳性(TPPA),1例没做无结果;(2)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查梅毒非特异性抗体):2例生母滴度1:1阳性(TRUST),6例阳性(TRUST,没做滴度);2例婴儿阳性(没做滴度)2例滴度1:1阳性,1例阴性,3例没做无结果.(3)8例婴儿都没有其它检查资料,如暗视野查梅毒螺旋体、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4)8例胎传梅毒都是在出生时诊断并上报,没做随访检查项目.结论 这8例胎传梅毒的诊断依据不充分,不该以确诊病例上报.

    作者:吴超良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探讨尿液分析仪隐血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方法在尿液隐血检验中的效果

    目的 探讨并比较尿液分析仪隐血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行尿液潜血检验的尿液标本12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对所有尿液标本同时予以尿液分析仪隐血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然后观察并比较两种检验方法的结果.结果 两种方法检验结果中均有20例为阳性标本,若以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结果作为标准,则尿液分析仪隐血检验结果的假阳性率与假阴性率分别为15.00%、7.22%;若以尿液分析仪隐血检验结果作为标准,则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结果的假阳性率与假阴性率分别为30.00%、3.23%.结论 尿液分析仪隐血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而应将两种检验方法联合运用,互为补充,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作者:罗太洪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浅析基层医院检验科管理与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近些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非常快速,各个领域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医疗行业亦是如此.很多先进的医疗检验仪器被应用,大大的提高了基层医院的医疗水平.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基层医院检验科仪器设备质量控制与管理存在较多的不足,影响仪器的检验质量,基于此本文进行简要论述.

    作者:程晓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我院痰培养阳性的院内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细菌分布及细菌药敏情况研究

    目的 探讨经痰培养阳性的院内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的细菌分布以及药敏结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9月-2016年10月纳入的235例院内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过痰培养显示阳性,收集并整理所有患者资料,分析患者细菌分布以及药敏情况.结果 经过观察细菌分布以及药敏情况看出,我院235例院内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中培养出1,20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70.01%,肺炎克雷白杆菌占30.18%,铜绿假单胞菌占25.09%,大肠埃希氏菌占24.02%,鲍曼不动杆菌占17.04%,其他占3.67%;而革兰阳性球菌29.99%,金黄色葡萄球菌占39.23%,粪肠球菌占33.70%,肺炎链球菌占20.99%,其他占6.08%.革兰阴性菌对庆大霉素、甲硝唑耐药性较高,对氧氟沙星、阿米卡星耐药性较低;而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红霉素以及氨苄青霉素耐药性较高,对万古霉素耐药性较低.结论 我院痰培养阳性院内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的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且不同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均不同,应受到临床重点关注,加强抗生素合理应用.

    作者:黄春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不同型号希森美康血常规分析仪的临床检验结果对比评价

    目的 评价不同型号希森美康血常规分析仪的临床检验结果对比.方法 门诊患者新鲜全血60份参照EP9-A2文件,选择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圃院区提供的文件,使用希森美康Xs800i血细胞分析仪当做对比仪器,实施系统检测,并和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 Xs800i以及XT1800i精密度在仪器厂商设定的范围内,可接受性和偏倚具有合理性(P<0.05).结论 Xs800i以及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在HCT、MCV、Hb、WBC、PLT检测结果中具有可比性,根据白细胞分类的结果,应注意之间的对比.

    作者:付强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探讨急诊护理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

    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抢救效果、康复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机梗死患者进行急诊护理具有较好的效果,宜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中.

    作者:尚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空囊早孕孕妇血清β-HCG和孕酮检测结果的回顾性研究

    目的 探讨动态检测血清β-HCG和孕酮(P)水平对空囊早孕孕妇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连续检测260例正常早孕孕妇(对照组)和260例空囊早孕孕妇(实验组)在妊娠5周-6周和7周-8周两个时段内的血清β-HCG和P水平.结果 在妊娠5周-6周时段内,两组的血清β-HCG和P水平均上升较快,血清β-HCG倍增比例(实验组71.9%、对照组90.8%)也都较高,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妊娠7周-8周时段内,实验组的血清β-HCG和P水平则上升较缓慢,有的甚至下降,血清β-HCG倍增比例(实验组9.6%、对照组82.3%)也明显降低,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早孕前期,空囊孕妇难以确诊;而早孕中期以后,通过动态检测血清β-HCG和P水平,结合临床与B超检查情况,可较单纯B超检查提前1周-2周确诊空囊早孕孕妇.

    作者:赵连文;郭宝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新生儿末梢血与静脉血的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差异分析

    目的 分析新生儿末梢血与静脉血的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差异.方法 研究时间:2015年5月-2017年12月,研究对象:70例本院接收的新生儿,所有新生儿均进行血常规检验,分析新生儿检验后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嗜碱性粒细胞计数.结果 通过检验结果分析,末梢血与静脉血的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嗜碱性粒细胞计数对比无差异,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新生儿末梢血与静脉血的血常规检验对比,进行末梢血检验不能完全反应循环系统血液的整体情况,临床检验中建议采集静脉血进行复查.

    作者:禹靖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结合麝香治疗重症脑出血临床观察

    目的 对比分析麝香注射液结合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法,纳入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54例,全部接受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根据术后治疗方式随机分为麝香治疗组(治疗组,共27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共27例).评估术后第24 h、第3天、第7天、第14天脑出血血肿体积和NIHSS评分.结果 麝香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术后脑出血血肿体积,且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麝香治疗可以有效提高神经功能恢复,且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配合术后麝香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血肿吸收和神经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小章;钱志茹;徐兴华;高建亮;龙海成;李晓亮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