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前护理干预对高危妊娠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效果探究

石亚红

关键词:分娩解决, 初产妇, 高危妊娠, 产前护理
摘要:目的 探究对高危妊娠初产妇给予产前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高危妊娠初产妇78例,分别给予不同的方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与常规组的顺产率分别为76.92%、53.85%(P<0.05);实验组新生儿窒息率与产后2 h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高危妊娠初产妇患者给予产前护理干预措施,便于改善分娩结局,值得在临床工作中采纳.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检验科医疗安全及防范探讨

    检验科为了减少医疗安全,或是为了对患者进行科学的检验,就要运用各类对策以增强检验期间的安全性,保证医疗安全,防范医疗意外的产生,随时更新理念,予以人文关怀,健全工作体质,构建优良的医患关系.

    作者:邢自良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尿道炎后慢性前列腺炎病原体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对尿道炎后慢性前列腺炎病原体进行检测的结果.方法 选取我院性病门诊2014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226例男性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按摩提取前列腺液培养分离鉴定的各种病原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检验后发现,检出病原体阳性率为82.7%,解尿支原体感染率(41.6%)和金葡萄球菌感染率(12.8%)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前列腺液进行病原体检测分析,可以更好了解性病相关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病原体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

    作者:梁绍治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慢性乙型肝炎及乙肝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Hp感染分析

    目的 探讨Hp感染下患者慢性乙型肝炎及乙肝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的关联性,以期能够更加全面了解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治疗与安全保障.方法 本次临床实践回顾性统计分析了我院在2013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并接受胃镜检查、碳14呼气试验患者150例.其中,90例为慢性乙型肝炎消化性溃疡患者;选取了同期接受检查的60例乙肝肝硬化消化性溃疡患者,本组60例同样接受相关检查的情况.综合评估比较2组患者的实际情况.结果 乙型肝炎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的Hp感染率要显著高于乙肝肝硬化消化性溃疡患者(P<0.01).在与Hp感染关系比较方面,胃溃疡患者中阳性检出率无差异(P>0.05),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中阳性检出率差异显著(P<0.01).结论 乙型肝炎十二指肠溃疡与Hp感染相关性为显著;慢性乙型肝炎胃溃疡和乙肝肝硬化胃溃疡与Hp感染并无相关性.

    作者:廖树兰;谢伟林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微生物检测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微生物检测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自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0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感染防控措施,具体包含严格限制探视人员数量,加强病区环境管理,加强医护人员卫生管理,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标准.观察组在对照组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进行微生物检测,细菌鉴定、药敏试验.评价两组患者的院内感染率.结果 观察组的总感染率为14.67%,显著低于对照组31.33%;观察组的感染控制率为86.36%,显著高于对照组8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生物检测与院内感染发生紧密联系,是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途径.

    作者:冯米妹;曾庆栈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糖尿病肾病诊断中血、尿β2-微球蛋白检测的应用意义探究

    目的 探究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检测诊断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糖尿病肾病组)、40例单纯型糖尿病患者(单纯型糖尿病组)、45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为对象,分别测定血、尿β2-MG和血清肌酐(Cr)及尿素氮(BUN),并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年龄和糖尿病病程与血、尿β2-MG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糖尿病肾病组、单纯型糖尿病组、健康对照组的血Cr及BUN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单纯型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糖尿病肾病组血、尿β2-MG含量高(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单纯型糖尿病组血、尿β2-MG含量较高(P<0.05);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年龄和糖尿病病程与血、尿β2-MG的关系密切,随着年龄的增加、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血、尿β2-MG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 血、尿β2-MG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华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析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接收的糖尿病94例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看作研究组,随机分为I组和II组两组,各47例.I组给予生化检验法诊断,II组给予常规尿液检测法诊断.同期另选取47例行健康体检者作为参照组,采取生化检验法诊断.比较观察经不同方法诊断取得的效果情况.结果 II组和I组患者的TG和2hPBG、TC和葡萄糖耐量等指标均高于参照组(P<0.05);II组患者的诊断有效率显著低于I组(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予以生化检验诊断,其检测效果良好,对临床检验的提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数据支持.

    作者:包敏洁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探析

    目的 探析临床微生物检验以及细菌耐药性监测的情况,以期保障临床用药合理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7年10月临床采用K-B法药敏试验的情况,对致病菌的耐药性与敏感性仔细分析.结果 研究得出致病菌株总计600株,其中340株革兰阳性球菌,260株革兰阴性杆菌.结论 临床细菌耐药性正处于不断增加的状态,多重耐药情况不容乐观,实施微生物检验结合细菌耐药性监测能够保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且对医院感染的防控有重要作用.

    作者:杨丽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PCT在细胞内细菌及细胞外细菌感染者中的检出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在细胞内和细胞外细菌感染者中的检出差异,以明确其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100例,将其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住院患者100例作为对照,均在标本中培养出细菌,设为对照组.两组均抽取2ml静脉血检测PCT,比较其检出情况.结果 观察组中可检测到PCT者28例,检出率为28%.对照组中可检测到PCT者87例,检出率为87%.观察组PCT检测平均值为(0.27±0.31)ng/mL,对照组为(4.15±7.33)ng/mL.观察组PCT检出率和PCT检出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CT在预测细胞内细菌感染患者的病情方面有一定应用价值.

    作者:李国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血常规红细胞参数检验对地中海贫血、缺铁性贫血的鉴别诊断分析

    目的 应用血常规红细胞参数诊断缺铁性贫血与地中海贫血的临床效果以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54例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平均分配的方法进行分组,每组患者例数为27例,将缺铁性贫血患者选为A组,将27例地中海贫血患者选为B组,另选同期27例无贫血症状患者作为C组.三组人员在相同条件下抽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测,比较三组患者RBC(红细胞计数)、Hb(血红蛋白)、MCV(红细胞平均体积)、RDW(红细胞分布宽度)、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等指标.结果 A组和B组患者的RBC、Hb、MCV、MCH、MCHC、RDW与C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与B组相比,RBC、Hb、MCV、RDW、MCHC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RBC、Hb、MCV、RDW、MCHC可以辅助诊断缺铁性贫血与地中海贫血,具有临床鉴别应用价值.

    作者:陈利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白细胞、单核细胞、C反应蛋白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白细胞、单核细胞、C反应蛋白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贵港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感染组(21例)和非感染组(406例),记录患者术前、术后5天此三项水平及体温、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结果 所有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血中三项水平均有升高,非感染组患者的结果值在48 h-72 h内恢复至正常水平.感染组患者白细胞峰值为(26.8±2.4)×109/L,单核细胞为(1.32±0.32)×109/L,C反应蛋白为(178.1±29.14)mg/L,明显高于非感染组白细胞(10.2±1.8)×109/L(t=26.56,P=0.00);单核细胞(0.61±0.17)×109/L(t=33.21,P=0.00);C反应蛋白(56.0±16.8)mg/L(t=25.23,P=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0.58±0.45)h vs(1.04±0.08)h,t=0.06,P=0.94]、体温[(37.5±0.8)oC vs(37.5±0.7)oC,t=-0.05,P=0.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明显多于非感染组[(830±55)mL vs(360±42)mL,t=32.31,P=0.00].结论 白细胞、单核细胞、C反应蛋白浓度对接受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感染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这些指标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基本实现髋关节置换术感染的早期诊断.

    作者:钟巧妮;黄变昌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分析细菌性肠炎和病毒性肠炎患儿血清中PCT和CRP水平及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细菌性肠炎和病毒性肠炎患儿血清中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100例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50例细菌性肠炎患儿作为细菌组,将50例病毒性肠炎患儿作为病毒组.监测两组患儿血清中PCT和CRP水平,并分析PCT和CRP监测在肠炎患儿的诊断价值.结果 细菌组患儿血清PCT及CRP水平均显著高于病毒组患儿(P<0.05).PCT检测细菌组阳性率(88.00%)显著高于病毒组阳性率(26.00%)(P<0.05).CRP检测细菌组阳性率(82.00%)显著高于病毒组阳性率(40.00%)(P<0.05).PCT检测细菌性肠炎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RP检测.PCT联合CRP检测的敏感度低于PCT检测,但特异度显著高于PCT检测.结论 细菌性肠炎患儿体内血清PCT和CRP水平显著高于病毒性肠炎患儿,PCT监测价值高于CRP监测,而PCT联合CRP检测敏感度虽然略低于PCT监测,但特异度大大提高,可降低误诊率.

    作者:侯新月;黄颖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对策

    目的 研究分析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对策.方法 本文为了提升微生物检验标本的合格率,排查微生物检验标本的不合格原因,对本院的124例不合格微生物检验标本进行了调研.结果 痰液标本占41.13%,尿液标本占24.19%,分泌物标本占6.45%,粪便标本占4.84%,无菌液标本6.45%,血液标本占16.94%,其中痰液标本,尿液标本血液标本不合格发生率较比其他样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取样不规范和标本污染是造成微生物标本不和格的主要原因.本文根据自身实际经验,提出了一些提高微生物检验标本合格率的原因,希望为提高微生物检验标本合格率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程绍云;刘存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我院痰培养阳性的院内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细菌分布及细菌药敏情况研究

    目的 探讨经痰培养阳性的院内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的细菌分布以及药敏结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9月-2016年10月纳入的235例院内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过痰培养显示阳性,收集并整理所有患者资料,分析患者细菌分布以及药敏情况.结果 经过观察细菌分布以及药敏情况看出,我院235例院内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中培养出1,20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70.01%,肺炎克雷白杆菌占30.18%,铜绿假单胞菌占25.09%,大肠埃希氏菌占24.02%,鲍曼不动杆菌占17.04%,其他占3.67%;而革兰阳性球菌29.99%,金黄色葡萄球菌占39.23%,粪肠球菌占33.70%,肺炎链球菌占20.99%,其他占6.08%.革兰阴性菌对庆大霉素、甲硝唑耐药性较高,对氧氟沙星、阿米卡星耐药性较低;而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红霉素以及氨苄青霉素耐药性较高,对万古霉素耐药性较低.结论 我院痰培养阳性院内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的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且不同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均不同,应受到临床重点关注,加强抗生素合理应用.

    作者:黄春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食管癌的初步结果

    目的 分析在临床食管癌患者的具体治疗当中,应用三维适形放疗的初步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在2017年2月-2018年1月时间段内收治的34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匀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三维适形放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卡培他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及病灶出现远处转移的例数.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出现病灶远处转移的例数也更少,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指标在组间比较之后显示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临床食管癌患者的具体治疗当中,三维适形放疗的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朱伟强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男性不育患者精液检查结果分析研究

    目的 分析探讨男性不育患者精液检查结果.方法 本次选取我院在2015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360例男性不育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均进行精液检查,进一步对精液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360例男性不育患者经精液检查结果显示:①外观,红色12例(3.33%),淡黄色28例(7.78%),乳白色320例(88.89%).②精液量,2 mL-5 mL有260例(72.22%)、<2 mL有54例(15.00%),>5 mL有46例(12.78%).③液化时间,0.5 h-1 h有202例(56.11%),>1 h或不液化158例(43.89%).④黏稠度,正常198例(55.00%),增加118例(32.78%),降低44例(12.22%).⑤存活率,≥60%有270例(75.00%),<60%有90例(25.00%).⑥活动力,0级-1级144例(40.00%),II级-III级216例(60.00%).⑦精子计数,≥20×106/mL有280例(77.78%),<20×106/mL有80例(22.22%).此外,本次360例男性不育患者,无精子12例(3.33%)、正常48例(13.33%)、有异常300例(83.33%).结论 男性不育患者的精液在质量及数量上均存在问题,男性不育主要原因为精液异常,且精液液化不良及精子活动力低则是男性不育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需引起重视.

    作者:李采霞;杜娟;王小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骨髓细胞形态学对诊断婴幼儿贫血临床价值的重要性

    目的 对婴幼儿贫血予以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分析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重要性.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500例贫血婴幼儿,对500例贫血婴幼儿均予以血涂片和骨髓涂片的形态学分析,以此观察经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后的疾病病因.结果 500例贫血婴幼儿经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后发现可以明确病因的患儿例数有480例,其中,以缺铁性贫血多(193例),其次是急性白血病(155例),另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60例、溶血性贫血有4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有21例,其他病因有11例.结论 骨髓细胞形态学对诊断婴幼儿贫血的临床价值显著,有利于明确婴幼儿贫血的具体病因.

    作者:薄蔚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探讨这一变化的临床指导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8年1月本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0例,将其视作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均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检测,分析结果.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慢性重型乙肝患者IgG、IgA和IgM指标水平明显高于慢性乙肝患者(P<0.05);病情改善患者IgG、IgA和IgM指标水平明显低于病情恶化患者(P<0.05).结论 通过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可以判断慢性乙肝患者肝细胞受损程度,指导临床诊疗工作的进行,可推广应用.

    作者:左龙梅;戴伯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自身抗体检测技术探讨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自身抗体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只要有三种疾病中任意两种的重叠综合症就可以认为患有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抗体包括生理性的抗体与病理性抗体,它是根据人体自身组织成分而产生的,由各种因素引发的抗体.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自身抗体的检测技术主要有传统的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法)、免疫印迹膜条法,还有新型的xMAP微珠法.

    作者:肖金根;潘细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分析

    目的 分析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病菌分布特点.方法 以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中心治疗的100例食物中毒患者为观察对象,对患者进行分离检验法,分析检验结果.结果 根据检验结果表明,真菌感染、革兰阳性、阴性菌感染较为常见,出现率均在30%以上;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出现较少,构成比均不足10%.结论 在对食物中毒临床检验中,需以革兰菌、真菌检验为主,需做好充足检验准备,提高检出率及检验效率.

    作者:刘强;徐春晓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协同护理模式在慢阻肺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研究协同护理模式在慢阻肺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阻肺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与实验组(n=30),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施以协同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肺功能的改善效果评分.结果 实验组的肺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协同护理模式在慢阻肺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具有较高价值与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碧桃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