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前护理干预对高危妊娠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效果探究

石亚红

关键词:分娩解决, 初产妇, 高危妊娠, 产前护理
摘要:目的 探究对高危妊娠初产妇给予产前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高危妊娠初产妇78例,分别给予不同的方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与常规组的顺产率分别为76.92%、53.85%(P<0.05);实验组新生儿窒息率与产后2 h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高危妊娠初产妇患者给予产前护理干预措施,便于改善分娩结局,值得在临床工作中采纳.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梅毒螺旋体感染的孕妇梅毒抗体滴度与胎儿宫内感染率的分析

    目的 探讨梅毒螺旋体感染的孕妇不同梅毒抗体滴度下的胎儿宫内感染率.方法 以我院接收检查的117例梅毒确诊单胎孕妇与胎儿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查梅毒螺旋体抗体,分析梅毒螺旋体感染的孕妇不同梅毒抗体滴度下的胎儿宫内感染率.结果 117例梅毒螺旋体感染孕妇及新生儿TPPA试验结果均呈阳性.不同梅毒抗体滴度下胎儿宫内感染率分别为78.13%、92.59%、96.67%,100.0%.与原倍滴度孕妇的胎儿宫内感染率相比,TRUST 1:2、TRUST 1:4、TRUST 1:8的胎儿宫内感染率显著更高,并且呈正相关关系(r=0.683,P<0.05).结论 梅毒螺旋体感染的孕妇梅毒抗体滴度与胎儿宫内感染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对此病需要及早诊断实施早期控制,降低胎儿宫内感染率.

    作者:陈丽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整体护理模式在晚期卵巢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模式在晚期卵巢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 选择100例晚期卵巢癌化疗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仅接受一般护理,研究组接受一般护理联合整体护理模式干预.结果 研究组护理前的SAS评分、SDS评分均与对照组无差异性(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晚期卵巢癌化疗患者中应用整体护理模式的价值确切.

    作者:吴美林;郑林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血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在妊娠糖尿病辅助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分析探讨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用于妊娠糖尿病患者辅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分为A组(n=50)和B组(n=54),另选取同期在我院分娩的5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检测三组孕妇的Hcy水平.结果 B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分别显著高于A组和对照组(P<0.05);且B组患者Hcy水平分别显著高于A组和对照组(P<0.05);A组和对照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和Hcy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血清Hcy水平和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发展程度及妊娠结局存在密切的联系,临床上通过检测血清Hcy水平有助于妊娠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

    作者:谢茂鸿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表法将9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分组研究,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模式处理,研究组则加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均完成相关问卷测评,研究组在护理满意率、护理后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可以改善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细节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分析细节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特选取我院接收的住院患儿8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路径;实验组患者应用细节护理管理.观察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在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投诉率的比较上,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常规护理路径来说,细节护理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投诉率、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强化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王雅宁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血清HCY水平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预后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预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医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50例,根据患者Hcy水平分为3组,Hcy低水平的15例患者分为A组,Hcy中等水平的18例患者分为B组,Hcy高水平的17例患者分为C组,比较各组患者1年内预后情况.结果 C组肝癌、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上消化道出血及腹水发生率均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Hcy水平越高,预后能力越差,具有较高的预后诊断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司大;谢航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方法 收集我院各科室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所收治的4,513株致病菌进行微生物检验以及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 在4,513株分离而出的致病菌株当中,共有2,267株(50.23%)革兰阳性球菌,2,246株(49.77%)革兰阴性杆菌.结论 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临床价值显著,在细菌耐药性不断升高的环境下,临床微生物检验以及细菌耐药性监测工作也变得越发的重要,能够更加准确的掌握细菌耐药性变迁,为临床药物治疗提供正确指导.

    作者:玛依拉·阿布都热依木;屈涛;党楠;易婷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微生物检验泌尿系统的病原菌结果临床分析

    目的 本文就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进行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方法 在2017年1月-12月抽取1,000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采集尿液样本并进行微生物检验及细菌培养.结果 有798例患者为单一性感染,占比为79.80%,致病菌中主要有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阴沟肠杆菌、奇异变形菌、肠球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解脲支原体等;有202例为混合性感染,占比为20.20%,混合性感染患者的致病菌中以支原体居多.结论 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是引发泌尿感染的主要致病菌,虽然以单一性感染居多,但混合性感染的病例数也有所增加,临床中可依据患者的微生物检验结果来制定抗感染方案.

    作者:屈涛;玛依拉·阿布都热依木;党楠;易婷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对策

    目的 研究分析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对策.方法 本文为了提升微生物检验标本的合格率,排查微生物检验标本的不合格原因,对本院的124例不合格微生物检验标本进行了调研.结果 痰液标本占41.13%,尿液标本占24.19%,分泌物标本占6.45%,粪便标本占4.84%,无菌液标本6.45%,血液标本占16.94%,其中痰液标本,尿液标本血液标本不合格发生率较比其他样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取样不规范和标本污染是造成微生物标本不和格的主要原因.本文根据自身实际经验,提出了一些提高微生物检验标本合格率的原因,希望为提高微生物检验标本合格率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程绍云;刘存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男性不育患者精液检查结果分析研究

    目的 分析探讨男性不育患者精液检查结果.方法 本次选取我院在2015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360例男性不育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均进行精液检查,进一步对精液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360例男性不育患者经精液检查结果显示:①外观,红色12例(3.33%),淡黄色28例(7.78%),乳白色320例(88.89%).②精液量,2 mL-5 mL有260例(72.22%)、<2 mL有54例(15.00%),>5 mL有46例(12.78%).③液化时间,0.5 h-1 h有202例(56.11%),>1 h或不液化158例(43.89%).④黏稠度,正常198例(55.00%),增加118例(32.78%),降低44例(12.22%).⑤存活率,≥60%有270例(75.00%),<60%有90例(25.00%).⑥活动力,0级-1级144例(40.00%),II级-III级216例(60.00%).⑦精子计数,≥20×106/mL有280例(77.78%),<20×106/mL有80例(22.22%).此外,本次360例男性不育患者,无精子12例(3.33%)、正常48例(13.33%)、有异常300例(83.33%).结论 男性不育患者的精液在质量及数量上均存在问题,男性不育主要原因为精液异常,且精液液化不良及精子活动力低则是男性不育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需引起重视.

    作者:李采霞;杜娟;王小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免疫功能与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中采取超敏C反应蛋白和免疫功能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 依据是否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将本院从2015年8月-2017年8月期间诊治的10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随机分组,一组纳入50例,即为实验组1(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实验组2(不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选取本院同期研究的5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参照组,分析三组儿童超敏C反应蛋白和免疫功能.结果 实验组1和实验组2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Hs-CRP、C3、C4、IgA、IgG、IgM与参照组对比,实验组1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Hs-CRP、C3、C4、IgA、IgG、IgM与实验组2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超敏C反应蛋白和免疫功能检验应用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作用显著.

    作者:阿迪亚.别尔哈什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检验科医疗安全及防范探讨

    检验科为了减少医疗安全,或是为了对患者进行科学的检验,就要运用各类对策以增强检验期间的安全性,保证医疗安全,防范医疗意外的产生,随时更新理念,予以人文关怀,健全工作体质,构建优良的医患关系.

    作者:邢自良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血浆D-二聚体定量检测在孕产妇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血浆D-二聚体定量检测在孕产妇中的应用,为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在2017年1月1日-2017年12月1日收治的198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对比不同组之间血浆D-二聚体水平有何差异.结果 孕妇在生产后不同分娩方式及不同时间血浆D-二聚体检测的水平明显不同(P<0.05),孕妇的血浆D-二聚体检测的水平随着孕周的增加有明显上升的趋势(P<0.05).结论 孕产妇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会因生产方式和孕周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对血浆D-二聚体定量检测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提早发现并治疗继发性纤溶活性增强类的和血栓性疾病,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江若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血清淀粉酶、脂肪酶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对急性胰腺炎采取血清淀粉酶、脂肪酶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的效果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5年2月-2016年1月期间)为急性胰腺炎组,另选取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并将2组患者经检测的血清淀粉酶、脂肪酶与C反应蛋白浓度进行对比.结果 急性胰腺炎组的血清淀粉酶为(622.19±45.97)U/L,脂肪酶为(1,240.58±223.48)U/L,C反应蛋白为(27.22±4.99)mg/L,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重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清淀粉酶为(685.11±55.17)U/L,脂肪酶为(1,522.18±323.08)U/L及C反应蛋白为(32.97±6.22)mg/L,亦与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等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淀粉酶、脂肪酶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实施.

    作者:蔡早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生化检验和常规检验在糖尿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生化检验和常规检验在临床中对糖尿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于2015年12月-2017年10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糖尿病患者,根据其诊断方式分为对照组(n=32)与观察组(n=32).对照组行常规检验方式,观察组行生化检验方式,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检验方式的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检验方式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中在对糖尿病患者诊断的时候,若选择生化检验方式,检出的准确率高于常规检验方式,可作为首选方式,值得应用.

    作者:龚裕雄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检验科微生物室的医院感染隐患及防护对策分析

    目的 探究检验科微生物室的医院感染隐患以及防护对策.方法 对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所有医务人员的感染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对检验科与其他科室的感染率进行比较,分析检验科感染的原因,并且对检验科微生物室存在的感染隐患进行探讨,结合分析结果制定有效的防护对策.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我院的总感染率为4.2%,感染主要分布在三个科室:检验科、呼吸科以及消化科.其中,检验科的感染率为36.5%,呼吸科的感染率为13.9%,消化科的感染率为11.2%,其他科室的感染率仅为1.2%.检验科的感染率显著高于呼吸科、消化科以及其他科室,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检验科中,感染的来源主要是病菌感染和仪器污染.结论 为了有效防止医院医务人员出现感染,应该要加强安全管理,严格落实好各项安全制度.对于感染率高的检验科,针对存在的感染隐患,要不断加强检验科室的清洁消毒,不管是工作人员还是仪器设备,都应该要时刻落实好清洁消毒工作,提升防护水平,降低感染率.

    作者:范永兴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螺旋形双J管在体外冲击波治疗复杂输尿管结石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螺旋形双J管在体外冲击波治疗复杂输尿管结石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2月间我院收治且给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的复杂输尿管结石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术前放置螺旋形双J管,对照组采用术前放置普通双J管,对比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ESWL次数、一次粉碎率及排石时间比较:试验组ESWL次数、一次粉碎率及排石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使用体外冲击波的方式对复杂输尿管结石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螺旋形双J管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明显比普通双J管所取得的治疗效果好,而且有着很好的推广价值,值得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广泛使用.

    作者:姚善华;李前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对育龄女性在孕前优生检测的TORCH感染情况进行探讨与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育龄妇女孕前优生检测的TORCH感染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4年6月-2017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950例行孕前优生检测的育龄女性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孕前女性血清中RV、CMV及TOX的IgG、IgM抗体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 RV-IgG的阳性检出率为53.79%(511/950),CMV-IgG的阳性检出率为55.68%(529/950),CMV-IgM的阳性检出率为0.84%(8/950),TOX-IgG的阳性检出率为1.79%(17/950),TOX-IgM的阳性检出率为0.53(5/950).结论 对育龄女性在孕前优生检测中进行TORCH感染筛查的临床意义和价值显著,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促进优生优育.

    作者:刘瑞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联合检测C反应蛋白、心肌酶谱及血气分析在新生儿肺炎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在新生儿肺炎中联合检测C反应蛋白、心肌酶谱及血气分析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本科室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110例新生儿肺炎(肺炎组)患儿及60例健康新生儿(健康组)进行研究,均实施C反应蛋白、心肌酶谱及血气分析,分析总结不同新生儿的检测结果.结果 细菌性肺炎患儿CRP水平较病毒性肺炎、其他肺炎、健康组明显升高(P<0.05).重症患儿、轻症患儿、健康组CK、AST、LDH、PCO2呈下降趋势,PO2、pH呈升高趋势(P<0.05).结论 新生儿肺炎联合检测C反应蛋白、心肌酶谱及血气分析可辅助疾病类型、病情诊断.

    作者:禹靖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D-D及凝血指标的变化对临床检验的指导价值

    目的 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D-D及凝血指标的变化对临床检验的指导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COPD患者作为试验组,以及同期门诊体检的6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检验并对比两组D-D及凝血指标.结果 试验组PT、TT、APTT指标显著较对照组的低,FIB、D-D指标显著较对照组的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D及凝血指标的检测可为临床医师诊断、治疗COPD患者病情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效果确切.

    作者:李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