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若琳
目的 对住院的糖尿病患者应用血糖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选择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实验组82例,对照组应用市场上常规的便携式血糖仪检测血糖,实验组应用由北京华益精点所提供的血糖信息化管理系统,即床旁POCT临床智能医用便携式血糖仪(H1plus),具有扫描腕带快速识别患者功能的血糖仪进行检测血糖.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血糖值的准确率、血糖达标时间及测血糖耗费医护人员的时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床旁POCT临床智能医用便携式血糖仪(H1plus)可以提高患者血糖值的准确率、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减少患者耗费医护人员的时间,并能准确记录患者在住院期间的血糖情况,便于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也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作者:郎银枝;朱宏伟;李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动态检测血清β-HCG和孕酮(P)水平对空囊早孕孕妇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连续检测260例正常早孕孕妇(对照组)和260例空囊早孕孕妇(实验组)在妊娠5周-6周和7周-8周两个时段内的血清β-HCG和P水平.结果 在妊娠5周-6周时段内,两组的血清β-HCG和P水平均上升较快,血清β-HCG倍增比例(实验组71.9%、对照组90.8%)也都较高,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妊娠7周-8周时段内,实验组的血清β-HCG和P水平则上升较缓慢,有的甚至下降,血清β-HCG倍增比例(实验组9.6%、对照组82.3%)也明显降低,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早孕前期,空囊孕妇难以确诊;而早孕中期以后,通过动态检测血清β-HCG和P水平,结合临床与B超检查情况,可较单纯B超检查提前1周-2周确诊空囊早孕孕妇.
作者:赵连文;郭宝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自身抗体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只要有三种疾病中任意两种的重叠综合症就可以认为患有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抗体包括生理性的抗体与病理性抗体,它是根据人体自身组织成分而产生的,由各种因素引发的抗体.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自身抗体的检测技术主要有传统的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法)、免疫印迹膜条法,还有新型的xMAP微珠法.
作者:肖金根;潘细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本文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2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患者,其中女患者16例,男患者10例,年龄范围为25岁-78岁,在手术后拆线出院后一般常规给予口服甲状腺素片行TSH抑制治疗,每天服用的剂量一般均为100μg,在空腹的情况下,患者服用此种药物,根据每月抽血复查甲状腺功能情况调整用药剂量.由于有些患者医从性较差,不安期服药,或者有些医生没有开具药物给患者,但北海市为沿海城市,含碘海鲜食物丰富.我们对26例术后复发患者(同期甲状腺肿手术患者329例)抽血测量血清促甲状腺激素的情况,对患者的TSH数值的变化趋势及复发率、TSH抑制治疗情况及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进行全面的研究.对于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而言,在术后对其给予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后,能使TSH水平处于平稳的趋势中,并且术后复发的概率逐渐降低,对临床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被大力推广.
作者:邹卫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抢救效果、康复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机梗死患者进行急诊护理具有较好的效果,宜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中.
作者:尚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宫颈癌病症在临床中的主要治疗模式通常是以分期作为主要研究基础,通过针对宫颈癌病症实现分层治疗.中晚期的宫颈癌病症整体治疗方法,是借助放射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但是随着当前临床中同步放化治疗的介入治疗、基因治疗以及生物靶向性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的逐步出现,更是为临床中中晚期宫颈癌的病症治疗提供了新型的治疗模式及新治疗思路理念.
作者:严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饮食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0月-12月收治的直肠癌手术患者5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基于此观察组加强围手术期饮食护理.比较两组术后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肠外营养供应、首次排气、拆线等时间、排便功能评分等较对照组显著较好(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71%)较对照组(28.57%)显著较低(P<0.05).结论 针对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加强饮食护理,可显著改善其术后恢复情况,并能减少其各种并发症,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董剑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探讨急诊护理干预对于心肺复苏后患者心理状态血气指标、预后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心肺复苏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服务,为观察组患者提供急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更低,GCS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护理前,两组护理后的SDS、SAS评分以及PaCO2、PaO2水平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心肺复苏后患者的心理状态、血气指标与预后康复质量,可推广.
作者:方竹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分析.方法 由专业的检验人员对患者的医学检验样本进行资料复查,分析整理出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结果 在本文研究的84例患者当中,他们的标本误差原因主要是受到药物因素的影响,其次是标本采集、保存、送检和实验室所带来的影响.结论 对于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可以提升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减少临床误差的存在,有效地使得临床医学检验能够在患者的疾病检验当中发挥作用.
作者:陈晓莉;王德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探讨这一变化的临床指导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8年1月本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0例,将其视作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均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检测,分析结果.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慢性重型乙肝患者IgG、IgA和IgM指标水平明显高于慢性乙肝患者(P<0.05);病情改善患者IgG、IgA和IgM指标水平明显低于病情恶化患者(P<0.05).结论 通过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可以判断慢性乙肝患者肝细胞受损程度,指导临床诊疗工作的进行,可推广应用.
作者:左龙梅;戴伯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协定方外敷辅以TDP照射临床应用于干预肺癌化疗后纳差症状的效果.方法 选取江苏省中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肺癌住院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使用协定方外敷辅以TDP照射为干预措施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观察各组的术后纳差及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组40例研究对象经过治疗,纳差情况好转者23例,显效者10例,无效者7例,出现对照组患者纳差好转者7例,显效者13例,无效者20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血清总蛋白与血清白蛋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贴敷联合TDP使用对于肺癌患者化疗后纳差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道莉;杨丽华;候庆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严重程度和早期诊断血浆生化标志物水平的临床研究.方法 采用生化法测定了113例肝硬化和76例正常对照组血清肝酶水平.采用光学法和免疫比浊分析测定了以上两组的生物标志物[纤维蛋白原(fibrnogen,FIB)、血小板(platelet,PLT)、D-二聚体(D-dimer,D-D)和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enine,Hcy)]水平,并进行了对比性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 curve)评估了早期肝硬化诊断时的血浆生物标志物的水平.结果 113例肝硬化患者血清肝酶水平较之76例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0,001),并随肝硬化患者的严重程度而增高(P>0.05-<0.001).113例肝硬化患者血浆FIB和PLT水平较之76例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1),而血浆D-D和Hcy水平显著增高(P均<0.01-<0.001),并随肝硬化患者的严重程度血浆FIB和PLT水平降低,而血浆D-D和Hcy水平增高.ROC曲线表明:在临界值确定的情况下,D-D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大,灵敏度和特异度高,其次为PLT和FIB.结论 肝硬化患者血浆FIB和PLT水平明显降低,血浆D-D是早期肝硬化患者诊断的佳指标,其次为PLT和FIB.
作者:时振华;吴伟伟;茆亚东;赵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对比分析尿常规检验中尿分析仪和常规化学法的检验结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200名来院进行体检包括尿常规检验受检者,评价两种检测方法价值.结果 尿分析仪法与化学法白细胞、红细胞、尿蛋白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尿分析仪检测结果作为诊断标准.结论 尿常规检验中尿分析仪和常规化学法检验一致性较好,在严格质控水平下,尿分析仪可信度较高,可满足检验需求.
作者:王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评价介入栓塞治疗脑血管畸形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对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80例采取介入栓塞治疗的脑血管畸形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实施一般护理方法,观察组40例实施整体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从护理效果方面分析,观察组住院时间和对照组比较明显更短(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为95.00%,和对照组(75.00%)比较明显更高(P<0.05).此外,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50%,和对照组(30.00%)比较明显更低(P<0.05).结论 介入栓塞治疗脑血管畸形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方法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护理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作者:马春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分析新生儿出生后1d内的血糖变化规律与临床检验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7年12月我院分娩的新生儿200例,分别在1 h、12 h、24 h对新生儿的血糖进行检测.结果 新生儿出生后的第1 h检测出有低血糖的新生儿20例,第12 h检测时低血糖的新生儿有3例,第24 h检测时低血糖新生儿有2例;早产儿,剖腹产新生儿,禁食产妇新生儿、妊娠期糖尿病产妇新生儿低血糖发病率明显比正常出生的新生儿高(P<0.05);男性新生儿低血糖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新生儿(P<0.05).结论 按时检测新生儿的血糖十分重要,有利于在佳时间发现新生儿的异常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新生儿血糖异常状况.
作者:陆建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腰椎骨折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6月于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腰椎压缩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的方式将选取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均为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法护理干预,给予观察组者预见性护理方法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腰椎骨折疼痛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对比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老年腰椎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实施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作者:覃红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对急性胰腺炎采取血清淀粉酶、脂肪酶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的效果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5年2月-2016年1月期间)为急性胰腺炎组,另选取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并将2组患者经检测的血清淀粉酶、脂肪酶与C反应蛋白浓度进行对比.结果 急性胰腺炎组的血清淀粉酶为(622.19±45.97)U/L,脂肪酶为(1,240.58±223.48)U/L,C反应蛋白为(27.22±4.99)mg/L,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重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清淀粉酶为(685.11±55.17)U/L,脂肪酶为(1,522.18±323.08)U/L及C反应蛋白为(32.97±6.22)mg/L,亦与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等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淀粉酶、脂肪酶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实施.
作者:蔡早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接受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对其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乳腺癌患者10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在围手术期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结果 实验组乳腺癌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在围术期接受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可促进其自我护理能力的提高,意义重大.
作者:潘筱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糖代谢情况.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ACS患者展开回顾性分析,统计糖代谢情况.结果 (1)2012年ACS患者中糖尿病患者约占48.09%,2013年占38.41%;2014年占31.80%;(2)2012年131例患者中ST段抬高心梗占71.76%,非ST段抬高心梗25.19%,不稳定性心绞痛3.05%,2013年分别为40.58%、28.99%、30.43%,2014年分别为39.71%、29.41%、30.88%,组间差异显著(P<0.05);(3)ACS患者中,糖尿病患者的合并症发生率为83.47%,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9.91%;糖耐量降低患者分别为82.86%、5.88%,均与糖代谢正常的ACS患者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 ACS患者中,非ST段抬高心梗比例逐年增多;糖代谢异常的ACS患者的合并症比糖代谢正常的患者多,住院期间不良事件也增多,我们应更加关注ACS患者的糖代谢情况.
作者:姜海兵;谢玉霞;王新斌;张静;林红;梁铖;刘文宁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宝石能谱CT在去金属伪影技术佳单能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50例体内局部含有金属物并进行CT扫描的患者,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运用常规的CT方法分析在去金属伪影技术佳单能量的作用,实验组运用宝石能谱CT方法分析对去金属伪影技术佳单能量的作用.结果 对两组患者金属植入物后伪影重层面的CT值(HU)、SD值数据进行对比,实验组的数据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宝石能谱CT在去除金属伪影技术佳单能量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并能使伪影情况出现的概率逐渐减少,对临床医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促进医学技术的显著发展,对医疗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作者:黄建宁;丁可;周竖平;黄瑞岁;慕鉴;何飞;刘秋双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