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磊
目的 分析探讨结核菌感染中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技术的应用过程及效果.方法 对近一年来入住我院并经过T细胞检测患者的检测数据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其作为常规检查项目对结核病诊断所发挥出的作用,判断在结核病诊断工作中存在的意义及发挥的效果.结果 在我院住院并接受检查的760例患者中,有290例患者为肺结核患者,T细胞检测结果显示为阳性的达到了91.0%,斑点数目为(274±100);在这些患有结核病的患者中有125例活动期患者阳性率为100.0%,斑点数为(300±220);其余的活动初期患者阳性率为84.5%,斑点数为(110±36).结论 经过T细胞检测技术对肺内外结核杆菌的感染情况进行检测,能够大大提高结核病的诊断效率,在患者早期就能及时发现并进行治疗,提高了治疗成功率.同时对于斑点数的检测对于结核病的治疗也能起到辅助性的作用.
作者:贾馨兰;杨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医疗卫生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大提高了医疗服务水平和诊疗效率,但医疗资源分配和就诊人员分配不均的问题依旧严重.检验科作为医院重要的科室之一,传统工作模式效率低下、容易出现纰漏、患者排队时间长等问题仍旧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因此本文就应用信息技术改善医学检验服务质量进行探讨,旨在为检验科信息化建设发展提供良好思路.
作者:杨海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血沉在下呼吸道感染疾病诊断及疗效观察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的PCT、CRP和ESR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PCT、CRP和ES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组中,细菌感染患者的PCT和CRP水平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ES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的敏感度明显高于单一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CRP和ESR联合定量检测能明显提高下呼吸道感染诊断的敏感性,对该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洪元;李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尿路感染尿液标本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进入我院接受尿路感染疾病治疗的300例患者作为本文研究的基础资料,对所有患者尿液标本进行常见病原菌分布检测与耐药性实验.结果 300例患者的尿液标本中共检测出181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占到病原菌总数的70.2%,革兰阳性菌占到病原菌总数的18.8%,真菌占到病原菌总数的11.0%;居前三位的依次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对青霉素类药物与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耐药性均大于50%,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类药物的耐药性均大于50%.结论 在尿路感染患者的尿液标本中为常见的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而病原菌的耐药性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且以对青霉素类药物的耐药性为显著.
作者:李平难;韩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关节松动技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骨科门诊肩周炎患者30例,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治疗组予以关节松动技术治疗,对照组予以推拿治疗.每日1次,10次1疗程,两组均治疗2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疗程后采用VAS模拟评分法及关节活动度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关节松动技术治疗肩周炎,能明显改善患肩关节活动度,改善疼痛情况,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松动技术治疗肩周炎的效果优于推拿治疗.
作者:刘步云;胡松;史梦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索本院18台床旁检验血糖仪测定结果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测定结果的一致性,全面了解本院18台床旁检验血糖仪测定结果的准确率,确保病人的正确诊断.方法 挑选6例患者空腹样本,分别配制为高浓度样本2份、中浓度样本2份,低浓度样本2份,分别采用本院18台床旁检验血糖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同时检测血糖,重复3次,算出均值,对结果进行准确度的分析,并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值为靶值,计算偏差.结果 在18台床旁检验血糖仪中,存在准确性比对结果不合格的只有1台,其余均合格,合格比率为94.4%.并且18台床旁检验血糖仪重复测定不同浓度血糖时,其中有15台血糖仪测定结果的重复性合格,合格率为83.3%.结论 随着床旁检验血糖仪广泛使用,建立规范的管理体系和质量监督系统,能更好地提高血糖仪使用检测的准确性,确保病人的正确诊断.
作者:刘丹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对尿中管型检测应用UF-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的效果展开研讨.方法 在我院住院患者中随机收集患者晨尿600份作为检测标本,分别通过显微镜与UF-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对尿液标本进行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式结果的准确性及影响因素.结果 通过UF-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对600例尿液标本检测后显示阳性共计200例,显微镜检测出阳性共计39例,假阳率为29.1%.UF-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对600例尿液标本检测后显示阴性共计400例,显微镜检测出阳性共计7例,假阴率高达15.2%.结论 假阳率和假阴率在UF-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准确率不高,因此,在对尿液检测中依然应以显微镜检测为主,如若必须使用UF-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应当对检查结果进行检验后再确诊,避免误诊发生.
作者:巩文平;秦连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血液检验在临床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的贫血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贫血患者中5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50例缺叶酸性贫血患者分别作为实验A组以及实验B组,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对3组研究对象展开血细胞的实验室检验.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MCV、RBC、Hb、MCH、RDW、RBC/MCV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MCV、Hb、MCH水平明显高于实验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A组的MCV、MCH、RDW水平均明显高于实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A组的特异性、敏感性、符合率分别为72.0%、96.0%、66.0%;实验B组的特异性、敏感性、符合率分别为70.0%、94.0%、60.0%.结论 在临床贫血鉴别诊断中,通过实验室科学检验,对MCV、RBC、Hb、MCH、RDW、RBC/MCV水平等各项血液指标的测定能够给贫血诊断提供部分可靠、准确的信息,值得应用.
作者:张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临床检验工作中常见的问题.方法 阐述试剂、标本和设备三方面造成的问题,不合格予以加标注注明,甄别标本病理,了解被检者的用药史,熟悉仪器设备的排除方法,加强治理试剂,严格按照标准制定临床检验.结果 消除临床检验中的误差,保证临床检验的准确性.结论 提高临床医学检测的准确性,判定疾病的预防、诊断和疗效,以及在评价患者健康状况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临床检测上值得借鉴.
作者:周开慧;牟文密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一次性与常规根管治疗术治疗急性牙髓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牙髓炎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实验组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手术,常规组采用常规根管治疗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78%)显著高于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急性牙髓炎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减轻疼痛感,减缓牙髓炎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冶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血栓弹力图检测在指导合理输注血液成分中的应用.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需手术或输血治疗的30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50例,研究组进行TEG检查,对照组进行常规凝血检查,分析两组血液制品输入情况.结果研究组中输入血小板、纤维蛋白原、血浆的输入的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通过TEG检查可减少临床输入的血液制品,缓解血液制品的紧缺情况,为临床有关血制品的选择与输入量提供充分的依据.
作者:李晓荣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本文报道1例Brugada综合征患者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病例,结合文献及近几年相关指南共识,谈谈个人体会.
作者:李科;张孝忠;张丽丽;朱正芳;张伟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本文基于案例,对往年我院存在的护理安全问题进行统计分析,根据问卷的回答进行数据的整理,针对现状,提出对策和措施,希望对妇科护理临床实践有所裨益.
作者:帅纬纬;朱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慢性主观性头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符合慢性主观性头晕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接受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后,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较对照组也低(P<0.05).结论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慢性主观性头晕安全有效.
作者:谢春荣;段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脐带血血清总胆红素检测在新生儿溶血病早期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2017年4月-2017年11月期间诊疗的500例溶血病新生儿,对新生儿溶血三项予以试验,再经全自动分析仪的运用,对脐带血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实施检测,以此判断试验结果和母亲血型、黄疸时间的关联性.结果 500例新生儿中,母婴不同血型下其脐带血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溶血三项检测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如O-O型HDN为13.46%、O-A型HDN为55.75%、O-B型HDN为54.24%.结论 针对新生儿溶血病诊治工作,脐带血血清总胆红素检测、溶血三项试验存在相应的价值,可为后续诊疗创造条件.
作者:王新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安眠药中毒的急诊治疗与疗效.方法 纳入2016年6月-2017年8月90例急性重症安眠药中毒患者,以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救治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急性重症安眠药中毒抢救总有效率、恢复意识状态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急诊住院总时间;干预前后患者血压状况、心率水平.结果 观察组急性重症安眠药中毒抢救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恢复意识状态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急诊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血压状况、心率水平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压状况、心率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重症安眠药中毒的急诊治疗与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率和血压,促进患者自主呼吸和意识恢复,提高抢救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杜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析三种免疫组化抗原热修复方法的对比情况.方法 分别采用胰酶修复法、高压修复法和微波修复法,并根据方法的不同分为酶消化组、高压加热组与微波修复组,三组均实施maxvison试剂盒,检测CD45RO和CDla、Ki-67和CD8、CD4和CD83及CD3染色结果.结果 三种抗原修复方法存在的差异性显著,相比微波修复方法,高压修复法具有较高的阳性率,次为胰酶修复法.结论 相比胰酶修复法和微波修复方法,高压加热组织抗原修复方法具有操作便捷和经济等优势,能在大量标本中广泛应用.
作者:韦翠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献血者首次机采血小板的安全保障措施与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2月-2016年12月进行机采血小板的健康献血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离机为采用Amicus血细胞分离机、Trima血细胞分离机等.抗凝剂为枸橼酸盐,采集过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及仪器说明书进行操作.结果 在200例献血者中,发生献血反应30例,发生率为15.0%,其中轻型23例,中型5例,重型2例.结论 献血者首次机采血小板中发生轻度献血反应比较常见,枸橼酸盐抗凝剂的应用对血小板参数影响小,能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措施.
作者:葛一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在肺炎患儿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6年3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8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予以快速血清学检验,观察组予以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经检测后,观察组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0岁-2岁、5岁-10岁年龄段的阳性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2岁-5岁年龄段,两组患儿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也可以看出观察组阳性率随年龄的增大而递减,对照组阳性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升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两种检测方法均可确诊肺炎支原体感染,其阳性率均高,但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更高,值得推广.
作者:苏云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对临床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价值进行对比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抽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8例糖尿病患者确定为本课题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6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检验,观察组患者接受生化检验,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对两组患者诊断效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检测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糖尿病临床诊断工作中,生化检验的临床效果更加理想,结果更加可靠,为糖尿病诊断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值得关注并推广.
作者:杜云英;张磊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