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幸福从芳龄50岁开始

李咏梅

关键词:
摘要:今年过三八节,我们几个四十来岁的女人聚会,说到奔“50岁”话题时,一个个都若有所失诚惶诚恐起来,恨不得时光被冷冻才好,其实,俺对50岁的自己还是充满信心的.掰着手指算算,50岁之前的我,其实过得蛮辛苦,从小在乡下长大,又赶上那个物质匮乏的70年代,吃根牛奶冰棍都不容易;80年代总算日子有些见好,经历了10年寒窗苦读,书山题海跋涉,好不容易熬到大专毕业;分进国企工作,已是90年代,婚姻和孩子接踵而来,单位效益差、工资低,也没有赶上福利分房,日子直紧紧巴巴;2005年偏又遭遇单位破产,只好揣着个会计师资格证东奔西走地技工作,打工的日子是紧张并辛苦的,但为了每月2000多元的房贷,为了孩子高昂的学费,每天都任劳任怨着.可以说,50岁之前的我,几乎都在为生计奔波,并没有给自己留多少真正的休闲时间.
心理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赛场上的“巨星效应”

    老虎伍兹、天王费德勒、飞人乔丹……也许你不懂高尔夫、不打网球,但你肯定听过这些响当当的大名,因为他们都是超级巨星,他们都在各自的竞技项目中独领风骚.那这些超级巨星到底练就了什么本领,让他们“独步江湖”,不可战胜呢?在竞争激烈的运动赛场上,冠军只有一个,冠军的实力也许不是强,但发挥一定好.高水平竞技运动发展到到今天,动员之间身体素质、技术的差距日渐缩小,成败往往取决于心理素质.竞技比赛当中,影响个人发挥的主要有三个关键因素(针对个人,不考虑团队协作):自身、对手和竞赛环境.巨星到底会对比赛产生哪些影响呢?

    作者:刘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你依然可以如此美丽

    在在互联网这一个红斑狼疮交流群,群里有100多位红斑狼疮患者,绝大多数为女性.每天,群友们都会在网上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抗病经验和心得,大家互相支持,互相鼓励,很多病友在这里找到了抗击病魔的信心和勇气.虽说“久病成医”,但也有些问题是大家都想问的,但苦于没有专业的解答.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北京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的张学武主任.

    作者:张学武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贫困大学生:你并非一无所有

    摇滚歌手崔健的首《一无所有》,在上世纪80年代火爆大江南北.如今,在很多大学校园里,因为贫富悬殊太大,贫困大学生和家境较富裕的大学生,从平时的消费习惯,到择业的资源选择上都存在天壤之别.而崔健的这首歌,正是很多贫困大学生内心的真实写照.然而,面对经济上的拮据,我们除了有酸涩的苦笑,难道真的“一无所有”吗?

    作者:廖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腰缠万贯的小偷

    购物中心.人山人海,拥挤不堪.为了保证安全,治安人员密切注视着来往人群,维持商店内的秩序.这时,一位身穿蓝色风衣,肩背旅行包的男青年引起了治安人员的注意.只见他总是在电讯柜台附近转悠,时而眉头紧锁、神情紧张地四处观望,时而挤到柜台前,可什么也没有买,又很快挤了出来.治安人员意识到:此人可能有些问题,便密切监视着他的一举一动.

    作者:汤晓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让孩子踮脚就能够得着

    儿子从小就贪玩,成绩一直不是很好.为了让儿子顺利考入重点初中,两年前我就开始给儿子制定学习计划,可每次考试的结果却总是离我制定的分数线有很大差距.即将开学了,我预先制定好儿子新学期的各科成绩分数线,担心儿子有情绪,于是我跟儿子商量,打算先探寻一下儿子的口气.一开口,儿子便噘着嘴说:“妈妈,您不要每次都给我订那么高的分数线,我感觉我很难达到……”

    作者:赵玉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生与死,不过是人生的两种种状态”

    超负荷的忙碌,为疾病埋下隐患我没有念大学,很早就进入社会,参加了工作.一开始我在家外企,给一家德国公司做宣传培训工作.我的工作压力很大,总是熬到第二天凌晨.为了在公司立住脚,我工作特别拼命,是个十足的“工作狂”.后来奶奶患病住院了,我和妈妈一起去看护她.考虑到妈妈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我让她白天看护,我下了班晚上去看护.那时候,睡觉可能加起来只有两三个小时.就这样来来回回,工作繁忙加上看护奶奶,这样持续了大概有三四个月.没想到,就是这个时候,超负荷的忙碌,为我后来的疾病埋下了隐患.

    作者:欣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怒放的生命

    曾经很多次阅读这首诗,每次都让我想起约翰·库缇斯,一个天生严重残疾的澳大利亚人,但他以拒绝死亡来挑战医学观念.他没有腿,也不依靠轮椅生活,却有非凡的自尊、自信和自立.他是澳大利亚残奥会冠军,也是世界级的激励大师.

    作者:曹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惊人话语背后的秘密

    6岁小女孩为何想被车撞死?鑫淼今年6岁,是一个刚刚背上书包的学前班的小学生.第一次见她时,她穿得整齐干净,头发梳得光溜溜的,露出一口正在更换中的小牙.如果不是她母亲事前介绍,我很难想象眼前这个充满稚气的小女孩竟会说过一句让人震惊的话:她要站在马路中间被车撞死.端详着眼前这个小姑娘,我很想知道她的惊人之语背后是怎样一种想法.

    作者:张文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再婚老人离婚现象透析

    常言说,老伴,老伴,愈老愈要有伴.“黄昏恋”为无数孤寡老人带来了晚年的温馨和幸福.然而,现如今,在老年人婚恋曲里,“黄昏离”现象有所增加,尤其是再婚老人离婚的较多.许大爷和老伴江阿姨退休前都是中学教师,都是丧偶人士,经人介绍,两位老教师很快便走上了红地毯.

    作者:许圣义;刘晓燕;李荣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偷一份善良

    午后,我趴在桌上正睡得迷迷糊糊,听见门轻轻响了两下,来人推开门后,就往我后面的主管办公桌走去了.此时我虽然在犯困,但耳朵却听得很清楚:“张主管,公司可不可以让我把我以前存档的身份证复印件,再让我复印一下,前些天我的身份证不小心丢了,现在没有身份证,别的用人单位都不肯用我.”

    作者:石爱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呵护你的“心灵之窗”

    青光眼生视神经损害是全世界首要的致盲原因之一,它是一组以不可逆性视神经损伤为特征的疾病,眼压升高是其主要危险因素.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眼科方面的心身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原发性青光眼已被确认是一种典型的心身疾病,也就是说,青光眼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与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作者:王宁利;牟大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濒死感不一定是心脏病发作

    心慌、浑身大汗、胸闷,一种强烈的恐惧袭上心头,感觉自己要死了,要活不成了,赶紧拨打120,到了医院做心电图,却什么毛病都没发现.结果回到家之后,这种感觉总是不定期袭来,一次次到医院急诊,医生都说心脏没问题,劝自己不要太紧张.一次又一次的濒死感使自己觉得总是处于生与死的边缘,开始变得恐惧,焦虑,总是担心下一次的来临……

    作者:李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干个不够,健康长寿

    2010年,健康部门作了个调查,结果显示:有六成以上老人在正式安事清福时健康状况却急剧下滑.退休了,放下生意了,或被孝顺儿孙们群体孝行“劝安”了,只剩下坐吃闲玩和补养身体了,身体却开始一天不如一天了.

    作者:张鸣跃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说“躲”

    中国人大约历来善躲.汉语中就有躲灾、躲星、躲祸、躲债,惹不起还躲不起……大串与躲字有关的词.兵家韬略也讲究“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走,也是躲,说好听点,也可叫战略转移.实际上是挺不住劲了,光棍不吃眼前亏,快快开溜.躲,无非是怕一些坏事、乱事、麻烦事破裤子缠腰,粘到身上甩不开.一旦叫事儿缠上了,往小处说,要搭时间、捂精力、搭钱财,往大处说,还可能有性命之虞.所以,人们往往奉行一种冷漠懦弱的处世哲学,大凡事不关己,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绝不惹火烧身.

    作者:李承志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本色”絮语

    1大树有大树的挺拔,小草也有小草的柔媚花朵有花朵的芬芳,绿叶也有绿叶的蓬勃大海有大海的浩渺,小溪也有小溪的清澈,太阳有太阳的辉煌,月亮也有月亮的秀丽……造化是包容的,它容许各种特色和个性的存在.也正是万物不同的“本色”,才汇成了浩瀚无边的大自然.

    作者:张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我十分缠绵于一个字——嗯.与在意的人发短信聊天.一般得到的回复是一个“好”字.收到一条新短信,马上打开一看,若是一个硕果仅存的“好”字,说真的,很沮丧,虽然这答复该令人“也无风雨也无晴”,但到底人心是肉做的,有热量,有温度.加之一个本就不爱交际的人,一旦愿意对另一个人打开话匣,肯定一上来就是热的,并且一定是期待对方同热的.如若种渴得不到拯救,也许只能暗中酝酿“暴动”.

    作者:陌上舞狐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原谅了他,我并不开心

    Q:我和老公结婚15年了,感情一直很稳定,我们都很信任对方,我从未怀疑过他会出轨.但是就在两个月前,他在出差时与同去的女同事发生了关系.事后,他非常后悔,也向我道歉了,我冷静考虑后,觉得他态度很诚恳,再说我们的孩子都13岁了,就表示可以原谅他.

    作者:薛青仙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患者回音壁

    Q:得了系统性红斑狼疮,应该如何面对呢?A:患者朋友常常会有两种极端的态度,一种是过分恐惧,悲观绝望;另一种是毫不在意,自我放纵,不配合医生治疗.这两种极端的态度都会导致疾病治疗失败的不良后果,因此,正确对待疾病,非常重要.本病的诱发和病情反复和精神因素也有一定关系,因此,患者要注意保持良好的情绪和精神状态,坚强乐观地面对疾病,避免不良情绪的影响.

    作者:张风肖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做个“生活家”

    她是我的文友,经常在报上见到,她的文字,前些天在一次集体旅行中相识.她举止得体,说话、做事干净利落,开始我以为她在哪个机关部门工作,后来她说自己是完全的家庭主妇.回来后,我特意去了她的博客“踩了踩”,果然与众不同.

    作者:魏星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她为何不敢服用激素?

    悠悠是一名年轻的女大学生,她被市人民医院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医生为悠悠制定了周密的综合治疗方案,强的松从每天每公斤体重1毫克开始应用,并配合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但悠悠的母亲对激素怀有极大顾虑,担心女儿出现发胖、股骨头坏死等不良反应.尽管医生做了详尽的解释工作,悠悠出院后,母亲仍擅自给女儿撤减激素,并很快停药.

    作者:宁晓然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心理与健康杂志

心理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