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亚亮
治玉为琢,治石为磨.所谓“琢磨”,就是雕刻和打磨.《荀子·大略》有云:“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好的文字,往往是反复琢磨得出的.同样,出类拔萃的人生,也常常是多姿多彩的生活修炼、琢磨出来的.被生活琢磨过而脱颖而出的人,才会拥有不同凡俗的精气神,才会拥有众口铄金的人生.尘世之间,有所成的人,大抵都有一颗琢磨之心.
作者:程应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师范学校毕业后,我来到一所小学,当了一名三年级的语文老师.第一次走上讲台,看着台下那一张张充满稚气的脸,好像就是昨天的我.真快啊,转眼,我也成为一名老师了.很快,我就和这些学生们熟悉了,并成了他们的朋友.和这些孩子在一起,我就像他们的大哥哥,心中溢满了甜蜜和快乐.
作者:李良旭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新时期,我国军人除了进行高强度的军事训练外,还要在地震、洪水、泥石流等救援行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军人往往是早暴露于灾难现场的人,难免受到心理冲击,是值得关注的一个群体.我刊邀请到第二炮兵总医院心理科及全军心理卫生指导中心主任史杰教授,谈谈救援军人的心理干预.史杰教授曾参与抗击非典、汶川和玉树抗震救灾、国庆阅兵和新疆维稳等重大任务,多次担任心理服务队队长.
作者:史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随着孤独症发病率的日益增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陷入到了日复一日的奔波和痛苦当中.在我的临床实践中也见到过很多孤独症患者的家庭,在得知孩子有可能患上孤独症之后,他们经历了恐惧、否认、无奈接受、长期陪伴的过程.当然,也有一些家长怀着更为积极的心态,在漫长的治疗过程中,他们渐渐接纳孩子的不同,帮助孩子发现和确认自己的能力,找到属于孩子自己的独特人生之路.
作者:顾亚亮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毛姆,英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散文家.但在毛姆成名之前,刚开始他的作品根本无人问津.他写了一部长篇小说《月亮和六便士》,自认为写得很好,如果出版一定能畅销.但当他带着作品去许多出版社洽谈后,才发现事情并不简单.
作者:李素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作者:肖乾旭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被朋友误会,友谊会出现裂痕;被同事误会,工作会有麻烦;被家人误会,家庭会失去祥和气氛……被人误会的滋味里有愤怒、有委屈、有伤心、有焦躁……如何消除误会,恢复朋友间的友谊,同事间的默契,家庭中的祥和?如何使自己有效地从误会当中走出来呢?
作者:李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长期以来,作为女儿的我,一直羡慕母亲善“忘”.特别让我不可思议的是,母亲的“忘”,既在恰当,又在漫不经心时.我时常在心里纳闷,母亲到底算不算得上“善于健忘的人”?父亲年轻时就好喝酒,喝过了头,情绪兴奋,总在言行上做点出格的事,不是冲着母亲唠叨没完,就是喊来牌友通宵打牌.
作者:王琴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如今的微信已成为一个便利、时尚的社交平台,很多年轻人热衷于在朋友圈里晒个人状况,渴望与朋友分享成功与喜悦,希望被“点赞”.父亲退休后对手机、平板电脑之类的数码产品产生了兴趣,我便教会了他玩微信,并加他为好友.
作者:余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近,小区里刮起一股踢毽子健身之风.闲暇时,男女老少都到广场踢毽子,欢声笑语在风中传送.那种热闹的场面,让人觉得好像又回到了童年.小时候,我们非常喜欢踢毽子.小巧的毽子上下翻飞,仿佛一个能够带来快乐的精灵,让孩子们着迷.
作者:王纯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海边散步时,他又一次抱怨.他的话题听得我的耳朵几乎出了茧.他总说在单位混得不如意,同事间很虚伪,要么曲意逢迎领导,要么讨好敷衍同事.总之,巴掌大的公司,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他说得一无是处.他伤感地说,他不愿意随波逐流,不屑与同事们为伍,结果在公司里,人人对他敬而远之.
作者:郑玉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儿子半岁时,妻子的产假结束该上班了.我和她商量:“要不你别上班了,在家带孩子,带到孩子一岁再去工作?”妻子一听这话,摆摆手,很不乐意:“我一个人辛辛苦苦把儿子都带到半岁了,你还让我带?你怎么不把工作辞掉,自己在家带孩子?”我苦笑着:“把工作辞掉,没收入,咋生活啊?”“我不是可以上班吗?”妻子不以为然,还说我太自私.
作者:范俊强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小丽本来应该和同学们一起忙于中考,但是由于严重的社交恐惧不得不请假在家,在自我调节了两周还没有好转的情况下来到了我的心理诊室.在父亲的陪伴下,小丽如约而至.她是一个看上去非常健康的女孩,圆圆的脸就像红红的苹果,看上去并不像大多数来访者那样忧郁.用她自己的话来说,“要不是得病了,我非常阳光.”
作者:史欣鹃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那天,他骑着单车去图书馆.一个女孩突然站在路边挥手:“同学,我扭伤了脚,又急着去排练节目,你能带我一段路吗?”很少和女孩近距离接触的他,红着脸点点头,女孩上了车,又问:“你去图书馆?”他反问:“你怎么知道?”她咯咯地笑:“我会猜呀!”
作者:张军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近来,身边不少的同龄人都有了或多或少的“职业懈怠症”.说实话,打拼到中层管理阶层,事业渐渐不用那么“拼”了、属于自己的空暇时间多了、经济和育儿的压力小了……我们这群“70后”反而迷惘起来.这是不是人家所说的“初老”呢?
作者:金建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那是我生命中绝望的时光——相爱多年的恋人,转身牵了别人的手;公司破产,失去了唯一的经济来源;父母远在千里之外,偶尔打一次电话,只能报喜,不敢报忧;租来的房子,又窄又小,陪伴我的只有一张硬板床和简单的灶具……
作者:张军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A到朋友家小坐,发现她正在整理杂物间,地上堆满了报纸杂志,还有一大摞红艳艳的荣誉证书,看来是要清理掉.我随手翻开几本,上面写着:全国情诗大赛银奖,四川省好新闻二等奖……我有些不解,问道:“这些都是你的成绩,收藏起来也是个不错的纪念,丢了多可惜呀!”朋友笑了笑,说:“我这不仅是清空杂物间,更是清空我自己.”
作者:刘希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作者:毕传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都梁的《亮剑》是一部脍炙人口的小说.主人公李云龙是出生在大别山里的贫农,历经战争洗礼,一步步成长为我军的高级将领.这部作品可以说是抗战小说中非常经典的一部,它大限度地还原了当时抗战的真实情况,与时下铺天盖地的抗战剧相比,《亮剑》少了矫揉造作和雷人情节的浸入,没有众多武林高手参与其中,也没有太多特战队的龙争虎斗,更没有谍战交锋和无聊的战地爱情.
作者:刘子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林染是我们单位的团支书,官儿虽不大,但知名度极高,单位里没有一个人不认识她.她活泼外向,有极强的组织能力,尤其惹眼的是,她是单位的一枝花,走到哪儿都是鹤立鸡群的姿态.林染的工作能力没的说,态度也认真,组织活动更是有声有色.我们单位的头儿几次在大会上表扬她,说她是80后的榜样.
作者:马亚伟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