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建云
我刚接手四年级3班的时候,离任的老师就向我介绍说:“这个班有个叫小文的同学,真是个榆木疙瘩脑袋,他学什么都比别人慢半拍,其他同学作业写完了,他才写了一半;他没有一点特长,吹拉弹唱什么都不会,就连简单的转呼啦圈也不会.老师表扬学习好的同学,从来没有他的名字.排练文艺节目,全班同学都参加的大合唱也没有他.
作者:学学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人到老年,要量力而行,切莫因追求所谓的“风光”而当上“负翁”.我和老伴儿退休后,看着手里的数万元积蓄,总想像年轻人那样进行一番“投资”,也想领略一下“投资商”的“潇洒”.于是,我俩拿着大半辈子的积蓄,来到农村包地——听人说,现在很多城里人到农村承包荒地,称之为“反哺农业”.
作者:钱国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毛姆,英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散文家.但在毛姆成名之前,刚开始他的作品根本无人问津.他写了一部长篇小说《月亮和六便士》,自认为写得很好,如果出版一定能畅销.但当他带着作品去许多出版社洽谈后,才发现事情并不简单.
作者:李素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小丽本来应该和同学们一起忙于中考,但是由于严重的社交恐惧不得不请假在家,在自我调节了两周还没有好转的情况下来到了我的心理诊室.在父亲的陪伴下,小丽如约而至.她是一个看上去非常健康的女孩,圆圆的脸就像红红的苹果,看上去并不像大多数来访者那样忧郁.用她自己的话来说,“要不是得病了,我非常阳光.”
作者:史欣鹃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有一则寓言:一个国王,早晨独自到花园里散步,他惊奇地发现,除了心安草,园里其他花草树木都凋谢了,园中荒凉萧瑟.后来,国王才知道,橡树埋怨自己没有松树那般高大挺拔,故此厌世轻生,死了;松树埋怨自己不能像葡萄藤那样多结果子,死了;葡萄藤哀叹自己终日匍匐于架上,不能直立,又不能如桃树那样开出艳丽的花朵,死了;牵牛花叹息自己没有紫丁香那样清香四溢,也病倒了;其余的植物也都垂头丧气,自怨不如人.
作者:李爱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近,小区里刮起一股踢毽子健身之风.闲暇时,男女老少都到广场踢毽子,欢声笑语在风中传送.那种热闹的场面,让人觉得好像又回到了童年.小时候,我们非常喜欢踢毽子.小巧的毽子上下翻飞,仿佛一个能够带来快乐的精灵,让孩子们着迷.
作者:王纯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有些时候,岁月就是流年的故事,埋藏在记忆深处无法忘怀,因为它给予我们的,是关于青春的启示.那一年,我上初中.不得不承认,我是一个笨学生,成绩一直在班级的中后游徘徊.但我的上进心很强,只是学习能力不争气.那个时候,我怕母亲问我考试成绩,也怕看到考试成绩,对于一个寒门学子来说,没有什么比好成绩更硬的本钱了.我有无数次在梦里梦见我考了第一名,然后告诉父母,看到乡亲邻里对我的羡慕之情,可醒来后是更大的失望.
作者:程刚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被朋友误会,友谊会出现裂痕;被同事误会,工作会有麻烦;被家人误会,家庭会失去祥和气氛……被人误会的滋味里有愤怒、有委屈、有伤心、有焦躁……如何消除误会,恢复朋友间的友谊,同事间的默契,家庭中的祥和?如何使自己有效地从误会当中走出来呢?
作者:李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儿子半岁时,妻子的产假结束该上班了.我和她商量:“要不你别上班了,在家带孩子,带到孩子一岁再去工作?”妻子一听这话,摆摆手,很不乐意:“我一个人辛辛苦苦把儿子都带到半岁了,你还让我带?你怎么不把工作辞掉,自己在家带孩子?”我苦笑着:“把工作辞掉,没收入,咋生活啊?”“我不是可以上班吗?”妻子不以为然,还说我太自私.
作者:范俊强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近来,身边不少的同龄人都有了或多或少的“职业懈怠症”.说实话,打拼到中层管理阶层,事业渐渐不用那么“拼”了、属于自己的空暇时间多了、经济和育儿的压力小了……我们这群“70后”反而迷惘起来.这是不是人家所说的“初老”呢?
作者:金建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长期以来,作为女儿的我,一直羡慕母亲善“忘”.特别让我不可思议的是,母亲的“忘”,既在恰当,又在漫不经心时.我时常在心里纳闷,母亲到底算不算得上“善于健忘的人”?父亲年轻时就好喝酒,喝过了头,情绪兴奋,总在言行上做点出格的事,不是冲着母亲唠叨没完,就是喊来牌友通宵打牌.
作者:王琴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那是我生命中绝望的时光——相爱多年的恋人,转身牵了别人的手;公司破产,失去了唯一的经济来源;父母远在千里之外,偶尔打一次电话,只能报喜,不敢报忧;租来的房子,又窄又小,陪伴我的只有一张硬板床和简单的灶具……
作者:张军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认知行为治疗(CBT)是通过改变个人非适应性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来减少失调情绪和行为,改善心理问题的一系列心理治疗方法的总和.目前,CBT已经成为世界上流行为广泛,被使用多的心理治疗方法,其以短程有效、结构化、操作性强等优势深得心理卫生工作者的青睐.结构化是CBT的特点,如何把握会谈结构,有效利用会谈时间,是初学者常常遇到的问题.在第五届亚洲CBT大会上,来自不同地区的专家们,通过圆桌讨论的方式回答了这个问题.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小林已经7个月没有走出家门了,每天他都像一个游魂,飘荡在网络上,打游戏,浏览网页、论坛,他好像对所有的网上事物都感兴趣,但却又好像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致.同在一个屋檐下的父母也好久没有见到小林了,他把自己关在小卧室里,拒绝与父母见面或者交流.父亲苦口婆心地想与他交流,想把他从网络中拖回到现实中来,但不想听父亲唠叨的小林锁上了房间门;盛怒的父亲一脚踹坏了门锁,小林则拉过了书架当门锁……
作者:马东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在多子女家庭中,父母如何分配自己的时间、精力和爱,尽可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关照到所有子女的生长需要和心理特点,平衡因为出生顺序所带来的各种问题,是育儿中特别重要的方面.
作者:张雯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法国作家福楼拜曾给亲密的朋友写信说:“我拼命工作,不接待来访,不看报纸,却按时看日出.”一个人对生活保有怎样的热爱之情,才能坚持按时看日出?在我看来,按时看日出的人,一定是内心明亮的人.
作者:王纯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李立平辞职了.他到一家公司应聘,主考官问李立平:“如果你的工作能力特别强,但领导在决策时,不采纳你的建议,你会怎么看?”这个问题真是问到了李立平的痛处,他思考了一会,淡定地说:“以前,我不成熟,觉得自己能力强,和领导交流少,以致领导对我有看法.
作者:张培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20年前,因为家穷,15岁的我初中毕业就去了中等师范学校上学,不用交学费,每月还有50元的助学金.按照规定,毕业后我们要到小学任教,很多同学还要回到农村小学任教.当时,上师范是众多家庭困难、成绩较好、急于脱离农门的农村孩子的无奈选择道路.
作者:张锦芸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有种东西正在变成常见的温柔凶器.温柔在于它随你摆布从不违抗,杀气在于它黑洞般深邃的诱惑力,又从不会说不.一旦拥有它,沉迷而不自知的人无一例外变身奴隶.这不奇怪,我们所供养的许多东西,也许会变成我们的主人.如果你守不住自己的意志和原则,它们不用一发子弹也能轻易地征服你.其实,“征服”对自控力弱的人有些言过其实,事实上,大部分人都是自动投怀送抱并乐此不疲.
作者:云翦愁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海边散步时,他又一次抱怨.他的话题听得我的耳朵几乎出了茧.他总说在单位混得不如意,同事间很虚伪,要么曲意逢迎领导,要么讨好敷衍同事.总之,巴掌大的公司,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他说得一无是处.他伤感地说,他不愿意随波逐流,不屑与同事们为伍,结果在公司里,人人对他敬而远之.
作者:郑玉超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