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平
年轻时,谁没有做过几件荒唐事?那年,高考前夕,他暗恋班里的一个女同学,无心学习.父亲好言相劝,分析利弊,好话说了一马车,可是他就是不听,结果高考失利,父亲的隐忍爆发了,父子两个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战争.
作者:积雪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是我国人民扫墓祭祀、寄托哀思的时节,又是一年清明将至.寄托哀思的心理意义祭祀祖先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生活方式,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寄托哀思,其二是寻求心灵上的庇护,从而弥合自己内心的自卑和无助感.
作者:武雅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我参加工作快十年了,几经工作转换,后来遇到了一位很开明的外国老板,他别出心裁,竟然鼓励我们所有的员工犯错误.他说,像我这样的稍微老一点的员工,一年至少要犯一次错.如果全年都没有错误发生,那你就别想当先进、加薪水.
作者:吴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5年前,小雅发现自己深爱着的丈夫脾气越来越暴躁,对她愈发挑剔、指责甚至谩骂.一次,他直接把小雅按在墙上掐住她的脖子……几经挣扎,小雅才脱身.万分绝望下,小雅选择了离婚.之后,她大病一场,无法正常工作只能卧床静养.两年前,虽然身体已痊愈,小雅也开始了新的生活,但那些痛彻心扉的感觉却一直压在心里,沉甸甸的,有时还会让她感到闷得无法呼吸.
作者:沈楠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自打退休,我便成了老伴儿的专职秘书,用她的话说,我是“打下手”的.刚退休那会儿,我的心情一直没有“放晴”,整天心里空落落的,老觉得自己丢了什么,屋里屋外出来进去地转,不知道做什么好.老伴儿见我患上了典型的“退休综合征”,便给我找了个好“活儿”:给她“打下手”,文雅点儿说,当她的“专职秘书”.
作者:钱国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2012年开始,我的头发忽然掉得很厉害.6月份大学毕业拍集体照时,我的头发明显比其他同学少很多,而读研之后,脱发更是越来越严重.我在医院和药店买过很多药和保健品,却没什么效果.后来根据医生说的脂溢性脱发的诊断,我在网上搜了很多关于脂溢性脱发的知识.原来并没有治疗脂溢性脱发的特效药,于是我选择了心理调节方法.
作者:周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才貌双全的林徽因说过:“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温暖,是希望,你是那人间四月天.”喜欢这样灿烂明媚的春日,如歌如画.它的清新娇美,它的优雅风情,常常萦绕我心,挥之不去.每到这时节,我就会莫名想起这句惊艳的句子,甚至想到漫步在春光里的美女林徽因,那岂不是一道为亮丽的风景?
作者:钟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承德的一名女大学生,为了教会姥姥姥爷用微信与晚辈视频聊天,手绘了6页文图并茂的说明书,从怎样打开软件,到如何发送语音消息,非常详细.老人拿着这份说明书欣慰而激动地与外孙女用微信沟通,一脸幸福.这件事在网上赢得一片赞扬,她手绘的不止是一纸说明书,更映照出无数游子心中深沉的牵挂,是一份孝心宣言书,承载了晚辈对长辈的孝心、耐心和成全之心.
作者:孟月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在生活中,在常规的思维里,人们往往喜欢加,而不喜欢减.诸如挣的钱越多越好,住的房子越大越好,吃饭点的菜一桌子也不够,衣橱里的衣服堆满了还总感觉少一件……结果,需求越来越多,而满足感越来越少,像“安贫乐道”、“知足常乐”这样的词汇已经很少被人提及了.
作者:张彦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笑口常开、乐观向上、积极的亲密关系可以降低血压、心率和血管硬化的进程,是心脏的好保健品,同时,积极的心理干预更是改善甚至是冠心病的重要治疗因素.因此,易感者预防疾病的发生要做到以下七点.
作者:顾施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居然是孙茜深夜,戴平提着行李箱从家里出来.小区外的音像店正放着当红的歌曲《因为爱情》:“虽然会经常忘了,我依然爱着你……”戴平的眼睛有点湿,近他喜欢这首歌了.初识刘莉的时候,她的确如这首歌曲一样深情缠绵,而如今她像提前进入更年期一样,常常莫名地与他冲突争执.
作者:袁恒雷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一个细雨绵绵的下午,高一学生小瑞急匆匆地来到我的办公室.原来,上午课间操的时候,小瑞出来晚了,老师说了他几句,他就把钢管做的班牌给折断了,还回到教室拿矿泉水往自己头上淋,然后又去厕所对着水龙头继续淋,把大家吓坏了.小瑞平时表现还不错,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事呢?
作者:邓公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不敢看人的高一女生母亲的叙述:我家莹莹是一个特别听话的女孩,从小到大都是乖孩子,我们几乎没有为她的学习操过心,他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几乎每次考试都是班级第一.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二,整整8年,她从未违反过学校和班级的纪律.朋友们都说,初二是孩子的叛逆期不好管教,可我们与孩子相处得很融洽,从未发生过任何冲突和矛盾.
作者:明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春韭的好,古人对此早有认识,早在《尚书·夏小正》中就有“正月囿有韭”的记载.《诗经》中也有“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的描写,意思是说用羊羔和韭菜一起祭祀祖先,可见古代先民对区区韭菜的钟爱与崇尚.南北朝时期的齐国,曾经有一位太子很认真地请教御前食医:“菜食何味佳?”食医脱口而答:“春初早韭.”可见,春韭不仅是平民百姓的心爱之物,就连自喻“天子”的帝王之家也很是待见.而民间也素有“正月葱,二月韭”之说,所以春韭自古便享有“春菜第一美食”的盛誉.
作者:张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每次出门诊,我都会遇到很多从很远的地方赶来的患者,他们带着疲惫和期盼的眼神,希望我能给他们光明的指引,甚至希望我能多给一些诊疗时间,出了诊室就能解决所有问题.我也知道越来越多的患者因为挂号难而把治愈的希望寄托在一次的门诊,因为嫌医生给的时间不如他们想象的长而不满.
作者:闫俊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母亲喜欢跟我一起出远门旅游,我一年陪母亲出去一次,就可以让母亲开心一年.趁母亲身体尚好,还能走能动时,我愿意和她多出去走走,感受大千世界的美景,尽享天伦之乐,我也很开心.
作者:余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人际之间,从一方盛情相邀到另一方婉言谢绝会是一个怎样的过程?我们常常会为拒绝别人的邀请而伤脑筋,一方面是出于礼节而怕伤了面子,另一方面出于情感而怕伤了感情.如何有效而无伤害的拒绝别人也是检验我们社会化水平的一块试金石.以下通过一些社会心理学的原理,为“拒绝无能党”们给出心理小处方.
作者:李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在很多人眼里,90后是没长大的孩子,他们痴迷网络游戏,热衷于奇装异服,自私任性.可是山东烟台90后小伙甘宜强,却凭一颗爱心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青春,不一样的90后.”甘宜强出生在沂蒙山区一个农村家庭,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从小,他和父母过着聚少离多的日子.每年春节,他和爷爷奶奶望眼欲穿地盼望父母归家,可是父母总是姗姗来迟.有一年,大年三十父母还没到家,祖孙三人在思念和牵挂中没滋没味地吃年夜饭,他心里甚至存着对父母小小的怨恨.
作者:吴玉琴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人们的性格也由原来的含蓄变得外向张扬,越来越喜欢展示自己.于是,“晒”成了一个时髦的词,晒幸福、晒才艺等等,大家都像孔雀开屏一样,尽情地晒着自己的快乐人生.
作者:宗欣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那一年,刚刚大学毕业的我有幸被一家跨国公司录用,能在这家公司任职是众多应届毕业生梦寐以求的事.在为期半年试用期期间,我全力以赴做着每一件事.付出就有回报,我终于成功地转为公司正式员工,开始真正的创业历程.
作者:程刚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