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柔和比风暴更有力量

李红都

关键词:
摘要:不知什么时候起,女儿的脾气越变越大了.上幼儿园时,女儿乖巧得像只小猫咪,做错了事,会伸出手心,泪汪汪地说:“彬彬(女儿的小名)不好,打彬彬.”惹得我们直心疼,哪儿舍得打?直接抱进怀里哄吧.上了小学,女儿开始变得调皮,因为淘气,经常被我们责骂,但说她什么,她都听得进去.不像现在,说她什么,她就跟你顶嘴,不仅顶嘴,还发脾气.尽管老人说,叛逆期的孩子都这样,家长们忍一忍就过去了,但我仍觉得有必要跟孩子沟通一下.
心理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母亲,让我来爱您

    五年前,当我亲手将身患子宫肌瘤的母亲送进手术室时,我的世界是一片空白,我从没想过女强人似的母亲会在我的世界中展现出如此脆弱的一面,更没想象过刚拿到高考通知书的我就要面对失去母亲的风险.

    作者:姜珊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你还在抱怨吗?

    当抱怨积累到无法疏解的地步,你会发现自己成了“祥林嫂”.有网络调查显示,很多人都有抱怨的习惯,部分人甚至达到了每天20次以上.过多的抱怨,不仅让自己蹉跎岁月、事业难成,也会给别人留下消极影响,造成人际关系紧张.

    作者:王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为别人举一盏灯烛

    朋友是个内心纯正的人,为人善良热情,极其厚道.朋友所在的单位竞争非常激烈,为了一时的荣辱,许多同事都面和心不和.看到谁工作业绩突出了,谁被领导表扬了,大家虽然表面上装着若无其事,波澜不惊,可心里却都酸得很,比吃了青涩的杏子还要酸上若干倍.

    作者:张燕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贤惠聪明是赢家

    即将戴上婚戒的几日里,妈妈多次叮咛:“收敛个性,善待老人,切莫将夫君夹在中间为难.”一晃,为妻子为儿媳已六载,家中气氛宁静,婆媳间从不争吵.

    作者:骆昌芹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心理“新词”

    作者:赵国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不做职场“祥林嫂”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遭遇,有时候下班刚回到家中,突然一个通知加班的电话又把你揪了回去;好不容易熬到发工资的日期,却被告知推迟发放;本来你把一项工作很圆满地完成了,老板却鸡蛋里头挑骨头地找茬……于是你抱怨,抱怨公司不好、企业文化糟糕、管理不善、钱太少、老板抠门、同事红眼.抱怨,成了你每天都要面对的功课.

    作者:薛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妈妈敢与火车“握手”

    1如果说每个班里都会有一两个性格古怪的孩子,那么这个班里的娟子,应该是特别的一个了.娟子是从外地转来的.转来的那天大雨滂沱,娟子的衣服被打湿了,单薄的身子瑟缩着,唤起了大家的一番怜悯.班长秀子脱下一件厚褂子让老师给她,娟子表情木木的,没有理会,只是轻轻地用胳膊一推.

    作者:林凡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写给父亲的一封信

    那个午后,我突然很想写一封信给你.小时候的我太过顽劣,成绩一塌糊涂.我跟男孩子一起闯祸,我爬墙翘课,甚至成了同龄人眼中的大姐大.我知道,大大小小的祸端,你都会替我扛下帮我解决.于是我用了那个年龄段孩子特有的方式报答你的宠爱.而这一切又都因为你画上了句号,回忆起那段日子,现在的我不禁会笑出声来.

    作者:郭伟楠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被跟踪的心理师

    敲门声响起,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走进了心理科的大门.她20岁出头,身材修长,飘逸的长发垂在纤细的腰肢上,浑身上下散发着女人的魅力.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美丽的女子,她那双明亮的眼睛里却饱含着泪水.

    作者:王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旧物与往事相连

    每次清理房间,都会和一些旧物重逢,如同童年时坐在旋转木马上的感觉,一圈就是一个世界.往事我是不敢轻易动用的,怕一动用就产生了爱或者恨.而旧物是载体,让我在触摸到的时候,心优柔地为之一线相牵.

    作者:苗君甫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节哀顺变”不科学

    每个人在一生中,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他人的死亡和自己的死亡.死亡是如此决绝,不可逆转,至亲至爱的离世让人产生哀伤的反应.现代生活的节奏是如此之快.

    作者:何丽;王建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咨询室里的“大熊”

    新学期伊始,一位同事整理办公室时把一只毛绒大熊送给了我.我把这只一米高的毛绒大熊安置在我咨询室的沙发上,这里就成了这只大熊的新家.

    作者:杨帆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尘世女人香

    法国电影《闻香识女人》中,失明使得弗兰克上校的听觉和嗅觉异常敏感,甚至能靠闻对方的香水味道识别其身高、发色乃至眼睛的颜色.男人闻香识女人,那是因为每一个女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香味,那是来自灵魂的芬芳,是一种人格的魅力,点缀着每一双眼,洇染着每一颗心.

    作者:王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黄昏恋:知冷知热,相依相伴

    65岁的刘老师,他的五个子女早已长大成人,孙子、外孙上了初中,真是儿孙满堂.可三年前老伴儿病故,刚过半年刘老师就张罗着续娶新人,令子女们百思不得其解,邻居也笑话他:“真是活着是夫妻,老伴尸骨未寒就夫妻情份全没了!”女儿在母亲的坟上嚎啕,儿子们觉得无地自容,父亲给儿女们的脸都丢尽了,孙子拉着爷爷的手喊着叫着找奶奶,可一切软硬兼施全都徒劳.

    作者:江南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以己为景——自我观察之道

    “以己为景”又称情境自我、观察性自我、背景的自我、自我感的观点采择(perspective-taking sense of self)等,ACT的创始人海斯(Hayes)认为,以己为景是“诸如思维、情感、记忆、感觉等此类的个人体验发生的情境”.ACT的治疗师会通过练习、隐喻、正念等方法来帮助人们切身体验自我观察,感受“以己为景”.

    作者:曹静;祝卓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自我管理:莫让悔恨伴终生

    自我管理常识定期监测腹部超声以及AFP(甲胎蛋白),及早发现肝癌55岁的王先生患乙肝很多年了,自从5年前在专科医院制定了每日服用阿德福韦酯的抗病毒方案之后,感觉特别良好,到医院复查过几次肝功、HBV(即乙型肝炎病毒)DNA都正常,就逐渐放松了警惕.

    作者:段雪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病中的闲时光

    不知是因一时贪杯,还是平时暴饮暴食的次数多了,让胃积劳成疾,上个月初,我做了一个胃部小手术.虽然是个小手术,但还是遵从医嘱,住院调养了半月时间.看老婆孩子工作、学习忙忙碌碌,有条不紊,我就感觉自己是闲人一个,但闲也有闲的美,也有病中偷闲的妙趣——

    作者:范俊强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突发而诡异的“濒死感”

    陈希22岁那年,正就读大学三年级,即将面临毕业的问题,和很多同学一样,她并没有打算一毕业就踏上工作岗位,而是选择了继续深造——准备考取国内一所重点院校的研究生.其实,她平时学习很用功,在本年级成绩也算拔尖,可一想到她报考的学校研究生名额有限,对成绩的要求很高,而且她们系有不少尖子生也想考这所学校,其他学院就更不好预测竞争人选了,—下子,她就感到压力山大.

    作者:张国富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倔强的野菊花

    1走进教室,一束带着晨露的野菊花搁在讲台上.淡淡的菊香,带着山野的气息,馥郁着整间屋子.不用问,我知道是小听送的.我喜欢野菊花.每年落叶翻飞百草枯折的时候,铅灰色的天空下,一丛丛金黄从崖角、堤沿、岩缝、垄边不经意地钻出来,宛若满天星晨趁着夜深下到凡间,点缀着学校后山.

    作者:毛君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孝心经不起等待

    楼下住着一对老年夫妇.我搬来时,他们已在此住了六七年.印象中,曾认为这对老夫妇无儿无女,平时也极少和楼上楼下的住户来往,只是在楼道里偶然碰到了,相互间点头致意,简单打声招呼.但我发现,这对老夫妇待人很是热情.

    作者:刘锴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心理与健康杂志

心理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