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做职场“祥林嫂”

薛峰

关键词:
摘要:你有没有过这样的遭遇,有时候下班刚回到家中,突然一个通知加班的电话又把你揪了回去;好不容易熬到发工资的日期,却被告知推迟发放;本来你把一项工作很圆满地完成了,老板却鸡蛋里头挑骨头地找茬……于是你抱怨,抱怨公司不好、企业文化糟糕、管理不善、钱太少、老板抠门、同事红眼.抱怨,成了你每天都要面对的功课.
心理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被跟踪的心理师

    敲门声响起,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走进了心理科的大门.她20岁出头,身材修长,飘逸的长发垂在纤细的腰肢上,浑身上下散发着女人的魅力.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美丽的女子,她那双明亮的眼睛里却饱含着泪水.

    作者:王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睡前也给心理卸个妆

    我是一个很敏感的女人,特别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办公室里,有时候同事无心的一句话,都会给我造成心理负担,更别说那些刻意为之的说三道四了,人言可畏,我常常为此感觉“鸭梨山大”.

    作者:禹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贤惠聪明是赢家

    即将戴上婚戒的几日里,妈妈多次叮咛:“收敛个性,善待老人,切莫将夫君夹在中间为难.”一晃,为妻子为儿媳已六载,家中气氛宁静,婆媳间从不争吵.

    作者:骆昌芹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倔强的野菊花

    1走进教室,一束带着晨露的野菊花搁在讲台上.淡淡的菊香,带着山野的气息,馥郁着整间屋子.不用问,我知道是小听送的.我喜欢野菊花.每年落叶翻飞百草枯折的时候,铅灰色的天空下,一丛丛金黄从崖角、堤沿、岩缝、垄边不经意地钻出来,宛若满天星晨趁着夜深下到凡间,点缀着学校后山.

    作者:毛君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迷失在旧时光里的爱

    A房间里的温度在悄然上升着,这渐升的温度熨平了两年来的岁月痕迹,就像涨潮的海水,汹汹的气势,可以将整个天地吞掉.我在想,这情景似如两年前一模一样.

    作者:袁恒雷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一句恶咒背负一生

    (一)她的先生实在弄不明白,单位里一个再寻常不过的简单业务考试,会把她击垮了.在他们生活的小城市,她所在的单位属于一个四平八稳的事业单位,所谓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他们而言,似乎还只是一个赶时髦的说辞.而她,已年逾45岁,是已有20多年工龄的业务骨干,她周围年轻的同事,用单位一些老职工的话说,“是一群技能没有,满腹牢骚,高不成低不就的啃老一族”.

    作者:薛青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红痘红

    她是决意再不涉足爱情了.前尘往事悠悠,沉痛无比,不知不觉间,她在大好的年华里,竟然成了一个被人抛弃的“二手”女人,这样的女人,若想再寻找昔日的浪漫,谈何容易?

    作者:古保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推开那扇虚掩的门

    晚饭后,他把饭碗向前一推,便起身进了书房.她一个人挽起袖子走进厨房刷洗,一通忙碌之后,钟表的指针指向7点50分,精彩的电视剧就要开始.她急忙擦干手,捶着酸痛的腰背走向客厅.偌大的客厅,就她一个人,她突然打了个寒噤,转头对着书房虚掩着的门说:“你来陪我看会电视吧!”半天,那边才传来一声“好”,但门却一直虚掩着.

    作者:郭克秀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做自己好的背景

    Q老师:您好!我是一位38岁的女性,独自经营着一个公司,在外面经常被人称作职场精英,在工作中,我总是充满着自信与活力.然而身为女人也不缺温柔的一面,在与公司的男下属相处的过程中,有一位主管总喜欢与我接近,而且在谈工作时,说着说着就会谈及他的家庭,抱怨他的妻子,尽管没有直接说出他的心里话,但言语中流露着对我的好感.我们都有各自的家庭,我根本不想卷入婚外恋,可是我又不知道怎么合适地拒绝他,总怕一不小心伤害了对方,您能帮帮我吗?

    作者:骆昌芹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安静,一个人的狂欢

    我不是一个天生喜欢安静的女子,也说不清从哪一天开始,“忙乱”成了生活的主题,孩子哭了叫了,男人的衣服该洗了,饭又该做了,如同择线头一般,千头万绪,让人好不头大.与我如出一辙的女人自不在少数,面对这样的生活,免不了要在心里吼上一声:“让我清静一会儿吧!”

    作者:赵文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黄昏恋:知冷知热,相依相伴

    65岁的刘老师,他的五个子女早已长大成人,孙子、外孙上了初中,真是儿孙满堂.可三年前老伴儿病故,刚过半年刘老师就张罗着续娶新人,令子女们百思不得其解,邻居也笑话他:“真是活着是夫妻,老伴尸骨未寒就夫妻情份全没了!”女儿在母亲的坟上嚎啕,儿子们觉得无地自容,父亲给儿女们的脸都丢尽了,孙子拉着爷爷的手喊着叫着找奶奶,可一切软硬兼施全都徒劳.

    作者:江南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心理感悟

    作者:于昌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满满的都是爱

    1量体温、问病史、测血糖、称体重,一连串的职业动作后,右手腕被一根细小的标有姓名、年龄、床号的防水布带拴住.带子能剪断,在手腕上将不会留下任何印迹,而被医生定性为“糖人”(糖尿病人)的我,那一刻起心底就被打下了烙印,一辈子挥之不去.我想,我是真病了,还不轻.

    作者:尹金良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咨询室里的“大熊”

    新学期伊始,一位同事整理办公室时把一只毛绒大熊送给了我.我把这只一米高的毛绒大熊安置在我咨询室的沙发上,这里就成了这只大熊的新家.

    作者:杨帆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用“心”栽培你的员工

    “如果说公司是一条船,那么员工无疑就是船员了.这条船是满载而归还是触礁沉没,取决于船员是否同心协力、同舟共济.由此可见,员工对公司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员工的成长不是天生的,需要公司的栽培.或许很多老板不愿意花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培训员工,是因为他们都有一个顾虑:我辛苦培训起来的员工后跳槽了,这不是为他人做嫁衣吗?其实刚好相反,当一名员工和企业共同经历风雨,共同成长时,他还会离开吗?那么,作为公司的负责人,如何栽培你的员工呢?”

    作者:曾祥伍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孝心经不起等待

    楼下住着一对老年夫妇.我搬来时,他们已在此住了六七年.印象中,曾认为这对老夫妇无儿无女,平时也极少和楼上楼下的住户来往,只是在楼道里偶然碰到了,相互间点头致意,简单打声招呼.但我发现,这对老夫妇待人很是热情.

    作者:刘锴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远去的吆喝声

    吆喝声又称“叫卖声”、“唤头”、“货声”,是小贩、匠人走街串巷时发出的叫卖语.它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经济、民俗,是宝贵的文化资源.吆喝声来自民间,它注入了乡土方言的元素,抑扬顿挫,圆润饱满,时而短促,时而高昂,时而低沉,时而悠长.吆喝声里有朴质的乡土气,不仅听起来贴切自然,给人以语言、声调美的艺术享受,更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作者:苟红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突发而诡异的“濒死感”

    陈希22岁那年,正就读大学三年级,即将面临毕业的问题,和很多同学一样,她并没有打算一毕业就踏上工作岗位,而是选择了继续深造——准备考取国内一所重点院校的研究生.其实,她平时学习很用功,在本年级成绩也算拔尖,可一想到她报考的学校研究生名额有限,对成绩的要求很高,而且她们系有不少尖子生也想考这所学校,其他学院就更不好预测竞争人选了,—下子,她就感到压力山大.

    作者:张国富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那时年少,不懂爱

    自从父亲抛弃我,母亲改嫁后,我的生活就与外公外婆绑在了一起.在童年时光里,我并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好,相反,因为外公外婆既心灵手巧又特别疼爱我,我比一些同龄人更有优越感.

    作者:范泽木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妈妈敢与火车“握手”

    1如果说每个班里都会有一两个性格古怪的孩子,那么这个班里的娟子,应该是特别的一个了.娟子是从外地转来的.转来的那天大雨滂沱,娟子的衣服被打湿了,单薄的身子瑟缩着,唤起了大家的一番怜悯.班长秀子脱下一件厚褂子让老师给她,娟子表情木木的,没有理会,只是轻轻地用胳膊一推.

    作者:林凡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心理与健康杂志

心理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