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做职场“祥林嫂”

薛峰

关键词:
摘要:你有没有过这样的遭遇,有时候下班刚回到家中,突然一个通知加班的电话又把你揪了回去;好不容易熬到发工资的日期,却被告知推迟发放;本来你把一项工作很圆满地完成了,老板却鸡蛋里头挑骨头地找茬……于是你抱怨,抱怨公司不好、企业文化糟糕、管理不善、钱太少、老板抠门、同事红眼.抱怨,成了你每天都要面对的功课.
心理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母亲,让我来爱您

    五年前,当我亲手将身患子宫肌瘤的母亲送进手术室时,我的世界是一片空白,我从没想过女强人似的母亲会在我的世界中展现出如此脆弱的一面,更没想象过刚拿到高考通知书的我就要面对失去母亲的风险.

    作者:姜珊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就着阳光吃烧饼

    同学聚会,我借口有事,拒绝了.上次聚会,是五年前,在小城高级的酒楼.我骑着单车急匆匆赶到目的地,可是,当我看到酒楼门前停着的奔驰宝马,以及同学身上的“哥弟”“皮尔卡丹”时,再也没有兴致和同学聊天了.

    作者:化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你还在抱怨吗?

    当抱怨积累到无法疏解的地步,你会发现自己成了“祥林嫂”.有网络调查显示,很多人都有抱怨的习惯,部分人甚至达到了每天20次以上.过多的抱怨,不仅让自己蹉跎岁月、事业难成,也会给别人留下消极影响,造成人际关系紧张.

    作者:王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睡前也给心理卸个妆

    我是一个很敏感的女人,特别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办公室里,有时候同事无心的一句话,都会给我造成心理负担,更别说那些刻意为之的说三道四了,人言可畏,我常常为此感觉“鸭梨山大”.

    作者:禹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当肝炎邂逅抑郁症

    那是一个初冬的上午,阳光照进温暖的诊室,我正在琢磨今天会遇到什么样的患者来就诊,这时,只见一个25岁左右,面容憔悴、脸色暗淡、愁眉不展的女孩在一对中年夫妇的陪同下缓慢地走进了我的诊室.

    作者:王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远去的吆喝声

    吆喝声又称“叫卖声”、“唤头”、“货声”,是小贩、匠人走街串巷时发出的叫卖语.它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经济、民俗,是宝贵的文化资源.吆喝声来自民间,它注入了乡土方言的元素,抑扬顿挫,圆润饱满,时而短促,时而高昂,时而低沉,时而悠长.吆喝声里有朴质的乡土气,不仅听起来贴切自然,给人以语言、声调美的艺术享受,更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作者:苟红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精神病患者:长期服药有办法

    小张今年20岁,是一名大二学生以前小张是个活泼开朗、学习认真努力的孩子,可是近一年,他开始变得孤僻、不与同学来往,也不去上课了,整日在宿舍玩电脑游戏;有时自言自语,有时又无故发笑;常常胡思乱想,觉得自己的大脑能接收宇宙电波,自己的想法也会被传出去;他的疑心也很重,总觉得周围人嘀嘀咕咕,在议论他的事情;他还凭空听到隔壁的室友经常骂他,为此,他经常冲动与同学打架鉴于他的情况,父母把他送到医院,经过医生的诊断,小张患了精神分裂症.

    作者:李晓虹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推开那扇虚掩的门

    晚饭后,他把饭碗向前一推,便起身进了书房.她一个人挽起袖子走进厨房刷洗,一通忙碌之后,钟表的指针指向7点50分,精彩的电视剧就要开始.她急忙擦干手,捶着酸痛的腰背走向客厅.偌大的客厅,就她一个人,她突然打了个寒噤,转头对着书房虚掩着的门说:“你来陪我看会电视吧!”半天,那边才传来一声“好”,但门却一直虚掩着.

    作者:郭克秀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抓好细节教育

    抛开拐杖才能跑起来 依赖心理源于人类发展的早期.幼年时期儿童离开父母就不能生存,在儿童印象中,保护他、养育他、满足他一切需要的父母是万能的,他必须依赖他们,总怕失去了这个保护神,这时,如果父母过分溺爱,不让子女有长大和自立的机会,久而久之,在子女的心目中就会逐渐产生对父母或权威的依赖心理.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成年后依然不能自立,缺乏自信心,总是依靠他人来作决定,很难承担起工作、家庭的责任,形成依赖性人格.

    作者:张迪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献给“女汉子”们的心理礼物

    “女汉子”时代来临了吗?“我快要疯了,现在手上有个项目正是关键时刻,偏偏孩子又病了,我让老公照顾一下,他还满腹怨言.现在正在医院排队等着看病呢,医院急诊也是人山人海的,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四点还有个会等着我开呢.我恨不得有三头六臂.”好友李曼打来电话向我诉苦.

    作者:刘朝莹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不做职场“祥林嫂”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遭遇,有时候下班刚回到家中,突然一个通知加班的电话又把你揪了回去;好不容易熬到发工资的日期,却被告知推迟发放;本来你把一项工作很圆满地完成了,老板却鸡蛋里头挑骨头地找茬……于是你抱怨,抱怨公司不好、企业文化糟糕、管理不善、钱太少、老板抠门、同事红眼.抱怨,成了你每天都要面对的功课.

    作者:薛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旧物与往事相连

    每次清理房间,都会和一些旧物重逢,如同童年时坐在旋转木马上的感觉,一圈就是一个世界.往事我是不敢轻易动用的,怕一动用就产生了爱或者恨.而旧物是载体,让我在触摸到的时候,心优柔地为之一线相牵.

    作者:苗君甫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母亲的心愿清单

    母亲年纪大了,也闲下来了.近她总是抱怨:“这日子过得真没劲,天天吃饱混天黑.”以前母亲帮着我们带孩子,忙忙碌碌,生活也充实,如今孩子都长大了,她一时难以适应无所事事的生活.

    作者:王纯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你会为别人纠错吗?

    1马之华和严文双是好友,两人同在一个车间上班.近,严文双在上班时总是喜欢穿拖鞋.穿拖鞋这种行为,在车间是明文规定禁止的,严文双觉得这是小事,没什么大不了的.马之华知道,如果员工不按规定执行,会受处罚,还会影响个人前途.

    作者:张培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满满的都是爱

    1量体温、问病史、测血糖、称体重,一连串的职业动作后,右手腕被一根细小的标有姓名、年龄、床号的防水布带拴住.带子能剪断,在手腕上将不会留下任何印迹,而被医生定性为“糖人”(糖尿病人)的我,那一刻起心底就被打下了烙印,一辈子挥之不去.我想,我是真病了,还不轻.

    作者:尹金良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倔强的野菊花

    1走进教室,一束带着晨露的野菊花搁在讲台上.淡淡的菊香,带着山野的气息,馥郁着整间屋子.不用问,我知道是小听送的.我喜欢野菊花.每年落叶翻飞百草枯折的时候,铅灰色的天空下,一丛丛金黄从崖角、堤沿、岩缝、垄边不经意地钻出来,宛若满天星晨趁着夜深下到凡间,点缀着学校后山.

    作者:毛君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咨询室里的“大熊”

    新学期伊始,一位同事整理办公室时把一只毛绒大熊送给了我.我把这只一米高的毛绒大熊安置在我咨询室的沙发上,这里就成了这只大熊的新家.

    作者:杨帆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贤惠聪明是赢家

    即将戴上婚戒的几日里,妈妈多次叮咛:“收敛个性,善待老人,切莫将夫君夹在中间为难.”一晃,为妻子为儿媳已六载,家中气氛宁静,婆媳间从不争吵.

    作者:骆昌芹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为别人举一盏灯烛

    朋友是个内心纯正的人,为人善良热情,极其厚道.朋友所在的单位竞争非常激烈,为了一时的荣辱,许多同事都面和心不和.看到谁工作业绩突出了,谁被领导表扬了,大家虽然表面上装着若无其事,波澜不惊,可心里却都酸得很,比吃了青涩的杏子还要酸上若干倍.

    作者:张燕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安静,一个人的狂欢

    我不是一个天生喜欢安静的女子,也说不清从哪一天开始,“忙乱”成了生活的主题,孩子哭了叫了,男人的衣服该洗了,饭又该做了,如同择线头一般,千头万绪,让人好不头大.与我如出一辙的女人自不在少数,面对这样的生活,免不了要在心里吼上一声:“让我清静一会儿吧!”

    作者:赵文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心理与健康杂志

心理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