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亚伟
就从首先浮现在我脑海中的概念讲起吧.我的幻听中存在一个它——它是谁呢,或者说它是什么?它是幻听中“陪伴”我的一个意识.我无法确认它到底是什么,只是当“它”在幻听中和你说话的时候,就像在现实世界中某个特定的人和你说话一样,你能通过声音或直觉判断出那个“人”是“它”,为了描述方便,我们姑且把它简称为T吧.
作者:叶子 刊期: 2015年第01期
A单位有食堂,食堂偶尔也出好菜.所谓好菜,不过是我喜欢的菜,例如那天的熏鸭肉、红烧土豆、油焖茄子,我大快朵颐.一般情况我只吃一碗饭,但那天我就着好菜一发不可收拾,吃完第一碗又去盛了一碗.我觉得饭少对不起好菜,还加大了量.吃完后,我一脸满足地走出餐厅.反应随即就来,没走出多远,肚子就开始难过,紧绷绷的,像塞了几块石头.越走,越觉得难过,于是只好手捂肚子,放慢速度.
作者:范泽木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众所周知,运动员是一个独特的群体,他们面临着很高的职业风险.近年来,运动员受伤致残的报道屡见不鲜,桑兰、汤淼、董芳霄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我们依然记忆犹新.从荣耀之巅突然跌入一片困窘之后,一般会经历一个怎样鲜为人知的心路历程呢?
作者:石扩;刘松怀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有位朋友,夫妻俩都是“小白领”.朋友说:“儿子一出生,我们就手忙脚乱‘早教’,从认图、识字、算术到学英语、背古诗,还给他报了好几个兴趣班.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该做的我们都做了.可是孩子一上学就开始厌学.中、英、数三门课,同班同学低也八九十分,而他连及格都拿不了.”
作者:李幼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整理衣柜,翻出来一件红裙子.哦,红裙子,上面落了一层细细的尘,却遮盖不住那些青春的记忆,那段窈窕的时光,仿佛只要我回头,你就还在原地,冲我温暖地笑.那天,是初到公司,人地两生疏.下班后,我一个人默默地走着,毛手毛脚的你骑车飞快地从我的身边蹭过去,要命的是你的车子挂住了我的裙子,就那么一瞬间,我的裙子被无情地撕掉了一角.我一下子愣在那里,既无助又尴尬.那可是妈妈为了我来城里上班才给我买的裙子,也是我第一次穿裙子.
作者:王举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朋友小雅是个没有方向感的人,经常找不着北,一出门就迷路.十年前,她嫁到异地.她说:“从到那里的第一天起,我就觉得太阳是打西边出来的.”后来,她始终无法纠正“太阳打西边出来的”感觉,一直到现在,十多年过去了,她依然过着“东西颠倒”的日子.不过,这一点也不影响小雅的幸福感.每天早晨,她迎着“西边”初升的太阳去上班,中午去单位右拐的菜市场买菜,再去菜市场左拐的超市买些日用品.闲暇时,她还能开车出游,虽然照样颠倒东西南北,但她能记住路上的标志,顺利抵达目的地,比以前出门就迷路的状况进步了很多.小雅虽然把方向弄颠倒了,但日子过得井然有序,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找不着北也无妨,将错就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只要心中有方向,快乐就不会东西颠倒,幸福也不会南辕北辙.”
作者:马亚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教师的抱怨和感慨,感慨学生越来越难管、教改压力大、教师待遇差、教师社会认可度降低等.这些抱怨折射出一个较为普遍的事实:教师在职业发展中出现了停顿,即“职业高原”现象.美国心理学家弗朗斯从职业生涯管理的角度提出了“职业高原”这一概念.他认为,“职业高原”是指在某个阶段,员工获得进一步晋升的可能性很小,人处在职业生涯的峰点,是向上运动中工作责任与挑战的相对终止,是职业发展的一个停滞期.一旦进人“职业高原”期,教师容易出现认同危机,主要表现为教学力不从心,对职业定位不清晰,在教学水平、专业能力及科研等诸多方面的发展遇到瓶颈,进一步提高的空间有限,甚至停滞不前.
作者:郑艳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人的情绪就像夏天的云,说变就变.那天在单位受了委屈的我,回到家就想找个人来吵架.见我这架势,老公赶紧给我做饭,谁知,老公烧的菜太咸,放的盐太多,我忍不住火,立即责备他做个饭也不会.说心里话,老公能够下厨房,平时对我来说,是一种奢望.可今天,他自告奋勇下了厨房,我不仅没有表扬他,而且还向他发了火,他的心里很委屈.吃过饭后,儿子也从学校回家了.因为我的呵斥,老公一直阴沉着脸.
作者:鲍海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心理咨询伦理是心理咨询师(治疗师)的行事准则,是在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中对人际互动的规范.它对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而言既是约束,又是保护.中国的心理咨询行业发展迅猛,从业者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通过心理咨询师考试的人员大约有60万,从事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大约有4万人.据某知名培训机构统计,考取心理咨询师从业资格的学员中,有11%的人从事了相关工作.
作者:钱铭怡;侯志瑾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要说这辈子为什么会选择当老师,还真有些说来话长.我4岁半那年父母工作忙,没有人照顾我,于是,他们决定把我送进学校的“红孩子班”,也就是现在的学前班.第一天上学是邻居家的红玲阿姨带我去的.不记得因为什么事情耽搁了,我们迟到了.我在门口等着老师安排座位,那位姓段的老师皱着眉头说:“你咋不坐下呀?”我往哪里坐呀?第一天上学也不懂啊.我战战兢兢地站着.老师凶狠地说:“你傻呀,你咋不坐下呢?”
作者:王兆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他学理,她学文.他现实,她浪漫.有人看好这一对恋人,觉得是“长短互补、佳组合”.但也有人不以为然:他与她的爱好和性格反差太大,难以磨合.尽管有的亲友不看好她与他的结合,但没人能挡住他们爱情的进展.木兰花开的时候,她做了他的新娘.闺蜜来闹新房,替她惋惜:“我们班的才女,怎么也裸婚了呢?”她羞赧地一笑:“爱情比房子更重要.”
作者:李红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一位风尘仆仆的老父亲带着她的女儿小莫来到了自愿戒毒门诊.推开门,老父亲焦急地询问哪里有心理治疗,救救他吸毒成瘾的女儿.诊室里,老父亲坐在沙发上,小莫噙着眼泪坐在医生的对面,一言不发.医生仿佛看出了小莫的难处,问她是否需要父亲回避,她说好出去.父亲被请出了诊室.沉默了些许,小莫给医生讲述了她的故事.
作者:陈晗晖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秦女士与文先生是在一次朋友聚会上相识的.当时文先生参加工作不久,秦女士刚从医学院毕业,也许都是“北漂一族”,两颗孤独的心很快融为一体.两个月后他们结婚了,秦女士沉浸在美好的蜜月时光中.然而婚后不到半年,在一次外出购物途中,秦女士偶遇一位从家乡来京出差的男同学,她热情地邀约宴请男同学,并打电话给文先生,让他一同前来共进晚餐.可文先生以单位加班为由没来.秦女士和男同学吃完晚饭后回到家,一进门,只见文先生阴沉着脸,用侮辱性的语言反复追问细节,这让秦女士有些惊讶.她感到丈夫不可理喻,两人据理相争,文先生盛怒之下动手暴打了新婚的妻子.
作者:刘凤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黑玫瑰一对恋人,生活在鸟语花香、长满白桦林的地方,他们种了许多白玫瑰,洁白无瑕.只是,无法种出传说中可以帮人实现三个愿望的黑玫瑰.于是,男孩许诺女孩,一定采摘到香气袭人、长在冰天雪地的黑玫瑰.女孩要和他一起去,但男孩要她在家里等他……男孩不顾女孩的哀求,独自去了雪山……女孩在窗前系上代表等待和祝福的黄丝带,苦苦等待心上人.
作者:程应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2014年8月2日,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汽车轮毂抛光车间发生特大粉尘爆炸,造成75人死亡,1 80多人受伤.一场突如其来的重大事故震惊了全国,给鹿城昆山带来了伤痛的阴霾,更给很多昆山中荣公司员工的家庭带来了灭顶之灾.受伤和遇难者家属闻讯后很快到达昆山,一时间悲伤、痛苦、焦虑、烦躁、愤怒的情绪弥漫开来.中央领导、江苏省领导高度重视,亲临现场,昆山市政府动员了各方力量全面投入援救和善后工作.作为众多援救队伍中的一支——心理咨询师志愿者队伍也在第一时间集中了300多人.
作者:陶新华;杨文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Q老师:您好!今年孩子上小学了,从幼儿园到小学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孩子要做作业了,作为家长,也会相应的要承担起一部分辅导孩子作业的责任,这方面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作者:周礼 刊期: 2015年第01期
34岁的崔某虽是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但她在村里也算个不大不小的人物,以前她读过几年书,如今又当上了村干部,管着村里几百号人,她头脑灵活、点子多,深受村民们的敬仰.她所处的是山区,当地人对黄鼠狼传得很神奇,多数人深信它非等闲之辈,谁若不慎伤了它或得罪了它都会遭遇或轻或重的不测,更有甚者,将某位村民的离奇身亡与神秘的“狐仙”联系在一起,传言说那人曾得罪了“狐仙”而遭此大难.此后,凡遇黄鼠狼,人们都会对它敬而远之,有人还将“狐仙”的画像供奉起来,每日祭拜.身为干部的崔某比普通老百姓更有见地,但她从小耳濡目染的都是大家对“狐仙”近乎逼真的描述,受当地民风的影响,她对传言也开始有些相信.可世事难料,让她始料未及的是她与“狐仙”的首次会面竟是如此特别——
作者:王迎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跟你说了多少遍,为什么你就是不听呢”,“你要在同一个坑里跌倒多少次,才能长点记性啊”,“你太让我失望了,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好”,这些话大家是不是觉得特别熟悉呢?在家庭教育中,当孩子在同一个问题上屡次犯错时,我们总是忍不住一次又一次地朝他们怒吼,或在他们耳边不停地“念经”,以为这样就可以起到警示的作用,就可以改变孩子的某些行为,而事实上,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作者:周礼 刊期: 2015年第01期
36岁的周壮壮是外企公司的一名白领.3个月前,由于工作压力,他出现心情低落、兴趣减退等症状,加上严重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低下,周壮壮顿时跌入人生的低谷.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他与妻子的关系也开始紧张起来,已经有4个多月没有性生活了.由于心情低落,他这几个月回家时常将自己关在房间里独自喝闷酒.在妻子及同事的敦促下,他前来就诊.
作者:汤宜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由于遗传或环境因素,高血压找上门来“投怀送抱”.面对这个不受欢迎的伙伴,人们忧心忡忡,备感苦恼,忽视它,逃避它,甚至责备它,厌恶它.正所谓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朋友们,如果高血压看上了你,肯定是因为你具备了它喜欢的“优良因素”.想想看,家里人有没有患高血压的?
作者:刘梅颜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