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刚
小区门口有好几家小超市,卖的东西都差不多,价格也毫无二致,可其中有一家名叫“喜来”的小超市却生意特别好.我一直好奇,这是为什么呢?一个周末,我因为要买些生活用品而走进了“喜来超市”,不知为什么,那天超市里生意特别忙,老板夫妻两个都很忙碌,我选好了东西就提在手上排队等着付钱.在这过程中,我无意间发现一个小细节,无论老板有多忙碌,他都会将商品和找回的零钱递到顾客的手上,而不像很多店家的收银员一样,把商品和零钱往柜台上一放了事,让顾客们自己收拾.
作者:李克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A母亲监护型父亲外出打工,主要由母亲在家照顾儿童.在这种家庭中,留守的母亲需要独自承担起干农活、打理家务等重任,对孩子的学业和成长的关注会相应减少.另外,由于成长过程中缺少父亲的陪伴,可能会对孩子的性格发展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作者:马金玲;张婷;赵景欣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大学毕业后,我和几位同学开始了创业之旅,通过小额贷款创办了一家旅馆,由于会搞经营调查,更有工作热情,旅馆起步经营非常不错,我们对未来充满了期待.虽然旅馆经营是搞起来了,但我们却没有领悟生意场上合作才能生存的道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效益越来越好,几个人的合作也走到了尽头,有想自己单干的,有觉得目前收益分配不合理的……总之,不久后,其他几人相继离开,我坚持一个人撑起了旅馆.
作者:程刚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我临近大学毕业时,母亲的食道癌已到晚期.我们倾其财力,四处就医,但终究没留住她.回老家办理完母亲的后事,我和姐姐哭得像泪人似的.父亲尽量控制住自己的悲伤,哽咽着说:“你姐嫁人啦,有她自己的家,我可以放心.按你母亲临终前的嘱托,要集中精力把你安顿妥,为能帮到你,我也随你去那儿打工吧!”创业处于起步阶段,生活上万分艰难.为省钱,我们找了一处廉租屋.那一阵,我四处投简历.
作者:刘兵 刊期: 2016年第06期
1744年,《少年维特之烦恼》在德国莱比锡问世,这本书作为感伤主义的巅峰之作,以强烈的时代精神引起了人们的共鸣.书中主人公维特为情所困,终在绝望下饮弹自尽.在当时,这段情节引发了青少年模仿自杀的风潮,欧洲数国将该作品列为禁书.
作者:吴恺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分离晚一点,短一点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0-6岁是婴幼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早期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对儿童的成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留守儿童的家庭结构不完整,良好的亲子关系难以形成,分离年龄越早,无论分离时间长短,都可能对儿童的行为和情绪发展造成消极影响.而6岁以后开始留守经历的儿童,则分离时间越长,对行为和情绪发展的消极影响越严重.
作者:凌辉;古吉慧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空闲的时候,到处转转.阳光柔柔地洒在身上,很温馨很惬意.那天,微风习习,旭日朗朗.夏的风、云、山、水、花、草、树都是那样明朗而富有生机.绰鸣蝶舞,昭告生命的活力;草长莺飞,夸耀自然的繁茂.缓缓移步于这样一幅清秀明媚的画卷中,心里异常欢欣快慰.
作者:津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在未去美国以前,一直觉得,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中国,是懂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但抵美之后才发觉,有时候,真正的文化、修养与礼节,是隐匿在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以溪水一样的细腻悠长缓缓流溢出来的.我们所访问的伊利诺大学,可以说是坐落在森林中的一所大学.学校没有围墙,与周围的社区完全融合在一起.我们去的时候,恰好赶上一年一度的社区民众与戏剧系联合举行盛大Party.美国人骨子里昂扬的激情,从大块的牛肉,溅起的酒水,绚丽的舞台,狂欢的人群可窥一斑.
作者:安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一次,在大街上遇见一个人,他对我说:“咱俩好久不见了.”我点点头,说:“不算很久,才一年没见.”其实,在很多年的时光中,相识很久的人也许见面的次数非常少,彼此很少有机会在一起相处并互相了解,就是真的认识很多年了,又能怎样?也许还比不上一个认识时间虽短但互相默契彼此常常相处而且互相了解的人.话是这样说,但我对于那些一见如故的友情,其实心中是存着观望态度的.
作者:王吴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她真是好人,大家都这么说.大家称她为梅大姐,都把她当成亲大姐,有什么心里话和烦心事都爱跟她谈谈、说说,她总能说得你心服口服,眉头舒展,喜笑颜开.梅大姐的名字叫什么,大家都还有些模糊,也没有一个人去追问,因为叫梅大姐已经很亲切、很够味了,即使那些年龄比梅大姐大的人也这么叫,好像对于她,只有这个称呼贴切.
作者:高延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一个帅气阳光的男孩子,坐在咖啡厅的一角与一个婉约娉婷的女孩子约会,双方平心静气,无所不谈,由人生至学历,女孩子被男孩子的才气所折服,刚想吐露芳华时,却突然间发现旁边的座椅上面,一个老妇人叫男孩子的名字:华儿,厕所.
作者:古保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大学毕业后,我一直在职场上狼奔豕突,未曾想,一转眼,本小姐芳龄就到了二十有七.如花的季节就剩下那么点尾巴了,可我还在闺字中待嫁.于是乎,28岁生日那天,亲朋好友们无不谆谆教诲:“你可得抓紧了,太挑剔了眼睛会花的.不管白马黑马,蹬上马鞍子再说.”
作者:袁跃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大学毕业后,我应聘到一家物流公司做客户专员.这家公司成立时间不长,公司经理是我们学校前几届的校友,当年也算得上校园里有魄力的风云人物.和我一起应聘的还有五六个年轻人,经理面试时,问我们为什么会选择一家没有名气的公司,记得我当时的回答是除了人情因素外,吸引我的还是公司大胆的用人策略.
作者:方木鱼 刊期: 2016年第06期
120岁之前,我爸给我定的人生目标是考取复旦大学.那时,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想当年,我可是复旦的高才生”.我爸在我面前,有骄傲的资本.不过,我有办法对付他的骄傲.我会回他,“高才生又怎样?还不是留在这里,怀才不遇?!”作为知青,我爸被分配到武汉.那是一段苦闷的时光,他做梦都想离开.后来遇到我妈,才慢慢安定下来.但在我爸心里,他的女儿将来必定要回上海.我讨厌这样的他,连带着一起仇恨上海.
作者:晓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作者:郝延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我们常听到留守儿童的家长对孩子说:“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啊!”事实是,家长做所有认为对孩子有好处的事情时,并没有考虑孩子的实际需要.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独特的个体,他们的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家长或其他养育者要懂得随子女的心理发展而调节养育方式,满足其各年龄阶段的需求.
作者:林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家住美国的哈蒙爷爷,膝下育有三个子女.平日里,他独自一人居住在市区的一幢老房子里.老人常常孤单地坐在家中老旧的沙发上,在回忆中打发难捱的时光.他的思绪穿越过浓浓的岁月迷雾,停留在了某个遥远的地方……那时候,孩子们银铃般的笑声时常飘荡在房间里的各个角落;那时候,几个孩子围绕在膝下,缠着他陪他们玩耍……
作者:史凌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自从用上了微信,软件里“附近的人功能能让我搜到附近许多不相识的人,我可以看看这些人的照片,瞧瞧他们的“朋友圈”,与他们聊聊生活,讨论一下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感觉很是惬意.那天,一个“附近的人”跟我打招呼,我一看,发消息的是个女士,30多岁,已婚,又是同性,年龄和我相仿,想必我们应该有共同的语言,于是我就跟她聊了起来.
作者:卢素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我们时常注意一些百岁老人的养生经验,但他们的一些经验却时常让我们困惑:有人说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才有健康,有人说生命在于静止,像乌龟那样静养才能长寿;有人滴酒不沾得以长寿,有人一辈子喝酒,寿命也很长;有人爱吃素食可以颐养天年,有的人餐餐不离肉也可健康百岁……这些看似水火不容的完全相反的养生方法在不同的人身上演绎得却那么美好.
作者:张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爷爷和奶奶的爱情谈不上惊天动地,也谈不上荡气回肠,只能说是平平淡淡.爷爷在20岁时经媒人介绍将奶奶迎娶进门.那时,结婚前彼此都不曾见面,更不要说相互了解,所谓爱情和幸福,完全像赌博一样,碰着什么人就是什么人.奶奶比较幸运,嫁给了踏实会体贴人的爷爷.爷爷不苟言笑,非常细心,他从不让奶奶受一丁点的苦累和委屈,无论大小事情他都一个人担着.
作者:周礼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