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朋友变对手

孟祥菊

关键词:
摘要:年初的新任干部推荐会上,性情耿直的张姐据理力争,力荐年仅30岁的语文老师王芳担任教导主任一职,与自己共同分管全校的教学任务.她的推荐理由也充分,王芳的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接受新理念快,能积极带动全校教师搞课改.张姐的提议得到大家的赞同,并获得与会领导的全票通过.
心理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我欲远行,奈何强迫

    陈忱是一名高大秀气的男生,22岁的年纪,一米八七的个子,白皙的皮肤,毛茸茸的卷发.今年,小陈即将大学毕业,开启新的生活.然而,生活却停滞在这里,很难再往前迈一步.陈忱的母亲带他到专科医院住院治疗,作为管床医生,我向陈忱及其母亲了解病情.

    作者:刘丽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当亲子分离不可避免

    女性照料,男性支持外出打工前,照料婴儿的任务(喂奶、肌肤接触、言语和非言语回应等)多由母亲承担,但父亲也可以通过理解、支持、协助来发挥作用.半岁后,婴儿独立的愿望有了初步的萌芽,此时,婴儿开始从玩具中寻找愉悦,如果母亲外出打工,他可以从一个象征妈妈存在的玩具身上得到情感稳定,说明婴儿有了一定的承受分离的能力.婴儿从照料者身上挣脱下来,开始有想独立的诉求,但没有能力走远,只能在照料者脚边玩.

    作者:张海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赵靖平:关注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

    A它“藏得很深”阴性症状是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中的五类症状之一,它包括:情感迟钝、言语贫乏、动机缺乏、期待性快感缺乏和社会退缩.通俗地说,阴性症状也就是病人的社会功能,包括工作、学习、人际交往、自我照料这些能力的下降,也叫作“缺陷综合征”.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笑着生活

    大学毕业后,我和几位同学开始了创业之旅,通过小额贷款创办了一家旅馆,由于会搞经营调查,更有工作热情,旅馆起步经营非常不错,我们对未来充满了期待.虽然旅馆经营是搞起来了,但我们却没有领悟生意场上合作才能生存的道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效益越来越好,几个人的合作也走到了尽头,有想自己单干的,有觉得目前收益分配不合理的……总之,不久后,其他几人相继离开,我坚持一个人撑起了旅馆.

    作者:程刚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重物压的豆芽长得壮

    从小我就爱吃豆芽,母亲经常生豆芽给我们吃.结婚后,因为自己不会生豆芽,就上市场买.市场上的豆芽看上去白白胖胖,水灵灵的,但吃起来没有母亲生的豆芽的那种清香味,而且有一股淡淡的怪味.回娘家时,我问母亲:“为什么市场上的豆芽没有您生的豆芽好吃呢?”母亲笑着说:“市场上的豆芽加了增长剂和防腐剂,有的还加了化肥水,这样豆芽长得快,卖相好,也增加产量,但这些添加的东西把豆芽的营养都夺走了,所以豆芽就没有了清香气.

    作者:尹成荣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朋友变对手

    年初的新任干部推荐会上,性情耿直的张姐据理力争,力荐年仅30岁的语文老师王芳担任教导主任一职,与自己共同分管全校的教学任务.她的推荐理由也充分,王芳的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接受新理念快,能积极带动全校教师搞课改.张姐的提议得到大家的赞同,并获得与会领导的全票通过.

    作者:孟祥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留守一定会导致心理问题吗?

    留守儿童缺乏与父母的情感交流,有些孩子觉得自己没有了束缚,沉溺于玩乐之中,学习成绩下降.虽然父母外出打拼会使家庭经济条件有所改善,但物质上的满足难以弥补孩子心灵上的缺憾.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现状

    作者:葛晓穗;孙萍;王秋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如何应对留守后的局面?

    分离晚一点,短一点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0-6岁是婴幼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早期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对儿童的成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留守儿童的家庭结构不完整,良好的亲子关系难以形成,分离年龄越早,无论分离时间长短,都可能对儿童的行为和情绪发展造成消极影响.而6岁以后开始留守经历的儿童,则分离时间越长,对行为和情绪发展的消极影响越严重.

    作者:凌辉;古吉慧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向孩子道歉

    “那好吧,她女儿学习比我好,你就让她女儿当你女儿好了!我还希望你像我同学梦妍她妈妈那么会赚钱呢!”女儿气呼呼地拿起手机冲出家门,“砰”的一声把门关上了.好端端一个星期天,被女儿搞得一团糟,实在令我窝火.去追她回来?别说追不上,就算追上了,照她那脾气,也拉不回来.可是,马上就该吃午饭了,她身上又没钱,会跑哪儿去呢?会不会饿着?万一碰到坏人怎么办?

    作者:李红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彼岸时光

    静坐窗前,阳光如水,思念如丝丝缕缕的阳光打在眼前,奔涌而来的都是那彼岸的时光.人生看上去那么漫长,回首之间却又那么短暂,多像流淌在眼前的阳光.一抬头,那过去了的岁月又立在了面前.儿时,血色的红壤上,金黄的油菜间,母亲挥镰如雨,父亲舞枷如风.我躲在油菜秆的背阴处还是汗涔涔的.虽然已经会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但是并不懂得稼穑艰难.“妈,长大了,我给您盖一所大房子,再也不晒太阳,好不好?”母亲端着乌黑的油菜籽,眼睛也亮如油菜籽.

    作者:章中林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会拜师的人,职场天地宽

    我的性格有些内向,大学毕业后工作了三年,工作上没有多少错误,但也缺少突出成绩,不温不火.后来结婚,生孩子,经历了“一孕笨三年”,战战兢兢重新出来工作,觉得自己似乎真的越发笨拙了,待在一个毫不起眼的岗位上,拿着微薄薪水,有些失落,可也无可奈何.

    作者:王月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我和心理咨询师朋友们的成长经验

    从一个新手咨询师到累积了一些经验的心理咨询师,我时常会和咨询师朋友们进行交流和分享.我发现,这一路走来,我们会有相似的问题和困惑,甚至会走一些弯路.当回过头来看我们自己的成长道路时,会发现,如果我们在接待个案之前有更多的积累和沉淀,可能就会多一些从容,少一些挑战.因此,我有一些成长经验,愿同想要做心理咨询或者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的伙伴们分享.

    作者:王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关注儿童心身健康

    作者:王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父亲的“低廉”爱好

    父亲是个热爱生活的人,早在80年代就买了一台当时价格不菲的海鸥牌照相机,这台相机在那时算是高大上,还带自拍器和闪光灯.每逢节假日,父亲便给家人拍照,有时,父亲也会拍风景照.母亲总是心疼胶卷钱,这时,父亲会理直气壮地说:“谁没有个爱好呢?”90年代,父亲又爱上了音响,他曾花大价钱托人从日本买来一套高保真的先锋音响,惹得邻居们羡慕不已.10多年前,父亲迷上了旅游,他经常利用休假出门旅游,尤其喜欢品尝旅游胜地的小吃.

    作者:余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养生重在养元气

    我们时常注意一些百岁老人的养生经验,但他们的一些经验却时常让我们困惑:有人说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才有健康,有人说生命在于静止,像乌龟那样静养才能长寿;有人滴酒不沾得以长寿,有人一辈子喝酒,寿命也很长;有人爱吃素食可以颐养天年,有的人餐餐不离肉也可健康百岁……这些看似水火不容的完全相反的养生方法在不同的人身上演绎得却那么美好.

    作者:张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从真诚开始

    A懵懂的初识岁月2004年我进入大学,开始了我的心理学学习生活.大学奠定了我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底蕴,让我在各种心理大师的理论中徜徉.在学校心理咨询室体验当来访者是我第一次接触心理咨询.一位女咨询师接待了我,我咨询的主要困惑是究竟该选择考研还是工作.因为当时正在学习心理咨询这门课程,我很清楚应该如何扮演一个来访者.

    作者:罗小婧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父亲, 我是你的骄傲吗?

    120岁之前,我爸给我定的人生目标是考取复旦大学.那时,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想当年,我可是复旦的高才生”.我爸在我面前,有骄傲的资本.不过,我有办法对付他的骄傲.我会回他,“高才生又怎样?还不是留在这里,怀才不遇?!”作为知青,我爸被分配到武汉.那是一段苦闷的时光,他做梦都想离开.后来遇到我妈,才慢慢安定下来.但在我爸心里,他的女儿将来必定要回上海.我讨厌这样的他,连带着一起仇恨上海.

    作者:晓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疼痛”或是抑郁症

    项老伯今年已经年过70岁,是一位退休老干部,这次是由老伴陪着来医院就诊的.老伯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看起来还是挺有精神的,虽然头发花白但留着整齐的发型,穿着笔直的中山装,皮鞋擦得锃亮,看不出他哪里不对劲.我也很困惑,老爷子怎么会出现在精神病院呢?之后,老伯慢慢给我讲了他这些年来求医问药的经过.

    作者:李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把商品和零钱递到顾客手上

    小区门口有好几家小超市,卖的东西都差不多,价格也毫无二致,可其中有一家名叫“喜来”的小超市却生意特别好.我一直好奇,这是为什么呢?一个周末,我因为要买些生活用品而走进了“喜来超市”,不知为什么,那天超市里生意特别忙,老板夫妻两个都很忙碌,我选好了东西就提在手上排队等着付钱.在这过程中,我无意间发现一个小细节,无论老板有多忙碌,他都会将商品和找回的零钱递到顾客的手上,而不像很多店家的收银员一样,把商品和零钱往柜台上一放了事,让顾客们自己收拾.

    作者:李克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行动起来预防毒品复吸!

    让数字说话中国的国家禁毒委员会在2015年首次对外发布了中国毒品形势报告,报告称,中国实际吸毒人数超过1400万,预计这一数字还会继续上升.截至2015年底,被查获一次且无戒毒史的偶吸人员106.9万名,复吸(成瘾)人员127.6万名,分别占45.6%和54.4%.

    作者:汤宜朗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心理与健康杂志

心理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