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莺
前一阵,董卿主持的《中国诗词大会》大火,让很多喜欢诗词的人直呼“过瘾”.的确,中国诗词不仅韵律优美,内涵丰富,其背后蕴涵的养生道理也值得研究.明朝龚廷贤所著《寿世保元》中有诗曰:“惜气有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食唯丰饱无兼味,酒至三分莫过频.每把戏言多取笑,常含乐意莫生嗔.
作者:曾令兵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空巢是一种社会现象更是一种生活态度H小姐就是时下一个热词“空巢青年”的典型写照.他们一般年龄在20-39岁,主动选择在远离父母、亲属的地方独自打拼,一般有大学以上学历,收入尚可,租赁或者购买一个小小的独立空间,孤独并自由地工作和生活在城市里.
作者:顾亚亮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结伴养老,是指生活在一个城市或者社区的老人自愿结伴、相互关照的养老模式.这种模式听起来挺新鲜,不过,一些新潮的老人已经乐在其中了.让我们听听老人们自己是怎么说的——同居式结伴养老,对“老来无伴”的现实回应孙大姐(67岁):我是单身老人,老伴去世多年,儿子早已移居澳洲,女儿嫁在离我几千公里的远方.孩子们都有孝心,三番五次催我到他们那里住.可是,我就是故土难离.
作者:吴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认知行为疗法是国际公认的实证心理咨询方法,20年前我就对此有了初步了解,但是,学生时代的张狂让我视其结构化为僵化,还十分的不屑;10年前研究生时代重新了解此种方法,也不过是浅尝辄止;10年后的今天,我重新系统学习了认知行为疗法,让我对它的认识有了一个翻天覆地的改变.
作者:安岭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成长的滞后是爱情受困的直接原因从14岁到30岁,是每个人从个体到社会人的转型时期.在此之前,我们可以生活在父母为我们提供的安全空间里,不和外界发生直接的交流和碰撞.但是,从我们的青春期开始,我们就必须走出“家”,小心翼翼地和我们父母不能控制的“外部”发生关系,一步步地适应社会,终拥有爱情、建立属于自己的“新家”.
作者:史欣鹃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人到中年,三口之家,不由自主地形成了围着孩子团团转的生活模式,转着转着就觉着不堪重负,怎么一家人的喜怒哀乐都寄寓在孩子的功课成绩上?早上睁眼醒来惦记的是孩子的早餐,营养是否均衡,蛋白质含量能否达标,还有孩子近的思想动态,上课时的专心程度,有没有调皮捣蛋惹老师生气,近待加强的薄弱科目,等等,都是孩子的事.
作者:李爱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千百年来,男人对女人的定义与期盼,皆为贤妻良母.哪怕婚前痴迷她的花容月貌、娇媚任性,到了婚后,也大抵希望她即刻“从良”,能胜任妻子与母亲这一忠厚之职.而女人自己呢,也如飞蛾扑火,一进了婚姻,便将昔日的风骚给忘去了大半,一颗心扎进泥土里,此后的任务,是一心一意地与那丈夫相亲相爱,白头到老.
作者:安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她没有想到,与他离异半年后,竟然在火车站与他不期而遇.他依然是风度翩翩,她依然是楚楚动人,在火车站广场上,她看到了他,正费力地追赶着火车,火车窗口里,映现着一个女孩子骄傲的背影.
作者:古保祥 刊期: 2017年第05期
老金这一年来时不时觉得胃部不大舒服,有时发胀,有时有种像被拧着的感觉,为此,他跑遍了全市各大医院,胃镜、B超、X片、CT都做了,但所有医生都说,没什么太大的问题,就是有点炎症,不碍事,很多人都有这个毛病.
作者:简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张博士是一个勤勉的年轻人,在取得博士学位以后,又进入博士后工作站学习、工作了三年,在学业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还被作为特殊人才引进到新的工作单位.但是,在新的单位里,张博士似乎总是显得心不在焉,工作一直没有什么效率,单位领导和同事因此感到失望,认为他工作态度有问题.
作者:罗小年 刊期: 2017年第05期
Q老师,您好!我的孩子刚7个月大,近我的脾气不太好,经常跟爱人吵架,这几天他不回来住了,我天天哭.我接受不了这样的生活,我想让他回来,不想让他住在他父母那里.他就威胁我说,如果我不带孩子去他父母家,他就不回家.可我不想我的孩子沦为他父母获取面子的工具,我的孩子不是道具,不是拿来博人眼球的,要看孩子他们可以自己过来看啊,反正我是不会回去的,当初他父母把我们赶出去的时候怎么不留情面呢?我现在该怎么办?
作者:庄艳;黄志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根据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估算,我国15岁以上人口中,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超过1亿人,其中1600万人是重性精神障碍患者,他们饱受疾病折磨,也给家人带来无尽苦楚.近期,各地连续发生多起精神病人伤人事件,引起社会热议.但大家的关注更多还是停留在“精神病人”字眼上,有人甚至因此更加歧视精神疾病患者.
作者:姚贵忠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家里来了一个亲戚,父母非常高兴,父亲喜不自禁地和亲戚唠起陈年往事,说着说着,母亲忽然用手悄悄地扯了扯父亲的衣袖.父亲愣了一下,似乎明白了什么,赶紧打住,绕开话题,说起别的事了.刚才尴尬的气氛,一下子变得缓和下来,朗朗笑语声在屋子里回荡.
作者:李良旭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潘溪在一家网络公司做产品研发,主要是动漫形象的后期简单修改,被戏言“缝补女工”,很是被动.到公司已经3年,她年年例行递交加薪申请,但年年都只是加低的200元.有一天开会,一向难得出现的董事长突然到会,看看现场,说:“每年都收到你们的加薪申请,真正想要加薪的,请坐到前面来!
作者:王月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一她选择了他,让很多人为此唏嘘.那么清秀的女子,身边围着那么多富二代和帅哥,而他却相貌平平,资质一般.她看中的不是富足和外表,而是他的贴心.那次,和那么多人去登山,所有人都似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向山顶冲去,只为争得那一顶桂冠.
作者:蓝小柯 刊期: 2017年第05期
那一年,我初中毕业便到省城去打工.在这个繁华的都市里,到处充满着机会,如果不挑剔,工作还是很容易找的.很快,我便在一家铝合金加工点落下了脚.我的工作就是负责联络,接待客户,协调安装时间,通知相关人员做准备等等.这个工作虽然简单,工资也只有300元,但我十分珍惜,我相信,无论在什么岗位,只要真心对待,一定能干出成绩.
作者:程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母亲在农村老家生活,一辈子勤俭惯了.多年里,母亲节俭得近乎吝啬.比如,剩菜舍不得扔掉,有时放三四天还在吃;家里的很多东西都用了几十年,也舍不得丢掉;买东西从来都是挑便宜的,如果谁给她买了贵东西,她会心疼得一宿睡不着,直到我们把东西退回去.
作者:马亚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我有晚饭后散步的习惯.那天傍晚,天下着小雨,我撑着一把雨伞冲进雨中.走出没多远,我找到了一处临街、又长又宽的屋檐行走,并顺手将伞收放在道路的一边.我大意了,以为雨伞在我的视线之中,结果,雨伞不见了,雨倒是越下越大,我打算赶回家,只好继续往前走.
作者:黄茨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世事如花朵,有闪光,有迷茫,有绽放,有凋零,无须刻意,无须太过执着.一朵花的青春年华从蓓蕾开始,在进入我的眼帘时,她已经年轻不在,只有她花瓣上的露珠诉说着绽放的记忆,那余香珍藏着昨日流光.
作者:紫木槿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我们都体会过紧张的情绪,考试时,比赛时,演讲时……感觉到心跳加速,脸发烫,脑中一片空白.那到底什么是紧张?紧张是心理和身体对外界刺激(问题、挑战等.对应到运动员身上,如:训练、测试、比赛)的应激/激活状态.
作者:苏宁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