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为你的心灵避避雨

黄茨娅

关键词:雨伞, 小雨, 视线, 散步, 道路
摘要:我有晚饭后散步的习惯.那天傍晚,天下着小雨,我撑着一把雨伞冲进雨中.走出没多远,我找到了一处临街、又长又宽的屋檐行走,并顺手将伞收放在道路的一边.我大意了,以为雨伞在我的视线之中,结果,雨伞不见了,雨倒是越下越大,我打算赶回家,只好继续往前走.
心理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透析童年——让爱走向成熟

    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透析童年——让爱走向成熟》一书中,有一节内容讲述了一个叫归的孩子的故事.归出生于贫困家庭,父母不想要她,出生不久便将她送人.3岁时,养父母又生了一个孩子,没时间照顾她,便把她送给爷爷奶奶抚养.6岁时,归才回到养父母身边.

    作者:安叶青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不争是好的私德

    爷爷去世时,在村里并排留下两块田产,一块是父亲的,另一块是六叔的.可种了几年之后,一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本来是对半分的两块土地,我家这边只剩为数不多的几条田垄了.对于六叔这种得寸进尺的贪心做法,明理的父亲也不去争辩,索性将余下的土地全部赠与六叔,然后卖掉乡下的房合,带着母亲和我到城里谋生活.

    作者:孟祥菊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读诗词,乐养生

    前一阵,董卿主持的《中国诗词大会》大火,让很多喜欢诗词的人直呼“过瘾”.的确,中国诗词不仅韵律优美,内涵丰富,其背后蕴涵的养生道理也值得研究.明朝龚廷贤所著《寿世保元》中有诗曰:“惜气有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食唯丰饱无兼味,酒至三分莫过频.每把戏言多取笑,常含乐意莫生嗔.

    作者:曾令兵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扯袖子

    家里来了一个亲戚,父母非常高兴,父亲喜不自禁地和亲戚唠起陈年往事,说着说着,母亲忽然用手悄悄地扯了扯父亲的衣袖.父亲愣了一下,似乎明白了什么,赶紧打住,绕开话题,说起别的事了.刚才尴尬的气氛,一下子变得缓和下来,朗朗笑语声在屋子里回荡.

    作者:李良旭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豆腐换个方向切不粘刀

    公司每天都开晨会,每次晨会都仿佛是我的批斗会.宣读存款任务完成情况是晨会的必读内容,而我每次都倒数第一,这让我觉得特别难为情.拉科室的后腿不说,面子上也感觉过不去.可是我一向不善言谈,而拉存款靠的就是一张嘴,我自然而然成了吊车尾的人.

    作者:曹化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备考,从心态开始——心理调整全攻略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如约而至.从1952年确立高考制度,到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尽管高考制度一直在被“质疑”、被“修改”,但是始终没有被取缔.在社会发展更加多元化的今天,教育也面临着更多元的选择,高考不再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唯一道路.但不可否认的是,尽管现行制度有很多弊端,高考依然是大多数学生的选择.“一锤定音”看上去有些残酷,但可能这就是高考给我们上的社会第一课:有些时候,努力并不一定会有理想的结果,但若能够抱着只管耕耘不问收获的态度去体验过程,或许一切都是好的安排.

    作者:张雯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同居引起的风波

    妍妍是一名大二的学生,是院学生会社管部的副部长,工作起来风风火火,干干脆脆,好像没有什么事能够难得住她.在老师眼里,她是个很有潜力的孩子,但在同寝室同学的眼中,她却是个“坏女人”,这样的评价让妍妍很苦恼,很惭愧,她不敢面对寝室同学的眼光,后跟男朋友也分道扬镳了.

    作者:崔元慧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空巢是一种成长的状态

    空巢是一种社会现象更是一种生活态度H小姐就是时下一个热词“空巢青年”的典型写照.他们一般年龄在20-39岁,主动选择在远离父母、亲属的地方独自打拼,一般有大学以上学历,收入尚可,租赁或者购买一个小小的独立空间,孤独并自由地工作和生活在城市里.

    作者:顾亚亮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你才是她的红粉佳人

    她没有想到,与他离异半年后,竟然在火车站与他不期而遇.他依然是风度翩翩,她依然是楚楚动人,在火车站广场上,她看到了他,正费力地追赶着火车,火车窗口里,映现着一个女孩子骄傲的背影.

    作者:古保祥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母亲的『陋习』

    母亲在农村老家生活,一辈子勤俭惯了.多年里,母亲节俭得近乎吝啬.比如,剩菜舍不得扔掉,有时放三四天还在吃;家里的很多东西都用了几十年,也舍不得丢掉;买东西从来都是挑便宜的,如果谁给她买了贵东西,她会心疼得一宿睡不着,直到我们把东西退回去.

    作者:马亚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生活压力下的“金钱焦虑”

    ·“小飞走了,离开北京回老家了.我不知道我还能坚持到什么时候,我喜欢北京,很想在这里打拼下属于自己的事业,但我知道,那只是一个遥远的梦.现实是,我有喜欢的女孩子,却不敢去追求,因为我没有钱去谈恋爱,没有资本去爱她.我居住的地方距离上班的地方有2个多小时的路程,我只能和同乡合租一处位于城市边缘的小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每个月还有一些小小的结余寄回家里……”

    作者:李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爸,妈呢?

    “爸,妈呢?”一听到是爸爸的声音,我就对着电话嚷着.“你妈啊,她在塘堰呢!你等着,我去喊.”电话那头,传来爸爸跑出去时细碎的脚步声.“你就这样和你爸打电话,你爸不怪你?”站在我旁边的朋友老李突然来了一句.我一愣,“是啊,有什么不对吗?”

    作者:章中林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她为什么抑郁症“好了”却自杀了?

    A前天听朋友讲了一个令人非常难过的故事,他的一个朋友是某单位人事部门的领导,自己也是心理学专业出身,由于工作繁忙,长期加班,无时间陪伴自己的女儿,忽视了女儿的心理健康,结果女儿在初三时,由于中考压力罹患抑郁症.

    作者:祝卓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旧时贤妻

    千百年来,男人对女人的定义与期盼,皆为贤妻良母.哪怕婚前痴迷她的花容月貌、娇媚任性,到了婚后,也大抵希望她即刻“从良”,能胜任妻子与母亲这一忠厚之职.而女人自己呢,也如飞蛾扑火,一进了婚姻,便将昔日的风骚给忘去了大半,一颗心扎进泥土里,此后的任务,是一心一意地与那丈夫相亲相爱,白头到老.

    作者:安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让求助者成为自己的治疗师——来自认知行为疗法的实践

    认知行为疗法是国际公认的实证心理咨询方法,20年前我就对此有了初步了解,但是,学生时代的张狂让我视其结构化为僵化,还十分的不屑;10年前研究生时代重新了解此种方法,也不过是浅尝辄止;10年后的今天,我重新系统学习了认知行为疗法,让我对它的认识有了一个翻天覆地的改变.

    作者:安岭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克服紧张,心不慌

    我们都体会过紧张的情绪,考试时,比赛时,演讲时……感觉到心跳加速,脸发烫,脑中一片空白.那到底什么是紧张?紧张是心理和身体对外界刺激(问题、挑战等.对应到运动员身上,如:训练、测试、比赛)的应激/激活状态.

    作者:苏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想加薪?请坐到前面来!

    潘溪在一家网络公司做产品研发,主要是动漫形象的后期简单修改,被戏言“缝补女工”,很是被动.到公司已经3年,她年年例行递交加薪申请,但年年都只是加低的200元.有一天开会,一向难得出现的董事长突然到会,看看现场,说:“每年都收到你们的加薪申请,真正想要加薪的,请坐到前面来!

    作者:王月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养老新尝试,结伴益处多

    结伴养老,是指生活在一个城市或者社区的老人自愿结伴、相互关照的养老模式.这种模式听起来挺新鲜,不过,一些新潮的老人已经乐在其中了.让我们听听老人们自己是怎么说的——同居式结伴养老,对“老来无伴”的现实回应孙大姐(67岁):我是单身老人,老伴去世多年,儿子早已移居澳洲,女儿嫁在离我几千公里的远方.孩子们都有孝心,三番五次催我到他们那里住.可是,我就是故土难离.

    作者:吴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职场上的一个隐性杀手——成人注意缺陷障碍

    张博士是一个勤勉的年轻人,在取得博士学位以后,又进入博士后工作站学习、工作了三年,在学业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还被作为特殊人才引进到新的工作单位.但是,在新的单位里,张博士似乎总是显得心不在焉,工作一直没有什么效率,单位领导和同事因此感到失望,认为他工作态度有问题.

    作者:罗小年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得了强迫症,什么样的心理治疗适合我?

    目前临床上应用为广泛的强迫症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其中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疗效明确,为强迫症的首选治疗药物.但药物治疗有其局限性,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无法耐受药物的副反应或者是出于对使用药物的担心,常会中断用药,造成病情反复.那么,除了药物治疗外,是否还有其他的治疗方法可供选择呢?答案是肯定的.在现行的强迫症治疗指南中,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享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作者:王振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心理与健康杂志

心理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