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水鹰
我有晚饭后散步的习惯.那天傍晚,天下着小雨,我撑着一把雨伞冲进雨中.走出没多远,我找到了一处临街、又长又宽的屋檐行走,并顺手将伞收放在道路的一边.我大意了,以为雨伞在我的视线之中,结果,雨伞不见了,雨倒是越下越大,我打算赶回家,只好继续往前走.
作者:黄茨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经常看一些“教子经”,很多人都提到“赏识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多给予他们赏识和鼓励,能够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对孩子不要吝啬“你真棒”,“你真行”!我很赞同这种观点,所以,教育女儿的过程中,我一直是在进行“赏识教育”.记得女儿刚刚学会写自己名字的时候,我一边鼓掌一边说:“你真棒!”女儿听了很受鼓舞,兴奋地把她的名字写了十来遍.
作者:王纯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张博士是一个勤勉的年轻人,在取得博士学位以后,又进入博士后工作站学习、工作了三年,在学业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还被作为特殊人才引进到新的工作单位.但是,在新的单位里,张博士似乎总是显得心不在焉,工作一直没有什么效率,单位领导和同事因此感到失望,认为他工作态度有问题.
作者:罗小年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小飞走了,离开北京回老家了.我不知道我还能坚持到什么时候,我喜欢北京,很想在这里打拼下属于自己的事业,但我知道,那只是一个遥远的梦.现实是,我有喜欢的女孩子,却不敢去追求,因为我没有钱去谈恋爱,没有资本去爱她.我居住的地方距离上班的地方有2个多小时的路程,我只能和同乡合租一处位于城市边缘的小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每个月还有一些小小的结余寄回家里……”
作者:李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世事如花朵,有闪光,有迷茫,有绽放,有凋零,无须刻意,无须太过执着.一朵花的青春年华从蓓蕾开始,在进入我的眼帘时,她已经年轻不在,只有她花瓣上的露珠诉说着绽放的记忆,那余香珍藏着昨日流光.
作者:紫木槿 刊期: 2017年第05期
自从儿子上了小学六年级,家里醒目的位置便赫然摆上了“小升初倒计时牌”,那就是“紧箍咒”,每个家庭成员都是心急火燎的样儿,生怕稍有怠慢,延误了儿子的大事.“老妈,您做早餐的速度能不能快点?”儿子一边背诵着英语单词,一边不耐烦地催促我.
作者:胡豫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老金这一年来时不时觉得胃部不大舒服,有时发胀,有时有种像被拧着的感觉,为此,他跑遍了全市各大医院,胃镜、B超、X片、CT都做了,但所有医生都说,没什么太大的问题,就是有点炎症,不碍事,很多人都有这个毛病.
作者:简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来诊的是位母亲,代儿子阿龙来咨询.大概从一年前开始,阿龙放学回家后总是把自己的房门反锁起来.母亲问他为什么,阿龙总是说他想安静地学习,不想让人进来打扰他.阿龙正在读高二,学习的确比较紧张,母亲觉得阿龙说得在理,就没太在意.
作者:金子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千百年来,男人对女人的定义与期盼,皆为贤妻良母.哪怕婚前痴迷她的花容月貌、娇媚任性,到了婚后,也大抵希望她即刻“从良”,能胜任妻子与母亲这一忠厚之职.而女人自己呢,也如飞蛾扑火,一进了婚姻,便将昔日的风骚给忘去了大半,一颗心扎进泥土里,此后的任务,是一心一意地与那丈夫相亲相爱,白头到老.
作者:安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空巢是一种社会现象更是一种生活态度H小姐就是时下一个热词“空巢青年”的典型写照.他们一般年龄在20-39岁,主动选择在远离父母、亲属的地方独自打拼,一般有大学以上学历,收入尚可,租赁或者购买一个小小的独立空间,孤独并自由地工作和生活在城市里.
作者:顾亚亮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爷爷去世时,在村里并排留下两块田产,一块是父亲的,另一块是六叔的.可种了几年之后,一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本来是对半分的两块土地,我家这边只剩为数不多的几条田垄了.对于六叔这种得寸进尺的贪心做法,明理的父亲也不去争辩,索性将余下的土地全部赠与六叔,然后卖掉乡下的房合,带着母亲和我到城里谋生活.
作者:孟祥菊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结伴养老,是指生活在一个城市或者社区的老人自愿结伴、相互关照的养老模式.这种模式听起来挺新鲜,不过,一些新潮的老人已经乐在其中了.让我们听听老人们自己是怎么说的——同居式结伴养老,对“老来无伴”的现实回应孙大姐(67岁):我是单身老人,老伴去世多年,儿子早已移居澳洲,女儿嫁在离我几千公里的远方.孩子们都有孝心,三番五次催我到他们那里住.可是,我就是故土难离.
作者:吴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A去年秋天,表弟家的干果生意陷入低迷.为了增加收入,脑子灵活的他去了一趟新疆,花了近万元人民币,将当地人的烤馕手艺和一口高大的烤馕炉带回了家乡.烤馕是新疆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要食品,表弟的烤馕在本地刚一上市,便以外干内酥、味道香美大受欢迎,因而每日来店买馕的人很多.
作者:李玉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前临床上应用为广泛的强迫症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其中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疗效明确,为强迫症的首选治疗药物.但药物治疗有其局限性,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无法耐受药物的副反应或者是出于对使用药物的担心,常会中断用药,造成病情反复.那么,除了药物治疗外,是否还有其他的治疗方法可供选择呢?答案是肯定的.在现行的强迫症治疗指南中,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享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作者:王振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一她选择了他,让很多人为此唏嘘.那么清秀的女子,身边围着那么多富二代和帅哥,而他却相貌平平,资质一般.她看中的不是富足和外表,而是他的贴心.那次,和那么多人去登山,所有人都似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向山顶冲去,只为争得那一顶桂冠.
作者:蓝小柯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成长的滞后是爱情受困的直接原因从14岁到30岁,是每个人从个体到社会人的转型时期.在此之前,我们可以生活在父母为我们提供的安全空间里,不和外界发生直接的交流和碰撞.但是,从我们的青春期开始,我们就必须走出“家”,小心翼翼地和我们父母不能控制的“外部”发生关系,一步步地适应社会,终拥有爱情、建立属于自己的“新家”.
作者:史欣鹃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吸烟的人都清楚,所有香烟的烟盒上都要印刷“吸烟有害健康”等警示语,提示人们少吸或戒除香烟.总有烟民表示,并不是不想戒烟,可每次戒烟多能坚持一两周,之后就又把当初的决心抛到九霄云外了.说起来,戒烟确实不易,在这里,我分享几个戒烟的心理秘方,希望可以助想戒烟的朋友一臂之力.
作者:白杨 刊期: 2017年第05期
老伴什么都好,就是爱唠叨.一天到晚,鸡毛蒜皮一点小事,唠叨起来没完没了,实在叫人心烦.唠叨听得多了,我也发现了一些规律,开始试着让老伴少唠叨几句.我发现老伴对我不满意时,唠叨就会变多,我就多做一些对她有利、让她高兴的事.
作者:颜士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Q老师,您好!我的孩子刚7个月大,近我的脾气不太好,经常跟爱人吵架,这几天他不回来住了,我天天哭.我接受不了这样的生活,我想让他回来,不想让他住在他父母那里.他就威胁我说,如果我不带孩子去他父母家,他就不回家.可我不想我的孩子沦为他父母获取面子的工具,我的孩子不是道具,不是拿来博人眼球的,要看孩子他们可以自己过来看啊,反正我是不会回去的,当初他父母把我们赶出去的时候怎么不留情面呢?我现在该怎么办?
作者:庄艳;黄志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小城之春,由岐山湖大道旁的柳树悄悄牵来.开初那两天,像有喜事瞒着,树们秘而不宣.一夜东风,柳枝串了一串柳米,像我们小时候淘气,用草棍儿串蚂蚱,憋登登,饱鼓鼓,袖珍爆竹似的,随时都要炸响,“啪”“啪”“啪”,就把春天绚烂的场面给引爆了.
作者:米丽宏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