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养老新尝试,结伴益处多

吴敏

关键词:养老模式, 老人, 现实回应, 新潮, 同居, 社区, 城市, 澳洲
摘要:结伴养老,是指生活在一个城市或者社区的老人自愿结伴、相互关照的养老模式.这种模式听起来挺新鲜,不过,一些新潮的老人已经乐在其中了.让我们听听老人们自己是怎么说的——同居式结伴养老,对“老来无伴”的现实回应孙大姐(67岁):我是单身老人,老伴去世多年,儿子早已移居澳洲,女儿嫁在离我几千公里的远方.孩子们都有孝心,三番五次催我到他们那里住.可是,我就是故土难离.
心理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戒烟的心理秘方

    吸烟的人都清楚,所有香烟的烟盒上都要印刷“吸烟有害健康”等警示语,提示人们少吸或戒除香烟.总有烟民表示,并不是不想戒烟,可每次戒烟多能坚持一两周,之后就又把当初的决心抛到九霄云外了.说起来,戒烟确实不易,在这里,我分享几个戒烟的心理秘方,希望可以助想戒烟的朋友一臂之力.

    作者:白杨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读诗词,乐养生

    前一阵,董卿主持的《中国诗词大会》大火,让很多喜欢诗词的人直呼“过瘾”.的确,中国诗词不仅韵律优美,内涵丰富,其背后蕴涵的养生道理也值得研究.明朝龚廷贤所著《寿世保元》中有诗曰:“惜气有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食唯丰饱无兼味,酒至三分莫过频.每把戏言多取笑,常含乐意莫生嗔.

    作者:曾令兵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不敢提要求,我该怎么办?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工作中会接触很多家庭,需要向家长提出一些要求,甚至指出家长的一些错误做法.如果我绞尽脑汁想尽量说得委婉些,家长不会理解,更谈不上去做好.慢慢的,我意识到,有些要求就是要大胆地提,直接地提.可是该怎么做呢?真的是话到嘴边说不出口啊!

    作者:韩旭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何必在乎

    一个朋友凌晨三点,因灵感突至,文思泉涌,他抓起床头的笔和纸,洋洋洒洒、一气呵成写了一首四五十行的长诗.几番润色之后,他兴致勃勃地把自己的大作放到推送的公众号上,抱着一副踌躇满志的心态,等待别人的赞誉与打赏.不承想,左等右等,却只等来了一个同事开玩笑一般的嘲讽:“你这打油诗写的什么呀?没看懂,就感觉像懒婆娘的裹脚布一样——又臭又长!”

    作者:范俊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让求助者成为自己的治疗师——来自认知行为疗法的实践

    认知行为疗法是国际公认的实证心理咨询方法,20年前我就对此有了初步了解,但是,学生时代的张狂让我视其结构化为僵化,还十分的不屑;10年前研究生时代重新了解此种方法,也不过是浅尝辄止;10年后的今天,我重新系统学习了认知行为疗法,让我对它的认识有了一个翻天覆地的改变.

    作者:安岭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你才是她的红粉佳人

    她没有想到,与他离异半年后,竟然在火车站与他不期而遇.他依然是风度翩翩,她依然是楚楚动人,在火车站广场上,她看到了他,正费力地追赶着火车,火车窗口里,映现着一个女孩子骄傲的背影.

    作者:古保祥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春雨飞扬花期如梦

    春雨贵如油,“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你就这样踩着春的前奏,奏着春的序曲,飘飘洒洒,淅沥入梦,嘀嘀嗒嗒地敲打着冬眠的心,敲醒冬的酣梦,敲开春的门扉!你如嘀嗒的钟声提醒人们:一年之计在于春,得顺势而动,开始春耕播种了.你如嗒嗒的马蹄,鞭打着人们马不停蹄地追赶春天的脚步,让冬天驮着料峭的春寒黯然远去.

    作者:宋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浅浅时光,几许温暖

    一她选择了他,让很多人为此唏嘘.那么清秀的女子,身边围着那么多富二代和帅哥,而他却相貌平平,资质一般.她看中的不是富足和外表,而是他的贴心.那次,和那么多人去登山,所有人都似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向山顶冲去,只为争得那一顶桂冠.

    作者:蓝小柯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旧时贤妻

    千百年来,男人对女人的定义与期盼,皆为贤妻良母.哪怕婚前痴迷她的花容月貌、娇媚任性,到了婚后,也大抵希望她即刻“从良”,能胜任妻子与母亲这一忠厚之职.而女人自己呢,也如飞蛾扑火,一进了婚姻,便将昔日的风骚给忘去了大半,一颗心扎进泥土里,此后的任务,是一心一意地与那丈夫相亲相爱,白头到老.

    作者:安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花之念想

    世事如花朵,有闪光,有迷茫,有绽放,有凋零,无须刻意,无须太过执着.一朵花的青春年华从蓓蕾开始,在进入我的眼帘时,她已经年轻不在,只有她花瓣上的露珠诉说着绽放的记忆,那余香珍藏着昨日流光.

    作者:紫木槿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豆腐换个方向切不粘刀

    公司每天都开晨会,每次晨会都仿佛是我的批斗会.宣读存款任务完成情况是晨会的必读内容,而我每次都倒数第一,这让我觉得特别难为情.拉科室的后腿不说,面子上也感觉过不去.可是我一向不善言谈,而拉存款靠的就是一张嘴,我自然而然成了吊车尾的人.

    作者:曹化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栖在林梢

    小城之春,由岐山湖大道旁的柳树悄悄牵来.开初那两天,像有喜事瞒着,树们秘而不宣.一夜东风,柳枝串了一串柳米,像我们小时候淘气,用草棍儿串蚂蚱,憋登登,饱鼓鼓,袖珍爆竹似的,随时都要炸响,“啪”“啪”“啪”,就把春天绚烂的场面给引爆了.

    作者:米丽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下雨不是失约的理由

    那天上午,几个朋友突然来我家造访,而且说要在家里玩,中午不去饭店.这不难为我吗?妻子出差在外地,我根本不会做饭呀.后,征得他们同意,中午饭只好叫外卖.于是,我与快餐店约定,中午12点送4份快餐来.

    作者:江水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当心身体不适背后的精神因素

    老金这一年来时不时觉得胃部不大舒服,有时发胀,有时有种像被拧着的感觉,为此,他跑遍了全市各大医院,胃镜、B超、X片、CT都做了,但所有医生都说,没什么太大的问题,就是有点炎症,不碍事,很多人都有这个毛病.

    作者:简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母亲恋上微生活

    去年,母亲告别了从事了30多年的工作岗位,开始了清闲的退休生活.然而,母亲却很不适应,因为她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既不喜欢打麻将,也不喜欢看电视,除了每天做做饭,带带孙子,基本上无事可干,原以为美好的退休生活变得枯燥而乏味.

    作者:周礼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母亲的『陋习』

    母亲在农村老家生活,一辈子勤俭惯了.多年里,母亲节俭得近乎吝啬.比如,剩菜舍不得扔掉,有时放三四天还在吃;家里的很多东西都用了几十年,也舍不得丢掉;买东西从来都是挑便宜的,如果谁给她买了贵东西,她会心疼得一宿睡不着,直到我们把东西退回去.

    作者:马亚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扯袖子

    家里来了一个亲戚,父母非常高兴,父亲喜不自禁地和亲戚唠起陈年往事,说着说着,母亲忽然用手悄悄地扯了扯父亲的衣袖.父亲愣了一下,似乎明白了什么,赶紧打住,绕开话题,说起别的事了.刚才尴尬的气氛,一下子变得缓和下来,朗朗笑语声在屋子里回荡.

    作者:李良旭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空巢是一种成长的状态

    空巢是一种社会现象更是一种生活态度H小姐就是时下一个热词“空巢青年”的典型写照.他们一般年龄在20-39岁,主动选择在远离父母、亲属的地方独自打拼,一般有大学以上学历,收入尚可,租赁或者购买一个小小的独立空间,孤独并自由地工作和生活在城市里.

    作者:顾亚亮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精神康复,让患者活出尊严

    根据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估算,我国15岁以上人口中,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超过1亿人,其中1600万人是重性精神障碍患者,他们饱受疾病折磨,也给家人带来无尽苦楚.近期,各地连续发生多起精神病人伤人事件,引起社会热议.但大家的关注更多还是停留在“精神病人”字眼上,有人甚至因此更加歧视精神疾病患者.

    作者:姚贵忠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转型时代的爱情

    成长的滞后是爱情受困的直接原因从14岁到30岁,是每个人从个体到社会人的转型时期.在此之前,我们可以生活在父母为我们提供的安全空间里,不和外界发生直接的交流和碰撞.但是,从我们的青春期开始,我们就必须走出“家”,小心翼翼地和我们父母不能控制的“外部”发生关系,一步步地适应社会,终拥有爱情、建立属于自己的“新家”.

    作者:史欣鹃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心理与健康杂志

心理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