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刚
随着社会节奏加快,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大家忙于自己事务的同时减少了与他人联系的时间.有人说,更少地与他人联系可以增加自己独处的机会.独处的确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去认识并接纳自己,让我们免去了纷繁复杂的社交活动,留给内心一片安静的天地,去寻找生命的繁华.
作者:朱晓 刊期: 2018年第05期
半夜,他突然惊醒,黑暗中,剧烈的心跳让他感到恐慌,很快他感到呼吸困难,一种被电流穿透般的麻木感从头顶迅速扩散到全身,手脚也不太受自己使唤了,他觉得自己马上要死去了.他吓得大声呼救,惊醒了身旁的妻子.他能听到妻子呼唤他的名字,晃动他的身体.但还是动弹不得.过了一会儿,一群穿白大褂的人围住了他,给他做检查,把他抬上了救护车,并给他吸上了氧气.呼吸困难的感觉逐渐减轻,但他仍然能听见自己心脏砰砰砰地剧烈跳动.
作者:兰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还来不及拥抱晨曦,就已经手握黄昏,一天匆匆而过;还来不及细品春天的殷红窦绿,就已经是满眼肃穆的银装素裹,一年匆匆而过;还来不及享受美丽的锦瑟华年,就已经到了白发迟暮,一生匆匆而过.生命,就是这样匆匆,还来不及细细品味,就只剩下了回忆.
作者:高慧 刊期: 2018年第05期
下雨天,接女儿放学.来到学校门口,远远地就见女儿和一位女同学共撑一把伞走在雨中,有说有笑.她眼尖,一下子看见站在门口的我,便丢下撑伞的同学,飞快地向我跑来.我见那位女同学在女儿跑开的那一刻,脸上有些失落.女儿跑到我身边,将书包放到车上,叫道:“爸爸走啊!”我道:“走什么走,知道吗?你刚才忽略个问题.”女儿一脸迷惑,不知问题何在.
作者:张帮俊 刊期: 2018年第05期
三年前的冬天,在我值夜班的时候,一名年纪为27岁的男性,由几个小伙子搀扶进了急诊诊室,只见被搀扶的小伙子大汗淋漓,呼吸急促,表情恐惧,见到穿着白大褂的人很费力地喊叫“医生快救救我,我要死了,我心脏要炸了,我不行了”.护士紧急抽血检查心肌梗死,给患者做心电图,结果心梗指标没有升高,心电图除了心动过速没什么特别的异常.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发现,患者平素的性格敏感,对自己的身体很关注.
作者:杨雪 刊期: 2018年第05期
正念,是对当下温和的觉察,是每个人都具备的能力.遗憾的是,对多数人而言,正念并没有得到系统化的开发和运用.正念,就像一盏内心之灯,当它不被了解和培育时,只能发出微弱的光芒,甚至完全没有被点亮.在科技和物质生活高速发展的时代,外界吸引眼球的事物丰富多彩,如同各式各样的彩灯、霓虹灯、激光灯,让人应接不暇.
作者:薛建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我想改变内向的性格小高今年24岁,小小的个子和温柔的声音,眼前这个江南水乡女子让人看起来特别舒服.小高的工作是做市场调研,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主动与陌生人沟通,说服他们接受访谈或者填写调查问卷.但是,她有一个非常致命的困境——遇到陌生人就没话可说.“我特别喜欢我的工作,很想做好,但是性格太内向了,我该怎么克服呢?”
作者:文纨 刊期: 2018年第05期
南山的菜园,该扎新篱笆了.那圈旧篱笆,扎于两年前,是我花了一整天功夫,砍荆棘,挖土沟,扎起来的.初期,整齐利落的篱笆,是一道精致的风景;它也的确达到了隔绝鸡鸭的目的.随着日晒雨淋,荆棘的根部沤烂,枝杈腐朽,又总有贪吃的鸡呀鸭呀,持之以恒地刨、啄,使劲儿地撞,终于撞出了缺口和漏洞.那些聪明的小“傻子”们,将身子一卧,一伸一缩,便进出自如了.
作者:米丽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小芳17岁了,刚上高中便说不愿上学,父母说不上学没出息,便逼着小芳继续上学.半年后,老师跟家人打电话,说小芳找不到了.家人赶到学校,进到小芳的宿舍,发现墙上贴的海报全撕了,地上有许多擦过泪的纸,之后发现小芳在楼顶的边沿上意图自杀,说“我再也不上学了,再也不想活了”.
作者:黄文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刘叔得的病是“躯体化障碍”,是一类以持久地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神经症.患者因这些症状反复就医,尽管各种医学检查的结果都是正常的,尽管医生反复地说明和解释,均不能打消患者的疑虑.即使患者确实存在某种躯体疾病,其严重程度也远远不足以解释患者感受到的痛苦和焦虑;尽管患者症状的发生与不愉快的生活事件、艰难处境或心理冲突密切相关,但患者常常否认心理因素的存在.
作者:郭英 刊期: 2018年第05期
随着孩子一天天地长大,已变得越来越不听话了.每天放学回家不是在电脑上玩游戏,就是拿手机玩游戏,整个人都被游戏迷住,老师布置的作业总是不做完,有时候为了逃避作业,干脆就说老师没有布置作业.学习成绩更是一落千丈,打过骂过之后依然如此.相信有些家长都会碰到顽劣的孩子,你骂他一句,他就顶你十句.面对如此叛逆的孩子,很多父母非常痛心,感到束手无策.
作者:桂孝树 刊期: 2018年第05期
29岁的尤冰从初中开始一直断断续续地被各种各样的身体不适感困扰.开始只是偶尔在考试等压力事件的时候感到心慌.到高中三年级的时候,尤冰在高考的压力下,出现了持续的偏头痛、失眠等更多症状.到高考前一个月更是眩晕、胸闷导致夜不能寐,不得不住院治疗.然而,医生并没有从医学检查中发现任何导致这些症状的生理因素.在医院住了三天之后,尤冰只能在症状稍有缓解后出院.
作者:顾亚亮 刊期: 2018年第05期
Q马老师:您好!我有一位很要好的女友,平时我们无话不说.可是,她一旦有了烦恼和痛苦的事,我们几个要好的女友的劝解就不管用了,她总要去找她的异性朋友.她有好几位亲密的异性朋友——不过,绝不是那种婚外性关系,只是很知己的朋友.说来也怪,一经他的异性朋友的抚慰和劝说,她再多的烦恼也会很快烟消云散.
作者:马志国 刊期: 2018年第05期
当英媒发布享年76岁的史蒂芬·霍金去世的消息时,我平静的心湖像被掷入巨石般瞬间就掀起了层层浪花,一代科学巨星陨落,世界为之唏嘘动容.在网络和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中,我也深深感恩和缅怀这位天文学和物理学巨匠.
作者:李仙云 刊期: 2018年第05期
曾经,希波克拉底誓言让我们对医务工作者这一群体充满了敬重,因为他们是神圣的,这种神圣来自于这一群体救死扶伤的职业本身,更来自于这一职业群体灵魂深处的圣洁,所以我们常将医务工作者称为白衣天使.而今天,医患纠纷、护患矛盾,甚至医务工作者被打、被害等事件的频频出现,让我们不禁感到,医护人员已经成为急需心理关怀的群体.以下,让我们聚焦护士职业,共同关注一下他们的职业压力、职业倦怠与健康维护问题.
作者:李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在门诊中我常常遇到这样的患者,初诊时的主诉大多不是情绪问题,而是躯体问题,比如感到没力气、提不起劲、睡眠差、胸闷心慌、疼痛等.患者很少提及自己心情不好、不开心、紧张、恐惧等.经过检查后,未发现任何躯体疾病,或是病情较轻,与感受不相符合.这些患者在就诊于精神科前己去过相关科室诊治,后至精神科仔细问诊后,发现是情绪问题.
作者:刘园园 刊期: 2018年第05期
一位来访者说,工厂这两年经营不景气,正在裁员,他觉得科长会报复他,会让他下岗;自己见到科长就觉得不自在,心中有莫名的紧张和心慌.来访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呢?原来,两周前工厂搞了一次活动,上级领导深入各科室,希望群众对各科室中层干部存在的问题,给予批评帮助.上级领导反复强调不会打击报复,大家要对工厂负责.于是来访者就提了一个意见说,他们科为了回扣多一些选择与小厂合作而不与大厂合作,他觉得这样不对.事后,来访者了解到科长知道这个意见是来访者提出的,故此有上述的担心情绪.
作者:郭召良 刊期: 2018年第05期
在学校中,校园暴力似乎一直如毒瘤般地存在,近年更是因为信息传播途径的增多而甚嚣尘上.欺负者通过肢体、语言等多种形式故意地、频繁持续地向受害者施暴,除了对受害者造成直接的身体伤害,对其心理也有极大的摧毁力.受害者会产生恐慌、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并且由于其价值体系尚在塑造过程当中,极易发生认知失调,对自己产生错误的认识,进而无法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萌生厌学甚至轻生的念头.为此,研究者们也开始从不同的角度来探究校园暴力.
作者:丁晓南 刊期: 2018年第05期
三年前,梅从省城的一所重点高校毕业,应聘到市内的交通银行做柜员工作.农村出身的她很珍视自己的岗位,从入职的那一刻起,便把接待顾客、存取保险、扎账结算等柜员工作做得细致入微,从未发生过丝毫差错.正当梅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得顺风顺水的关键时刻,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某日下班前,梅正忙着扎账,忽然,一位衣着靓丽、手拎挎包的中年妇女急匆匆地来到柜台前,将一张银行卡递给梅,让梅帮她查看一下里面的数额.
作者:孟祥菊 刊期: 2018年第05期
送走一拨客户,看表,11:57.收拾好办公用品,正准备离开,领导突然打来电话,“晚会儿下班,李老板马上就到.”李老板是我们的重量级客户,别说晚会儿,就是中午不下班,也没谁敢说个不字.约摸十来分钟后,领导和李老板一同走进办公室.我起身接过李老板递来的单据和资料,认真审查后就开始敲打起键盘.
作者:化君 刊期: 201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