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显明;刘红;张继虹;朱洪民
严重感染是ICU中发生的严重疾病之一。有研究发现51%的ICU患者存在严重感染,并随着入住时间的延长,其发病率也相应增加[1]。严重感染及感染性休克患者出现的免疫功能紊乱,许多研究针对这一过程进行了干预及试验,其结果可能为临床上治疗及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提供了可能。
作者:张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人性化护理在脑外伤护理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脑外伤患者200例,随机进行分组,常规组患者100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改良组患者100例,均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改良组患者满意度、住院治疗时间、患者焦虑、烦躁发生比例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没有发生因护理干预措施不当导致严重不良后果发生。结论对于脑外伤患者实施人性化干预措施可明显缩短临床住院治疗时间、改善患者紧张焦虑的情况,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适宜临床广泛应用开展。
作者:高德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脑性盐耗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护理方法以及效果。方法研究选取了2009年9月~2012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5例老年脑性盐耗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盐耗综合征的临床护理方法及疗效。结果35例患者中33例患者经过一系列的治疗及护理后痊愈出院,另外2例患者因继发脑梗死治疗无效死亡,整体治愈率达到了94.29%。结论对于老年脑性综合征患者的治疗应当做到同时补充水分以及钠盐,临床护理应当做到密切监控病情变化,保证患者得到成功救治。
作者:王晓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与氨茶碱合用对脓毒症患者毛细血管渗漏指数(CLI)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01月~2013年12月入住ICU脓毒症患者4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抗感染、恢复正常血容量、改善循环功能、维持足够的氧供等措施。试验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静脉注射乌司他丁20万U,4次/d,氨茶碱500 mg,2次/d。选取治疗前、治疗后48 h 2个时间点,检测C反应蛋白及血浆白蛋白水平,计算CLI(C反应蛋白/白蛋白)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治疗前后CLI水平无明显增高(P>0.05),而对照组有明显增高(P<0.05)。结论乌司他丁与氨茶碱合用可抑制脓毒症患者毛细血管渗漏。
作者:李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肝胆是我们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于临床上也是较为常见的病变器官。近些年来,我国的肝胆疾病患者呈上升趋势,严重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传统开腹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因此如何在肝胆外科中运用有效的手术方式一直是肝外科探讨的问题。本文就肝门板分离技术进行分析,探讨了肝门板分离技术在肝胆外科临床手术中的应用,其有一定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聂高华;夏绍凡;陈志云;杨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回顾52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安全转运护理。方法转运前护理、转运途中护理、转运回院结束时护理。结果52例患儿均安全转运回到医院并护送到相关科室,途中1例四期手足口病机械通气患儿出现气管插管脱出,其余无脱管等意外发生。结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安全转运是进一步救治的重要保障,必备的医疗设备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应急能力强的专业人员是安全转运的先决条件。
作者:邱美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综合利用腹腔镜和胆道镜在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手术过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从2013年1月~2014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按入院时间平均分为4组,每组内各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患者20例,共8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三戳孔的手术方法,实验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时间为6~8个月,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腹胀腹泻、胆总管结石等并发症。结果对比对照组和实验组在手术中的出血情况、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得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在治疗胆囊结石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的手术方法,具有临床推广的必要性。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具有安全性高、创口面积小、恢复快、痛苦少的优势,安全可靠地保护了胆道的完整性和胆囊的功能。
作者:文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在临床骨科中,色素沉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属于发病率较低的稀有疾病,现代医学界将这种疾病简称为PVNS。 PVNS主要发生在骨骼的关节部位,病人患上这种疾病后,骨骼关节的滑膜会出现增生情况,同时滑膜组织会发生色素沉淀。如果病人没有及时、有效的救治,随着病情进一步恶化,病人有可能会出现骨质破坏、肌肉收缩等情况。当前基层医院主要使用关节镜为PVNS病人实施手术治疗,手术效果较为理想。为了提升关节镜疗效,使病人早日恢复健康,笔者对关节镜手术期间的护理工作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作如下报告。
作者:李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泌尿系真菌感染的防治。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6月~2014年7月我科24例泌尿系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结果发生真菌感染前均使用过抗生素;也常见于多种基础疾病,尤其糖尿病患者。结论年龄大,住院时间长及长期应用抗菌素者,易发生泌尿系真菌感染,应引起重视,及时防治,降低病死率。
作者:陈晓竹;邹利文;简祖丽;姜丽;马美慈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行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近两年来我院收治的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预见性护理)与参考组(常规护理)各为40例,观察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大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预见性护理能够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有助于护患关系的改善。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学历、职称对临床护士职业认知的影响及分析。方法对本市某三甲医院的60名不同的学历和职称的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是护士的个人情况和护士对护理职业的认知程度。结果不同学历和职称的临床护士在选择护理专业的主要因素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学历的护士在职业认同、工作满意度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性。结论护士的学历和职称对其的职业认知有一定的影响,只有具有良好的职业认知,才能使护理队伍更加稳定,才可以使护士的工作行为更加规范,才能使护理质量有所提高。
作者:周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分析注射用胸腺法新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4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老年患者,将其随机性分成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治疗)与研究组(注射用胸腺法新进行治疗),每组各有患者52例。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约为94.23%(49/52)明显大于对照组的78.85%(41/5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注射用胸腺法新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间的效果甚是满意,并且对病情的恢复、预后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更适用于临床治疗、推广普及。
作者:相红艳;田长亮;尹会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分析采取可预见性护理在急诊抢救室危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和运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急诊抢救室危重症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可预见性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和抢救成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抢救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诊抢救危重症患者采取可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袁春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体外振动排痰仪对气管切开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疗效观察和护理体会。方法筛选于我院进行气管切开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的肺部应用体外振动排痰仪进行机械排痰,持续性应用5d后观察所有患者排痰效果及肺部感染控制情况。结果持续性应用5d后患者痰液明显较治疗前稀释,并可进行自主咳痰,痰液量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肺感染情况好转。结论对于气管切开并发肺部感染患者通过应用体外振动排痰仪可显著改善患者排痰效果,能够有效控制肺感染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富利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4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结果采用老年髋关节术后肢体功能评定表进行评分,干预组在髋关节总评分、疼痛、活动度、步行能力、日常生活活动等五个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舒适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显著。
作者:叶小芬;叶秀芳;区月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妇科护理患者隐私保护情况。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所收治的临床妇科患者80例,采用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对妇科护理隐私的认知水平以及对自身隐私被泄露的立场。结果大部分患者对妇科护理隐私的认知程度较为低下,个体与整体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大部分以医护人员泄露为主,大部分患者对隐私泄露事件不予追究,并且在隐私被泄露之后没有采取措施。讨论应当强化妇科临床患者的隐私保护意识,加强对相关医护的管理,保护泄露患者隐私。
作者:李桂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肾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104例肾囊肿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以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行开放式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切口疼痛VA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引流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肾囊肿患者后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的疗效,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
作者:杨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酮替芬辅助特步他林治疗过敏性咳嗽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过敏性咳嗽患儿随机分成三组,A组(单用酮替芬)40例、B组(单用特步他林)40例、C组(酮替芬加特步他林)40例。剂量:酮替芬片:口服1次/晚,≤3岁0.5 mg/次,>3岁1 mg/次;特步他林片:口服3次/d,0.065 mg/kg/次。疗效标准:显效:用药一周内咳嗽消失;有效:用药一周内咳嗽减轻,两周内咳嗽消失;无效:用药两周以上仍有咳嗽。结果 A组:显效11例,有效17例,无效12例;B组:显效19例,有效10例,无效11例;C组:显效25例,有效13例,无效2例。C组与A组B组比较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酮替芬辅助特步他林治疗过敏性咳嗽疗效显著,缩短病程,可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严梓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食品理化检验是指在实验室对食品安全和卫生进行常规化验,而这个过程要依靠化学和物理分析来实现。加强理化检验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对提升检验效果和准确度具有积极推动作用。本文首先指出了食品理化实验检测技术质量控制现状,分析了影响质量控制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几点强化质量控制的措施。
作者:李国乾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有效的护患沟通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运用展开研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随机划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患沟通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护患沟通基础上给予增强的护患沟通方法,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两组100例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10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4.0%;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有效的护患沟通在优质护理服务中能够提升护理工作质量,改善患者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肖水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