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齐拉西酮与利培酮口腔崩解片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研究

徐娟;刘晓梅;邱大宏;陈东萍;黄群明;郑远松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齐拉西酮, 利培酮
摘要:目的 比较齐拉西酮片与利培酮口腔崩解片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的方法,对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片组和利培酮口腔崩解片组,齐拉西酮片和利培酮口腔崩解片低剂量分别为40 mg/d和2 mg/d,高剂量分别为160 mg/d和8 mg/d,每日分两次服用.进行为期8周的双盲双模拟对照研究.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定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 114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完成研究,齐拉西酮组55例,利培酮口腔崩解片组59例.治疗8周后,齐拉西酮组显效率为65.5%,有效率为92.7%;利培酮口腔崩解片组显效率为67.8%,有效率为93.2%.两组疗效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 P>0.05).齐拉西酮片组和利培酮口腔崩解片组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36.4%和32.2%,严重程度多为轻度.而锥体外系副反应发生率利培酮口腔崩解片组(11.9%)多于齐拉西酮组(3.6%),但全部副反应在两组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齐拉西酮片和利培酮口腔崩解片对精神分裂症疗效和副反应相当.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单侧空间忽略的康复治疗

    单侧空间忽略是脑损伤后患者对损伤半球对侧空间的刺激不能感知、定向或注意,是引起患者长期功能障碍和影响康复疗效的主要因素,目前对针对单侧空间忽略的各项康复治疗方法争议颇多,本文综述其临床应用和理论模式.

    作者:林桦;胡永善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长期中等强度运动训练及依那普利对Thy-1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模型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运动训练及其与依那普利联合应用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Wistar大鼠在 5周龄时摘除一侧肾脏后,每周1次静脉注射Thy1抗体共4次, 制备Thy1肾炎模型.于6周龄时随机分为非运动组、中等强度运动训练组和运动训练加依那普利组.其中运动训练组所有动物进行跑台训练, 速度20 m/mim,60 min/d, 5 d/周.依那普利2 mg/kg*d腹腔内持续给药.结果 非运动组的血压和尿蛋白分泌明显增加.运动训练并没有抑制尿蛋白分泌和血肌酐的增加,肾小球硬化指数也有增大倾向.而运动训练加依那普利使血压明显下降和尿蛋白分泌明显减少,完全抑制运动对尿蛋白、血肌酐以及肾小球硬化指数的影响.结论 对于Thy1肾炎模型,中等强度运动训练保护肾功能的作用不明显.由于形成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发病不同,长期运动对肾功能的影响可能也不同,提示运动训练时与依那普利并用可能扩大运动的范围.

    作者:吴学敏;谢欲晓;孙启良;上月正博;佐藤德太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作业治疗在精神运动发育迟滞儿童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作业治疗对精神运动发育迟滞儿童精细运动功能的作用.方法 选取25例精神运动发育迟滞儿童进行作业治疗.采用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评估量表(PDMS-FM)评定治疗前后的效果.结果 PDMS-FM各项指标在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别( P<0.05~0.01).结论 作业治疗可以显著改善精神运动发育迟滞儿童的精细运动功能.

    作者:李福胜;王静;杨红;施炳培;李惠;牟振鑫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神经元轴突因子对成鞘胶质细胞影响的研究进展

    神经元轴突因子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髓鞘形成发挥重要作用.髓鞘形成受到正性和负性神经元轴突因子的共同调节.正神经元轴突因子包括神经调节素、神经细胞黏附因子、电活动、神经营养素等,具有促进成鞘胶质细胞增殖和髓鞘增厚的作用;负性神经元轴突因子包括L1蛋白、聚唾液酸-神经细胞黏附分子等,具有明显减少髓鞘形成的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一些正性和负性神经元轴突因子及其部分作用机制.

    作者:曹念;彭利民;杨柳扬;刘运来;姚忠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膝扭伤后Ⅰ型骨挫伤的转归及其临床意义的初期研究

    目的 探索轻度膝关节扭伤后Ⅰ型骨挫伤的临床转归及其意义.方法 2005年9月~2008年7月共有23例门诊患者符合纳入标准,采用石膏固定膝关节4~6周治疗,并前瞻性随访其临床症状和MRI.结果 18例获平均24个月随访,平均3个月时骨挫伤明显消退,6.7个月时完全消退;约4.8个月时膝关节疼痛不适症状基本缓解;9例45岁以上患者中2年以上随访时5例仍诉膝关节疼痛不适.结论 轻度膝扭伤可引起骨挫伤,应予足够的制动,以免病变加重;对于中老年患者,扭伤后骨挫伤可能是膝骨关节炎的触发因素.

    作者:刘克敏;徐建民;韩新祚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康复治疗学专业教育环境的评估与分析

    目的 评估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对学习环境的感知.方法 采用医学教育环境评估工具对康复治疗学专业247名本科生进行康复治疗学专业教育环境调查.结果 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对总体教育环境及学习、教师、环境的感受和学术自我感受4个子领域相对比较满意,并认为教师知识丰富、师生关系良好、教学制度较完善;在康复治疗学专业教育环境领域中,社交自我知觉分数较低(15.23±4.16分),在学习方法、住宿条件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结论 只有发挥教育环境中的教师知识丰富、师生关系良好等优势,进一步完善教学制度,克服社交、学习方法等不利因素,才能营造一个优良的康复治疗学专业教育环境.

    作者:刘春龙;余瑾;谢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康复操配合音乐治疗腹腔镜术后疼痛综合征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康复操配合音乐治疗妇科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妇科腹腔镜术后并发非切口疼痛患者192例,分为音乐组(66例)、非音乐组(64例)与常规组(62例).音乐组采用康复操配合音乐;非音乐组采用康复操;常规组进行常规术后护理.观察各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结果 音乐组妇科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的缓解效果优于非音乐组和常规组( P<0.05).结论 妇科腹腔镜术后早期功能康复操配合音乐锻炼对缓解术后非切口疼痛以及促进肛门排气等有良好效果.

    作者:伍春兰;温美珍;邓晓云;雷厉秀;廖莳;郑小清;马翠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心理干预对抑郁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抑郁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 把183例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93例)和对照组 (90例).研究组实施药物治疗加12周系统的心理干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两组于治疗前后进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结果 心理干预后两组在焦虑忧郁、缺乏活力、思维障碍、SDS和SAS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 ( P<0.05).结论 心理干预对抑郁障碍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的影响.

    作者:谢杏利;邹兵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肌筋膜痛综合征基于脊髓节段性敏感的诊断和治疗(一)

    肌筋膜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MPS)是引起神经肌肉骨骼性疼痛常见的原因之一.本文将着重阐述基于敏化脊髓节估及周围、中枢敏化的MPS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Bryan O'Young;Hy Dubo;Andrew A. Fischer;谢斌;王宁华;李建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氟西汀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目的 观察氟西汀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临床选取急性脑梗死后抑郁患者8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氟西汀)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前后分别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脑卒中评分量表(MESS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改良巴氏指数量表(MBI)进行评分,评定氟西汀的治疗作用.结果 治疗前两组间HAMD、MESSS和MBI无显著性差异( P>0.05),治疗后6周两组间HAMD、MESSS和MBI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1).结论 氟西汀能缓解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抑郁症状,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范录平;杨晓国;林一均;陈晓顶;张有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齐拉西酮与利培酮口腔崩解片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研究

    目的 比较齐拉西酮片与利培酮口腔崩解片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的方法,对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片组和利培酮口腔崩解片组,齐拉西酮片和利培酮口腔崩解片低剂量分别为40 mg/d和2 mg/d,高剂量分别为160 mg/d和8 mg/d,每日分两次服用.进行为期8周的双盲双模拟对照研究.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定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 114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完成研究,齐拉西酮组55例,利培酮口腔崩解片组59例.治疗8周后,齐拉西酮组显效率为65.5%,有效率为92.7%;利培酮口腔崩解片组显效率为67.8%,有效率为93.2%.两组疗效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 P>0.05).齐拉西酮片组和利培酮口腔崩解片组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36.4%和32.2%,严重程度多为轻度.而锥体外系副反应发生率利培酮口腔崩解片组(11.9%)多于齐拉西酮组(3.6%),但全部副反应在两组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齐拉西酮片和利培酮口腔崩解片对精神分裂症疗效和副反应相当.

    作者:徐娟;刘晓梅;邱大宏;陈东萍;黄群明;郑远松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彩超引导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肌肉痉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脑卒中后肌肉痉挛的效果.方法 选择因脑卒中致上肢痉挛患者15例,在彩超引导下,按照断层解剖作为指南,将肉毒毒素准确注入到肱二头肌、肱肌、指深屈肌、指浅屈肌、尺侧腕屈肌、拇长肌、掌长肌、旋前圆肌、旋前方肌.注射后继续进行康复训练.注射前、注射后2周、注射后4周采用改良Ashworth(MAS)、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分进行相关评价. 结果注射组在注射后2周、4周,肌肉痉挛的改善以及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均优于注射前.结论 在彩超引导下肉毒毒素注射定位技术治疗脑卒中后肌痉挛,定位准确、效果明显.

    作者:李延辉;王风云;孙义华;杨霞峰;徐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不同穴位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植入脐血干细胞后生长相关蛋白-43、髓磷脂碱性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植入脐血干细胞后生长相关蛋白(GAP)-43、髓磷脂碱性蛋白(MBP)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192只清洁级SD大鼠用NYU打击器采用Allen's 法制成T10-11 段脊髓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查随机表分为:①A组:运动区头皮表面投影区电刺激组,又分为A1组(电刺激+脐血干细胞移植)和A2组(只进行电刺激) ;②B组:损伤局部电刺激组,又分为B1组(电刺激+脐血干细胞移植)和B2组(只进行电刺激);③C组:运动区头皮表面投影区电刺激+局部电刺激组,又分为C1组(电刺激+脐血干细胞移植)和C2组(只进行电刺激);④D组:损伤模型组,以分为D1组(移植脐血干细胞不进行电刺激)和D2组(不移植不进行电刺激).各组分别于1、2、3、4、8、12周时取材,采用生物素葡聚糖胺(BDA)皮质脊髓束顺行示踪,观察损伤区残存或再生的神经纤维的分布情况;通过免疫组织化学荧光染色检测GAP-43、MBP及MAB1281抗人核抗体的阳性表达.结果 ①NYU是一种用于Allen's 法制备大鼠脊髓撞击损伤模型的撞击器,具有可使撞击势能量化的特点,获得的模型稳定、可重复性好、成功率高.②在本组研究各时间点上,电刺激对干细胞移植后微环境中GAP-43、MBP水平均有显著的正向干预作用,均较单纯电刺激有显著的正向协同干预作用,头针加体针的影响大于单纯头针或体针.③在本组研究各时间点上,电刺激对损伤后GAP-43、MBP水平均有显著的正向干预作用,不依赖于是否进行干细胞移植.结论 ①干细胞移植后,微环境的变化朝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方向发展,说明干细胞移植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以及本研究中干细胞移植成功.②电刺激对干细胞移植后微环境中GAP-43、MBP有显著的正向干预作用;头针加体针的影响优于单纯头针或体针;电刺激对损伤后微环境显著正向干预作用是独立的,不依赖于是否进行干细胞移植;电刺激与干细胞移植对微环境影响有显著的协同作用.

    作者:孙迎春;李建军;高莉敏;高峰;刘舒佳;季凤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帕金森病伴抑郁的诊治分析

    抑郁是帕金森病患者常见的精神症状,是影响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增加致残率的重要因素.然而,由于重叠症状的存在以及认知功能的损害,对帕金森病伴抑郁做出正确的诊断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一些抑郁量表已被用来帮助诊断.三环类抗抑郁药以及新一代抗抑郁药,包括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5-HT、去甲肾上腺素(NE)再摄取抑制剂,选择性NE再摄取抑制剂已被用于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抑郁症状并显示出一定的疗效,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也具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

    作者:杨永秀;潘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膝骨关节炎患者与正常人股内侧肌、股直肌和股外侧肌收缩特征的对照研究

    目的 应用表面肌电图和等速肌力评测方法比较膝骨关节炎患者与正常人股内侧肌、股直肌、股外侧肌肌肉收缩特征,包括收缩速度、收缩力量和抗疲劳性.方法 34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参与观察组;34名健康人参与对照组.两组的年龄、身高、体重、性别、左右侧、Q角相匹配.所有受试者均在膝关节屈曲10°、60°、100°等长伸膝和等速60°/s、180°/s伸膝运动测试模式下,进行股内侧肌、股直肌和股外侧肌的表面肌电图和股四头肌肌力的评测.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对两组评定指标包括募集速率、平均振幅、峰力矩/体重比、疲劳指数分别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①观察组股内侧肌在膝屈60°等长伸膝测试和等速60°/s、180°/s伸膝测试中募集速率较对照组减小;股直肌在膝屈60°等长伸膝测试和等速60°/s伸膝测试中募集速率较对照组减小;股外侧肌在等长膝屈10°和100°伸膝测试和等速60°/s伸膝测试中募集速率较对照组减小( P<0.05).②观察组股内侧肌、股直肌在等速60°/s、180°/s伸膝测试中平均振幅较对照组增大;观察组股直肌、股外侧肌在等长膝屈10°伸膝测试中平均振幅较对照组增大( P<0.05).③观察组股内侧肌、股直肌和股外侧肌在膝屈10°、60°、100°等长伸膝和等速60°/s、180°/s伸膝运动测试模式中峰力矩/体重比均小于对照组( P<0.05).④观察组在等速180°/s伸膝测试中股四头肌耐疲劳能力较对照组增强( P<0.05).结论 膝骨关节炎患者患侧股内侧肌、股直肌和股外侧肌的收缩速度减慢、收缩力量减小、抗疲劳性增加.

    作者:师东良;王宁华;谢斌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异体脱钙骨基质-利福平明胶复合材料治疗修复兔桡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异体脱钙骨基质(DBM)-利福平明胶复合体作为抗结核植骨复合材料,对兔桡骨缺损修复的能力及其缓释效果.方法 参考Urist操作方法制备兔同种异体DBM并与载有利福平的明胶复合体制备抗结核复合材料,通过标准兔桡骨缺损模型观察复合材料骨修复特性及利福平缓释效果.结果 异体DBM-利福平明胶复合材料能够有效修复骨缺损并达到药物缓释的目的 .结论 异体DBM-利福平明胶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成骨活性和药物缓释效果,可作为临床植骨的缓释药物使用,其临床应用效果可望进一步研究.

    作者:冯会成;胡明;马远征;李宏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糖尿病健康相关生存质量评定量表综述

    通过对MEDLINE、PUBMED、CNKI等数据库近15年的文献综述,发现糖尿病健康相关生存质量量表有许多.除 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的糖尿病ICF核心要素能够全面地覆盖身体结构、身体功能、活动和参与以及环境因素4个方面外,没有一个量表能全面地覆盖以上内容.糖尿病ICF核心要素有利于建立一种有效、通用的工具和语言来全面地评定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和功能状况,便于不同学科、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更有效地进行干预,提高患者的健康和功能水平.目前尚没有关于糖尿病ICF核心要素有效性研究的报告.

    作者:李威;王宁华;谢斌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以自我管理为核心的团体教育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目的 研究以自我管理为核心的团体教育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 将11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在两组均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实施一般个体健康教育,仅对研究组进行以自我管理为核心的团体教育干预.采用自理行为问卷(SCBQ)、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分别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入组时)和干预后(出院1年末)进行效果评定,并进行服药依从性评价.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出院1年末时SCBQ评分明显提高( P<0.01),BPRS及SDSS评分均明显降低( P<0.01),顺从服药者明显多于对照组( P<0.01).结论 以自我管理为核心的团体教育干预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自我疾病管理能力,对缓解精神症状、改善社会功能、维持身心健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王学升;徐爱霞;马洪芝;周鑫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CT灌注成像及CT血管造影在急性脑血管疾病影像诊断中的联合应用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CT灌注成像(CTP)和CT血管造影(CTA)技术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CVD)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20例临床怀疑急性CVD的患者进行CTP联合CTA扫描检查,扫描结束后,经CT灌注软件和3D血管软件进行评估.结果 16例CTP检查发现脑梗死前期低灌注,其中13例位于大脑中动脉供血区,CTA检查13例中有11例可见相应责任血管的不同程度的狭窄,并结合CTA原始图像可准确的评估血管狭窄程度,其余3例位于大脑后动脉供血区,CTA未检出狭窄.4例患者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CTP及CTA联合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技术是值得推广的一项影像学检查新方法.

    作者:张巍;胡平英;高培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大鼠跟腱应力屏蔽挛缩模型的建立

    目的 建立一种新的大鼠跟腱应力屏蔽挛缩动物模型.方法 将8只SD大鼠随机分为造模组和正常对照组,造模组左后肢用跟腱环扎联合坐骨神经切断的方法造模,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3周后取两组左后肢跟腱,进行透射电镜观测,观察其形态学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造模组胶原纤维排列紊乱,肌腱细胞数目增多且有细胞固缩现象;线粒体肿胀,小直径纤维比例增多且大小直径纤维分布不均.结论 跟腱应力屏蔽挛缩模型的制作成功、有效,实验研究具有可重复性.

    作者:王伟;马燕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中国康复研究中心院刊;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学刊

主办:中国残疾人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