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6排螺旋CT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赵华勇;赵洁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 16排螺旋CT, 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16排螺旋CT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5月~2018年6月共42例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对所有患者应用16排螺旋CT检查.结果 16排螺旋CT对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诊断,其中单纯性阑尾炎发生率高70%,其次为坏疽性穿孔急性阑尾炎的发生率为15%,阑尾周边脓肿发生率为10%,化脓性阑尾炎发生率为5%,不同类型的急性阑尾炎发生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16排螺旋CT诊断准确率95.24%与病理学检查100%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诊断采用16排螺旋CT,不仅临床诊断准确率高,还可缩短患者检查时间,降低对机体损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 研究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对比.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就诊的60例胃溃疡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60例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实验组采用泮托拉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相关症状积分变化.结果 经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分析发现,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且相关症状下降幅度比对照组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胃溃疡的过程中采用泮托拉唑治疗方法,临床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复发几率,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作者:张立苗;李岩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128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行小骨窗显微血肿清除术;对照组行单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治疗ADL评分、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术后ADL评分较高,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血肿清除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脑梗死、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可在显微镜直视下清除血肿,术野清晰,对脑组织损伤小,与传统冷光源照明手术相比,安全性,疗效更佳确切,可作为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新方向.

    作者:贾振锋;张晓娟;高云霞;王黎华;孙立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及影响因素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影响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因素以及病因.方法 选取在本院的123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41例存在病理性黄疸设为观察组,82例均为正常健康设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新生儿的病因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中新生儿宫内窘迫、窒息和缺血缺氧性脑病率、妊高症率和母乳喂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生儿中有较多的因素会对病理性黄疸的发生造成影响,应针对性的开展围生期护理干预消除其危险因素,预防病理性黄疸发生.

    作者:黄荣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脊柱微创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脊柱微创手术围手术期护理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80例脊柱微创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护理,观察组利用快速康复护理.结果 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出现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脊柱微创手术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利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非常有效,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出现率.

    作者:宋晓英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急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并分析治疗急性肠梗阻患者时使用经鼻型肠梗阻导管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急性肠梗阻患者共78例,通过区组随机化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接受鼻胃管减压干预,观察组行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将两组临床疗效、手术中转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36%,x2=6.303,P=0.012;观察组手术中转率为5.1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3%,x2=9.987,P=0.002.结论 在急性肠梗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能够降低手术中转率,优化临床疗效,减少患者痛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宫喜明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医院儿科呼吸道传染病管理及预防控制分析

    目的 探讨医院儿科呼吸道传染病管理及预防控制.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480例作为研究对象.我院2017年4月份开始加强传染病感染管理.自制调查问卷对相关医务人员的防护与预检分诊等情况进行分析.根据传染病管理制度实施相关干预措施.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亚急性血栓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的30%,相对比,差异有着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儿科呼吸道到传染病管理预检分诊有效率96.30%高于干预前的66.67%,相对比,差异有着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科呼吸道传染病发生率持续性上升,加强对儿科患者的预检分诊,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对患者健康教育,将相关防控措施做好落实工作,可有效控制传染疾病的发展.

    作者:朱艾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脑梗塞患者的急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脑梗塞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以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6月我院急诊收治的梗塞患者62例脑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诊疗资料,主要包括治疗方法以及就诊后所采取的护理措施,对患者急诊护理措施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我院就诊的62例脑梗塞患者中,18患者得到治愈,治愈率为29.03%,42例患者症状明显好转,均转入内科病房进行继续观察和治疗,2例患者病情较重,经抢救无效死亡,整体抢救成功率为96.8%.结论 在脑梗塞患者的急诊护理中,应采用采用高效的、全面的、综合的护理模式,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预后水平.

    作者:张晨珠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精细化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消毒灭菌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精细化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消毒灭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2017年3月~2017年12月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消毒灭菌中实施精细化管理,我院2016年4月~2017年2月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消毒灭菌中未实施精细化管理,比较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消毒灭菌实施精细化管理前后手术人员对手术器材满意度.结果 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消毒灭菌中实施精细化管理后手术人员对手术器材满意度由83.3%提升至99.67%,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消毒灭菌中实施精细化管理可有效提高手术器械消毒灭菌效率,从而提高手术人员对手术器械供应时间、手术器械功能的满意度.

    作者:单秀华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专科护理质量指标监测在CCU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老年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构建与监测CCU护理质量指标,规范专科护理操作,提升CCU老年患者护理质量.方法 2015年12月根据CCU主要收治病种及以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订降低低分子肝素注射皮下出血发生率的专科护理质量监测指标,通过循证,制订预防发生皮下出血的护理集束,护士长对全科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考核,使操作者和评价者有据可依且尺度一致.回顾性分析2016年专科护理质量指标监测实施前后效果对比,CCU老年患者低分子肝素注射一季度55例患者698针次,四季度53例患者679针次,通过观察监测结果变化,微调部分护理集束,制订标准操作规程,指导护理工作.结果 经过专科护理质量指标监测,低分子肝素注射皮下出血发生率由实施前的3.58%下降到实施后的1.91%.结论 建立专科护理质量监测指标,进行循证护理,形成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能有针对性地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提高工作效率,提升CCU老年患者护理质量.

    作者:汤慧红;冷燕侠;狄晓琴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肝胆结石病普外科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 对肝胆结石病的普外科方法临床效果进行探究,观察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肝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我院近一年来收治的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患者的预后会产生影响,肝胆结石的发病与性别密切相关.结论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身心负担.

    作者:罗志民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哮喘临床效果、复发及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在小儿哮喘患儿治疗中采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分析效果.方法 于2017年8月~2018年7月入组宜宾县人民医院54例小儿哮喘患儿,数字表法分组,2组患儿均实施常规治疗,然后实验组患儿增加孟鲁司特钠治疗.结果 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复发率明显更低,症状缓解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均明显缩短,对比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2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在小儿哮喘患儿治疗中采用孟鲁司特钠治疗,高效安全,复发率较低.

    作者:袁世萍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浅谈癌症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

    随着癌症治疗方法的增多,癌症患者的生存期显著地延长,此时癌症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得到了医生们更多的关注.评估癌症患者的心理需求程度可以直接了解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情绪状态,并及时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治疗.本文主要研究了癌症病人的心理护理问题,在深入探讨癌症病人心理障碍的前提下指出了合理性心理护理策略,并结合临床应用实践论述了心理护理的功能.发现对癌症病人应用合理的心理护理策略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是其他护理手段与手术治疗不可比拟的一种护理方法.

    作者:魏舒煜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丙泊酚-芬太尼在小儿无痛胃肠镜麻醉中加入阿托品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丙泊酚-芬太尼在小儿无痛胃肠镜麻醉中加入阿托品的麻醉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接受治疗无痛胃肠镜检查的100例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儿均建立静脉通道,对照组给予芬太尼注射液1~2 ug/kg,静脉推注,20 s后静脉推注1~2 mg/kg丙泊酚,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皮下注射阿托品0.03 mg/kg.当患儿睫毛反射消失,入睡后开始检查治疗,并监测血压、心电图和血氧饱和度,检查过程中若对刺激有反应,根据手术情况适当追加异丙酚0.05~0.15 mg/kg.结果 观察组在插管1 min、3 min、5 min血压、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氧分压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芬太尼在小儿无痛胃肠镜麻醉中加入阿托品可明显提高麻醉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建丽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中、高致吐化疗药物所致恶心、呕吐应用奥氮平预防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中、高致吐化疗药物所致恶心、呕吐采取奥氮平预防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中、高致吐化疗药物治疗的恶性肿瘤疾病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与奥氮平组,前者采取盐酸帕洛诺司琼与地塞米松联合预防恶心、呕吐,而奥氮平组则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奥氮平预防恶心、呕吐.对两组患者急性/延迟性恶心、呕吐发生率进行观察,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实施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急性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奥氮平组延迟性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均有头晕、便秘、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中、高致吐化疗药物治疗恶性肿瘤期间采取奥氮平预防恶心、呕吐,可以明显减少延迟性恶心、呕吐发生,而且药物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作者:赵强芳;沈海瑞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 研究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间收治的46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所有患儿均给予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红霉素疗贯法,观察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贯疗法.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小儿支原体肺炎应用阿奇霉素贯序法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袁胜勇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结合MRI诊断分析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

    目的 结合MRI诊断分析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所有肱骨干骨折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术前常规消毒、铺巾,给予肱骨干骨折手术治疗及预后恢复的临床宣教.对照组行普通钢板手术治疗;研究组行交所髓内钉手术.术后定期复查,通过MRI诊断、X线检查等手段辅助判断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后肘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两组患者数值变量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肘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骨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数值变量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此外,肱骨干骨折主要是由外伤引起的,术后要进行功能锻炼,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冯志斌;田炳贤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临床护理路径对消化内镜治疗胃肠息肉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观察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对消化内镜治疗胃肠息肉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68例行消化内镜治疗胃肠息肉的患者,参照患者的入院治疗的次序,按1:1比例将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在进行护理后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明显较优,积极因素与对照护理组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对消化内镜治疗胃肠息肉的患者予以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效果以及整体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刘小丽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探讨欣母沛预防子痫前期患者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 通过研究欣母沛临床疗效,主要对子痫前期的患者进行研究,研究其在产后出血的情况,根据其得出的结果来采取措施,让这一方面患者的死亡率可以降低.方法 从笔者医院任意挑选30例子痫前期产妇,然后就这些病例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一组15例.对对照组产妇注射20 U催产素,采取静脉滴注的方式,注射的时间要在产妇分娩之后.同时,要在宫体注射20 U催产素.对实验组产妇注射250 μg欣母沛,注射地方是宫体内,时间选在产妇分娩之后.然后观察分析其在术中2小时和24小时时间内的出血情况.结果 对照组的出血量大于实验组,差别显著(P<0.05).结论 欣母沛对预防子痫前期患者的产后出血情况有明显的疗效,可以被广泛应用.

    作者:刁月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胃窗超声造影、多层螺旋CT联合诊断胃癌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比较胃窗超声造影、多层螺旋CT联合诊断胃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9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术前均禁食8~12 h,进行胃窗超声造影检查、多层螺旋CT检查,并对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及联合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胃窗超声造影、16层螺旋CT、两者联合对病理T分期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0.6%、78.6%、82.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窗超声造影、16层螺旋CT、两者联合对病理T分期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1.2%、72.4%、84.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窗超声造影、16层螺旋CT、两者联合对病理M分期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8.9%(87/98)90.8% (89/98)、98.0%(96/9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方法结合应用与单独使用相比,T分期、M分期诊断率未提高,但N分期的准确率明显提高,可指导拟定更具有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作者:杨书平;郭敬军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对接受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评析

    目的 评价并分析对接受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7年2月~2018年4月在我院进行接受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88例,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实施常规护理的参照组(n=44),以及实施舒适护理的研究组(n=44),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疼痛、负性情绪、护理满意度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探讨对接受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后,研究组呈现结果更优,且终检验结局P<0.05,具有探讨分析价值.结论 对接受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以及负性情绪,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安全性较高,并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病应用.

    作者:陈玲玲 刊期: 2018年第98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