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硫酸右旋糖酐通过影响TGF-β/Smad4信号通路抑制人胃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马艳梅;王潇飞;王文莙;杨媛媛;徐远义;黄允宁

关键词:硫酸右旋糖酐, 人胃癌细胞, TGF-β, Smad4, 上皮间质转化
摘要:目的 探讨硫酸右旋糖酐(DS)是否通过TGF-β/Smad4信号通路影响人胃癌细胞(MGC-803)的迁移和侵袭.方法 培养人胃癌细胞,用克隆形成实验、划痕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DS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用细胞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RT-PCR检测不同时间点,对照组和实验组TGF-β、Smad4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DS可以显著降低胃癌细胞的增殖(P<0.001)、迁移(P<0.001)和侵袭(P<0.001),实验组TGF-β、N-cadherin表达显著降低,Smad4、E-cadherin显著增高.结论 DS通过影响TGF-β/Smad4信号通路抑制人胃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Prefoldin 1对乳腺癌BT474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Prefoldin 1(PFDN1)对乳腺癌BT474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 将PFND1基因RNA干扰真核表达载体和空白对照基因表达载体导入BT474细胞,构建转染组及空白转染组,另设未转染组.通过Transwell侵袭实验和迁移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EMT标志分子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表达水平.结果 转染组PFND1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转染组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低于其他两组(P<0.05).转染组E-cadherin表达明显强于其他两组(P<0.05),N-cadherin、Vimentin表达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PFDN1能够促进乳腺癌BT474细胞EMT转化.

    作者:黄超有;李玺;韩铮;朱珊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肝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对机体免疫功能及RAAS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肝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对机体免疫功能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30例肝癌患者为考察对象,并依据患者术后肺部感染与否分为感染组(n=43)和非感染组(n=87).测定2组手术前后免疫功能、RAAS系统、营养状态及其他血生化指标水平变化.结果 与术前相比,术后感染组患者CD3+T淋巴细胞比例、CD4+/CD8+、NK细胞比例及IgM、IgG、IgA水平、总蛋白、白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且显著低于非感染组(P<0.01).与术前相比,术后2组Ang-Ⅱ、ALD、NE水平以及MMP-1、MMP-2、MMP-9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且感染组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0.01).结论 肝癌术后肺部感染可对患者免疫系统和RAAS系统产生更深的影响,而明确术后感染原因和发病机制对提高患者预后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桂杰;顾巍巍;张敏;李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利福平降低硝苯地平及氨氯地平降压效果的对比分析

    目的 观察并对比利福平对硝苯地平及氨氯地平降压效果的影响,探究利福平与硝苯地平和氨氯地平合用发生的相互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本院从2011年5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初治肺结核合并高血压患者300例,将平时服用硝苯地平降压的患者设为观察组,服用氨氯地平降压的患者设为对照组,每组各150例.2组患者均予以健康指导,均给予规律抗结核治疗,抗结核方案为:口服利福平胶囊,0.6 g/次,1次/d,异烟肼片0.3 g/次,1次/d,吡嗪酰胺胶囊,0.5 g/次,3次/d,乙胺丁醇片,0.75 g/次,1次/d.2组均连续治疗及观察4周.结果 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血压均有所上升,且观察组血压上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福平均能降低硝苯地平及氨氯地平的降压效果,将两者观察对比,利福平对硝苯地平降压效果的影响更加显著.

    作者:叶慧;余小添;杨守峰;苏菲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尿AD7c-NTP联合尿甲醛、血清S100B在AD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及与认知水平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尿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神经丝蛋白(AD7c-NTP)联合尿甲醛、血清S100B蛋白在AD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及其与认知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13例AD患者作为研究组,7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评价各组尿AD7c-NTP、尿甲醛、血清S100B水平和MMSE评分,分析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及其与认知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尿AD7c-NTP、尿甲醛、血清S100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病情严重程度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ROC曲线下面积0.947,敏感度100.00%,特异度72.00%.研究组中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尿AD7c-NTP、尿甲醛、血清S100B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三项指标的水平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 AD患者尿AD7c-NTP、尿甲醛、血清S100B水平显著升高,且与认知功能损伤程度有关,三项指标的联合检测可提高早期AD诊断的价值,还有主语临床病情判断和治疗转归的评价.

    作者:方堃;张玉蓉;王芳;赵圆宇;杨平;易红;李磊;吴燕;杨艳丽;宋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通过TRPC6-NFATc1信号通路介导足细胞损伤

    目的 探究Rank通过TRPC6-NFATc1信号通路介导足细胞损伤.方法 (1)通过荧光定量PCR、Western印迹及免疫荧光染色检测Ionomycin刺激下足细胞Rank表达;(2)足细胞转染Rank-siRNA后,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印迹检测沉默效率,Western印迹检测足细胞标记蛋白Podocin表达;(3)通过Western印迹及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沉默Podocin后足细胞核NFATc1表达;(4)Western印迹检测沉默Rank后TRPC6的表达,通过免疫共沉淀(Co-IP)检测Rank与TRPC6间关联.结果 (1)Ionomycin刺激下足细胞Rank表达增加;(2)沉默Rank表达后足细胞标记蛋白Podocin表达上调;(3)沉默Rank后足细胞核内NFATc1表达减少;(3)沉默Rank后足细胞TRPC6表达减少,Co-IP显示Rank结合TRPC6,且Ionomycin刺激下结合量表达增多.结论 Rank对足细胞具有损伤作用,其机制为Rank结合TRPC6调控NFATc1,从而介导足细胞损伤.

    作者:张鸿;梁顺;杜玥;窦曹帅;张丽;谈锦萍;刘双信;梁馨苓;章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Fibulin-3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Fibulin-3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膀胱癌石蜡包埋标本中Fibulin-3的表达,以癌旁正常膀胱组织作对照,并将检测结果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Fibulin-3在60例膀胱癌和癌旁正常膀胱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膀胱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膀胱组织(χ2=53.197,P<0.01).Fibulin-3的表达与膀胱癌的浸润深度、有无远处转移、TNM分期及是否复发密切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和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 膀胱癌中Fibulin-3的高表达与肿瘤的发生、侵袭和转移有关,可作为反应膀胱癌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

    作者:陶晓峰;刘畅;付明杰;白艳;孟津伊;宋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广州市腹泻患者Aichi病毒的检测及基因型

    目的 了解广州市腹泻患者粪便中Aichi病毒的携带情况,并对其进行基因分析.方法 在2015年至2018年,采集南方医科大学某附属医院门诊腹泻患者的粪便样本,利用PCR技术检测粪便中Aichi病毒.采用基因测序与序列比对的方法确认阳性样本,并且对阳性样本病毒序列进行基因进化分析,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 在1002份腹泻患者粪便样本中,检测到2例Aichi病毒阳性标本,经基因分析一株病毒株为B基因型,另一株为A基因型.结论 本研究首次在广东地区发现Aichi病毒,并首次在我国大陆地区检测到A基因型的Aichi病毒,但Aichi病毒总体检出率很低.

    作者:文羽祺;陈雪姣;肖刚;何文巧;叶育华;李泳枝;陈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单纯疱疹病毒1型US11蛋白结合DNA甲基转移酶3A的作用研究

    目的 通过免疫共沉淀联合质谱分析筛查与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中US11蛋白存在潜在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方法 使用荧光标记的HSV-1病毒感染人成纤维细胞(HFF),通过免疫共沉淀(IP)方法对US11及其相互作用蛋白进行提取和纯化,并与质谱(MS)联用来鉴定相关蛋白.结果 利用IP-MS分析技术成功筛选出7个与US11存在潜在相互作用宿主蛋白,其中DNA甲基转移酶3A(DNMT3A)被定性为一种新的US11结合蛋白.结论 HSV-1病毒US11蛋白与哺乳动物DNA甲基转移酶机制的功能关联,DNMT3A是HSV-1感染所需的有效宿主因子.

    作者:钟霞;潘建华;童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肿瘤基底黏膜下吉西他滨溶液扩张辅助1470 nm激光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目的 探讨肿瘤基底黏膜下吉西他滨溶液扩张辅助1470 nm激光经尿道肿瘤整块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2014年8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62例确诊为NMIB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肿瘤基底黏膜下吉西他滨溶液扩张辅助1470 nm激光经尿道肿瘤整块切除术(观察组)30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对照组)32例,两组术后维持膀胱灌注化疗方案相同.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膀胱穿孔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中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0 vs.18.8%(6/32)]、术后膀胱冲洗时间[(0.81±0.41)d vs.(1.85±0.75)d]、术后留置尿管时间[(3.93±0.91)d vs.(5.16±0.90)d]、住院时间[(5.13±0.94)d vs.(6.19±0.90)d]相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5、1、1.5年无肿瘤复发生存率观察组分别为:96.7%、93.3%、90.0%,对照组分别为:87.5%、75.0%、68.8%(log-rankχ2=4.118,P=0.042);0.5、1、1.5年无肿瘤复发进展生存率观察组分别为:96.7%、96.7%、93.3%,对照组分别为:93.8%、84.4%、81.3%(log-rankχ2=1.954,P=0.162);两组治疗6个月后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四个维度的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基底黏膜下吉西他滨溶液扩张辅助1470 nm激光经尿道肿瘤整块切除术治疗NMIBC,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成林;王尉;肖远松;聂海波;周五二;张小明;王葵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幼儿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及肺功能的变化特点

    目的 探讨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在治疗幼儿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过程中的应用价值以及肺功能的变化特点.方法 收集住院诊断为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儿46例,根据在规范抗支原体感染及免疫调节治疗的基础上是否行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6例),收集同期诊断为非重症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50例为非重症组,行肺功能检查;记录各组患儿经治疗后发热及咳嗽平均的天数;对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组和对照组按照疗效评定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1周后治疗组大气道通气功能、小气道通气功能较对照组的改善明显,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平均热程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1周后治疗组患儿的胸片好转率(25%)较对照组(11.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总有效率的比较,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镜灌洗辅助治疗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效果明显,对快速改善气道通气功能作用明显.

    作者:吴卫照;刘东成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LncRNA KCNQ1OT1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LncRNA KCNQ1OT1(KCNQ1OT1)在Ⅱ型糖尿病(T2D)、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qRT-PCR法检测KCNQ1OT1在77例T2D患者,60例DN患者,60例健康对照组中的表达,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KCNQ1OT1在T2D及DN患者中的表达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F=19.790,P<0.001).KCNQ1OT1在合并大量蛋白尿的DN患者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合并微量蛋白尿患者(t=13.620,P<0.001).KCNQ1OT1的表达与蛋白尿的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690,P<0.001),与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关系(r=-0.780,P<0.001).在T2D与DN患者中KCNQ1OT1作为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标志物的潜能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61(95%CI:0.786~0.935,P<0.001),在DN患者与健康患者中KCNQ1OT1作为糖尿病肾病的AUC为0.914(95%CI:0.828~0.980,P<0.001).结论 KCNQ1OT1的高表达与T2D患者DN的发展有关,有望成为预测DN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作者:李莹;刘琦;欧三桃;吴蔚桦;甘林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EZH2、p53、Ki-67在结直肠腺癌及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探讨

    目的 探讨EZH2、p53及Ki-67在结直肠腺癌及腺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检测82例结直肠腺癌标本、49例结直肠腺瘤标本及40例正常结直肠粘膜组织标本中EZH2蛋白、p53及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 EZH2在结直肠腺癌、结直肠腺瘤、正常结直肠粘膜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80.49%、40.82%、5%;p53在结直肠腺癌、结直肠腺瘤和正常结直肠粘膜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42.68%、6.12%和1.02%;Ki-67在结直肠腺癌、结直肠腺瘤和正常结直肠粘膜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7.31%、26.53%和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ZH2、p53、ki-67蛋白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P>0.05),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且EZH2、p53与Ki-67的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EZH2、p53、Ki-67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高表达,且与结直肠腺癌的浸润及转移密切相关,且EZH2、p53与Ki-67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联合检测对评估结直肠腺癌病情轻重、进展、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晓舒;常方方;徐小艳;冯智坤;温一阳;杨金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睾素2(SPOCK2)基因多态性与昆明地区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相关性

    目的 探讨睾素2(SPOCK2)基因多态性与昆明地区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1-12月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早产儿.56例患有BPD的早产儿为BPD组(其中男30例,女26例).选取同期入住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NICU无肺部疾病的早产儿76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0例,女46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SPOCK2基因多态性位点rs1245560和rs1049269进行检测.结果 两组SPOCK2基因型频率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具有种群代表性.两组均以rs1245560 AC基因型和rs1049269 AG基因型的分布频率高,但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49和P=0.060).基因型分析显示,rs1245560的AA、CC和AC基因型在对照组和BPD组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21.4%vs.28.9%;17.9%vs.21.1%;50.0%vs.60.7%,P>0.05).rs1049269的AA和GG基因型在两组中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25.0%vs.44.7%;32.1%vs.23.7%,均P>0.05);AG基因型在BPD组的分布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2.9%vs.31.6%,P=0.039).等位基因分析显示,rs1245560 A和C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8.2%vs.46.1%,P=0.803);rs1049269 G等位基因频率在BPD组中明显高于对照组(53.6%vs.39.5%,P=0.025).结论 SPOCK2基因多态性位点rs1049269A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频率和BPD有关,是BPD发病的高危易感因素.

    作者:米弘瑛;刘凯;许小艳;顾美琴;许小志;米思源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反比通气对单肺通气婴幼儿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反比通气(IRV)对单肺通气(OLV)婴幼儿肺功能影响.方法 选取择期拟行胸腔镜下肺囊腺瘤切除术的婴幼儿64例,随机分为常规通气组(C组)和反比通气组(I组),每组32例,I组OLV期间调整I:E为1.5:1,C组不变,于双肺通气(TLV)10 min(T1)、OLV 30 min(T2)、OLV 60 min(T3)、恢复TLV 30 min(T4),记录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力学指标,同时进行血气分析.于术前和术后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收集灌洗液,检测IL-6、IL-8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T1相比,两组患儿T2~T4时Ppeak、Pmean、Pplat升高(P<0.05),PaO2、IO、Cdyn下降(P<0.05);与C组比较,I组Pmean、PaO2、IO、Cdyn升高(P<0.05),Ppeak,Pplat则降低(P<0.05),T1、T2和T4时两组PaCO2,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I组与C组相比PaCO2升高,pH值下降(P<0.05),Lac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后IL-6、IL-8较术前增高(P<0.05),I组比C组降低(P<0.05).结论 婴儿实施OLV时采用IRV可以降低术中气道峰压,改善氧合,增加肺顺应性,并有一定的肺保护作用.

    作者:罗辉;彭玲莉;廖泽娟;赵颖;沈杰;李海洋;胡祖荣;刘晶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新生儿多发性肠闭锁的治疗及预后分析

    新生儿先天性肠闭锁发病率为1/5000,发展中国家存活率约为60%,发达国家存活率达到90%[1].多发性肠闭锁为肠闭锁第Ⅳ型,是从十二指肠到直肠之间两处及以上的闭锁.多发性肠闭锁约占先天性肠闭锁6%~32%[2],由于术后短肠综合征风险较高,肠道吸收能力差,术后长期肠外营养导致胆汁淤积及败血症,是肠闭锁预后差的一型.外科手术需恢复肠管解剖结构的延续性,对于手术医生大的难点就是在切除病变肠管及保留剩余肠管之间寻找一个适当的平衡.我院自2007年1月~2017年1月收治多发性肠闭锁患儿43例,均经手术探查证实,现报告如下.

    作者:桂琳玲;鲁巍;邢福中;肖必栋;余雷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黄连素联合克罗米芬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并不孕症患者内皮功能及内分泌指标和临床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黄连素联合克罗米芬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并不孕症患者内皮功能及内分泌指标和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120例PCOS并不孕症患者,采用克罗米芬治疗60例(对照组),采用黄连素联合克罗米芬治疗60例(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内皮功能、内分泌指标和临床结局的差异.结果 两组治疗后ET、PAI-1、vWF:Ag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ET、PAI-1、vWF:Ag水平较对照组降低(均P<0.05).两组治疗后LH、T、胰岛素、HOMA-IR水平低于治疗前,FSH、E2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LH、T、胰岛素、HOMA-IR水平较对照组降低,FSH、E2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均P<0.05).两组治疗后卵泡直径、子宫内膜厚度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卵泡直径、子宫内膜厚度较对照组增加(均P<0.05).试验组排卵率、妊娠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高于对照组(均P<0.05).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黄连素联合克罗米芬治疗PCOS并不孕症,可改善患者内皮功能指标、内分泌指标、卵泡直径、子宫内膜厚度,增加排卵率及妊娠率,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金淑杰;王高娃;春莲;哈斯;代招弟;布仁巴图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B1在肝肺综合征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变化

    目的 探讨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B1(SerpinB1)在肝肺综合征(HPS)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可能存在的调控机制.方法 定量PCR和免疫印迹的方法测试肺组织SerpinB1的mRNA和蛋白水平;免疫组化染色观察SerpinB1、Erk1/2、p-Erk1/2以及微血管内皮细胞表面标志物CD34在肺组织中的分布以及表达.结果 CBDL(CBDL)大鼠PaO2下调并且A-aDO2升高(P<0.01);HE染色表明CBDL组大鼠肺内有炎症细胞浸润,并伴有肺泡间隔增厚;CBDL大鼠肺组织SerpinB1、Erk1/2对应的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随周期升高(P<0.01);免疫组化结果提示SerpinB1主要高表达于CBDL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及炎症细胞,CD34阳性细胞在CBDL组表达上调并且与SerpinB1上调呈正相关(r=0.795,P<0.05).结论 SerpinB1在HPS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上调,与激活Erk1/2并与肝肺综合征肺血管新生的形成有关.

    作者:艾祥发;王海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是一种睡眠中的呼吸紊乱,导致大脑间歇性的缺氧和睡眠中断,引起认知功能障碍,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倾向于与慢性间歇性缺氧、睡眠结构异常、神经内分泌紊乱、脑血管损伤和炎症因子等有关.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进行早期治疗对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邢昊昱;刘碧霞;戴西件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miRNA的DNA甲基化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研究进展

    表观遗传学研究表明抑癌基因和癌基因的异常甲基化在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DNA甲基化所调控的miRNA表达异常在多发性骨髓瘤疾病的发生、诊断、判断预后、靶向治疗等作一综述.

    作者:李晶;江妍霞;陈国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肺部超声状态、液体出入量等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为了解脓毒症患者在肺部超声、液体出入量、外周血血小板、炎症指标分级等因素下预后,并得出脓毒症患者预后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按随机表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8年7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二区114例脓毒症患者.入院后收集记录所有脓毒症后患者结局,并在脓毒症诊断时收集患者肺部超声情况、外周血血小板、降钙素原、APACHEⅡ评分、年龄、性别,同时记录结局时总液体出入量.肺部超声、液体出入量、外周血血小板、降钙素原、APACHEⅡ评分、年龄、性别对脓毒症患者预后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定性资料用χ2检验.结果 >2个分区融合B线(白肺)、结局液体出入量正平衡、外周血血小板下降、高降钙素原、高APACHEⅡ评分均为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均P<0.05).>2个分区融合B线(白肺)脓毒症患者病死率高于≤2分区融合B线(白肺)脓毒症患者(P<0.05).结论 出现>2个分区融合B线(白肺)、液体出入量正平衡、外周血血小板下降、高APACHEⅡ分值的脓毒症患者提示预后不良,临床上应予足够重视.

    作者:何罗宜;赖洁;汤展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