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小东;肖勋刚;邹康;陈永岗
目的 探讨超声骨密度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骨质疏松症的筛查效果及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方法 对1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Kellgren-Lawrence标准分为Ⅰ、Ⅱ、Ⅲ、Ⅳ级4组,测定其身高、体重、年龄、超声骨密度、双能X线骨密度,分析比较超声骨密度、双能X线骨密度所测定的T值,以双能X线骨密度T值作为金标准,评估超声骨密度对于骨质疏松筛查的准确性,并研究超声骨密度筛查值高低对于不同分级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相关性.结果 超声骨密度与双能X线骨密度的相关性呈正相关(r=0.751,P<0.05).超声骨密度T值<-2.5诊断骨质疏松症的AUC为0.774, 95% CI(0.676,0.791),特异度为96.7%、灵敏度为85.7%、约登指数为82.4%.随着Kellgren-Lawrence分级的增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情逐渐加重,患者超声骨密度及双能X线骨密度的T值均向负值方向增加.结论 超声骨密度有较好的特异度和灵敏度,能应用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筛查出骨质疏松症患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越严重,越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症.
作者:曾展鹏;戴才锋;郑伟杰;贺宪;谭本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半乳糖凝集素3及尿微量白蛋白与左室肥厚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LVH组)及非左室肥厚患者各120例(NLVH组),匹配两组年龄、性别比例及住院时间.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LVH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LVH与病程、血压控制情况、体质指数、NT-proBNP、文化程度、Gal-3及MAU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病程、血压控制情况、Gal-3及MAU进入模型,其OR(95% CI)分别为1.062(1.001~2.237)、1.643(1.527~5.185)、2.816(2.231~8.872)、3.736(3.151~11.391).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病程、血压控制情况、Gal-3及MAU与LVH有显著相关性,且为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朱磊;杨明;程波;徐彦;姚峰;邹勇;张苏川;刘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就射频热凝术(RF)联合脉冲射频术(PRF)治疗三叉神经眼支疼痛的安全性与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2年1-12月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疼痛科住院的患者,根据入组标准建立前瞻性队列研究队伍.入组患者自由选择手术方式,分为RF组与RF联合PRF组,每组35例.通过手术即刻疗效和并发症、术后中远期疗效进行总体评价.结果 RF组患者术后即刻疼痛治愈率为88.57%(BNIⅠ级、Ⅱ级),RF联合PRF组患者术后即刻疼痛治愈率为91.43%(BNIⅠ级、Ⅱ级).两组患者的无痛生存情况通过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运用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78,P=0.023).RF组术后14例患者发生了角膜反射减弱,角膜反射减弱恢复时间为(12.1 ± 7.5)个月.RF联合PRF组术后6例患者发生了角膜反射减弱,角膜反射减弱恢复时间为(8.9 ± 2.3)个月.两组患者角膜反射减弱发生率及角膜反射减弱恢复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48,P = 0.034;t = 2.25,P = 0.028).结论 RF联合PRF治疗三叉神经眼支疼痛可以增加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可推荐作为保守治疗无效不能耐受开颅手术三叉神经眼支疼痛患者的首先治疗方式.
作者:邓尚华;应翔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3L1)和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9-9(CA19-9)对胰腺癌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入院初诊胰腺癌患者109例,所有患者经病理或影像学确诊,选择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者59例,按性别和年龄配对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胰腺癌患者和健康对照的血清CEA、CA19-9和CHI3L1水平,使用STATA 12.0软件,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CEA、CA19-9和CHI3L1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同时使用MedCal Ver 15.2.2软件比较血清CEA、CA19-9和CHI3L1对胰腺癌和健康对照的诊断效能.结果 胰腺癌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的CEA、CA19-9和CHI3L1均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Z值分别为6.103、8.041和7.779);将两组的CEA、CA19-9和CHI3L1分别做ROC曲线,CEA、CA19-9和CHI3L1的AUC分别为0.786、0.876和0.864,诊断效能比较结果显示CA19-9优于CEA(P=0.03),CHI3L1与CEA比较,结果无差异(P=0.06),CA19-9与CEA诊断效能无差异(P=0.74).结论 CHI3L1和CA19-9对胰腺癌均具有很高的诊断效能,CA19-9的诊断效能优于CEA,CHI3L1虽然与CEA诊断效能无差异,但P值接近0.05.
作者:谢而付;蒋理;凌芸;刘雁雁;杨瑞霞;徐华国;张巧娣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运用MRI探究腰椎多裂肌退变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FJOA)的关系.方法 在248例55~70岁腰腿痛患者的MRI横断面T2加权像上测量L4~5、L5~S1水平两侧的多裂肌总横截面积(TCSA)、单纯肌肉横截面积(FCSA)、脂肪浸润横截面积(fCSA)、脂肪浸润程度(FI%);评定两侧的FJOA等级,共分为0~1级、2级、3级.回顾性分析同一关节水平FJOA等级与两侧多裂肌TCSA、FCSA、FI%之间的关系.结果 两个节段两侧多裂肌F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两侧多裂肌TCSA、FC-SA、fCSA均呈现从L4~5到L5~S1逐渐递增的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5~S1节段左右两侧多裂肌FI%与L5~S1节段右侧FJOA等级呈负相关(均P<0.05).女性患者与L5~S1节段右侧FJOA具有相关性(P<0.05),其余参数与FJOA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 多裂肌横截面积与FJOA等级无关.L5~S1节段多裂肌更严重的脂肪化程度伴随更低的FJOA等级.多裂肌的退变比关节突关节退变更早发生,建议更早期进行腰背肌锻炼.
作者:唐彬彬;黄胱曦;陈锐鸿;陈文治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对鼻咽癌放疗后交感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交感神经损伤的临床特点及其与鼻咽癌放射治疗的相关性.方法 在2012年4月至2016年11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就诊的357例鼻咽癌放疗后神经损伤患者中,纳入6例鼻咽癌放疗后交感神经损伤病例,随访期1~4年,对其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6例鼻咽癌放疗后交感神经损伤患者,中数年龄是50岁,从放射治疗到出现交感神经损伤临床表现的时间均数为7.7年.6例患者均有持续和难以缓解的头晕症状,且均为神经系统首发症状,血压波动是鼻咽癌放疗后交感神经损伤临床体征的特征之一.激素治疗后有2例患者症状有部分缓解,其他4例患者病情缓解不明显.结论 交感神经损伤是鼻咽癌放疗后较少见但具有一定特征性的临床症状.
作者:姚庆阳;李艺;唐亚梅;郑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血清醛固酮(ALD)水平对经皮冠脉内介入治疗(PCI)后12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和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入住心内科的冠心病患者268例[96例稳定型心绞痛(SAP)和17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PCI术前测定基础血清ALD水平.将患者分为ALD<130 pg/mL(127例)和ALD≥130 pg/mL(141例)两组,分析并记录患者术后12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心绞痛、心肌梗死及死亡)发生率及ISR(原病变冠脉直径狭窄程度≥50%)等情况.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IS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血清ALD水平在ACS组比SAP组高[(160 ± 58)pg/mL vs.(118 ± 46) pg/mL,P<0.05];PCI术后12个月的心血管事件及ISR发生率ALD高者远高于ALD低者(24.1% vs.3.1%, P<0.05;16% vs.7.4%,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ALD水平是发生ISR的强预测因素(比值比为每10 pg/mL 2.56).结论 基础血清ALD水平是PCI术后12个月内发生心血管事件和ISR的预测指标,这提示PCI术后12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支架内再狭窄是和术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被激活密切相关.
作者:吴天源;李韶南;罗义;吕磊;孙少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肱骨近端骨折约占所有骨折的5%[1],该骨折常常为关节内骨折或邻近关节,通常需要手术内固定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已成为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近来3D应用于临床已成为趋势[2],已有众多利用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粉碎性骨折实例报道,其优良的近中期疗效总体上得到了验证,利用此技术辅助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目前报道极少,现将我院相关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危小东;肖勋刚;邹康;陈永岗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患者血浆miRNA-195表达及其与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期间190例接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Rentrop分级将患者分为侧支循环不良组(90例)与侧支循环良好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浆miRNA-195和VEGF水平,分析所有入选者血浆miRNA-195和VEGF水平的相关性以及血浆miRNA-195和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结果(1)侧支循环良好组的血浆miRNA-195和VEGF水平均明显高于侧支循环不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冠心病患者血浆miRNA-195与VEGF水平呈正相关性(r=0.628,P=0.022);(3)冠心病患者血浆miRNA-195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性(r=0.765,P=0.013).结论 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患者侧支循环的形成过程中,miRNA-195可能是通过调控VEGF参与了新生血管的生成,可以尝试将其作为预测侧支循环形成的生物标记物供临床参考.
作者:郑颖;李强;阳慧;林德洪;邢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人肝癌细胞的原代培养技术是肝癌细胞建系与体外药敏试验的关键,对肝癌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意义重大,但目前国内外尚无系统的方法总结.本文就人原代肝癌细胞的取材、分离、纯化、鉴定、培养基的选择及培养模型进行了综述,尤其是对当前常用的两种分离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并重点突出了培养模型在人肝癌细胞原代培养中潜在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了人肝癌细胞原代培养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从事肝癌研究的同行提供参考和借鉴.
作者:王杰钦;游辅宇;彭青;高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PAX-5在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中的异常表达情况,探讨PAX-5在淋巴瘤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以及鉴别诊断需注意的问题.方法 回顾269例T细胞淋巴瘤病例,对经免疫组化、基因重排确诊的PAX-5异常表达的病例,结合文献调研,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和意义.结果269例T细胞淋巴瘤中,共发现2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异常表达PAX-5,异常表达PAX-5的肿瘤细胞同时表达T细胞标记.结论 PAX-5是比较特异的B细胞标记,但也可以表达于T细胞淋巴瘤.在淋巴瘤的诊断和分类,特别是某些经典霍奇金淋巴瘤和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鉴别诊断过程中,必须结合临床、病理形态学特点,合理选用并综合评价系列T、B免疫标记表达情况,必要时行基因重排检测,做出正确诊断.
作者:李学锋;朱梅刚;丁向东;冯晓冬;张志魁;徐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高迁移率蛋白A2(HMGA2)和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在前列腺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08-2016年于大连市中心医院手术切除的60例前列腺癌石蜡包埋标本,以癌旁正常前列腺组织作对照(对照组),采用EliVision两步法检测HMGA2和E-Cadherin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并将检测结果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前列腺癌中HMGA2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χ2=51.818,P<0.01).前列腺癌中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低于对照组(χ2=53.494,P<0.01).肿瘤伴有转移,侵犯精囊腺,Gleason分级>7分,Ⅲ~Ⅳ期前列腺癌组,HMGA2的阳性表达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中HMGA2与E-Cadherin的阳性表达具有相关性(r = -0.569,P < 0.01).结论 前列腺癌中HMGA2的高表达和E-Cadherin的低表达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有关,两者之间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陶晓峰;刘畅;付明杰;白艳;孟津伊;宋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检测白细胞介素-18(IL-18)在脓毒症患者及脓毒症相关血小板减少症(TCP)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并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IL-18在脓毒症患者和脓毒症TCP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相对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18在脓毒症患者和脓毒症TCP患者外周血血清中的相对表达情况.结果 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以及血清中IL-18的表达量均低于脓毒症TCP患者.结论 IL-18与脓毒症患者血小板减少程度呈负相关,并且极有可能在脓毒症TCP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李健;许华;王兵;王勇强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检测USP22在宫颈癌细胞中的表达,分析其对细胞增殖及顺铂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宫颈癌细胞中USP22 mRNA的表达水平,利用CCK-8、流式细胞术和裸鼠成瘤实验检测USP22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顺铂化疗敏感性、凋亡和周期的影响.结果 USP22在宫颈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人永生化表皮细胞;沉默宫颈癌细胞中USP22表达后,细胞增殖受到显著抑制,细胞凋亡显著增加,细胞周期被阻滞于G1期,而肿瘤细胞对顺铂化疗敏感性相应增高;体内成瘤实验结果显示沉默宫颈癌细胞中USP22的表达后,荷瘤小鼠肿瘤体积明显缩小,对顺铂敏感性显著增加.结论 USP22在宫颈癌细胞中表达升高,可促进HeLa细胞增殖并降低对顺铂的化疗敏感性.
作者:刘春艳;毛熙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以往的分子机制研究往往受限于实验的规模、层次以及领域,难以阐明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影响诸多疾病的研究进展,甚至阻碍其进一步研究.自1997年,美国Celomics公司成功开发出首个高内涵筛选技术平台以来,以细胞为研究对象,单次检测获取多靶点数据的检测系统,正逐渐被应用到分子生物学的各项研究中,并将于未来在分子机制研究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本综述从规模、层次及范围概述高内涵筛选技术在分子机制研究中的应用,并以肝癌研究为例阐述其具体运用,同时简要展望其发展前景.
作者:李廷跃;吴帆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康艾注射液联合多西他赛或吉西他滨单药化疗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将3所医院在2013年6月至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150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成含铂组(含铂两药的联合化疗)与康艾组(康艾注射液联合单药化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康艾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含铂组(P<0.05);治疗后康艾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明显高于含铂组(P<0.05);治疗后康艾组患者PS评分提高率明显高于含铂组(P<0.05);治疗到第二疗程后康艾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含铂组患者(P<0.05);康艾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明显少于含铂组患者(P<0.05).结论 康艾注射液联合单药化疗治疗老年NSCLC能有效的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缩小瘤体,安全性较高.
作者:陈汉锐;田华琴;陈志明;黄学武;郑心婷;陈学彰;林丽珠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氢气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脑皮质区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48只,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I/R损伤模型.随机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脑I/R组(MOD组)、氢气治疗组(H2组).再灌注24 h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检测神经细胞活性氧(ROS)生成率,线粒体膜电位(△ψm)水平,通透性转换孔(MPTP)开放度,线粒体肿胀度变化.结果 与Sham组相比,MOD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PTP开放度、线粒体肿胀度及ROS生成率增加(P<0.01),△ψm水平降低(P<0.01);与MOD组比较,H2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PTP开放度、线粒体肿胀度和ROS生成率降低(P<0.01),△ψm水平增加(P<0.01).结论 腹腔注射H2可保护脑I/R后缺血区线粒体的功能,改善大鼠脑I/R后的神经功能评分.
作者:张鑫磊;陈盼;夏裕宁;李雪梅;戴春光;谭永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血清M2BPGi与MRI影像学技术预测肝纤维化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就诊丙型肝炎患者118例,收集患者血清学肝纤四项水平和血清M2BPGi的水平,并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所有患者治疗后随访2年,根据随访结果分为肝纤维化组与对照组.单因素分析及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影响丙型肝炎患者并发肝纤维化可能性的因素;同时,采用ROC曲线分析其预测丙型肝炎患者并发肝纤维化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肝纤维化组的血清学指标IV-C与HA和血清M2BPGi水平均高于与对照组,MRI的表观扩散系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血清M2BPGi水平(RR=4.282,P=0.003)与MRI影像学检查的ADC值(RR=0.654,P=0.004)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OC显示二者联合时,AUC为0.865,敏感度为95.2%,特异性为60.5%.结论 血清M2BPGi联合MRI影像学检查预测效能较高,有望应用于临床作为预测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辅助指标之一.
作者:王伟;马玉萍;马海婷;周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结核分枝杆菌RNA恒温扩增实时检测技术(SAT)检测痰、支冲液等标本中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广州市胸科医院疑似肺结核患者的痰液169份、支冲液151份.同时行快培法(BD960法)及SAT-TB法检测同时进行比较,记录结果.分别以BD960法及临床诊断作为参考标准,计算SAT-TB法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以BD960法为参考标准,SAT法对肺结核患者在痰液、支冲液标本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00%、93.06%、89.36%、89.33%;89.19%、95.12%、94.29%、42.39%.以临床诊断作为参考标准,SAT法和BD960法在痰液、支冲液标本对肺结核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7.73%、93.06%、91.80%、62.04%;51.82%、94.29%、96.61%、42.39%;51.55%、95.83%、94.34%、59.48%;33.64%、90.24%、90.24%、33.64%.结论 SAT-TB法检测痰液和支冲液标本中的结核杆菌具有快速、敏感度高的优点,可提高结核分枝杆菌的检出率.
作者:许蕴怡;蔡杏珊;谭耀驹;刘燕文;曾少芳;马品云;周辉林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索在不同个体间肝素敏感性差异与术后出血之间的关系,为建立个体化肝素抗凝策略奠定基础.方法 选择体外循环下实施心脏手术的患者共120例,术中测基础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开胸骨后给予2.5 mg/kg首次肝素剂量,5 min后测ACT数值.根据首次肝素化后测得的ACT结果对患者进行分组,若ACT值达不到转机要求则继续追加肝素0.5 mg/kg,并分别记录各组术后出血量.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输血量以及术后24 h引流量等资料.结果 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3组数据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CT>750 s组与ACT<480 s组明显高于ACT 480~750 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T<480 s组与ACT>750 s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外循环手术的患者肝素敏感性与术后出血具有相关性,其中ACT在480~750 s之间的患者出血量低.
作者:翟原苑;马海平;郑宏;王江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