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咽癌放射治疗后交感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与治疗

姚庆阳;李艺;唐亚梅;郑东

关键词:放射治疗, 鼻咽癌, 交感神经, 神经损伤
摘要:目的 对鼻咽癌放疗后交感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交感神经损伤的临床特点及其与鼻咽癌放射治疗的相关性.方法 在2012年4月至2016年11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就诊的357例鼻咽癌放疗后神经损伤患者中,纳入6例鼻咽癌放疗后交感神经损伤病例,随访期1~4年,对其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6例鼻咽癌放疗后交感神经损伤患者,中数年龄是50岁,从放射治疗到出现交感神经损伤临床表现的时间均数为7.7年.6例患者均有持续和难以缓解的头晕症状,且均为神经系统首发症状,血压波动是鼻咽癌放疗后交感神经损伤临床体征的特征之一.激素治疗后有2例患者症状有部分缓解,其他4例患者病情缓解不明显.结论 交感神经损伤是鼻咽癌放疗后较少见但具有一定特征性的临床症状.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非手术牙周治疗结合大黄素的应用对肥胖大鼠胰岛素抵抗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大黄素对肥胖大鼠胰岛素抵抗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16只已成功建立肥胖复合牙周炎模型的大鼠,随机分为牙周治疗组(对照组)及牙周治疗加大黄素组(药物组),所有大鼠于牙周治疗后2周处死.牙周治疗后2周,眼眶静脉取血,检测空腹血糖及胰岛素,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 牙周治疗后2周,药物组的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2.170,P=0.044);药物组的TNF-α显著低于对照组(t=3.074,P=0.007);药物组的空腹血糖低于对照组,HOMA-β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牙周非手术治疗结合大黄素局部给药,有助于牙周上皮屏障的修复,可以下调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作者:钟素兰;陈蕾;柴巧学;倪佳;李少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半乳糖凝集素3及尿微量白蛋白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半乳糖凝集素3及尿微量白蛋白与左室肥厚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LVH组)及非左室肥厚患者各120例(NLVH组),匹配两组年龄、性别比例及住院时间.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LVH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LVH与病程、血压控制情况、体质指数、NT-proBNP、文化程度、Gal-3及MAU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病程、血压控制情况、Gal-3及MAU进入模型,其OR(95% CI)分别为1.062(1.001~2.237)、1.643(1.527~5.185)、2.816(2.231~8.872)、3.736(3.151~11.391).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病程、血压控制情况、Gal-3及MAU与LVH有显著相关性,且为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朱磊;杨明;程波;徐彦;姚峰;邹勇;张苏川;刘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3D打印技术在复杂肱骨近端骨折中的应用

    肱骨近端骨折约占所有骨折的5%[1],该骨折常常为关节内骨折或邻近关节,通常需要手术内固定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已成为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近来3D应用于临床已成为趋势[2],已有众多利用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粉碎性骨折实例报道,其优良的近中期疗效总体上得到了验证,利用此技术辅助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目前报道极少,现将我院相关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危小东;肖勋刚;邹康;陈永岗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肝素个体敏感性与术后出血的相关性

    目的 探索在不同个体间肝素敏感性差异与术后出血之间的关系,为建立个体化肝素抗凝策略奠定基础.方法 选择体外循环下实施心脏手术的患者共120例,术中测基础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开胸骨后给予2.5 mg/kg首次肝素剂量,5 min后测ACT数值.根据首次肝素化后测得的ACT结果对患者进行分组,若ACT值达不到转机要求则继续追加肝素0.5 mg/kg,并分别记录各组术后出血量.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输血量以及术后24 h引流量等资料.结果 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3组数据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CT>750 s组与ACT<480 s组明显高于ACT 480~750 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T<480 s组与ACT>750 s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外循环手术的患者肝素敏感性与术后出血具有相关性,其中ACT在480~750 s之间的患者出血量低.

    作者:翟原苑;马海平;郑宏;王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双磷酸盐及其功能化药物在骨转移诊断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骨转移是由原发性肿瘤侵袭到骨骼引起的,目前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手术和放疗等局部治疗,及化疗和姑息治疗等全身治疗.然而,骨转移一旦发生,治愈的可能性小、死亡率高.双磷酸盐是一类应用于骨肿瘤治疗的成熟药物,其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骨转移的作用,随着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研究的深入,一些新型双磷酸盐功能化的成像剂及治疗剂相继被开发.本论文基于双磷酸盐的一般特征和作用机制,概述了双磷酸盐功能化的成像剂、抗肿瘤治疗药物和纳米载体应用于骨转移治疗的临床前研究,通过回顾双磷酸盐修饰的药物或载体抑制临床相关动物模型的有效性,分析其应用于骨转移或骨肿瘤治疗的可行性和潜力.

    作者:林勤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SAT技术检测结核杆菌rRNA对肺结核的快速诊断价值

    目的 研究结核分枝杆菌RNA恒温扩增实时检测技术(SAT)检测痰、支冲液等标本中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广州市胸科医院疑似肺结核患者的痰液169份、支冲液151份.同时行快培法(BD960法)及SAT-TB法检测同时进行比较,记录结果.分别以BD960法及临床诊断作为参考标准,计算SAT-TB法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以BD960法为参考标准,SAT法对肺结核患者在痰液、支冲液标本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00%、93.06%、89.36%、89.33%;89.19%、95.12%、94.29%、42.39%.以临床诊断作为参考标准,SAT法和BD960法在痰液、支冲液标本对肺结核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7.73%、93.06%、91.80%、62.04%;51.82%、94.29%、96.61%、42.39%;51.55%、95.83%、94.34%、59.48%;33.64%、90.24%、90.24%、33.64%.结论 SAT-TB法检测痰液和支冲液标本中的结核杆菌具有快速、敏感度高的优点,可提高结核分枝杆菌的检出率.

    作者:许蕴怡;蔡杏珊;谭耀驹;刘燕文;曾少芳;马品云;周辉林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血清CEA、CA19-9和CHI3L1在胰腺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比较

    目的 比较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3L1)和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9-9(CA19-9)对胰腺癌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入院初诊胰腺癌患者109例,所有患者经病理或影像学确诊,选择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者59例,按性别和年龄配对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胰腺癌患者和健康对照的血清CEA、CA19-9和CHI3L1水平,使用STATA 12.0软件,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CEA、CA19-9和CHI3L1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同时使用MedCal Ver 15.2.2软件比较血清CEA、CA19-9和CHI3L1对胰腺癌和健康对照的诊断效能.结果 胰腺癌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的CEA、CA19-9和CHI3L1均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Z值分别为6.103、8.041和7.779);将两组的CEA、CA19-9和CHI3L1分别做ROC曲线,CEA、CA19-9和CHI3L1的AUC分别为0.786、0.876和0.864,诊断效能比较结果显示CA19-9优于CEA(P=0.03),CHI3L1与CEA比较,结果无差异(P=0.06),CA19-9与CEA诊断效能无差异(P=0.74).结论 CHI3L1和CA19-9对胰腺癌均具有很高的诊断效能,CA19-9的诊断效能优于CEA,CHI3L1虽然与CEA诊断效能无差异,但P值接近0.05.

    作者:谢而付;蒋理;凌芸;刘雁雁;杨瑞霞;徐华国;张巧娣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尿毒清对老年终末期肾病患者细胞免疫的影响

    目的 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尿毒清颗粒对老年性血透患者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 将40例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终末期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实验开始前两组均常规采用低通量透析.实验开始后,对照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而治疗组在对照组的高通量透析基础上每天口服尿毒清颗粒5 g,3次/d,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3个月前后的血清IL-2,IL-10,CD3+、CD4+、CD8+、CD4+/CD8+改变.结果 两组高通量透析3月后,IL-2水平均较实验前低通量透析明显升高,IL-10水平明显降低;而治疗组3个月后IL-2及IL-10的水平变化比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两组高通量透析3个月后的CD3+, CD4+和CD4+/CD8+水平较实验前低通量透析明显升高(P<0.05);而治疗组患者3个月后的血清IL-2,IL-10,CD3+、CD4+、CD8+、CD4+/CD8+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通量血液透析能够改善老年性血透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而高通量透析联合尿毒清颗粒效果更明显.

    作者:张洪源;林小堃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高迁移率族蛋白B1与GRACE评分对行择期PCI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研究高迁移率族蛋白B1与GRACE评分对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连续入选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于心内科首次明确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380例,其中低高迁移率族蛋白B1组(High Mobility Group Box1,HMGB1<445 ng/mL) 200例,高高迁移率族蛋白B1组(HMGB1≥445 ng/mL)180例,收集患者入院时的基础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计算患者入院时GRACE评分,分析高迁移率族蛋白低、高值组间的差异及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因素.平均随访时间为24个月,临床终点事件是各种原因的死亡和因冠心病再入院.结果 临床诊断、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GRACE评分、血小板平均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年龄、左室射血分数在高迁移率族蛋白低、高值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HMGB1水平与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GRACE评分明显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75、0.836(P<0.05).COX分析显示HMGB1、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GRACE评分对生存结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联合起来ROC曲线下面积为0.851(95%CI 0.811~0.891,P<0.05).结论 HMGB1与GRACE评分有很好的相关性,能很好的预测行择期PCI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预后.

    作者:杨利娇;王虹;韩婷婷;张一达;王文丰;崔士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HMGA2和E-Cadherin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高迁移率蛋白A2(HMGA2)和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在前列腺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08-2016年于大连市中心医院手术切除的60例前列腺癌石蜡包埋标本,以癌旁正常前列腺组织作对照(对照组),采用EliVision两步法检测HMGA2和E-Cadherin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并将检测结果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前列腺癌中HMGA2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χ2=51.818,P<0.01).前列腺癌中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低于对照组(χ2=53.494,P<0.01).肿瘤伴有转移,侵犯精囊腺,Gleason分级>7分,Ⅲ~Ⅳ期前列腺癌组,HMGA2的阳性表达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中HMGA2与E-Cadherin的阳性表达具有相关性(r = -0.569,P < 0.01).结论 前列腺癌中HMGA2的高表达和E-Cadherin的低表达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有关,两者之间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陶晓峰;刘畅;付明杰;白艳;孟津伊;宋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运用MRI探究腰椎多裂肌与关节突关节退行性变的关系

    目的 运用MRI探究腰椎多裂肌退变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FJOA)的关系.方法 在248例55~70岁腰腿痛患者的MRI横断面T2加权像上测量L4~5、L5~S1水平两侧的多裂肌总横截面积(TCSA)、单纯肌肉横截面积(FCSA)、脂肪浸润横截面积(fCSA)、脂肪浸润程度(FI%);评定两侧的FJOA等级,共分为0~1级、2级、3级.回顾性分析同一关节水平FJOA等级与两侧多裂肌TCSA、FCSA、FI%之间的关系.结果 两个节段两侧多裂肌F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两侧多裂肌TCSA、FC-SA、fCSA均呈现从L4~5到L5~S1逐渐递增的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5~S1节段左右两侧多裂肌FI%与L5~S1节段右侧FJOA等级呈负相关(均P<0.05).女性患者与L5~S1节段右侧FJOA具有相关性(P<0.05),其余参数与FJOA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 多裂肌横截面积与FJOA等级无关.L5~S1节段多裂肌更严重的脂肪化程度伴随更低的FJOA等级.多裂肌的退变比关节突关节退变更早发生,建议更早期进行腰背肌锻炼.

    作者:唐彬彬;黄胱曦;陈锐鸿;陈文治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射频热凝术联合脉冲射频术治疗三叉神经眼支疼痛的疗效与安全性

    目的 就射频热凝术(RF)联合脉冲射频术(PRF)治疗三叉神经眼支疼痛的安全性与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2年1-12月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疼痛科住院的患者,根据入组标准建立前瞻性队列研究队伍.入组患者自由选择手术方式,分为RF组与RF联合PRF组,每组35例.通过手术即刻疗效和并发症、术后中远期疗效进行总体评价.结果 RF组患者术后即刻疼痛治愈率为88.57%(BNIⅠ级、Ⅱ级),RF联合PRF组患者术后即刻疼痛治愈率为91.43%(BNIⅠ级、Ⅱ级).两组患者的无痛生存情况通过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运用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78,P=0.023).RF组术后14例患者发生了角膜反射减弱,角膜反射减弱恢复时间为(12.1 ± 7.5)个月.RF联合PRF组术后6例患者发生了角膜反射减弱,角膜反射减弱恢复时间为(8.9 ± 2.3)个月.两组患者角膜反射减弱发生率及角膜反射减弱恢复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48,P = 0.034;t = 2.25,P = 0.028).结论 RF联合PRF治疗三叉神经眼支疼痛可以增加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可推荐作为保守治疗无效不能耐受开颅手术三叉神经眼支疼痛患者的首先治疗方式.

    作者:邓尚华;应翔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扁桃体切除术联合悬吊缝合术治疗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疗效

    目的 探讨进行扁桃体切除术联合悬吊缝合术对治疗成人FriedmanⅠ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疗效.方法 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确诊为FriedmanⅠ期OSAHS患者44例,其中23例为试验组,进行扁桃体切除术联合悬吊缝合术,21例为对照组,行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术前术后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低血氧饱和度(LSaO2)、Epworth嗜睡评分(ESS).结果 试验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82.6%,对照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80.9%,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组内比较,术后AHI和ESS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LSaO2较术前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两组间治疗前后体质指数、AHI、LSaO2和ES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扁桃体切除术联合悬吊缝合术治疗FriedmanⅠ期OSAHS患者疗效显著.

    作者:郑雪松;郝锐;付文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连续血液灌流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白介素-18水平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连续血液灌流对急性百草枯中毒(APP)患者血清白介素-18(IL-18)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6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APP患者11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6例,入院后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和血液灌流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药物和连续血液灌流治疗,两组患者治疗24 h均给予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2组患者均在入院24 h内、3 d、7 d,检测IL-18、乳酸(Lac)、动脉血氧分压(PaO2)、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酐(Cr)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的变化,记录2组患者28 d生存情况,分析APP患者血清IL-18水平与其生存率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IL-18、Lac、PaO2、ALT、Cr和CK-M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2组患者IL-18、Lac、ALT、Cr和CK-MB水平均较治疗前增高,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aO2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7 d,2组IL-18、Lac、ALT、Cr和CK-MB水平均较治疗后3 d降低,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aO2较治疗后3 d降低,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死亡39例,对照组死亡49例,治疗组28 d病死率低于对照组(69.64% vs.87.50%,χ2=5.303,P=0.021).APP患者血IL-18水平与其生存率呈负相关(r=-0.209,P=0.027).结论 连续血液灌流对APP患者的疗效优于间断血液灌流,能降低IL-18、Lac、ALT、Cr和CK-MB水平,提高患者PaO2,降低病死率,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朱保月;苏晓阳;王岩;杜艳雪;王维展;齐洪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血清醛固酮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心血管事件和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醛固酮(ALD)水平对经皮冠脉内介入治疗(PCI)后12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和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入住心内科的冠心病患者268例[96例稳定型心绞痛(SAP)和17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PCI术前测定基础血清ALD水平.将患者分为ALD<130 pg/mL(127例)和ALD≥130 pg/mL(141例)两组,分析并记录患者术后12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心绞痛、心肌梗死及死亡)发生率及ISR(原病变冠脉直径狭窄程度≥50%)等情况.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IS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血清ALD水平在ACS组比SAP组高[(160 ± 58)pg/mL vs.(118 ± 46) pg/mL,P<0.05];PCI术后12个月的心血管事件及ISR发生率ALD高者远高于ALD低者(24.1% vs.3.1%, P<0.05;16% vs.7.4%,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ALD水平是发生ISR的强预测因素(比值比为每10 pg/mL 2.56).结论 基础血清ALD水平是PCI术后12个月内发生心血管事件和ISR的预测指标,这提示PCI术后12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支架内再狭窄是和术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被激活密切相关.

    作者:吴天源;李韶南;罗义;吕磊;孙少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Trendelenburg体位人工气腹对压力控制通气预设气道压改变引起呼吸力学指标变化的影响

    目的 采用自身对照方法观察压力控制通气(PCV)时,Trendelenburg体位、人工气腹下与平卧位、非气腹相比呼吸力学指标随预设气道压变化情况.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30例,入室后常规心电监护,气管插管后以容量控制通气(VCV)作为基础通气方式,5 min后切换为PCV,以此时气道压为人工气腹前预设气道压,之后分别依次减少1 cmH2O、恢复为预设值、增加1 cmH2O;人工气腹15 min后气道压作为气腹后预设气道压,之后重复上述过程,每个时间点至少间隔5 min,记录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潮气量(VT)、动态肺顺应性(Cdyn),其中VT、Cdyn连续记录5个值取平均数,观察患者术后苏醒情况.结果 人工气腹、Trendelenburg体位后,患者Cdyn、VT减小(P<0.01),MAP升高(P<0.05);预设气道压改变1 cmH2O时,ΔVT减小(P<0.05),Cdyn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CV时,Trendelenburg体位、气腹状态下预设气道压每改变1个单位与平卧位、非气腹相比,VT改变明显减小而Cdyn改变无明显差异.

    作者:孙树俊;姜艳华;刘海梅;王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超声引导前锯肌平面复合腹直肌鞘阻滞在肝癌开腹手术中的应用

    外科手术后良好的镇痛可有效减轻术后的应激反应,有助于机体康复,这也是近几年加速康复外科提出的基本要求[1].肝癌开腹切口,创伤巨大,术后疼痛剧烈,目前临床上对该类手术术后镇痛方法包括静脉自控镇痛或硬膜外镇痛,这些镇痛方法效果确切,但都有其局限性,因此,临床上需要一种可选择的安全确切的镇痛方式.近年来欧洲学者BLANCO等[2]提出前锯肌平面阻滞(serratus anterior plane block,SAPB),超声引导的前锯肌平面阻滞作为一种新型的阻滞技术,越来越受到临床麻醉医生的推崇,而此技术在开腹手术中的应用很少有报道.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设计,对40例肝癌开腹患者术前行前锯肌平面复合腹直肌鞘神经阻滞(rectus sheath block,RSB),对其镇痛效果进行初步的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柴彬;林文新;郑辉利;张进;马保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加减益经汤改善卵巢功能减退肾虚肝郁证患者临床症状与妊娠率

    目的 观察加减益经汤对卵巢功能减退(DOR)肾虚肝郁证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妊娠率的改善作用.方法 DOR肾虚肝郁证患者被随机分为中药组(33例)和西药组(34例).中药组内服加减益经汤,西药组采用人工周期序贯(补佳乐2 mg/d×21 d+地屈孕酮20 mg/d×10 d)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的改善及不孕患者的妊娠率.结果 中药组在改善DOR肾虚肝郁证患者临床症状方面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或P<0.01).中药组的妊娠率高于西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减益经汤可明显改善肾虚肝郁证DOR患者的临床症状,可提高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丽美;陶莉莉;和秀魁;孙冬梅;陈玉兴;陈小平;夏建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白光胃镜下胃食管结合部早癌特征分析

    目的 研究胃食管结合部(GEJ)早癌在普通白光胃镜下的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70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GEJ早癌Siewert各型的好发部位、普通白光胃镜下的特征及与Barrett食管、肠上皮化生的关系.结果 GEJ早癌中SiewertⅡ型多占64%,SiewertⅠ型中伴Barrett食管比例高(占85%),而Siewert各型间伴肠上皮化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iewertⅠ型病变好发于右前壁,SiewertⅡ型好发于后壁.Siewert各型的病变均以Type 0~Ⅱ型为主,普通白光内镜下GEJ早癌显著的特征为清晰的边界(占89%)和表面不规则(占81%),而病变色调变化则以发红为主(占76%).结论 GEJ早癌在普通白光内镜下具有细微特征性改变,了解并重视上述特点的观察将有助于提高GEJ早癌的诊断率.

    作者:戴萌;金雷;高娟;熊毅敏;王一鸣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水平与冠心病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血清浓度与冠心病及临床生化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310例冠心病患者和310例健康人群,进行病例对照研究,记录和检测血脂、空腹血糖、C反应蛋白等观察指标,并采用ELISA法检测受试者血清FGF-21表达.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冠心病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性别、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冠心病组的血清FGF21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血清FGF-21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在未对混杂因素进行调整下,FGF-21高分位组发生冠心病的风险率是低分位组的5.20倍(95% CI:4.23~8.42);控制混杂因素后,FGF-21高分位组发生冠心病的风险率是低分位组的7.21倍(95% CI:3.78~13.67),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FGF-21表达增加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刘雯辉;刘韵;张喆;何建新;张园;邱健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