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红;李珺
目的 通过分析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的骨髓细胞学及骨髓活检病理结果,探讨伴自身抗体阳性的原发ITP(PITP-ANA)患者的骨髓形态学变化规律.方法 本研究纳入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自2001年1月至2015年7月住院治疗110例ITP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的免疫学检查,分为伴自身抗体阳性的原发ITP(PITP-ANA)组、原发ITP(PITP)组、自身免疫性疾病继发ITP(SITP)组,并回顾性分析各组患者骨髓形态学及病理特点.结果 骨髓增生程度在3组患者中均以增生活跃及明显活跃为主.骨髓巨核细胞减少比例在PITP组、PITP-ANA组及SITP组分别为4.92%、16.67%、26.32%,SITP组巨核细胞数量较PITP组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幼稚巨核细胞数量在SITP组高于PITP-ANA组.骨髓病理检查中网状纤维PITP-ANA组较其他两组增生明显.结论 SITP和PITP-ANA组患者的骨髓更易表现为巨核细胞计数减少和骨髓纤维化.
作者:周红琳;陈以娟;蔡欣;任潇潇;郭慧霞;张晶晶;王立茹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三结构域蛋白家族28(TRIM 28)和p16基因在食管鳞癌(ES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观察二者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切除的ESCC患者肿瘤组织136例,并选取37例距肿瘤边缘5 cm以上的正常食管黏膜组织,用免疫组化SP法及对各个组织中TRIM28、p16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定位二者在ESCC中的表达部分,依据结果对它们与E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进行探究.结果 (1)TRIM28与p16在ESCC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1.2%(124/136)、32.4%(44/136),在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4%(9/37)、57%(21/3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免疫荧光染色显示二者均主要定位于ESCC癌细胞的胞核中.(3)二者的表达情况均与ESCC的TNM分期、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4)TRIM28与p16在ESCC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284,P=0.001).结论 在ESCC发生发展过程中TRIM28及p16均可呈异常表达,协同检测二标记物可辅助ESCC诊断并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孙微;刘博;李秀娟;李坤;林媛媛;吕洋;李凤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二甲双胍能否通过AMPK通道抑制界膜中的滑膜成纤维细胞(FLSs)的生长并促进其成骨分化.方法 提取原代的FLSs并传4-5代纯化后进行实验,分别加以二甲双胍和促骨生成激动剂(抗坏血酸、β-甘油磷酸、地塞米松)处理.显微镜观察、细胞免疫化学鉴定成纤维细胞;MTT检测药物在不同浓度和时间下对FLSs的生长抑制率;碱性磷酸酶(ALP)和茜素红染色检测药物处理后FLSs随时间变化的ALP活性和成骨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药物作用后通路AMPK及其磷酸化水平情况.结果 光镜可见FLSs长梭形,胞体比较大,也可见少量的多角细胞.角质蛋、白波丝蛋白细胞免疫化学染分别为阴性和阳性.MTT测得并计算出二甲双胍对FLSs增殖的抑制率随着浓度增加而增大.二甲双胍组和促骨生成激动剂组中的ALP和茜素红染色分别出现强阳性结果.结论 二甲双胍能通过激活AMPK通道抑制界膜中FLSs的生长增值并促进其ALP的合成以及细胞外钙结节的沉积,且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
作者:陈坤;李奇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对比NT-proBNP、血乳酸水平、肌钙蛋白I及血浆胱抑素C多个血清学指标对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预后风险率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就诊于我科并后续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127例为研究对象,记录其基线资料、△NT-proBNP、△血乳酸、△肌钙蛋白I及△血浆胱抑素C水平、NYHA分级、LVEF及E/A.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在随访期间发生不良预后的患者定义为不良预后组,病情无恶化者定义为预后良好组,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预后风险率的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进一步评价存在统计学意义的所有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程度;运用ROC曲线分析△NT-proBNP、△血浆胱抑素C水平及肌钙蛋白I预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预后风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NT-proBNP、△血浆胱抑素C水平、肌钙蛋白I、NYHA分级以及LVEF能影响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预后风险率的大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显示患者△NT-proBNP(P=0.019)、△血浆胱抑素C(P=0.037)、肌钙蛋白I水平(P=0.028)及LVEF(P=0.045)对患者预后有显著影响;四者相比,△NT-proBNP水平的影响程度高(RR = 1.598);而ROC曲线下△NT-proBNP水平的AUC为0.831,且其预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6.87%、72.44%,△NT-proBNP与LVEF联合诊断的ROC曲线下的AUC为0.842,其预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5.3%、76.2%.结论 NT-proBNP水平与LVEF联合诊断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预后风险率的大小有较好的预测能力,有望作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的常规评估指标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谭今;于涛;黄克力;刘科;杨倩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反比通气对单肺通气老年患者肺功能和脑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择期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30例,两组双肺通气期间VT 7 mL/kg,I:E=1:2.单肺通气期间调整A组I:E为1.5:1,B组不变,于双肺通气15 min(T1)、单肺通气20 min(T2)、单肺通气60 min(T3)、恢复双肺通气15 min(T4)进行血气分析,记录血流动力学、呼吸力学指标和脑组织氧饱和度(rSO2).结果 与B组比较,A组T2~T4时PaO2、Pmean和Cdyn升高,Ppeak、VD/VT降低(P<0.05);单肺通气期间,A组rSO2<50%或rSO2降低>20%的发生率低于B组(P<0.05);与T1时比较,两组在T2~T4时点PaO2、Cdyn、rSO2降低(P<0.05),Ppeak、Pmean、PaCO2、VD/VT升高(P<0.05).结论 老年患者单肺通气期间采用反比通气可以降低术中气道峰压,改善氧合,增加肺顺应性,减轻rSO2的下降程度.
作者:李亚鹏;闫龙剑;陈捷;刘功俭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策略在婴儿单肺通气中的肺保护作用.方法 择期胸腔镜肺切除婴儿64例,随机分为正常碳酸血症组(N组)和高碳酸血症组(H组),每组32例.记录患儿气管插管后10 min(T1),人工气胸后30 min(T2)和60 min(T3),以及术后30 min(T4)4个时间点的一般生命体征和呼吸通气参数,并同时行动脉血气分析,利用公式计算氧合指数.于术前和术后行支气管灌洗,并收集支气管灌洗液,检测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T1相比,两组患儿于T2和T3时Ppeak均明显升高(P<0.05),PaO2明显下降(P<0.05).N组于T2和T3时MAP较T1时降低(P<0.05),H组T2和T3时HR和PaCO2较T1时升高(P<0.05),而pH值以及Lac则明显降低(P<0.05).与N组相比,H组于T2和T3时MAP、HR以及PaCO2较N组明显升高(P<0.05),而Ppeak、Vt、MVV、pH值以及Lac则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儿术后RAGE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与N组相比,H组RAGE表达水平较低(P<0.05).结论 婴儿实施OLV时采用PHC策略可在保证氧合的同时,有效改善组织氧合,并且有一定的肺保护意义.
作者:李永乐;罗辉;黄微;李海洋;蔡明阳;黎昆伟;胡祖荣;刘晶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大黄为主中药组方联合持续血液灌流对急性百草枯中毒(APP)患者的保护作用.方法 124例APP患者随机分为A组(血液灌流组)40例、B组(大黄为主中药组方联合血液灌流组) 42例及C组(大黄为主中药组方联合持续血液灌流组)42例.治疗前及治疗3、7 d,检测Ⅲ型前胶原肽(PⅢNP)、Ⅳ型胶原(CⅣ)、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的变化;分析APP患者PⅢNP与百草枯浓度相关性和28 d病死率.结果 治疗前3组PⅢNP、CⅣ、TGF-β1、MDA、SOD和SOFA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3 d,3组MDA和SOFA评分高于治疗前,A组升高明显,SOD活性降低,A组降低显著(P<0.05);治疗7 d,3组MDA和SOFA评分低于治疗3 d,C组降低显著,SOD活性升高,C组升高显著(P<0.05).治疗3、7 d,3组PⅢNP、CⅣ和TGF-β1逐渐升高,C组升高缓慢(P<0.05);APP患者PⅢNP与百草枯浓度呈正相关(P<0.05);3组病死率分别为65.00%、45.24%和2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黄为主中药组方联合持续血液灌流治疗APP患者能降低PⅢNP、CⅣ、TGF-β1和MDA水平,提高SOD活性,降低病死率.
作者:马国营;齐洪娜;肖青勉;高珣;朱保月;李伟;刘永建;王璞;王维展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血流向量成像(VFM)来研究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左心室(LV)腔内在等容收缩期(IVC)的血流特征.方法 对2015年10月至2016年11月本院收治的58例扩张性心肌病患者(观察组)和56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心尖长轴切面进行彩色多普旋涡勒血流显像.在离线VFM工作站上分析IVC期间的血流信号.结果 在IVC开始时,对照组漩涡的面积(15 ± 3)cm2和流量(36 ± 8)cm2/s均显著小于观察组[(27 ± 8)cm2,(45 ± 12)cm2/s,均P=0.000].在IVC结束时,两组涡旋流量相似[(28 ± 4)cm2/s vs.(29 ± 11) cm2/s,P=0.617],对照组旋涡的面积显著小于观察组[(16 ± 3)cm2vs.(24 ± 9)cm2,P=0.000].在IVC期间,对照组旋涡的面积轻微增加并不显著(P=0.073),但流量明显减少[(10 ± 27)%];观察组旋涡的面积和流量均显著下降,其中流量减少了(29 ± 5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当主动脉瓣开口时,观察组在LV室的中部和基底部的平均血流速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多变量模型中,左心室射血分数减少是IVC期间旋涡面积百分比下降的唯一独立预测因子(P=0.000),QRS宽度(P=0.026)和左心室收缩末期长径(P=0.004)是旋涡流量百分比减少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VFM技术能够通过旋涡显像更好地评估扩张性心肌病患者的IVC期间LV腔内血流能量损耗的病理生理状态.
作者:朱达;彭映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运用八珍汤颗粒配合精心护理方案治疗抗结核药所致白细胞减少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科收治的抗结核药所致的白细胞减少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在正规抗结核(2HRZE/4HR)治疗的同时,观察组运用升白胺配合八珍汤颗粒治疗白细胞减少.对照组则采用升白胺配合安慰剂.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为73.33%.两组治疗后白细胞数值较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的显效病例白细胞恢复正常所需时间比较,显示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八珍汤颗粒配合临床精心细致、科学合理的治疗护理措施,对抗结核药物所致白细胞减少有明显趋利作用.
作者:周日花;傅根莲;石燕;胡雪;甄利波 刊期: 2018年第05期
气管支气管异物吸入在耳鼻喉科儿童患者中较为常见,常急诊就诊,如就诊不及时可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病死率可达0.5%,手术并发症达2‰[1-3].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是取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主要治疗方法[4].SpO2 降低、心律失常、和支气管痉挛等是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中常见的并发症,而术中患者通气模式的选择是影响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的重要因素之一[5].自主呼吸通气和无自主呼吸通气是目前气管、支气管异物手术中主要的通气方式.自主呼吸通气模式是传统的通气模式,也应用广泛的通气模式[6].近年来,有研究表明,无自主呼吸通气模式在肌肉松弛剂的作用下使气管及声门松弛,可使双侧声带处于外展状态,患者不会由于气道刺激引起呛咳、气管痉挛及患者躁动,有利于手术的进行[7].该研究首次采用带电视监控的膀胱内窥镜进行气管异物取出术.
作者:邓碧凡;汤伟光;陈强文;谢睿彬;徐名开;刘少烽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对比带线锚钉、空心螺钉及钢丝固定治疗青少年髁间棘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病例来自我院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确诊为胫骨髁间棘骨折并行手术治疗的青少年患者,共计46例,根据术中固定方式不同,将其分为A组(带线锚钉组)、B组(空心螺钉组)及C组(钢丝组).所有患者均统计总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手术次数,评估膝关节Lysholm、Tegner、IKDC及VAS评分.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平均13个月(11~14个月)随访,无神经血管损伤、感染、骨骺损伤及骨折移位等并发症.术前,A组、B组及C组间的Lysholm、Tegner、IKDC及VAS评分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手术时间分别为(80.67 ± 16.68/114.00 ± 20.28/111.88 ± 20.07)min,住院时间分别为(8.40 ± 1.12/15.47 ± 1.25/15.19 ± 1.17)d,手术次数分别1/2/2次.术后,各组末次随访的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及C组间的Lysholm、Tegner、IKDC、VAS评分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带线锚钉、空心螺钉及钢丝固定治疗青少年髁间棘骨折的临床疗效相似.相比之下,带线锚钉具有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少,无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可优先考虑使用.
作者:杨君君;吴江怡;肖晟;周益昭;黄术;夏铎;刘宝荣 刊期: 2018年第05期
创伤骨科医师对骨折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 DVT)风险重视程度不断提高[1].预防DVT已经成为创伤骨科医师管理围手术期骨折患者的重要课题.目前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抗凝已达成共识[2],但是踝关节骨折抗凝方案尚未形成,踝关节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占全身骨折的3.9%[3].踝关节骨折多需石膏固定并长时间制动,负重时间晚,存在血液高凝状态及血管损伤可能,这些特点符合Virchow提出的DVT发生三要素[4],并存在可进展为致死性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可能.多数足踝外科医师将踝关节骨折血栓研究置于足部骨折、跟腱断裂等研究之中,未单独研究踝关节骨折围手术期抗凝的必要性.虽然踝关节骨折围手术期DVT发生率不高,但仍存在致死性肺栓塞可能.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于2010年提出的VTE预防指南倡议[5],对于所有下肢骨折石膏固定的患者,推荐应用药物抗凝.但是HAMILTON等[6]对NICE推荐的VTE预防指南提出质疑,他们认为药物抗凝的指征被放大了.这些争论促使笔者对踝关节骨折围手术期抗凝的必要性进行研究.目前国内尚无关于踝关节骨折围手术期抗凝的大宗数据临床研究,尚无踝关节骨折围手术期血栓防治的标准指南.本文通过对238例踝关节骨折患者抗凝策略的比较研究,探讨踝关节骨折围手术期抗凝治疗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影响,为制定远端肢体骨折围手术期抗凝方案提供参考.
作者:李东亚;郑欣;李洪伟;王业华;蒋健;袁泉;王龙;郭开今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EP4表达下调对K1细胞生长及迁移的影响.方法 利用慢病毒载体构建EP4沉默K1细胞株,q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后K1细胞EP4 mRNA及蛋白表达;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生长及凋亡;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相比,EP4基因沉默后K1细胞EP4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调,细胞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及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同时EP4沉默的K1细胞迁移能力显著降低.结论 EP4沉默可显著抑制K1细胞生长及诱导其细胞凋亡,并降低其细胞迁移能力.
作者:钟荣誉;徐芬;艾鹤英;周丹莉;杨小颖;孙辽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吞咽功能训练操应用于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对其吞咽功能和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98例,按数字随机表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行常规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行吞咽功能训练操.观察并记录两组训练2周后吞咽障碍程度、训练依从性和训练前后生存质量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训练2周后吞咽障碍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训练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训练2周后各生存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吞咽功能训练操应用于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可显著改善吞咽功能,提高训练依从性和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吴英;陈香凤;董军;艾红珍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在人肝癌细胞株PLC/PRF/5中,敲低及过表达G6PD对细胞株增殖、生长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包装慢病毒颗粒,选用人肝癌细胞株PLC/PRF/5建立G6PD敲低及过表达稳转细胞株,通过PCR及Western blot检验过表达及敲低效果,利用建立好的细胞株进行功能实验:通过实时细胞分析系统(RTCA)记录细胞增殖及迁移曲线,EDU实验可直观显示处于DNA复制阶段的细胞比例,以克隆形成实验反映细胞的生长能力.结果 在G6PD敲低株中,细胞的倍增时间较对照组延长,生长速率明显下降,EDU实验中处于增殖期细胞的比例较对照组下降43.2%,克隆形成率明显下调(P<0.05),敲低组的迁移速率亦明显降低,曲线分离显著;而在过表达株及其对照组两株细胞中,增殖、生长及迁移实验结果无明显差异.结论 在肝癌细胞中降低G6PD的表达将抑制肝癌的增殖生长,为进一步研究肝癌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案打下了基础.
作者:冯笑;刘兆宇;胡腊;陈纪涛;曾子成;刘季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利用倾向性评分对比匹配法比较经胸封堵与开胸修补室间隔缺损效果差异,探讨经胸封堵室间隔缺损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行单纯室间隔缺损治疗患儿368例,其中经胸封堵组40例(微创组),正中开胸手术修补328例,利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对比研究的方法,找出与经胸封堵组匹配的40例(开胸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封堵组在手术时间[(1.97 ± 0.48)h v s.(3.55 ± 1.95)h]、ICU停留时间[(21.15 ± 30.52)h vs.(38.37 ± 10.91)h]、胸液量[(28.39 ± 32.67)mL vs.(174.84 ± 85.36)mL]、手术切口长度[(2.98 ± 0.72)cm vs.(11.76 ± 2.89)cm]等较正中开胸组明显改善,两组间在术后瓣膜返流、心律失常、残余分流等并发症未见明显差异.随访期间两组生存及并发症无明显异常.结论 经胸微创封堵婴儿室间隔缺损近期及中期治疗效果肯定,是安全可行的术式;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曹勇;陈波;胡楝;刘超;程华森;韦国雄;池繁武;余观水 刊期: 2018年第05期
氯吡格雷作为目前应用广的抗血小板药物之一,其治疗效果因多种因素的作用而存在差异,其中重要的因素包括氯吡格雷代谢基因的多态性、血小板反应性、药物相互作用等.针对氯吡格雷抵抗患者,增加氯吡格雷剂量以克服氯吡格雷抵抗,进而改善患者临床结局,是目前研究的一大热点.本文从氯吡格雷代谢基因、不同剂量、血小板反应性及治疗策略调整等方面着手,探讨不同剂量氯吡格雷对氯吡格雷抵抗患者的治疗作用.
作者:杨珺;郭阳;谭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中度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对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常规输液,观察组采用羟乙基淀粉行中度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于全麻插管后10 min(T1)、稀释后10 min(T2)、二氧化碳气腹和Trendelenburg体位后30 min(T3)和手术结束时(T4)4个时间点,经颈内静脉球部和桡动脉采血进行血气分析,计算CERO2、CaO2、CjvO2、SjvO2、Da-jvO2及VADL等指标,记录术中出血量、输血例数和输血量.结果 观察组未输入异体血,对照组异体输血率和输血量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Da-jvO2在T2和T3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SjvO2和CERO2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VADL在各时间点组内和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中度等容量血液稀释不影响患者脑氧供和脑氧代谢,可以安全有效的应用于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中,达到节约用血目的.
作者:徐霞;胡礼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尿毒清颗粒对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大鼠生存质量及TGF-β1/Smad通路表达影响.方法 30只SD大鼠构建腹膜透析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M组)、低剂量组(L组)、高剂量组(H组).L、H组给药剂量分别为2、4 g/(kg·d).观察大鼠体质量、自主活动次数、肾脏肥大指数、Scr、BUN、TGF-β1、p-Samd2/3.结果 (1)体质量增长速度:N组>H组>L组>M组;(2)M组自主活动次数减少快,与其他组差异明显;(3)4组Scr、BUN、肾脏肥大指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L组、H组Scr、BUN、肾脏肥大指数、TGF-β1、p-Samd2/3与M组比较,均显著降低,L组、H组TGF-β1、p-Samd2/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尿毒清颗粒可提高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大鼠生存质量,降低Scr、BUN水平,调节机制可能与TGF-β1/Smad通路有关.
作者:程锦绣;郝军荣;王琳琳;刘翠兰;潘星;刘圣君;刘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掺锶5%透钙磷石骨水泥对骨质疏松家兔牙槽骨缺损是否具有修复作用.方法 选取18只健康家兔,建立骨质疏松模型,将其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透钙磷石组、掺锶5%透钙磷石组,每组各6只.在其双侧牙槽骨制作骨缺损,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分别填充相对应的骨水泥.于术后4、8周各组各处死3只,拍摄缺损区X线片,免疫组化观察缺损区b-FGF的表达.结果 X线片结果显示8周时5%透钙磷石组已基本完成修复,透钙磷石组部分完成修复,空白组未完全修复.免疫组化结果显示4周时各组b-FGF表达高,8周时降低,4周与8周时,3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掺锶透钙磷石骨水泥能够修复骨质疏松家兔的骨缺损.
作者:方俊;董伟;彭宏峰;徐艳丽;贾婉萍;梁立硕;梁永强 刊期: 201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