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孕症各中医证型患者卵巢血流灌注特征性分析

陈钰仪;赵萍;梁诗莹;刘柯兵;曾燕静;卓文杏

关键词:不孕症, 中医证型, 经阴道三维超声, 卵巢血流灌注
摘要:目的 探讨各中医证型不孕症患者卵巢体积、窦卵泡计数及卵巢血流灌注的特征性.方法 收集不孕症患者117例及健康志愿者12例,所有受试者均在卵泡期行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计算双侧卵巢窦卵泡总数并记录双侧卵巢三维能量多普勒图像,运用4Dview软件脱机分析双侧卵巢体积、卵巢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化血流指数(VFI)的平均值,比较各证型不孕症患者与健康志愿者窦卵泡计数、卵巢体积及VI、FI、VFI的差异性.结果 不孕症各中医证型患者在卵巢体积及窦卵泡计数上与健康对照组无普遍差异性,但从卵巢血流灌注情况看,肾阳亏虚症、肾阴亏虚、肝气郁滞、瘀滞胞宫组患者卵巢VI、VFI测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肾阳亏虚症患者尤其明显(P<0.01).讨论 不孕症各中医证型患者普遍存在卵巢血流灌注减少,这可能是不孕症发生的关键机制之一,其发生更早于窦卵泡计数或卵巢体积下降等指标.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可生物素化HLADRB1*07:01蛋白的原核表达和纯化

    目的 诱导表达可生物素化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1*07:01蛋白,以制备MHC四聚体,为后续研究肽段与MHCⅡ的结合力、检测抗原特异性T细胞提供必要工具.方法 从GenBank中获得HLA-DRB1*07:01的cDNA序列,人工合成基因片段时,α链、β链的跨膜区加入亮氨酸拉链,其中β链还在跨膜区加入Avi标签.α链和β链分别与表达载体pET-44a和pETduet-1-Bira连接后转入大肠杆菌Rosetta构建原核表达体系,通过氨苄青霉素(Amp)抗性基因筛选,利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获得目的蛋白,并用免疫印迹法分析鉴定目的蛋白.结果 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ET-44a-HLA-DRB1*07:01 α链和pETduet-1-HLA-DRB1 *07:01β链-BirA,0.25 mmol/L的IPTG可高效诱导目的蛋白表达,α链可被HLA-DRA抗体特异识别,目的蛋白可生物素化且可被链霉素特异识别.目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经反复洗涤可获得高纯度的蛋白.结论 成功构建了HLA-DRB1*07:01蛋白的原核表达系统,并得到纯化的可生物素化重组表达蛋白,为进一步制备HLA-肽四聚体奠定了实验基础.

    作者:李敏英;李文;陶爱林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虚拟和增强现实技术在肝脏外科中的应用

    肝切除术复杂度高,危险性大,随着数字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基于薄层CT或MR数据的个性化肝脏、肿瘤及内管道三维重建,使肝脏外科医生能直观、清晰、多维度地显示肝脏病灶位置及其与内脉管的空间毗邻关系,并进行精确的术前规划.然而,术前3D图像和实际手术过程仍存在着空间和时间上的分离,导致术者手眼不协调,无法达到术中三维图像实时导航.近年来,虚拟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发展为减少3D模型和实际操作空间之间的不确定性提供了新的方法,在肝脏外科术前规划、术中引导、外科教育、医患沟通等多个方面都逐渐展示了明显优势和广阎前景.

    作者:王壮雄;李林容;王芳元;杨涛;郑嘉玲;杨剑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硬皮病并肺栓塞1例

    患者男,63岁,2017年1月20日入院.主诉:反复咳嗽、咳痰、气喘30年,再发加重伴胸闷半个月.患者自30年前起无明显诱因开始反复出现咳嗽、咳痰、气喘,曾于地方医院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年前患者自双足对称性掌指关节近端皮肤增厚、紧硬,逐渐向上累计.现双手出现水肿,腹部皮肤变硬,自行服用中药治疗,效果欠佳.近半个月来患者胸闷、咳嗽、咳痰、气促加重,不伴有发热、咳血.现为进一步治疗,收治我院.入院查体,T 36.5℃,P 90次/min,R 20次/min,BP 130/90 mmHg,神志清楚,口唇发绀,颈静脉怒张,全身皮肤发硬,双手水肿.桶状胸,双肺呼吸音低,可闻及干湿啰音、哮鸣音.

    作者:杨书琦;张慧芳;夏盈峰;赵天明;宋书林;余旻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对比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引导经皮肺穿刺在肺周围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比较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引导肺周围病变经皮肺穿刺诊断成功率、耗时及并发症发生率、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住院的肺周围性病变患者152例.按其经皮穿刺活检引导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比较分析两组在肺周围性病变的诊断成功率、穿刺耗时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组诊断成功率89.1%高于CT引导组诊断成功率87.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耗时方面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组平均每例耗时(13.9±6.8) min少于CT引导组平均每例耗时(32.2±11.6) min,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组发生率5.8%低于CT引导组发生率39.4%,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经皮肺穿刺诊断成功率高,且更安全、更快速,对于肺周围性病变的诊断,建议首选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经皮肺穿刺.

    作者:丁腾云;张超学;江子丰;金永红;朱祥胜;龙成娟;张林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骨骼肌昼夜节律分子钟机制的研究进展

    目前关于外周组织昼夜节律的研究相对较少,如骨骼肌和心脏.骨骼肌昼夜节律分子钟机制将有助于明确分子钟基因在骨骼肌发育分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对骨骼肌功能和代谢的影响,为维持骨骼肌的健康提供一个新思路,对研究因为昼夜节律紊乱引发的疾病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对骨骼肌昼夜节律分子钟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闫银弟;罗旭光;杨艳萍;李海荣;曹锡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LHX6基因在肺癌中的甲基化及表达

    目的 分析LHX6基因在肺癌组织和肺癌细胞系中的甲基化情况及其表达,并初步探索LHX6基因生物学功能.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 (MSP)方法对88例配对肺癌患者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以及肺癌细胞系中LHX6基因甲基化情况进行检测;应用RT-PCR,qPCR和免疫组化方法对正常肺组织、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肺癌细胞系中的LHX6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对LHX6基因过表达处理检测该基因对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影响探索其生物学功能.结果 LHX6基因在肺癌组织与肺癌细胞系中发生明显高甲基化(P<0.01),且该基因在肺癌组织和肺癌细胞系中呈现了表达下降情况(P<0.01).过表达LHX6基因后可以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结论 LHX6基因在肺癌中是一个受甲基化调控的基因,该甲基化程度影响该基因表达,该基因具有抑制肺癌的作用,是一个典型的抑癌基因.

    作者:张明谦;李艳;毕瑜;罗文娟;韩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目的 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MG)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 2010-2017年我院11例RA合并MG患者作为试验组,以同期入院,年龄、性别匹配的33例未合并MG的RA患者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正态分布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比较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试验组脾大(27.3% vs.3.0%,P=0.043)和低免疫球蛋白血症(54.5% vs.6.1%,P=0.001)发生率、血沉[(89.9±30.5)mm/h vs.(56.1±28.4) mm/h,P=0.002]及24 h尿蛋白[0.3 (3.2)mg/dvs.0.1 (0.1)mg/d,P=0.030]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1例、意义未明的单克隆免疫球蚕白病(MGUS)8例,未确诊2例.MGUS患者随访期间1例发展为MM、1例出现肾小管间质浆细胞浸润所致肾功能不全.结论 RA患者可合并MG,以MGUS为常见,也可发生恶性转化.合并脾大、血沉快、低免疫球蛋白血症和肾脏受累者需高度警惕以便及时诊治.

    作者:杨月;陆松松;陈龙;温磊;贾园;栗占国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320排CT双入口灌注参数诊断肺内占位性病变的初步探讨

    目的 初步探讨320排容积CT双入口灌注参数对肺内占位性病变诊断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地分析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CT灌注检查的肺部占位性病变106例,所有病例终经病理学明确诊断,其中恶性病变85例,包括肺鳞癌38例,肺腺癌34例,肺小细胞癌11例,肺肉瘤并腺癌2例;良性病变21例,其中炎性包块19例,硬化性血管瘤2例.通过320排CT动态容积扫描后,利用灌注软件计算得到肺内病变的灌注参数:肺动脉血流量(PF)、支气管动脉血流量(BF)和灌注指数(PI),其中PI=PF/PF+ BF.结果 肺内恶性肿块BF值大于良性,PI值小于良性,良恶性肿块的BF、PI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PI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为0.933.取PI≤52.75阈值,确诊恶性病变的敏感度为81.0%,特异度为91.9%.肺腺癌跟肺小细胞癌PF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鳞癌跟肺腺癌,肺腺癌跟肺小细胞癌P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20排CT双入口灌注指数PI可以作为肺部良恶性病变影像诊断的重要参考数据,PF值及PI值能够对本次研究中3种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

    作者:彭楠;陈殿森;徐志宾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复发患者颈内动脉闭塞试验结果分析

    鼻咽癌治疗方式是以放射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其5年生存率从20世纪80年代的50%上升至20世纪90年代的70%[1-2],复发是鼻咽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复发累及颈内动脉且需手术治疗的病例,有必要术前行颈内动脉闭塞试验评估脑血流代偿情况.本研究回顾我院2012年5月至2016年12月行颈内动脉闭塞试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

    作者:陈锐聪;白小欣;陈锦华;邹志敏;刘诗万;蔡军;黎劭学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磁流体热疗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

    磁流体热疗就是将磁性纳米粒子通过特定的方式导入到肿瘤内部,然后放置在交变磁场中,磁性粒子在交变磁场的作用下作为致热源产热,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此种治疗肿瘤方法的特异性和高度靶向性是其他热疗方法无法比拟的,近年来,此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本文就磁流体热疗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加以简要介绍.

    作者:胡润磊;江洪;马胜林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3,4-二羟基苯乙酮抑制NF-κB核转位减轻脂多糖诱导巨噬细胞炎症反应

    目的 探讨3,4-二羟基苯乙酮(3,4-DHAP)抑制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炎症反应的可能机制.方法 常规培养的RAW264.7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A);LPS组(B);3,4-DHAP组(C)、辛伐他汀组(D).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水平;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IκB(P-IκB)、总IκB、核因子-κ Bp65(NF-κBp65)蛋白表达;实时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法检测IκB mRNA表达.结果 3,4-DHAP显著抑制TNF-α、VCAM-1分泌;抑制IκB蛋白磷酸化;细胞核内NF-κBp65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抑制了NF-κBp65核转位.结论 3,4-DHAP通过抑制NF-κB核转位,有效抑制LPS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

    作者:张代娟;刘江月;王建英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甲羟孕酮单药治疗激素受体阳性转移性乳腺癌102例

    目的 评价甲羟孕酮单药治疗激素受体阳性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影响因素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分析了河南省肿瘤医院102例甲羟孕酮单药治疗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临床疗效、影响疗效的因素、治疗前后KPS及不良反应等进行分析.结果 甲羟孕酮单药治疗的102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客观缓解率为6.9%,临床获益率为25.5%,疾病控制率为52%,中位PFS为3.5个月.分析年龄、月经状态、DFS、既往内分泌治疗种类、既往有无AI治疗、上一次治疗是否有效、治疗线数、转移部位、Her-2状态9个因素提示PFS与甲羟孕酮治疗线数及DFS均有关,与其他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用甲羟孕酮治疗KPS改善者达86.3%.结论 对激素受体阳性的多线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具有一定的有效率,对体质状态差的患者,甲羟孕酮还可改善体质状况及血象,不良反应少,可作为治疗选择之一.

    作者:牛李敏;律慧敏;张梦玮;曾惠爱;闫敏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PTEN基因在子宫内膜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基因在子宫内膜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中的作用.方法 PLVX-PURO-PTEN慢病毒载体转染后获得ishikawa-PTEN细胞,以QPCR检测CDH1、CDH2的mRNA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CD133表面标志物阳性表达水平.结果 ishikawa-PTEN细胞的CDH1mRNA表达量低于对照组,CDH2 mRNA表达量则高于对照组,CD133阳性表达比对照组低.结论 PTEN在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EMT中起重要作用,可为判断子宫内膜癌预后提供依据.

    作者:李品莹;李小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血红蛋白Bart's水肿胎儿综合征诱导多能干细胞系的建立

    目的 建立血红蛋白Bart's水肿胎儿综合征诱导多能干细胞模型.方法 通过收集血红蛋白Bart's水肿胎儿综合征孕妇患者羊水标本,分离培养其中的羊水细胞;然后通过使用仙台病毒将hOct3/4、hSox2、hKlf4和hL-Myc四种因子转导羊水细胞进行重编程;后通过形态学、碱性磷酸酶染色、干细胞多能表面标志物免疫荧光、RT-PCR、EB自发三胚层分化和畸胎瘤体内分化潜能实验对获得的诱导多能干细胞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获得的诱导多能干细胞呈现出明显的干细胞样形态,碱性磷酸酶染色、多能性标志物免疫荧光染色及逆转录PCR等检测结果均符合干细胞特征,与人胚胎干细胞特性相似.体外EB自发分化和体内畸胎瘤分化实验也证实具有完全的三胚层分化发育潜力.结论 成功建立血红蛋白Bart's水肿胎儿综合征诱导多能干细胞系,为后续疾病特异性造血分化模型的建立、疾病治疗的研究及药物开发应用奠定基础.

    作者:冼业星;严金梅;陈玉嫦;李东至;孙筱放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肺肉瘤样癌高表达PD-L1、RAB1A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肺肉瘤样癌组织中程序性死亡配体1 (PD-L1)、RAB1A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的肺肉瘤样癌组织、41例疾病对照(肺鳞癌、腺癌)组织中PD-L1、RAB1A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肺肉瘤样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肺肉瘤样癌、疾病对照两组之间PD-L1阳性率、RAB1A高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7.5% vs.29.27%、70% vs.46.34%,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RAB1A(P< 0.05)为肺肉瘤样癌患者预后PFS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和PD-L1 (P< 0.05)为肺肉瘤样癌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肺肉瘤样癌组织中高表达PD-L1、RAB1A是肿瘤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或许提示肺肉瘤样癌患者是免疫治疗的潜在受益人群.

    作者:张子涵;张中冕;李静;胡超帆;陈天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舒适护理在显微手术治疗胶质瘤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究舒适护理在显微手术治疗脑胶质瘤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我院接受脑胶质瘤显微手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予以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T2时的收缩压、IL-6水平、皮质醇水平及T3、T4时的IL-6水平、皮质醇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干预之后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显微手术治疗脑胶质瘤患者的手术室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好,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作者:韩童利;江涛;曹小兰;周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OSAHS合并认知障碍患者肺泡巨噬细胞表达TREM2的研究

    目的 研究髓系细胞触发受体2(TREM2)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不同程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肺泡巨噬细胞(AM)上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依据简明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将79例OSAHS患者分成无认知障碍组21例(A组),轻度认知障碍组23例(B组),中度认知障碍组20例(C组),重度认知障碍组15例(D组),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方法对以上各组患者提取、纯化AM.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和流式细胞仪(FCM)检测TREM2 mRNA和蛋白在AM上的表达水平,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测定各组患者额叶白质FA值.结果 TREM2 mRNA及蛋白表达量A组<B组<C组<D组,4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额叶白质FA值分别为(0.713±0.062)、(0.698±0.053)、(0.437±0.051)、(0.238±0.032),除A、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TREM2 mRNA及蛋白表达均与额叶白质FA值呈负相关(r分别为-0.583、-0.472,P<0.05).结论 TREM2在OSAHS合并认知障碍患者AM中表达增加,其可能在OSAHS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过程中起重要调节作用.

    作者:王耀炜;王惠芳;程旭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X线下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急性单纯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究X线下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急性单纯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5例急性单纯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43例(采用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和对照组42例(采用普通鼻胃管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以评判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在急性单纯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腹痛、腹胀停止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恢复时间及腹部立卧位X线平片示气液平面消失时间明显比观察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置管24 h内腹围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置管24 h内引流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急性单纯性肠梗阻患者,X线下经鼻型肠梗阻导管能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津瑜;魏云海;沈华;王雁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右美托咪定预给药对切口痛大鼠脊髓胶质细胞的影响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预给药对切口痛模型大鼠脊髓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4组(n=15):S组为假手术组,O组为手术对照组,D1、D2组分别为低剂量及高剂量右美托咪定组.O组、D1组和D2组大鼠行左后足切开术制备切口痛模型,D1、D2组于术前10 min分别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定30 μg/kg及50 μg/kg.S组和O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建立切口痛模型前(T0)及术后2、6、12、24h(T1-4)观察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于行为学测试结束后每组随机取6只大鼠,取L4-6脊髓进行Western blot方法测定小胶质细胞标记物(OX42)和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GFAP)的蛋白表达水平及测定IL-1β、IL-6和TNF-α含量.结果 与S组比较,O组大鼠T1-3时MWT值下降,脊髓OX42表达上调,脊髓IL-1β、IL-6和TNF-α含量升高(P<0.05);与O组比较,D1组及D2组大鼠T1-3时MWT值升高,脊髓OX42表达下调,脊髓IL-1β、IL-6和TNF-α含量降低(P<0.05).结论 在切口痛模型中,右美托咪定主要抑制大鼠脊髓小胶质细胞OX42的表达及炎性因子IL-1β、IL-6和TNF-α释放.

    作者:肖凡;罗振中;卢俊;陈受琳;黄丹;周斌;陈琴琴;华福洲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γδT细胞、IL-17与支气管哮喘关系研究进展

    近年来研究发现γδT细胞对支气管哮喘的气道高反应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有抑制作用,但目前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清楚.IL-17是重要的促炎因子,主要由Th17产生,然而大量研究发现γδT细胞也是重要来源,并且其产生的IL-17可以抑制气道高反应性及气道炎症.本文主要就γδT细胞、IL-17对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做一综述.

    作者:刘位位;李超乾 刊期: 2018年第07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