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内感染母亲使用抗生素对晚期早产儿近期预后的影响

杨敏;鲁利群;叶飘;黄莉;贺静;汪燕

关键词:宫内感染, 抗生素, 晚期早产儿, 近期预后
摘要:目的 探讨宫内感染母亲使用抗生素对晚期早产儿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两家医院母亲有宫内感染且入住新生儿科的单胎晚期早产儿资料,将早产儿按母亲产前产时使用抗生素疗程分组,仅使用1次为研究组A,使用3 d为研究组B,使用≥5 d为研究组C,未使用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早产儿近期预后情况.结果 母亲使用的抗生素均为头孢类抗生素联合(或不联合)阿奇霉素(P>0.05);研究组A和B早产儿住院时间及抗生素使用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A和B早产儿WBC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B早产儿PCT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B早产儿肺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宫内感染母亲产前产时使用抗生素可降低晚期早产儿静脉血感染指标、肺炎发生率及抗生素使用率,缩短住院时间,故应尽早识别宫内感染并使用抗生素,以改善晚期早产儿预后.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与照料者苦恼程度关系分析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BPSD)与照料者苦恼程度的关系.方法 纳入87例伴BPSD的AD患者,应用临床痴呆评价量表(CDR)对AD患者进行痴呆严重程度分组,采用神经精神量表(NPI)调查各组BPSD的发生情况,分析不同严重程度下BPSD发生情况及其对AD照料者苦恼程度的影响.结果 应用CDR量表可将纳入的AD患者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87例AD患者中,以女性为主,受教育年限(6.98±10.46)年,平均年龄(71.13±10.46)岁;NPI量表的统计结果中,排名前5项的BPSD为易激惹46例(52.87%)、激越43例(49.43%)、焦虑41例(47.13%)、异常运动行为41例(47.13%)、淡漠37例(42.53%);轻、中、重度组在NPI总分、频率、严重程度及照料者苦恼程度的对比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BPSD各项的对比上,与重度AD组相比,发现轻、中度AD组在激越和睡眠障碍、照料者的苦恼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与中、重度AD组相比,在妄想、情感淡漠的频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照料者苦恼程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严重程度AD患者的BPSD发生情况不同;不同严重程度的AD患者发生不同的BPSD对AD照料者造成的苦恼程度不同;痴呆程度越严重的AD患者的BPSD越严重,对AD照料者造成的苦恼程度越重;与轻、中度相比,重度AD组的激越、睡眠障碍对照料者造成的苦恼程度更加严重;中、重度AD患者的淡漠和妄想发生频率虽然增加,但其对照料者所造成的苦恼程度无明显增加.

    作者:陈丽坚;萧鲲;张翠玲;肖明月;肖铃娴;邹玉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血尿酸水平与精神分裂症关系的Meta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血尿酸水平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Psy-INFO、The Cochrane Library(2017年第4期)、CNKI、WanFang Data、CBM数据库,搜索血尿酸水平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7年7月1日.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5个研究,包括1314例患者和1121例对照.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血尿酸水平与精神分裂症相关[SMD=-0.51,95%CI(-0.81,-0.21),P<0.00001].根据不同发病阶段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血尿酸水平与首发和复发精神分裂症均相关.结论 血尿酸水平降低与精神分裂症相关.受纳入研究的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需要更多研究予以证实.

    作者:韩玉琴;赵帅;宋晨霞;周晓琴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LasI/rhlI基因缺失和阿奇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毒力基因的影响

    目的 探讨lasI/rhlI基因缺失和阿奇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PA)毒力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野生型及lasI/rhlI基因缺失的PA菌株(PA-ΔlasI,PA-ΔrhlI,PA-ΔlasIrhlI)培养6 h,同时以2μg/mL的阿奇霉素处理上述菌株6 h,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观察lasI/rhlI基因缺失以及阿奇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QS系统及其毒力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缺失lasI基因后,其下游毒力基因lasA、aprX、rhlA、rhlB、phnA及phnB的表达水平均下调(P<0.05,P<0.01),而上述毒力基因在rhlI基因缺失后表达水平则无明显变化.阿奇霉素处理PA后,lasI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而lasI下游毒力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1,P<0.001),QS系统抑制剂qscR的表达水平也显著上调(P<0.001).结论 lasI基因缺失可以明显抑制铜绿假单胞菌QS系统毒力基因的表达,阿奇霉素可能通过抑制qscR而促进毒力基因的表达.

    作者:鄂顺梅;陈富;龙一飞;林冬玲;蔡壬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干细胞转录因子SOX2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肺癌是目前全世界发病率及病死率高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常见的病理类型,约占肺癌总数的80%~85%.肺癌干细胞学说目前被普遍认为在肺癌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SOX2作为关键的干细胞转录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SOX2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异常,且在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中起到重要调节作用,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为非小细胞肺癌个性化治疗及改善预后提供了新方向.本文就SOX2的结构、功能特点,及其与人体恶性肿瘤尤其是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王永芳;张春芳;陈昊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机制及研究进展

    随着对哮喘认识的逐渐加深,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其发病机制.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以咳嗽为唯一或主要临床表现的特殊类型哮喘,其气道炎症机制复杂且尚未完全阐明.本篇综述将对目前CVA发病机制的研究及其进展做简要总结.

    作者:孙婧怡;马礼兵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对于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导致心肌损害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在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所致心肌损害的价值意义.方法 观察50例术前接受蒽环类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化疗4周期后及化疗8周期后的心脏超声表现,观察LVDd、LVDs、IVSTd、LVPWTd、LVEF、LVFS及E/A等常规超声心动图表现.通过QTVI测量左心室壁基底段心肌的各个位点收缩期、舒张早期和舒张末的峰值速度(Vs、Ve、Va).结果 常规超声心动图结果提示:化疗8周期后舒张功能指标E/A降低,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TVI法测量结果提示:化疗4周期后,室间隔、后壁、下壁及侧壁的Ve值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间隔、前壁、后壁、下壁及侧壁的Va值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8周期后,Vs、Ve及Va值与化疗前及化疗4周期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的超声心动图及QTVI在评价心脏舒张功能中均具有一定的价值意义,但QTVI能更早、更为准确发现舒张功能的改变,较常规超声心动图更为敏感,同时QTVI可发现收缩功能的改变.

    作者:蔡丽珊;张建兴;陈洁;陈钰仪;万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鼻咽癌同期放化疗口腔咽区黏膜毒性预测因素探究

    目的 探讨鼻咽癌同期放化疗期间口腔咽区黏膜反应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82例同期放化疗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全组患者放化疗期间口腔咽区黏膜反应情况,采用Spearman′s秩相关分析口腔咽区黏膜反应与临床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82例患者同期放化疗期间有23例发生较严重(Ⅲ~Ⅳ度)黏膜反应.Spearman′s秩相关分析发现,同期放化疗期间患者较严重口腔咽区黏膜反应与T分期、N分期分类(N0&N3 vs.N1&N2)、是否采用调强放疗(r值依次为-0.289、0.366、-0.221,P<0.05);与性别、年龄与是否行诱导化疗无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结果也显示T分期、N分期分类(N0&N3 vs.N1&N2)、是否采用调强放疗3个因素终留在回归模型中.结论 T分期、N分期分类、是否采用调强放疗是鼻咽癌放化疗期间口腔咽区黏膜毒性程度的独立预测因素.

    作者:黄柏隆;刘宇;邱慧芝;田允鸿;徐安安;郑荣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二甲双胍对小鼠睾丸间质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在小鼠睾丸发育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二甲双胍作用于小鼠睾丸间质细胞(TM3),采用MTT法、Annexin V-FITC/PI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二甲双胍对TM3细胞增殖、凋亡及周期的影响.采用real-time PCR检测细胞周期关键调节蛋白cyclin B1和cyclin D1的变化,Western Blot分析二甲双胍抑制TM3细胞增殖中AMPK蛋白的变化.结果 MTT结果显示二甲双胍可显著抑制TM3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Annexin V-FITC/PI染色法显示二甲双胍未诱导该细胞发生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二甲双胍可诱导TM3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real-time PCR显示二甲双胍可下调cyclin B1和cyclin D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显示二甲双胍显著增加TM3细胞中AMPK在Thr172位点的磷酸化水平.结论 二甲双胍显著抑制TM3细胞的体外增殖并通过诱导TM3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激活AMPK信号通路,发挥其对TM3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

    作者:李蕊秀;赵昍朋;刘婧;吴家栋;何瑞平;岳鑫;张传领;肖瑞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肠道微生物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肠道微生物的变化.方法 选取48例AA患者,其中12例为初诊AA患者(初诊组),36例为非初诊AA患者(非初诊组).收集48例AA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前2周(移植前组)和移植后1个月(移植后组)的粪便样品;同时收集26例供者及10例健康人(对照组)的粪便样品,提取粪便微生物中的16S rRNA并扩增其V4可变区,扩增产物在Illumina HiSeq 2500平台测序,测序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初诊组毛螺菌科中位数比对照组降低(6.91%vs.11.27%,P=0.039).非初诊组毛螺菌科为7.31%,也比对照组降低(P=0.010);但非出诊组毛螺菌科与初诊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5).移植前组毛螺菌科为7.20%,也比对照组降低(P=0.005).移植后组毛螺菌科为9.39%,与移植前组相比,有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8);移植后组毛螺菌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61).结论 毛螺菌科相对丰度的降低可能与AA相关,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也许对毛螺菌科的影响较少,allo-HSCT术后AA的免疫紊乱和骨髓衰竭基本被纠正时,毛螺菌科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

    作者:陈小玉;吴亮亮;周睿卿;许艳丽;李孔扬;张玉玲;王顺清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他克莫司联合甲泼尼龙治疗狼疮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他克莫司联合甲泼尼龙治疗狼疮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本院80例均为狼疮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的患者,观察组患者接受他克莫司联合甲泼尼龙,对照组采用环磷酰胺联合甲泼尼龙治疗.观察指标包括24 h尿蛋白定量、ANA阳性率、补体C3及肾功能,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各指标及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指数(SLEDAI)评分、临床疗效有效率等,探讨狼疮性肾炎肾病综合征佳治疗方案.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24 h尿蛋白量、ANA阳性率明显下降,补体C3回升及肾功能均显著改善,且在SLEDAI评分、临床疗效有效率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他克莫司联合甲泼尼龙治疗狼疮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疗效明显,临床缓解率高.

    作者:秦军建;邢艳芳;黄爱英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脓毒症大鼠IL-6、TNF-α、TH水平和D2活性变化及血必净注射液的干预研究

    目的 探讨血必净对脓毒症大鼠IL-6、TNF-α、甲状腺激素水平及下丘脑和脂肪组织2型脱碘酶(D2)相对表达的影响.方法 100只成年雄性SD大鼠按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血必净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大鼠脓毒症模型.血必净组以5 mL/kg于CLP术后1 h静脉注射,其余各组大鼠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12 h后再次给予等量血必净静脉注射.观察术后大鼠精神、活动状态及腹腔内情况以评估模型.各组分别于给药后12 h、24 h腹主动脉取血,检测大鼠血清T3、T4、TSH、IL-6及TNF-α水平;同时,提取下丘脑及脂肪组织总RNA,检测其D2 mRNA水平.结果 血必净注射液可降低脓毒症大鼠血清IL-6、TNF-α水平,并可调节甲状腺激素T3、T4、TSH的水平及下丘脑、脂肪组织D2表达水平.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可通过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及调节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启动脓毒症大鼠体内保护性机制.

    作者:赵露茜;朱国栋;张靖轩;杨自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鼻咽癌放疗干预后不同疗效患者超声颈动脉弹性参数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疗干预后不同疗效患者超声颈动脉弹性参数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接受医用直线加速器体外常规分割放疗,每日照射1次,每次2.0 Gy,5次/周,总剂量60 Gy,均治疗6周.所有患者放疗前后先采取高频灰阶超声检测并记录高频灰阶检查参数,然后进入弹性成像条件获取颈动脉弹性参数,记录放疗6周后肿瘤疗效,依据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分为缓解组与未缓解组,对比两组颈动脉弹性参数差异,并绘制颈动脉弹性参数预测放射治疗疗效的ROC曲线.结果 放疗后弹性成像图评分、弹性应变率比值、弹性面积与灰阶面积比值低于放疗前(P<0.05).本研究放疗后总缓解率为56.67%.缓解组弹性成像图评分、弹性应变率比值、弹性面积与灰阶面积比值低于未缓解组(P<0.05).弹性成像图评分、弹性应变率比值、弹性面积与灰阶面积比值对放疗后肿瘤缓解情况均有一定预测价值(P<0.05).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能快捷、方便、无创评价头颈部放疗后血管壁弹性的变化;弹性应变率比值、弹性面积与灰阶面积比值对监测头颈部放疗后疗效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郭岩;刘英;陈磊;佟超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胎儿肾动脉与大脑中动脉阻力比值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导致胎儿缺氧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胎儿肾动脉(RA)与大脑中动脉(MCA)阻力比值预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胎儿宫内缺氧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彩超分别检测5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胎儿(ICP组)和50例正常妊娠胎儿(对照组)的RA与MCA的S/D值、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计算RA与MCA指标的比值,并与妊娠结局对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ICP组胎儿肾动脉的S/D、RI和PI阻力指标均显著升高,而大脑中动脉S/D、RI和PI阻力指标均显著降低.ICP组胎儿RA和MCA的阻力指标比值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S/DRA/MCA>1.45,RIRA/MCA>1.12,PIRA/MCA>1.32时,预测胎儿在宫内缺氧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0.48%、96.56%.结论 胎儿RA与MCA阻力指标比值可以有效监测ICP胎儿宫内缺氧状况.

    作者:邱鹏远;李令枝;黄浩英;黎文;黄利川;陈春丽;吴碧荔;麦雪琴沈丽菲;何丽;HE Li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FoxO1 DNA甲基化在同型半胱氨酸致肝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叉头状转录因子O1(FoxO1)及其DNA甲基化在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的内质网应激致肝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将人肝细胞分为对照组(0μmol/L Hcy)、Hcy组(100μmol/L Hcy)、干预组(100μmol/L Hcy+叶酸+维生素B12),干预细胞48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细胞凋亡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激活转录因子6(ATF6)、X盒结合蛋白-1(XBP-1)及C/EPB同源蛋白(CHOP)的表达水平;q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FoxO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nMS-PCR)检测FoxO1 DNA甲基化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Hcy组肝细胞凋亡水平增加(P<0.05),GRP78、ATF6、XBP-1、CHOP mRNA水平升高(P<0.001,P<0.01,P<0.001,P<0.001),同时FoxO1 mRNA及蛋白水平升高(P<0.01,P>0.05),而其DNA甲基化水平降低(P<0.05);干预组较Hcy组凋亡水平降低(P<0.05),GRP78、ATF6、XBP-1、CHOP mRNA水平降低(P<0.001,P<0.01,P<0.01,P<0.001),FoxO1 mRNA及蛋白水平降低(P<0.001,P>0.05),而其DNA甲基化水平升高(P<0.05).结论 FoxO1 DNA高甲基化可能在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内质网应激致肝细胞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谢琳;丁宁;徐灵博;姜怡邓;杨晓玲;马胜超;焦运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miR-34a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凋亡、细胞周期及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目的 探讨miR-34a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凋亡、细胞周期及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通过慢病毒转染方法构建过表达miR-34a的结肠癌SW480细胞株.实验分2组:miR-34a组(转染过表达miR-34a的慢病毒载体)和NC组(阴性对照组,转染空病毒载体).分析两组细胞中miR-34a的相对表达量和miR-34a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通过裸鼠皮下注射肿瘤细胞方法构建皮下移植瘤模型,每7天测量移植瘤体积,28 d处死裸鼠,测量移植瘤终重量,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分析miR-34a对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 miR-34a组的miR-34a相对表达量高于NC组(P<0.05).miR-34a组2 d后细胞增殖能力低于NC组(P<0.05);miR-34a组凋亡细胞比率高于NC组(P<0.05);miR-34a组细胞周期G2/M期比率高于NC组(P<0.05).鼠-miR-34a组皮下移植瘤14 d后的生长速度及瘤体终重量低于鼠-NC组(P<0.05).结论 miR-34a可抑制人结肠癌SW480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及G2/M期阻滞,进而抑制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有可能成为结肠直肠癌治疗新的分子靶点.

    作者:王传卓;辛鹤;刘波;刘兆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重症患者发生高肾脏清除率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

    目的 探讨重症患者发生高肾脏清除率(ARC)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鼓楼医院重症医学科2016年1-12月收治的7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留取患者的血、尿肌酐,计算其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根据Ccr是否大于130 mL/min分为ARC及非ARC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分析统计导致ARC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ICU患者ARC的发生率为31.16%;(2)两组患者在年龄、APACHEⅡ评分方面存在差异,创伤、颅脑手术及重症孕产妇的ARC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患者,而对于存在休克、原发有糖尿病的患者,其ARC的发生比例较低(P<0.05);(3)对上述7项指标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02,P=0.000)、创伤(OR=0.691,P=0.012)这两个因素与ARC的发生显著相关.结论 筛选出低龄、创伤是ARC发生的危险因素.

    作者:钱雅君;刘宁;郝迎迎;顾勤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超声介导载miR-34a脂质微泡对宫颈癌抑制作用的体内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介导载miR-34a脂质微泡对小鼠U14宫颈癌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 (1)制备载miR-34a阳离子脂质微泡,检测其一般特性;(2)建立小鼠U14宫颈癌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组为对照组、空阳离子脂质微泡组、载miR-34a阳离子脂质微泡组;(3)根据分组给予微泡+超声辐照的处理,绘制各组肿瘤生长曲线,计算抑瘤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miR-34a、c-met、bax基因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Met、Bax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1)微泡镜下呈球形,平均粒径(1.2±0.24)μm.(2)载miR-34a阳离子脂质微泡组小鼠肿瘤生长较其他小组缓慢,肿瘤体积明显较小(P<0.05),Bax表达上调,c-Met表达下调(P<0.05).结论 超声介导载miR-34a阳离子脂质微泡可明显抑制小鼠U14宫颈癌皮下移植瘤生长,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作者:马瑶;刘朝奇;郑智唯;姜矜君;赵云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STAT3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凋亡及自噬的影响

    目的 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TAT3)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凋亡及自噬的影响.方法 通过基因过表达及低表达等方法分析STAT3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凋亡及自噬的影响.结果 过表达STAT3后HeLa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增强(P<0.01),凋亡率明显下降(P<0.01),无凋亡小体及自噬小体,同时可使HeLa细胞的Caspase-3、Beclin1和LC3-II蛋白表达降低,Bcl-2表达增加(P<0.01);而抑制STAT3表达后,则相反.结论 STAT3可以促进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抑制其凋亡及自噬,可能与影响凋亡相关蛋白Bcl-2、Caspase-3及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和LC3-II的蛋白表达有关,参与宫颈癌细胞的自噬过程,从而影响宫颈癌的发展进程.

    作者:张慧蓉;申东翔;罗敏;李军鹏;杨耀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膝骨关节炎患者本体感觉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膝骨关节炎(KOA)患者本体感觉与膝关节肌力、BMI、疼痛、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门诊就诊的KOA患者50例,分别运用PK254动静态平衡仪、等速肌力训练仪对其本体感觉(指标包括ATE、平均力量差)、伸屈肌群肌力进行评估,并将本体感觉指标与伸屈肌群峰力矩、BMI、VAS评分、WOMAC指数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KOA患者ATE与伸屈肌群峰力矩呈负相关,与BMI、VAS评分、WOMAC指数呈正相关(r=-0.542,-0.493,0.517,0.51,0.566,P<0.05);平均力量差与BMI、WOMAC僵硬指数呈正相关(r=0.496,0.59,P<0.05),与伸屈肌群峰力矩、VAS评分、WOMAC疼痛和功能指数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KOA患者本体感觉与肌力、BMI、疼痛、功能具有相关性,在防治KOA的同时要重视对本体感觉的训练.

    作者:卢岩岩;许学猛;刘文刚;赵传喜;杜建平;陈国材;邱博凡;郑乙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维生素E琥珀酸酯联合5-氟尿嘧啶和5′-脱氧氟脲苷促进人结肠癌细胞凋亡

    目的 探讨维生素E琥珀酸酯(VES)联合5-氟尿嘧啶(5-FU)和5′-脱氧氟脲苷(5′-DFUR)对人结肠癌细胞株LS174T凋亡的影响.方法 LS174T细胞常规培养,分6组(0,20μmol/L VES,1μmol/L 5-FU,2μmol/L 5′-DFUR,20μmol/L VES+1μmol/L 5-FU,20μmol/L VES+2μmol/L 5′-DFUR),处理24 h,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MTS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bid、bax、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VES分别与5-FU、5′-DFUR联合能够抑制人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增强bid、bax蛋白的表达,降低bcl-2蛋白的表达,促进细胞发生凋亡.结论 VES分别与5-FU、5′-DFUR联合作用时能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其中VES+5′-DFUR联合作用效果为显著.这可能与细胞中促凋亡蛋白bid、bax表达的增加、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的降低有关.

    作者:王绮雯;张继民;李爱群;邹湘才 刊期: 2018年第16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