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珺
目的 探讨远端胃切除术治疗远端胃癌的远期疗效及预后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5月~2012年6月收治的80例远端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行远端胃切除术,观察并记录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各项手术指征,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2年和5年分别进行随访并统计患者的生存率.结果 远端胃切除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也较短;远端胃切除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00%.随访2年患者生存率为48.75%(39/80)、5年生存率仅为16.25%(13/80).结论 远端胃切除术治疗远端胃癌,手术安全,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术后远期生存率高,其可作为临床治疗远端胃癌的首选术式.
作者:卢隆水 刊期: 2018年第62期
目的 深度剖析小孩患肺炎后进行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的治疗之后的效果.方法 采用我院愿意接受调查研究的患肺炎的小儿76例.将这76例患儿按照一般的抽样调查分组方法分为两组(研究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法;对照组:肺炎常规治疗方法).每天观察两组患儿的病情,比对记录下来的相关数据.结果 研究组在实施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法治疗后,患儿的的临床特征明显比只是选择进行常规小儿肺炎治疗的患儿的好.研究组的患儿退烧退热与咳嗽时间与对照组患儿的退烧退热与咳嗽时间相比缩短了很多,并且,研究组的患儿在治疗后,肺部有啰音的情况明显减弱,啰音消失的时间比对照组的快.两组的各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孩子如果患有肺炎的话,目前好的治疗方法就是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的方法.这种方法对患儿的临床特征、体征的消失有着显著的效果.患儿使用这种方法接受治疗,不仅没有不良情况出现,而且还能够减少其受病痛折磨的时间.在临床上可以大范围的进行推广与宣传应用.
作者:张军 刊期: 2018年第62期
目的 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采用温中健脾汤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我科2016年10月~2018年2月接收的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服用多潘立酮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温中健脾汤,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相比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对照组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有差异性和统计学意义.结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温中健脾汤治疗的效果较为明显,可改善患者的症状,促进患者胃肠蠕动,疗效显著.
作者:梁桂兰 刊期: 2018年第62期
目的 研究与分析不同剂量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鼻塞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50例(2017年3月~2018年3月),随后采取随机等量的原则选取来将患者分为两组,将其命名为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每组各25例.其中低剂量组患者在采取鼻塞持续正压通气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低剂量的肺表面活性物质进行治疗,而高剂量组患者在采取鼻塞持续正压通气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高剂量的肺表面活性物质进行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率、辅助通气时间、吸氧时间、脑室内出血率以及住院时间等情况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剂量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鼻塞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相当,医师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选取合适的药物剂量进行治疗.
作者:屈林林 刊期: 2018年第62期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药物表现出的药理作用,并且对其临床应用效果加以观察.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03月~2017年01月收治的150例血脂异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病症类型不同展开分组;A1组(50例):患者患有冠心病疾病;A2组(50例):患者患有心绞痛疾病;A3组(50例):患者患有高血脂疾病;对于所有患者均选择辛伐他汀药物展开疾病治疗,终就药物药理作用以及治疗效果加以分析.结果 同A1组(78.00%)以及A2组(76.00%)血脂异常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A3组(94.00%)呈现出明显提升(P<0.05);同A1组(18.00%)血脂异常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A2组(6.00%)以及A3组(6.00%)呈现出明显下降(P<0.05).结论 针对血脂异常患者选择辛伐他汀药物加以治疗后,可以获得一定治疗效果,对于病症类型的不同,终获得的用药效果以及用药安全性有所不同.
作者:朱唯 刊期: 2018年第62期
目的 本文主要探究药物治疗+护理干预应用在婴幼儿湿疹中所取得的效果,了解药物治疗+护理干预应用在婴幼儿湿疹的应用优势.方法 选取2016年03月01日~2018年03月01日于本院进行治疗的200例婴幼儿湿疹患儿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常规组100例进行药物治疗,实验组100例行药物治疗+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药物治疗+护理干预应用在婴幼儿湿疹之中,可有效的提升治疗有效率,值得推广.
作者:覃琳媛 刊期: 2018年第62期
目的 观察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并探讨治疗期间护理方法.方法 为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间收治的9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内镜治疗,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等均分为两组,其中48例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设置为对照组,另外48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施以全程优质护理干预,设置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评估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相比对照组,研究组症状恢复时间(呕血、隐血恢复正常时间,引流液变清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更短;研究组对疾病健康知识完全掌握者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评价较对照组更高,组间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科室医护人员为上消化道出血行内镜治疗患者采取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可大限度的提高治疗效果与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同时也可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实行.
作者:江彩冰;罗锦华 刊期: 2018年第62期
目的 总结分析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方法 以2015年1~12月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登记的1665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所有AMI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 男性占比为74.7%;女性占比25.3%;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男性平均年龄小于女性平均年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关危险因素中吸烟、高血压、饮食肥腻、缺乏运动等均有较高比例.结论 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较多,其中有一定的危险因素能够控制,依靠早期干预降低中国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
作者:张军华 刊期: 2018年第62期
目的 探讨膝关节置换术后入icu的护理及早期康复.方法 随机抽取60例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一仅给予常规护理的作为对照组,给予护理以及早期康复的作为观察组.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为93.33%,对照组优良率为63.33%,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为膝关节置入术后进行护理以及早期康复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膝关节恢复.
作者:陈志红;代鸿 刊期: 2018年第62期
目的 总结归纳我科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对策,为患者获取到佳临床护理干预效果创造经验参考条件.方法 择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我科确诊收治的17例肝豆状核变性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的临床病历记录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总结我科肝豆状核变性患儿的护理工作实施对策.结果 本组入选的17例患者经由规范化治疗和系统化护理,均获取较好临床结果,没有患者发生严重临床并发症.结论 针对儿科确诊收治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在遵照临床规程展开治疗干预过程中,实施规范化且系统化的护理处置干预,能够获取较好临床结果,相关经验值得推广.
作者:陈培祥;陈凤华;莫起玩 刊期: 2018年第62期
目的 分析针灸配合中药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 针对我院收治的脑血栓患者51例进行观察(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随机分成两组后,针对常规组25例脑血栓患者实施西医治疗,针对治疗组26例脑血栓患者实施中医治疗,对比两组脑血栓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脑血栓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且治疗组脑血栓患者治疗后的显效率(92.31%)明显优于常规组脑血栓患者(68.00%),两组相比:P=0.029.结论 针灸配合中药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狄先艳 刊期: 2018年第62期
目的 评价并研究精细化护理在骨科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的调查时间为2016年12月~2018年2月,选择我院骨科手术室所收治的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选入70例进行分组对照,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均为35例.对照组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配合精细化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室安全事件发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评价,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骨科手术室安全管理当中应用精细化护理可有效的降低手术室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艳辉 刊期: 2018年第62期
目的 分析多肿瘤标志物C12蛋白芯片对晚期胃肠癌的诊断作用.方法 以我院2015年7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94例胃肠癌患者为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多肿瘤标志物C12蛋白芯片检测系统监测血清肿瘤标志物.结果 经检测发现,94例患者中62例为晚期恶性,32例为良性肿瘤.与病理学检查结果比较,恶性肿瘤组和良性肿瘤单个肿瘤标志物准确率分别为93.94%、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晚期胃肠癌可行多肿瘤标志物C12蛋白芯片对肿瘤标志物进行检测,其诊断敏感度较高,可作为筛查恶性肿瘤的检查手段.
作者:徐蓉;马丽丽;柳江 刊期: 2018年第62期
目的 针对我院的医护患之间的关系与管理进行分析,探讨在医护患一体化管理过程中呼吸内科压疮高位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7年5月到2018年4月期间的100名呼吸内科的病人作为研究的对象,将这些病人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针对其中的对照组采取的是压疮预防的床柜护理措施;而观察组中的病人采取的是医护患一体化管理方法.对两组病人的压疮预防措施实时情况、病人及家属对预防措施的依从性与病人发生压疮的概率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中的护理人员对于压疮高危病人的预防措施落实的效果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病人与技术的压疮预防方法的实时依从性观察组要高于对照组,同时发生压疮的概率也要低于对照组.结论 在医院的管理工作中,实时医护患一体化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护士对于压疮的预防措施的实时,还可以保证病人及家属对压疮预防方法的依从性,另外对于降低压疮的发生概率也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在我国的临床医学中值得广泛的应用.
作者:荆丽君 刊期: 2018年第62期
目的 建立测定复方党参片中古伦宾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Diamansil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14:86),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10nm.柱温为35℃.结果 古伦宾进样量的线性范围为(0.04708~0.2354μg),r=1.0000(n=5),平均回收率为98.09%,RSD=1.11(n=6).结论 该法简便,快速,可用于产品质量控制.
作者:孙长仁 刊期: 2018年第62期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手术适应症的选择以及手术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发症的预防、Calot三角的解剖.方法 抽取2014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305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多采用3孔法进行手术,不易操作的采用4孔法.结果 305例患者全部治愈,中转开腹患者1例,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病例.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以及减少肠粘连发生的优点,科学的解剖方法和较好的胆道外科意识是有效避免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出现胆管损伤的关键.
作者:李慧 刊期: 2018年第62期
针对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在急诊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采用品管圈结合PBL教学法,使学生掌握正确的临床思维和推理方法,培养自学、沟通交流、团队协作等能力.通过探讨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教学方法,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
作者:李华;胡仕祥;梁慕华;张娟娟;杨敏华;郭燕可 刊期: 2018年第62期
目的 探究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效果对比.方法 对我院在2012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早期乳腺癌共计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照接受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将其分为两组为改良组与保乳组,对两组患者间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入院时间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保乳组在切口长度、手术进行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的对比中均优于改良组,P<0.05.两组患者局部复发率、转移率、生存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保乳术效果好,恢复快,术后生活质量高,值得推广.
作者:魏芳;杨林林;胥姗姗 刊期: 2018年第62期
目的 对TIA患者采取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用治疗,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74例TIA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使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37例,联用氯吡格雷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1.89%,对照组为67.57%,差异明显(P<0.05).结论 采取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用治疗方案治疗TIA效果良好,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周彦兵;李永生 刊期: 2018年第62期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BiPAP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4年2月~2017年6月收治的11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观察和分析,根据是否使用BiPAP无创呼吸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治疗联合无创呼吸机)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有效率和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结果 观察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临床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效果确切,且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徐俊 刊期: 2018年第6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