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开利;彭焰;张春强;唐宏亮;陈凌强;王兵
目的:探讨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行腹会阴联合根治术中护理配合对手术结局的影响情况.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7月期间在我院行腹会阴联合根治术的84例直肠癌伴糖尿病患者,按随机原则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患者则在围术期内给予综合护理配合.结果:对比术后恢复情况,观察组尿管留置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以及总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腹会阴联合根治术的直肠癌联合糖尿病患者给予护理配合,可明显缩短总住院时间,促进病情恢复,帮组患者及早恢复回归社会.
作者:赵明明;王英南;胡楠楠;郝丽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接受治疗的7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GCS评分,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36例.观察不同脑梗死面积患者体内NSE水平、发病后不同时间的NSE水平以及预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不同患者的NSE水平.结果:患者脑梗死面积越大,NSE值越高;患者在发病6h后,NSE水平明显升高,并且在2d内达到峰值,而在14 d后恢复.患者在发病24 h、2d及7d时,观察组患者NSE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预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越高,NSE值越高.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不同脑梗死面积、发病后不同时间及不同预后效果的情况下,NSE值存在明显变化,因此,检测NSE值变化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何建平;王小艳;梁志乐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家庭功能对NICU早产儿母亲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采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和中文版疾病不确定感父母量表对满足纳入标准的NICU早产儿母亲进行问卷调查.结果:NICU早产儿母亲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88.20±9.74)分,家庭功能总分为(6.68±1.66)分,家庭功能良好者420例(43.4%),家庭功能障碍者548例(56.6%).家庭功能障碍组NICU早产儿母亲疾病不确定感总分高于家庭功能良好组(P<0.05).NICU早产儿母亲疾病不确定感总分、疾病状态不明确性、与疾病相关信息缺乏及疾病预后不可预测性均与家庭功能呈负相关(P<0.05).结论:NICU早产儿母亲疾病不确定感与家庭功能密切相关,可通过心理支持来提高NICU早产儿母亲家庭适应度从而降低疾病不确定感,终促进母婴健康.
作者:崔慧敏;孙彩霞;李胜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长链非编码RNA (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分子[1].通过基因组印记、染色质修饰、X染色体沉默、转录激活、转录干扰、核内运输等方式,在表观遗传、转录及转录后水平等层面调控该基因下游与细胞生长发育等相关靶基因的表达,广泛参与众多生物学过程.因此,LncRNA的异常调节与细胞异常发育及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2].近年来研究显示[3-4],LncRNA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HOXA远端转录本(HOXAtranscript at the distal tip,HOTTIP)属于LncRNA一种,通过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凋亡、转移等参与肿瘤的形成和发展[5-7].因此,本文就HOTTIP在不同恶性肿瘤中的发生、发展作用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章梦芝;刘芳腾;张滕;关晏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抗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患者的发病症状、检验检查、治疗及预后等临床特点,为更好的早期诊断抗NMDAR脑炎提供依据及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诊断为抗NMDAR脑炎的患者病历资料,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39例患者中,男23例(59.0%),女16例(41.0%),年龄为4~59岁,平均(28.3±13.7)岁.20例(51.3%)伴有不同程度的前驱症状,首发症状多为精神行为异常(46.2%)及癫痫发作(43.6%),有意识障碍14例(35.9%),记忆力减退4例(10.3%),锥体外系症状3例(7.7%).39例患者脑脊液中抗NMDAR抗体均阳性(100.0%),血清检测9例(23.1%)阳性.头颅MRI表现14例异常(35.9%).脑脊液病毒抗体6例(15.4%)阳性.脑电图慢波增多5例(12.8%),可见棘波、尖波3例(7.7%).均给予丙种球蛋白、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随访3个月至2年,1例(2.6%)死亡,4例(10.3%)症状无改善,12例(30.8%)症状完全缓解,22例(56.4%)症状稍改善继续药物治疗中.结论:全面认识并掌握抗NMDAR脑炎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治,合理用药,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并降低病死率.
作者:张红鸭;何方园;王文秀;史明;赵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索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区(C区)变异在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中的作用.方法:从2例献血者OBI的样品中扩增得到C区基因构建乙型肝炎病毒C区突变型质粒,检测各突变型质粒在HuH7细胞中HBsAg和HBeAg的水平.Balb/c小鼠高压尾静脉注射突变型质粒检测其血清HBsAg和HBeAg的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肝组织HBcAg的表达及分布情况,RT-PCR检测肝组织HBV-RNA的水平.结果:与野生型相比,C区突变型显著性下调HBeAg和HBcAg的表达水平,对HBsAg表达水平和HBV-RNA的水平无显著性作用.结论:OBI患者体内的乙肝病毒C区变异改变HBV病毒的HBeAg和HBcAg的表达水平,对OBI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陈静娜;李婷婷;王镇;刘莹;王文敬;黎诚耀;李林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调节性B细胞(B regulatory cells,Breg)在胰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频率及其与临床分期间的关系,并分析其与调节性T细胞(T regulatory cells,Treg)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明确诊断的胰腺癌患者50例及健康对照者21例,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19+CD24hiCD38hiBreg和CD4+CD25highTreg细胞表达频率,并分析这两种细胞与临床分期的关联及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胰腺癌患者CD19+CD24hiCD38hiBreg显著高于对照者(P<0.05),并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CD4+CD25highTreg同样在胰腺癌患者中异常上调,随着临床进展而逐渐增加;CD19+CD24hiCD38hiBreg和CD4+CD25high曲Treg细胞频率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CD19+CD24hiCD38hiBreg在胰腺癌患者外周血中异常上调,并与临床分期相关,提示该细胞亚群可能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Breg与Treg细胞间显著正相关性提示异常表达的Breg细胞可能通过Treg细胞参与胰腺癌的致病过程.
作者:李江涛;周秋霞;杨谦;钟玫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Engrailed-2基因(EN2)在人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观察EN2基因干扰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26例人肝癌及其癌旁组织EN2的表达.EN2染色结果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x2检验.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分析EN2表达水平与患者生存期的关系.利用LipofectamineTM 2000转染EN2小分子干扰RNA(siRNA)至HepG2细胞,Western blot技术检测EN2蛋白的表达水平.噻唑蓝(MTT)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结果:肝癌组织EN2的阳性表达率为62.7%,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23.5%(P<0.01).EN2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直径、转移和AJCC分期明显相关.EN2高表达组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5.1%)明显低于低表达组(33.9%,P< 0.01).EN2 siRNA组细胞EN2蛋白的表达量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MTT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提示EN2 siRNA组细胞的增殖和侵袭率较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EN2在人肝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升高,表达下调后可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和侵袭,EN2可能参与了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检测EN2表达水平对判断肝癌的预后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苌新伟;马秀现;申红霞;李健;黄向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明胶酶载脂蛋白(NGAL)对肾功能相对正常患者行急诊冠脉介入(PCI)后造影剂所致急性肾损伤(CI-AKI)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入选2014年12月至2015年8月因急性心梗于广东省人民医院、茂名市人民医院和东莞市人民医院行急诊PCI且肾功能相对正常[eGFR>60 mL(min· 1.73 m2)]患者73例.采用床边快速检测仪测定血NGAL.利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估NGAL对CI-AKI的预测价值.结果:5例(6.85%)患者发生CI-AKI,且其NGAL水平高于非CI-AKI组.ROC曲线显示,术前、术后4h及8h NGAL对CI-AKI有较高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5、0.761、0.809.结论术前、术后4h及8h床边快速检测NGAL对行急诊PCI且肾功能相对正常患者发生CI-AKI有较高预测价值,今后可能成为诊断早期CI-AKI的快速手段.
作者:王坤;谭宁;刘勇;陈纪言;谢年谨;余丹青;薛凌;叶健烽;梁岩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SRPX2在人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功能.方法:收集50例子宫内膜癌及癌旁组织,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SRPX2的表达,分析SRPX2表达与患者临床特点的关系.通过siRNA下调HEC-1A细胞中SRPX2的表达,检测HEC-1A细胞增殖及凋亡改变.检测沉默SRPX2后细胞内FAK及Cyclin D1表达改变.结果:SRPX2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升高并与肿瘤直径增大及高FIGO分期(Ⅲ+Ⅳ期)显著相关(P<0.05);沉默SRPX2表达可显著抑制HEC-1A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凋亡,并导致细胞中FAK及Cyclin D1的表达降低.结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高表达的SRPX2与肿瘤增殖关系密切,沉默SRPX2可能通过下调FAK/Cyclin D1的表达而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并促进凋亡.
作者:王丽;张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随着分子生物学及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近年来基因治疗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得到了长足进步.MicroRNA(miRNA)是一类内生的、长度约为22 nt的非编码小RNA,通过靶mRNA切割和翻译抑制两种方式调控基因表达,在细胞内具有多种重要的调节作用,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在miRNA治疗中,通过使用具有成像能力的递送工具,与载体共定位的miRNA可以在给药后可视化.靶向超声微泡作为一种超声造影剂,已在超声成像、药物递送、基因转染等方面展示出重要的应用前景.将载miRNA微泡静脉注射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在病变器官组织集聚,在超声动态监测下,可以实时监测到微泡到达靶器官情况.同时,利用一定强度的超声在靶点所在体表定位处辐照,导致微泡破裂,miRNA可以定向转染到组织细胞.此外,超声靶向破坏技术(UTMD)所产生的空化效应和声孔效应,提高了基因转染效率,达到增强治疗效果、减轻不良反应的目的.本文就目前运用靶向超声微泡介导miRNA转染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郑智唯;赵云;刘朝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超声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6月间收治的CHF患者88例(心衰组),同期选择进行体检的健康者6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等心功能指标进行测定,同时测定血清Hcy和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比较两组和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血清Hcy和NT-proBNP水平、LVEF及LVEDd差异,分析血清Hcy和NT-proBNP水平与LVEF、LVEDd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血清Hcy水平对心血管事件影响.结果:CHF组的Hcy、NT-proBNP水平及LVED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LVEF明显低于对照组(t=31.78,P=0.00);不同心功能分级(Ⅱ~Ⅳ级)的Hcy、NT-proBNP、LVEDd及LVEF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HF患者的血清Hcy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2=0.974,P< 0.01),与LVEDd呈正相关(r2=0.896,P< 0.05),且血清Hcy水平越高,CHF患者的心血管事发生率越高.结论:CHF患者的血清Hcy和NT-proBNP水平较健康者明显升高,且随着心功能恶化而增加,同时与LVEF呈负相关,与LVEDd正相关,高Hcy水平还可增加发生心血管事件风险,因此Hcy水平有望作为CHF病情变化的新的诊断指标.
作者:李雪芹;朱文斌;姜凤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德莫林制剂在多发性压疮的肿瘤高危患者中的应用情况,阐述多发性压疮的护理治疗新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肿瘤高危患者多发性压疮75例,床边护理治疗采用德莫林制剂喷涂技术,75例患者在入院前均有全身多发部位不同严重程度的压疮发生,按照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进行评分,床边进行无菌换药,行压疮部位喷涂德莫林制剂的创面护理,在患者住院期间对压疮的修复程度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压疮分期、压疮部位、压疮大小、创面及渗出情况、周边皮肤情况.结果:采用本组的方法进行压疮护理治疗后,患者压疮病情加重0例、好转34例(45.8%)、愈合41例(54.2%),住院时间18 ~ 23(19.65±4.16)d.结论:德莫林制剂护理治疗肿瘤高危患者的多发性压疮,具有明显的临床治愈效果,大大降低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了高危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朱晓英;王洪丽;闫志华;周海莲;王继明;梁晓霞;韩利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锌硒茶对高脂高糖大鼠糖脂代谢紊乱的干预作用.方法:实验分为普通饲料组(C)、高脂高糖组(CH)、高脂高糖+绿茶组(CHT)和高脂高糖+锌硒茶组(ZTH)4组.7周后灌胃茶水,监测空腹血糖,18周后检测空腹血糖和血脂指标.结果:(1)12周ZTH组空腹血糖45、60、120 min比CHT组低(P< 0.01).(2)灌胃6、11周,血糖CHT组>CH组>ZTH组>C组.与CHT组比较,11周ZTH组比CHT组低(P<0.05).(3)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ZTH组低于CH组(P<0.05).结论:锌硒茶可调节高脂高糖饮食大鼠的血糖、血脂、胆固醇,效果优于绿茶.
作者:李密转;杨静;王攀;许洁;杨雪松;俞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调查癌痛患者癌痛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现状及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癌痛自我效能感量表CPSS中文版、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C30对200例癌痛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00例癌痛患者癌痛自我效能感总分(45.82±15.47)、疼痛管理自我效能感(10.32±2.93)、躯体功能自我效能感(18.16±8.38)、症状应对自我效能感(17.34±6.22);癌痛患者总体健康水平、功能领域得分低于常模(P<0.01),除腹泻外,癌痛患者症状领域及各单项得分高于常模(P<0.01);癌痛自我效能感与生活质量各领域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结论:癌痛患者癌痛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亟待提高,医护人员可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出发,通过提高癌痛自我效能感以改善癌痛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卓园园;韩兴平;鞠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顺铂对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的增殖及自噬的影响.方法:MTS法检测不同剂量顺铂对Ishikawa细胞增殖的作用.透射电镜观察自噬泡形成,应用Western blot检测LC3及Beclin1的积累,免疫荧光检测LC3的荧光聚集情况.结果:(1)10 μg/mL顺铂对Ishikawa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随着时间及浓度的增加,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加(P<0.01);(2)透射电镜显示顺铂处理后子宫内膜癌细胞发生自噬,随着时间剂量增加,Western blot检测LC3表达增加,Becline1表达无明显变化;(3)与对照组相比,20 μg/mL-12 h组的自噬体及LC3表达增加;20 μg/mL-24 h组较12 h组的自噬体及LC3表达增加.结论:顺铂对Ishikawa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性;顺铂诱导Ishikawa细胞发生自噬,呈时间剂量依赖性.自噬相关基因LC3的变化可能为顺铂诱导子宫内膜癌自噬分子机制之一.
作者:林琼燕;王沂峰;熊汉真;生秀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UTI)预处理对兔缺血缺氧性损伤海马神经元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组)、控制性降压组(CH组)和UTI预处理组(UTI组),后者在降压之前静脉注射UTI 50 000 U/kg.TUNEL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细胞凋亡程度,nNOS免疫组化染色观察CA1神经元形态学改变,Western blot检测nNOS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UTI组TUNEL染色的细胞凋亡指数和nNOS免疫组化染色的光密度值均明显比CH组低(P<0.05).UTI组nNOS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CH组,但高于Cont组(P<0.05).结论:UTI可能是通过抑制nNOS蛋白表达,减少细胞凋亡,从而减轻CH诱导的兔海马缺血缺氧性损伤.
作者:梁亚统;刘冰冰;周代伟;张超城;舒海华;肖晓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3-MA对PASMCs表型转化及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SD大鼠PASMCs,设立空白对照组和低(2.0 mmol/L)、中(4.0 mmol/L)及高剂量组(8.0 mmol/L).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3-MA对PASMCs中自噬水平标志蛋白LC3Ⅱ、OPN以及Vimentin表达水平的影响;MTT法检测3-MA对PASMCs增殖的影响.结果:不同剂量3-MA作用于PASMCs后,细胞自噬水平和增殖能力降低,呈剂量依赖性;LC3Ⅱ、OPN以及Vimentin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3-MA可以下调大鼠PASMCs的LC3Ⅱ表达,抑制PASMCs合成表型标志蛋白OPN、Vimentin的表达,显著降低PASMCs增殖能力.
作者:郑庆文;陈崇会;吴玉龙;鲁开智;易斌;廖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应用磁珠分选联合组合探针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常见染色体异常情况.方法:收集MM患者新鲜骨髓标本,采用CD138磁珠分选富集浆细胞,应用组合探针FISH检测MM常见的染色体异常,同一骨髓标本同时进行短期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比较两种方法对染色体异常检出率的差异.结果:应用组合探针FISH检测95例初诊MM患者有72例(75.8%)检出染色体异常克隆,其中42例(44.2%)检出RB1(13q14)缺失,40例(42.1%)检出CKS1B(1q21)扩增,8例(8.4%)检出CDKN2C (1p32)缺失,12例(12.6%)检出TP53缺失,IGH/CCND1、IGH/FGFR3检出率均为14.7%(14/95),未检出IGH/MAF融合基因.染色体核型分析有32例(33.7%)检出染色体异常克隆,应用组合探针FISH的染色体异常检出率高于染色体核型分析(75.8%vs.33.7%,P=0.000).结论:初诊MM患者应采用组合探针FISH检测经分选富集浆细胞的染色体异常,有利于提高染色体异常检出率,对MM患者的危险度分层、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少谦;程静;江晓冰;张式鸿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杂交法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筛查中产生的弱阳性结果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杂交法对7 993例女性宫颈脱落细胞标本进行HPV-DNA检测,其中弱阳性结果用荧光定量PCR(FQ-PCR)进一步验证,比较各个弱阳性结果与IC(内部质控)的Ct值,从而判断该弱阳性结果是否具有临床价值.结果:7 993例女性宫颈分泌物标本中,检测出弱阳性标本58例,各弱阳性分型的Ct值大于参考值(38),即病毒核酸浓度不具备实际的临床意义.结论:低浓度的HPV不具有致病性,可以被正常机体的免疫系统清除掉,杂交法在HPV筛查中得到的弱阳性结果需要慎重,以免造成患者的恐慌以及过度医疗.
作者:李高驰;李思慧;魏凤香;宿宁;余韬;温丽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